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 卷一》· 史記篇 · 襄公

2021-03-03 長夜燈

齊襄公四年(前694),魯桓公與他的夫人文姜(齊襄公的異母妹妹)同到齊國,為周朝皇室公子議婚。齊襄公趁此機會與文姜私通。兄妹亂倫的隱情被桓公得知,桓公私下憤怒責問,文姜將被責問的情形轉告襄公。襄公設酒宴,殷勤招待,趁著桓公酒醉,命力士彭生將桓公抱上車,拉斷肋骨,害死於車中。

齊國強,魯國弱,魯國不敢向襄公問罪,只好請求殺彭生以謝罪。襄公召彭生入朝,在魯使面前,厲聲罵道:「寡人因為魯侯酒醉,吩咐你隨車照顧,你卻不小心服侍,使魯侯暴死於車中,罪該處死!」喝令左右推出斬首。彭生大喊說:「你這無道昏君,淫亂你妹妹,又利用我殺害她的丈夫。現在反而委罪於我。我若死後有知,當變成妖孽,來索你的命!」彭生臨死前道破了襄公的隱情。

後來襄公到貝邱山遊獵,忽然見到一隻大豬向襄公所乘的車奔來,左右隨從都大驚失色地說這是公子彭生。襄公大怒說:「彭生怎敢犯我!」手拿弓箭,親自連發三箭,都不中。那大豬站立起來,雙拱前蹄,放聲哀嚎,嚇得襄公毛骨悚立,從車中暈倒下來,跌傷左腳,失落了一隻鞋。眼看著那隻鞋被大豬銜之而去,忽然不見了。

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因為被襄公疏貶,懷恨不平,聽說襄公出獵受傷,趁機聯絡連稱、管至父等人,攻入宮中。襄公伏身躲在門後,連稱等遍搜不見襄公,忽見門下露出一隻鞋子,就是襄公出獵時丟失的那隻鞋子。知門後藏躲有人,打開一看,發現襄公在門後縮成一團,連稱便將襄公拖出來殺了。(《左氏傳》)

【評語】高士奇說:襄公與文姜通姦,又殺死她的丈夫魯桓公,天理人心,都消亡已盡,能不滅亡嗎?連稱的妹妹,出賣襄公,於是襄公被害死了。襄公的妹妹,出賣魯桓公,導致桓公死亡。桓公之死,是他殺害隱公的報應。襄公之死,是他害死桓公的報應。彭生化為大豬直立,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荒誕,然而蒼犬作祟,大厲鬼披髮,都記載在史書上。罪惡盈滿使得妖氣趁虛而入,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左傳》對於此事的原由記載得不太明了詳盡,今一併錄出《史記》原文,事情的原委即可更加清楚了。齊襄公四年,魯桓公與夫人一起去齊國。齊襄公與魯桓公的夫人文姜是異母兄妹,兩人卻通姦了。魯桓公得知後,即怒責夫人,夫人便把桓公怒責她的事告訴了襄公。襄公即趁著與魯桓公喝酒的機會,灌醉了他,派大力士公子彭生把桓公抱上車,拉斷他的肋骨,殺死了他。魯國人以此責備齊國,於是襄公就殺了彭生以向魯國謝罪。

後來襄公到沛邱打獵,看見一隻大豬,隨從的人說是彭生。襄公大怒,用箭射它,那豬像人一樣站立著啼哭。襄公見狀十分恐懼,從車上摔下來,跌傷了腳,丟失了鞋子。公孫無知聽說襄公受傷,即率領他的黨徒來襲擊襄公,卻找不到襄公。有人發現門下露出鞋子(即所失之鞋),拉開門一看,正是襄公,就殺死了他。(《齊世家》)

《通鑑大感應錄》中記載:魯隱公被魯桓公所弒,魯桓公被齊襄公所殺,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公孫無知又被雍廩所殺。一命還一命,報應快捷得如影隨形,如聲應響。直到齊桓公執政之後,國家才開始趨於安定。然而齊桓公因殺害公子糾和召忽(公子糾的家臣),晚年也不能避免屍蟲出戶的慘景。

相關焦點

  • 《增修歷史感應統紀卷一》史記 一
    增修歷史感應統紀卷一印光大師鑑定 許止淨編纂何文印語譯增修歷史感應統紀卷一目錄史記帝舜 鯀 成湯武丁 武乙 帝紂后稷 周公 周宣王周幽王 魯桓公 魯夷伯魯季桓子(周本紀注)   [評語]此怨鬼報仇,始見於歷史者。亦見墨子明鬼篇,略雲,為人君臣之不惠忠也,父子兄弟不慈孝弟[3]長也,民為淫暴盜賊以自利也,此皆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若信鬼神能賞賢罰暴,天下豈亂哉。執無鬼者,何不入一鄉一裡而問之。自古及今,有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者,則鬼神何謂無乎。周宣王殺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君殺我不辜,死者無知則止矣。
  • 《歷史感應統紀 · 卷一》· 史記篇 · 齊莊公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例如,齊莊公呂光,是姜姓,呂氏,名光。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的情況。《通志·氏族略》中說:「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崔杼為棠姜的美貌所吸引,堅持娶了棠姜。可沒想到,這個美麗的妻子卻招來了國君齊莊公的垂涎。
  • 《歷史感應統紀 · 卷一》· 史記篇 · 崔杼 慶封
    自此就把朝政交給兒子慶舍,自己帶著妻妾財帑,搬到盧蒲嫳的家裡,共住一處,飲酒作樂。兩家妻妾,彼此互通,從此關係更加密切。盧蒲嫳請求召回他哥哥盧蒲癸(莊公的侍臣,逃在魯國),慶封立即遣使召回。盧蒲癸回國後,做了慶舍的家臣,他體力過人,善於奉承,因此深得慶舍的寵信。慶舍把女兒嫁給他為妻,從此翁婿相稱,更加親密。有人對癸說:「男女婚嫁,應當辨別姓氏,你娶妻為什麼不避同宗的女子呢?」
  • 荒淫無度齊襄公,興兵伐紀為紅顏
    風雲春秋齊襄公: 齊襄公於周莊王元年(前698年)即位為國君。在位期間,國力漸強,曾攻伐衛國、魯國、鄭國。公元前693年,即襄公五年,齊師伐紀,攻取紀國三邑,齊襄公八年,齊國滅紀國,今臨朐、青州、壽光、昌樂等地大部歸齊。荒淫無度齊襄公: 據《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記載,春秋時,春秋齊襄公,名叫諸兒。齊襄公有個妹妹,叫文姜。兄妹二人自幼在宮中一起長大,諸兒為妹妹的美色所吸引,不久二人即做下亂倫之事。
  • 歷史上遷沂的人是誰,又是怎麼遷沂的
    筆者曾作過一番考索,後世言襄公遷沂的論著,都源於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而《帝王世紀》之文,是唯一的文獻根據。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帝王世紀》原書雖早已佚失,但晉唐時期這是一部影響很大的著作,曾被許多學者所引用。翻檢一下其他古籍對該書的引文便會發現:皇甫謐從來沒有說過襄公遷沂的話,謂襄公遷沂乃《括地誌》或《史記正義》引用《帝王世紀》時的失誤。
  • 茲甫與子魚:中國歷史「兄友弟恭」的典範
    司馬遷《史記》裡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太史公自序》)可見,至少在正史裡,春秋時期是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父子反目、兄弟鬩牆的故事只要我們願意找,故事編一本書也綽綽有餘。
  • 立志講歷史:齊襄公:奇葩暴君的魔幻人生(二)
    ,更是古來罕有,兩人自小一起長大,作為兄妹,自然感情深厚,但兒大避姊母,女大避父兄,在溺愛子女的齊僖公的養育下無拘無束的自由成長的諸兒文姜的感情由兄妹畸變為戀人,演繹了一段影響中國歷史的驚世孽情。齊襄公和齊姜見結果了魯桓公性命,外悲內喜,派人向魯國報喪,說魯桓公暴病而亡,魯桓公的隨從們也連夜趕回魯國,報告實情。魯國國君以這樣的方式冤死他國,魯國上下一片沸騰,群情激憤,以公子慶父為首,主張起全國之兵,和齊國死磕。
  • 讀《史記·孔子世家》(三)
    這事《論語》不提,《史記》也不講。看來,崇拜孔子的人都沒有八卦心,或者太害怕激起別人的八卦心,都不認為孔子娶妻是值得一提的事。《孔子家語》還說,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昭公賜給孔子一條鯉魚。孔子就給兒子起名叫鯉,字伯魚。這事就有很多人懷疑,因為此時孔子地位還很低,也不見得有什麼名氣,國君的賞賜,輪不到他。
  • 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寫人物為中心,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上評註《史記》最有影響的是俗稱 「三家注史記」:《集解》(裴駰注)、《索隱》(司馬貞注)和《正義》(張守節注)。此為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最早三家注合刻本),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室町時代,日本京都建仁寺僧人月舟壽桂及其弟子們將能見到的《史記》古注,抄錄在《史記》黃善夫刊本頁的邊欄外,或抄為另頁,附於每篇之後,使得這些彌足珍貴的古注流傳至今。
  • 東周列國 姜姓齊國風雲 上 (齊襄公的荒唐人生)
    壹 建立齊國 這日,碧空如洗,萬裡無雲,周文王姬昌準備外出打獵,當時的人喜歡算卦,很多時候在要幹什麼之前都先算一卦
  • 《史記》記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司馬遷究竟是何時開始寫的呢?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一座不朽裡程碑」。《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自它問世以來,研究它的文章和專著連篇累牘,不計其數,對它的研究已經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
  • 《歷史感應統紀》白話選:衛宣公 惠公 懿公
    可是朔,雖和壽一母所生,賢愚大不相同,天性狡猾,陰險毒狠,仗著他母親得寵,私自蓄養死士,不但憎恨伋,連對他的胞兄壽,也不在眼內,心懷奪位的妄想,常挑激他母親宣姜對伋反感,於是母子合謀,常讒言毀謗伋子,宣公信以為真,更加憎恨,要把伋殺掉才能甘心,只是要殺沒有罪名。
  • 張大可先生談《史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傳記著作。西漢司馬遷撰。歷來受到眾多讀者追捧,魯迅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今天就由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先生為大家詳解,《史記》究竟有哪些值得捧讀深思之處。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 古籍影印 |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史記》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藏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史記》本書據日本汲古書院影印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刻本影印
  • 《史記》在中國,《史記》研究也在中國
    一、體例的「集成」與「創新」「《史記》學」在我國的學術史上有獨具特色的發展歷程。其中的一個特點就是:每隔若干年,就會有匯總諸家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出現,從而將某個歷史階段的研究精華「凝練」和「結集」到一起,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便利。「《史記》學」的第一次「結集」,以著名的「三家注」為其標誌。
  •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需要注意的是,推薦閱讀的有些書目因為時間關係存在著局限性,其記載或考證也並非完全準確,但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更多學習到的是作者對歷史的研究態度和分析視角,以史為鑑、對歷史抱有敬意。 歷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國成為世人關注的千古之謎。造就秦始皇千秋功業的深層歷史原因是什麼?這個龐大的帝國又是如何締造的?秦始皇身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我們跟隨王立群教授穿越歷史迷霧,探索這段輝煌的歷史。比較系統的講述秦始皇的一生,適合小白閱讀或觀看,配合《百家講壇》食用效果更佳。
  • 古籍史書 | 《史記》最早三家注合刻本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寫人物為中心,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 原來從齊襄公開始就有「影」了
    不過,歷史上有關替身的故事倒比比皆是。▲歷史上有「影」的存在嗎?▲齊襄公:與妹亂倫而殺妹夫,千古奇談。【劇照】歷史,有時會把機會留給最適合的人。公元前685年,齊襄公的弟弟小白歷經艱難險阻,緊急趕回齊國即位,不止平息了內亂,還開創一方霸業,是為齊桓公。遺憾的是,齊桓公和齊襄公一樣缺心眼,他開創的霸業並不長久,一百年後,齊國早已不是當年葵丘會盟的霸主。公元前589年,齊晉兩國的鞌(ān)之戰,又有一個替身忠心護主。據《左傳》記載,這場戰役的起源很無釐頭。
  • 《史記》造假30篇以上,怎樣證明是假的?像不像明清小說?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很多人是以溯源為目的而添加私貨,其心可誅。 甲******: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啊「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古籍中有目的的進行選擇、篡改和移花接木」,並沒有說整本《史記》所有文章都是明朝人原創的,我如果要寫一本假史書,我會笨到全部自己寫嗎?真古籍那麼多文章我為什麼不選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