「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舉行,外方合作機構獲頒紀念牌

2021-01-19 澎湃新聞
「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舉行,外方合作機構獲頒紀念牌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謝瑞強

2021-01-18 11:51 來源:澎湃新聞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2021年1月18日,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臺,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並致辭,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主持,來自法國、俄羅斯、歐盟、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國家、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中外媒體記者等70餘人參加。這是《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首次對外發布,也是中國務實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體現。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含了月球樣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總體原則、信息發布、借用與分發、使用與返還、成果管理等方面內容。《辦法》明確,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明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國家航天局向歐洲空間局、阿根廷國家空間活動委員會、納米比亞高等教育培訓與創新部、巴基斯坦外層空間與大氣研究委員會等4個機構頒發了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旨在感謝嫦娥五號任務實施期間,相關航天機構與中方在測控領域的協同合作。近年來,國家航天局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通過月球探測、火星探測、衛星工程、發射服務、測控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進人類航天事業的共同進步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於2020年11月24日實施發射,經過23天任務周期,於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2月19日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後續,相關單位將廣泛徵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國際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科學成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
    當日, 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臺,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影報導1月18日,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方向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頒發紀念牌。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楊保華,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工程師謝劍鋒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人民日報人民創意聯合北京越野首發中國探月工程IP形象
    11月23日,中國探月工程與北京越野共同全球首發探月IP形象,以「太空兔」為創意,與此次奔月的嫦娥五號組成了「嫦娥+玉兔」的「神話CP」。北京越野與中國探月工程推出聯名版周邊產品,雙方元素完美融合,宣布未來將啟動探月IP形象全球徵名,一起面向全社會科普中國探月工程,讓雙「YUE」聯盟成為吸引更多參與者的「大聯盟」。
  • 國新辦發布會解讀中國探月熱點問題
    隨之而來的,還有公眾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嫦娥五號任務究竟有何意義,從月球帶回的樣品長什麼樣,公眾能否看到,中國是否會與世界共享,此次任務之後,中國什麼時候開展載人登月計劃?國新辦今天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解答有關問題。
  • 四季沐歌「探月大使」全網徵集中,邀你與嫦娥來一次「親密」約會
    四季沐歌「探月大使」全網徵集中,邀你與嫦娥來一次「親密」約會 2020年11月20日 11:44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嫦娥五號」不僅成為中國航天近期繼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之後的又一新聞聚焦點,更引發了天文愛好者們的熱切關注。
  • 中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首次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臺,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夥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
  •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 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未來月球探測還有哪些看點?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多位負責人一一解答。經過16載不懈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一起來深入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幕後故事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一起來深入了解中國探月工程的幕後故事 video 中國探月工程青少年科普節目
  • 讓孩子做探月工程的參與者
    【摘要】7月2日,麥當勞攜手中國探月舉辦了戰略雲發布儀式,公布了雙方的戰略合作計劃,打造2020年度的「點亮夢想」活動。  【正文】  7月2日,麥當勞攜手中國探月舉辦了戰略雲發布儀式,公布了雙方的戰略合作計劃。
  • 中國探月工程再獲突破,美國開始緊張起來,阿波羅計劃被傳造假
    這是我在探月工程上的一個重大挑戰,此次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並帶回2千克月球上的土壤,而此次嫦娥五號的問世,也使得我國成功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實現無人入月球採樣的國家。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繞、落、回」之後探月工程怎麼走?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回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柳青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探月工程
  •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還要怎麼幹?國家航天局透露: 火星...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研製團隊與嫦娥五號相伴了十年之久。  中國科學院院士、「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說,「從2011年1月立項,到現在整整十年,一個月不多,一個月不少,按照我們的計劃12月返回,整整十年,不容易。」
  • 2020中國探月x麥當勞MISSION MOON探月系列正式發布
    )工程攜手全球知名餐飲品牌麥當勞,聯合發布「中國探月x麥當勞MISSION MOON探月系列」。該系列特別邀請中國獨立設計師CHEN PENG設計,於今日在麥當勞官方微信小程序「i麥當勞」正式發售。點亮童真夢想,飛得更遠更高探月,是人類浪漫的夢想。2004年,中國探月(CLEP)工程項目正式開啟,從「嫦娥一號」第一次月球探測到「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人對月球的探索從未止步,從繞月、落月到採樣返回,中國探月事業穩步向前。
  • 一文看懂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被寄予厚望,要實現中國航天史上五個第一次:第一次打包:在月球表面全自動挖如今,嫦娥五號的回歸,為我們帶回了屬於中國自己的2千克月壤。這不僅是我國航天史上的裡程碑,也為科學界的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為我們研究月球演化和行星起源提供了關鍵和寶貴的資料,也為探月工程的第二、三階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之所以這麼努力要去月球,是因為邁向星辰大海的第一站,就是月球。
  • 紀錄片《飛吧 嫦娥》:第一時間解密探月工程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圓滿完成了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任務的最後一步。伴隨這一歷史性時刻共同到來的,還有新鮮出爐的關於嫦娥五號的科技解讀。「嫦娥五號」怎麼登月?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11月24日4時30分,當天眼妹還在睡夢中時,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高海:中俄合作助力大批中國中醫藥機構走進俄羅斯
    原標題:高海:中俄合作助力大批中國中醫藥機構走進俄羅斯   中國經濟網5月21日訊 (記者 史博超) 5月20日,中俄中醫藥國際合作新聞通氣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通報了中國中醫藥走出去重點項目——中俄中醫藥合作的基本情況和中俄中醫藥項目戰略合作啟動儀式的籌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