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娑婆訶》:一部反向認知佛教的佳作

2021-02-08 騰訊佛學

文丨佛慧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近期,一部名為《娑婆訶》的電影,在韓國獲得了多項獎項提名。

「娑婆訶」一詞,是佛教密咒當中常常出現的語句,大致有「成就 、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六個意思。

影片以「娑婆訶」來命名,一來是顯示影片中的佛教背景,二來渲染暗黑系的影片氛圍。

但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導演想要將這個賦有美好意味的詞彙一些翻轉,讓觀眾看到在貪嗔痴引導下的錯誤業行,不僅不會趨向美好,反而會使得黑暗從內心滋養長大,以致成為罪惡。

這種通過反向寓意的命名,很好地預示了影片的恐怖與驚悚。

故事是講金濟石曾遇到一位喇嘛,並被告知自己是彌勒佛轉世。

於是原本次第修行的金濟石仿佛一下子放飛了自我,他似乎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凡夫,他認為他會對人間產生莫大的作用,他需要用盡方法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為那些「凡人」謀福祉。也正是如此,他殘殺了那些有可能傷害到他的人。

影片細節暫且不論,這份基於佛教修行觀的理念做出的宗教反思的確值得稱道。故事的發生來源於金濟石自我認知的改變。

他原本只把自己當做一個凡夫,所以從未想過要去逾越生命的極限,可是當他把自己當做了極重要的「佛」,他的價值觀就由此發生了改變。

佛陀在教育弟子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寧執有為須彌山,不執空如芥子許。這句話雖是建立於「空有之爭」,但也是在提醒世人,縱然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三人行,必有我師」,逐步提升,也萬不可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夠獲得長足的進步。

也許有人反駁說,在《華嚴經 如來出現品》當中,佛陀在夜睹明星、繼而成就佛果時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這不就是說眾生本具佛性,眾生都是佛嗎?

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在原文中,佛陀的原話是:「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也就是說,雖然眾生本性是佛,但是必須要以凡夫的認知去逐漸修學,對佛陀的教法登堂入室,而不是藉助某些所謂的速成法去盲修瞎練。凡夫自認是佛的傲慢,也屬於「妄想執著」的一種體現方式。

真正的智慧與正見,是要認識到「無我」,認識到救度眾生的責任,而不是通過用傷害別人方式,強調自己的霸主地位。

地藏菩薩曾經發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才是修行中應該具備的正確思想。

在影片的最後,自認彌勒佛的金濟石被自己培養的廣目殺死,大概也是寓意著「因果」關係的發展,自己曾做出錯誤的決定,終究自己也被這個錯誤所抹殺,誰也逃不過自己給自己種下的種子。

金濟石活了一百多歲,但終究沒有通透事物的發展是無常變遷的,要想獲得永生,首先要知道想要永生的「我」,其本質是「無我」,如此方能證得光明。

可見,神鬼僅一念之間,惡鬼可以轉化成天王,尚未悟道成就的彌勒也隨時會化身為惡鬼!影片中女孩子褪去身上的毛髮,也是立地向善的象徵。願我們都能謹記無常,認清自我,把握因緣,再勤修精進,脫離輪迴。

■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娑婆訶》:佛教美學輕探
    「娑婆訶」源自梵語「Svaha」的音譯,很多咒語後面會有一個「娑婆訶」的發音。不同的經書對「娑婆訶」有不同的解釋,現在多見於佛教經典《大悲咒》。《大悲咒》上有十四個「娑婆訶」,每一個娑婆訶都有六種意思: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奧修在《智慧之書》中寫道:佛教是這個世上最科學的一個宗教。
  • 《娑婆訶》一部披著佛教外套的基督教電影
    第一次在豆瓣寫影評貢獻給了《娑婆訶》實在是因為這漫長的兩個小時我的心裏面經歷了無數的「臥槽!臥槽!臥槽!」,然而並不是因為劇情太過精彩而感嘆,實在是因為這裡面值得吐槽的地方太多了,關於電影內容和隱寓的介紹和分析就不寫了,拋開其他問題,這部電影傳達的意義還是很好的,這篇影評主要是寫其中不合理之處,直接開始正題。首先,這部電影很明顯是以佛教為背景,但是!
  • 《娑婆訶》一部優秀的懸疑恐怖電影
    說起看過的上一部讓我如此興奮的韓國恐怖片還要屬羅宏鎮的《哭聲》。《哭聲》以宗教為題材,拷問國民的信仰,晦澀難懂,但解讀頗多。
  • 錯誤連連的韓國電影票房冠軍,細說《娑婆訶》中關於佛教的錯誤
    年初韓國的一部宗教題材的懸疑驚悚電影《娑(suō)婆(pó)訶(hē)》大熱,在韓國本土是備受追捧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國內也是被捧上神壇和同樣的題材的《雙瞳》相提並論。海報《娑婆訶》是導演張宰賢繼15年《黑祭祀們》第二次涉獵宗教題材。兩部電影他同樣都是身兼導演和編劇兩職。
  • 娑婆訶:一部集人性、善惡、宗教等多元素的懸疑電影,讓人反思
    《娑婆訶》是一部上映於2019年的韓國懸疑驚悚片,由張宰賢執導,李政宰、樸正民、李在仁、劉智泰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由李政宰飾演的「打假」牧師在揭露邪教過程中所遇到的神秘事件的故事。娑婆訶為佛教用語,《大悲咒》上共有十四個娑婆訶,而每個娑婆訶都包含了六種意思:成就、吉祥、圓寂、災息、增益、無住,很多咒語後面都會有一句娑婆訶。影片以一位少女自述開始,講述了她的雙胞胎姐姐自母體開始就給家人帶來不幸,靠吃妹妹的腿活下來,在出生不久後父母就相繼去世,而爺爺奶奶為了隱藏她的存在,只能到處搬家。
  • 《娑婆訶》,又是一部被吹捧成「神片」的韓國電影!
    網上的評論說,「這部電影是近兩年來最好看的宗教題材電影!」「懸疑程度超過了題材相同的《雙瞳》和《達文西密碼》!」「恐怖指數超過了《哭聲》!」雖然評價很高,但也有不少的差評,普遍都是抨擊這部電影曲解宗教文化什麼的。那至於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今天就來聊一聊這部《娑婆訶》!一、故弄玄虛,用基督教的思維來講佛教的事!
  • 韓國重口味驚悚電影《娑婆訶》: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
    有些電影呢純粹是為了幫助觀眾放鬆心情、獲得娛樂,並不會觸及深層內涵貨和道德問題。而有些電影即便披著奇幻恐怖的外衣,也會通過潛臺詞、隱喻、視覺暗示等方式跳過敘事,進行更深層次的問題展現與探討,《娑婆訶》顯然屬於後者!
  • 不成佛 便成魔——電影《娑婆訶》影評
    期末考試結束了,終於有時間可以安心地看一部電影。在網上翻來覆去找了幾遍,也沒有找到能讓我提起興趣的電影。打開目錄,《娑婆訶》三個字抓住了我的目光大家都知道「婆娑」這個詞,樹影婆娑嘛,我在想,這河流咋就還能婆娑了呢?仔細看電影名,原來是《娑婆訶》,這下我更迷惑了,本來要真是婆娑我還能理解字面意思,「娑婆訶」可就真的不太明白了。那麼「娑婆訶」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於是我求助了百度。
  • 《娑婆訶》把少女當「玩物」,又被韓國電影嚇到了
    說起看過的上一部讓我如此興奮的韓國恐怖片還要屬羅宏鎮的《哭聲》。《哭聲》以宗教為題材,拷問國民的信仰,晦澀難懂,但解讀頗多。還有就是《雙瞳》,這麼多年來,在我心中沒有一部同類題材的懸疑/恐怖電影能超越這部,甚至此類題材的電影都很少。前幾年春節檔的《唐人街探案2》只能說是對《雙瞳》的拙劣模仿,直到今天看到了這部《娑婆訶》。
  • 《娑婆訶》對電影娑婆訶的分析與理解
    昨晚看完《娑婆訶》,印象深刻,在這裡記錄一些自己分析的結果。首先,我並不是很了解宗教,對於電影中的一些內涵豐富的宗教含義也不得而知,我對這部電影的分析完全是通過電影以及導演呈現的這些元素得來的。我想大家最想知道的莫過於姐姐到底是鬼亦或佛。回顧電影可以發現,姐姐呈不祥之兆而生,啃食妹妹腿肉,渾身血汙,黑毛遍布,在姐姐出生之後,父母雙亡。
  • 《娑婆訶》中的韓式「宗教謎題」
    從1980年代高度還原佛教生活題材的電影《娑婆訶》是韓國80後導演張宰賢第二部宗教題材的電影,於2019年初上映,票房口碑皆不俗。相比於其首作《黑祭司們》的絮叨和松垮,《娑婆訶》以三條緊湊的敘事線索,講述了一個集宗教信仰、犯罪懸疑的超自然故事。推解「宗教謎題」在車水馬龍的現實人間構築超自然的世界觀並非易事,而導演運用低飽和度的色調、中正的構圖以及清冽的音樂使觀眾沉浸於導演眼中的超自然世界。
  • 韓國懸疑電影《娑婆訶》,不老男神李政宰最新力作!
    2月20日,韓國又上映了一部懸疑驚悚電影《娑婆訶》,連續五天觀影人次超過100萬,而這個速度和玄彬、柳海真主演的電影《共助》以及趙震雄、柳俊烈主演的韓國版《毒戰》差不多,但是由於影片的內容所限,觀影人數最後有所限制,目前只有240萬左右,總體來說,這也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 揭開惡魔的面紗——評《娑婆訶》《哭聲》《雙瞳》《謗法》《燃燒》
    《娑婆訶》,2019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當我看過這部電影後,我被它充滿宗教氣質、恢弘莊重的鏡語所感染、被其中那些踉蹌悲痛但不屈不饒的人性和直覺所震撼,被其中精彩的宗教與哲學思辨所驚豔到了。在這部宗教電影中,流淌著類似中國《道德經》那般洞察天、地、人深層次運行規律的深層智慧與覺察,也滿載了佛教、基督教的教義、修持和歷史知識。從它身上,我想到了韓國著名恐怖宗教電影《哭聲》和2020年以巫術、宗教為題材的韓國電視劇《謗法》,也令我突兀地想到了電影《燃燒》。
  • 揭開惡魔的面紗—評《娑婆訶》《哭聲》《雙瞳》《謗法》《燃燒》
    《娑婆訶》,2019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當我看過這部電影後,我被它充滿宗教氣質、恢弘莊重的鏡語所感染、被其中那些踉蹌悲痛但不屈不饒的人性和直覺所震撼,被其中精彩的宗教與哲學思辨所驚豔到了。在這部宗教電影中,流淌著類似中國《道德經》那般洞察天、地、人深層次運行規律的深層智慧與覺察,也滿載了佛教、基督教的教義、修持和歷史知識。
  • 韓國重口味驚悚影片「娑婆訶」,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
    有些電影呢純粹是為了幫助觀眾放鬆心情、獲得娛樂,並不會觸及深層內涵或者道德問題。而有些電影即便披著奇幻恐怖的外衣,也會通過潛臺詞、隱喻、視覺暗示等方式跳過敘事,進行更深層次的問題展現與探討,《娑婆訶》顯然屬於後者!
  • 《娑婆訶》沒白等!韓國版《雙瞳》終於來了
    這兩部電影,都將宗教元素融於恐怖情節中,不妨稱之為「宗教恐怖片」。2019年02月20日,韓國又上映了一部宗教恐怖片,名為——《娑婆訶》《娑婆訶》一經上映,即擊敗霸榜四周的《極限職業》(現已是韓國影史票房冠軍),及好萊塢科幻大片《阿麗塔》,成功登頂周末票房榜。影片主演李政宰,在「韓版《無間道》」《新世界》後為人熟知。
  • 《娑婆訶》懸疑驚悚電影,沒有絕對的善惡,只有自己當下的選擇
    《娑婆訶》是一部韓國懸疑驚悚電影,由張宰賢執導,李政宰、樸正民和李彩茵主演。故事講述的是1999年江原道一個小村莊裡,一對雙胞胎姐妹在黑山羊的呼喚下出生。16年後,一名專門調查邪教的牧師對近年來多起偽裝成事故的謀殺案產生了懷疑。
  • 揭開惡魔的面紗—評《娑婆訶》《哭聲》《雙瞳》《謗法》《燃燒》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前言:我們世界就像《娑婆訶》,除了不斷出現的惡鬼和那些假扮成菩薩的惡鬼外,只剩下我們自己的苦鬥和掙扎,除此之外,並沒有免費的慈悲和救世主。《娑婆訶》,2019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但它收穫到的口碑卻褒貶不一。
  • 成魔成佛一念之間——《娑婆訶》
    《娑婆訶》。《娑婆訶》上映後即刻登頂韓國票房冠軍寶座,不由得讓人十分好奇電影有何過人之處。這部充滿宗教色彩的電影有著強烈的恐怖驚悚元素,不由得讓人想起2016年獲獎無數、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哭聲》。「娑婆訶」出現在佛教真言結尾,很多咒語後面會有一個娑婆訶的發音。根據現有解釋,「娑婆訶」有六種意思;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在本片中也多次出現《大悲咒》,直接念出「娑婆訶」也算是點題了。
  • 2019年韓國票房冠軍電影《娑婆訶》解析——信仰的狂歡和血淚史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部韓國電影——《娑婆訶》,該片是張宰賢執導的懸疑驚悚片,由李政宰、樸正民主演,於2019年2月20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樸牧師追查新興宗教團體受賄案件時遭遇神秘人物和事件並努力尋找真相的故事,是2019年度韓國電影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