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史上悲壯的故事,一老父親送八個兒子去參軍,八子沒回來一個

2021-03-03 葉蘭說歷史

有一部電影《八子》,主要講述的是該片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老區,一位母親將自己的八個兒子送上戰場,追隨中國共產黨,為了光明的新中國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兄弟八人全部犧牲在戰場上,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八子參軍的故事有原型,八子參軍在瑞金地區廣為流傳。

影視劇的哪一位英雄的老人,在真實歷史中名為楊榮顯,這一位老人將自己的八個兒子全部送去當紅軍。

這件事主要記載在一個名為《紅色中華》的報刊上,1934年5月30日的《紅色中華》報刊登了一幅瑞金八兄弟當紅軍的圖畫,這幅圖畫在當時引起了重大的轟動,這主要講述的是瑞金下肖區楊榮顯老人8個兒子先後當紅軍的真實事跡,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楊榮顯是瑞金下肖區七堡鄉第三村的農民,有8個兒子,分別叫一生保,二生保,三生保……八生保。紅軍來之前,楊榮顯一家窮得上無片瓦、下無寸地,身穿破衣裳,家無過夜糧。蘇維埃政權建立後,楊榮顯一家分得了土地、山林,幾個兒子也娶上了媳婦,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但是,新生的紅色政權很快就遭到了國軍的圍剿,國民黨企圖消滅紅軍,消滅蘇區。特別是第五次「圍剿」,蔣介石一次派出來了50萬大軍,而蘇區紅軍不到十萬人,為了保衛蘇區,紅軍發起了「擴紅」運動。

為了保衛蘇區和勝利果實,蘇區百姓自願參加紅軍,而楊榮顯老人更是將自己的八個兒子全部送去參加紅軍。第一次因為年齡問題,只有五個兒子參加了紅軍,但是在戰鬥中,這五子全部犧牲。

五個兒子犧牲後,楊榮顯老人又把剩下的3個兒子一起送上了前線。當時有幹部勸他留下一個兒子吧,老人一擺手,說不要緊,全部上。不久,第六個兒子在廣昌戰役中犧牲。後來,在寧都黃陂戰場,七子和八子也全部壯烈犧牲。

1934年深秋,楊榮顯老人彌留之際還呼喚著兒子們的乳名,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就成了烈士,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至死他都沒有見到過自己的八個兒子。為了永遠銘記父輩的光榮,楊榮顯的幾個孫子在家鄉的山坡上堆起了8座空墳,年年清明,他們都要前去掃墓祭拜。

楊榮顯老人和楊家八子的故事,是當時蘇區擴軍包圍蘇區的一個縮影,在當時的瑞金無數的人踴躍參加紅軍,為革命前僕後繼,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根據相關統計,在當時只有24萬人口的瑞金,參加紅軍的就有4.9萬人,相當於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參加紅軍,有名有姓的烈士達一萬七千多人,至於沒有留下姓名的那就更多了。當時的紅軍就是用這種舍小家為大家,不怕犧牲的精神才鑄就了現在的新中國。

讓我們向楊榮顯老人致敬,向楊家八位烈士致敬,讓我們向所有的烈士致敬。

參考資料:《八子參軍——楊榮顯老人的榮光和遺憾》、《紅色搖籃》「八子參軍」確有史實原型為楊榮顯》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電影《八子》背後的真實事件:他送八個兒子上戰場,一個都沒回來…
    (拖拽或保存可查看大圖)他送八個兒子上戰場,一個都沒回來…日前,電影《八子》上映,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贛南中央蘇區真實事件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犧牲在了戰場上。
  • 《八子》聚焦「八子參軍」熱血史詩
    日前,根據贛南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史詩大片《八子》在江西贛州舉行新聞發布會。導演高希希、主演劉端端、邵兵溫情重聚,共憶拍攝點滴。電影《八子》以1934年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排長楊大牛(邵兵 飾)在六個弟弟全部壯烈犧牲後,帶領全排戰士包括最小的弟弟滿崽(劉端端 飾)歷經數次以寡敵眾的激烈戰鬥,與敵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後一刻、最後一人的悲壯故事。
  • 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八子》上映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瀛)董哲編劇、高希希導演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八子》將於21日起在全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贛南中央蘇區「八子參軍」的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一位蘇區母親將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卻全部犧牲的悲壯故事。
  • 《八子》首曝預告絕命一戰 劉端端邵兵何潤東生死與共
    電影《八子》正是講述了在1934年的贛南中央蘇區,楊家八個兒子悉數參軍後有六人先後陣亡,大哥楊大牛帶領幼弟滿崽和全排戰士,與敵人血戰到底直至拼盡一兵一卒的悲壯故事。而此次重磅曝光的「絕命一戰」版預告也讓影迷們提前感受了這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影片」的燃與剛。
  • 高希希執導電影《八子》定檔6月 改編自贛南中央蘇區真實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記者白瀛)革命題材影片《八子》將於6月21日起在全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贛南中央蘇區「八子參軍」的真實歷史事件,由高希希導演,董哲編劇,劉端端、邵兵、嶽紅、何潤東等主演。蘇區時期,贛南有33.1萬人參加紅軍,60多萬人支前參戰,33.8萬人為革命犧牲,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達到10.82萬人。「八子參軍」的故事在江西地區可謂家喻戶曉,據此改編的採茶歌舞劇《八子參軍》曾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 看完電影《八子》,收穫的不僅僅是感動……
    正是因為堅信信仰,才有了楊家八兄弟的壯烈犧牲、才有了戰士老趙的慷慨赴死、才有了三排戰士的前赴後繼。「有許多,牽掛的,這些年,被山水阻隔。」「小時候,做什麼,回憶裡,都是最好的。」「有一天,你老了,我為你,唱兒時的歌。」影片的結尾是白髮蒼蒼翹首期盼八個兒子平安歸來場景,沒有臺詞,沒有修飾,卻是整部戲最讓人淚目的一幕。
  • 寸寸紅土地 殷殷戰士血——電影《八子》觀後
    參加中央紅軍主力長徵的8.6萬人中就有贛南子弟5萬多人,他們絕大多數犧牲在漫漫長徵路上。寸寸紅土地,殷殷戰士血。「八子參軍」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一個具有奠基意義的當年蘇區鬧紅、擴紅的故事。1934年5月蘇區《紅色中華》報刊載了瑞金一個叫楊榮顯的老漢,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把8個兒子都送上了前線,8個兒子先後犧牲。老人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的願望沒能夠實現。這個紅色故事的「硬核」是蘇區人民的犧牲奉獻。
  • 觀眾看完電影《八子》怎麼說?
    日前,電影《八子》上映,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贛南中央蘇區真實事件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犧牲在了戰場上。
  • 戰爭電影《八子》,敘事平靜,戰鬥頻繁場面宏大,但故事很悲壯
    母親也站在村口的老樹下,痴痴的望著遠方,六個孩子已經犧牲,剩下的老大和滿崽,他們會活著回來嗎?什麼時候回來呀?電影《八子》看到這裡,都已經不記得自己哭了幾次了。拋開所有的評判標準,能讓人看哭的電影,都是一種成功,如果還不是怎麼煽情,那種痛,更讓人觸目驚心,看完電影,久久不能忘懷。
  • 真實題材革命戰爭電影《八子》上映引關注
    新華社南昌6月28日電(記者袁慧晶)日前,由高希希執導,邵兵、劉端端等出演的真實題材革命戰爭電影《八子》登陸各大院線,講述了革命年代的一個感人故事。  電影題材源自江西瑞金髮生的一個真實故事。瑞金沙洲壩下肖區楊家的農民楊榮顯,為響應「擴紅」號召,先後讓八個兒子全部參加紅軍並送上前線,但一個都沒能回來。
  • 《八子》首款預告片發布!敬請觀看!
    ----以上為廣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贛州市聯合北京希世紀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拍攝了紅色題材電影《八子》。電影根據大型贛南採茶歌舞劇《八子參軍》改編而來,劇情源於當年中央蘇區瑞金下肖區七堡鄉農民楊榮顯的八個兒子爭當紅軍,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的真實故事,再現了當年贛南蘇區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當紅軍的感人場景,反映蘇區人民對革命的信仰與忠誠、奉獻和犧牲。《八子》將於6月21日全國上映。今天,該片正式發布「絕命一戰」版首款預告片。
  • 高希希執導電影《八子》在江西瑞金開機(圖)
    在開機儀式上,導演高希希表示,戰爭年代,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奮不顧身投入殘酷激烈的戰爭,為了國家利益背井離鄉去參軍,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他們用鮮血詮釋了偉大的蘇區精神。  據了解,電影《八子》劇情源於贛南革命老區流傳已久的一個真實故事,當年中央蘇區瑞金下肖區七堡鄉農民楊榮顯一家八兄弟爭當紅軍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的革命歷史故事。
  • 電影專家談《八子》:這是一部中國式的硬核戰爭片
    導讀: 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的戰爭電影《八子》於6月21日正式在全國上映。該影片根據贛南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紅軍反圍剿時期,一位母親將八個兒子全部送上了戰場,這一去竟是天人永別,八個兒子全部壯烈捐軀。
  • 電影《八子》:感天動地人間情 前赴後繼家國義!
    在贛南,有姓名記載的革命烈士達10.82萬人,長徵路上,平均每公裡就有3名贛南籍紅軍戰士犧牲。不少家庭「全家革命、滿門忠烈」,蘇區人民為了革命事業毫不遲疑地把自己的最後一把米、最後一尺布、最後一雙鞋,全都獻給了革命。五次「反圍剿」 期間,瑞金楊家八個兒子全部送上前線,後來全都犧牲。1934年5月30日,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報導了這一事跡。
  • 看完電影《八子》,他們竟然都說......
    走進贛南大地,一個個革命舊址修繕開放,一段段塵封的記憶被重新喚起,一批批紅色書籍相繼出版,一處處紅色景點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全民國防教育的課堂。因此,在新時代的召喚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責任,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共赴新徵程,迎接新未來。
  • 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組織觀看電影《八子》
    近日,根據江西贛南地區家喻戶曉的「八子參軍」的故事改編的電影《八子》在影院熱映。為傳承紅色革命精神,敬仰革命先烈,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組織黨員幹部職工走進電影院,聲臨其境的感受中國革命戰爭年代一群普通農民前赴後繼為國家利益為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家國情懷和精神狀態,引導並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奮鬥終生。
  • 電影《八子》在江西瑞金開機,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
    《八子參軍》是贛南革命老區流傳已久的一個真實故事,劇情源於當年中央蘇區瑞金下肖區七堡鄉農民楊榮顯一家八兄弟爭當紅軍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的革命歷史故事。當年的贛南蘇區,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當紅軍的感人場景隨處可見。「八子參軍」就是當年蘇區擴紅支紅的典型代表,「八子參軍」也蘊含了蘇區人民對革命的信仰與忠誠、奉獻和犧牲,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 《八子》6月21日上映,高希希打造「最有溫度戰爭片」
    《八子》6月21日上映,高希希打造「最有溫度戰爭片」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19-06-12 文/金羊網記者 王莉圖/片方提供由高希希執導的戰爭片《八子》將於6月21日正式上映。
  • 電影《八子》在京舉行首映禮
    圖為《八子》劇組大團圓談創作歷程。作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影片,電影《八子》聚焦於戰爭年代下的戰場與家園,講述了一位普通的蘇區母親將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卻有去無回,全部捐軀的悲壯故事。電影的故事原型是瑞金沙洲壩七堡村一位名叫楊榮顯的老人,將自己的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全部壯烈犧牲。「這部片子是我拍攝的所有作品中,場面最宏大、細節感最強的一部,我常說『細節是歷史的表情』,我們盡力去還原當時的細節,也是想讓大家看到英雄是怎麼誕生的。」高希希導演現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