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一直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事物,服飾的演變能夠表現一個王朝及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社會文化的體現。漢朝之後,漢服成為各個王朝的主流服飾,各個王朝都會以漢服為主體服飾進行適合王朝的改革,所以明朝也是如此。
但是漢服在男性身上的演變都是地位越來越高,女性服飾的演變有所改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性漢服是比較開放的,但是隨著時代和王朝的發展,到了明朝,女性漢服卻更加保守了,為何明朝把漢服衣冠制度全面恢復,保守程度卻提升到更深的程度?
一、男權統治高度發達,女性生存壓力大
從古至今,中國的社會都是男權社會的統治,並且在中央集權不斷強化的同時,男權統治也在隨著強化,在明朝,男性的地位只比清朝稍微低一點點,但這在前面的王朝歷史上看,已經一個巨大的飛躍。
男權統治意識的加強,女性就會變成這種統治下的統治產物,一個具有個性的女性生存在這樣的男權社會的生存壓力是極其大的。
這種巨大的壓力就在主流服飾上的體現就是女性所穿的服飾越來越寬大,要順從男權統治的要求,將女性儘可能地掩藏在肥大的服飾中,不管這是否會影響女性的日常生活,又或者這樣的服飾做出來之後,女性是不能發出任何不滿的聲音。
因為這是男權統治下的產物,是最高統治集團決定的事物,是完全正確的事物,女性頂著這樣大的壓力,注意力也就是儘可能地集中在適應這種不符合日常生活需要的服飾的事件中,這也男權社會需要的,這是古代統治者希望看到,明朝統治者也是如此。
女性將注意力全部轉移到如何適應這樣肥大的服飾中,就會沒有精力去觀察別的事物,也就不會阻礙男權社會的統治,不會阻礙中央集權的強化。女性在這樣大的壓力中,被迫努力適應這樣的社會需要,自我個性能夠發展的實在有限,生存壓力巨大,還要與這樣的不合身的服飾進行鬥爭。
另外,明朝服飾更加趨於保守更是因為男權社會的統治下,女性本身就男權的所有物,所以保守又寬大的衣服完全符合男權社會的統治需要,肥大的衣服更能將女性的身體包裹起來,男性覺得這樣所有權會更加能夠被彰顯。
所以在男權社會的統治集團覺得這種服飾非常符合男性需要和國家需要,明朝的服飾就一直在向保守發展,女性除了需要被迫適應肥大的服飾,還需要應對各種日常生活的壓力,對這種服飾的改變就沒有了發言權,明朝服飾就在男權社會的發展中,在中央集權的強化中越加保守。
二、理學完善三綱五常,約束婦女達到極致
明朝的正統學說是程朱理學,就是明朝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個朝代的服飾也在根據這個文化思想進行相對應的改變。
程朱理學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天理是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就體現為倫理道德的三綱五常。他們認為「人慾」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範的行為,是與天理相對的。
所以他們在任何有關人慾的事物上都會更加的趨於保守,因此明朝服飾向保守、質樸的方向發展是完全意料之中的。明朝的服飾也在繼承元朝服飾,元朝女性服飾中有一個扣子是為讓女性穿衣時更加方便,當然這個扣子是能被看到的。
但是到了明朝,程朱理學的影響被擴大之後,這個扣子就被掩藏在了寬大的衣物中,就是因為理學上會認為這個扣子是在挑起人的欲望,嚴重不符合程朱理學的觀點,所以這個扣子的存擾亂了理學的統治,就需要更改或者藏起來。
所以在明朝的服飾發展中,這個扣子雖然沒有被消除掉,但是卻被用更符合理學倫理綱常的寬大衣服藏起來了,這樣一來,既能展現理學的包容性,又能在這種改革中讓理學更加趨於完善,人的思想也被這種理學強調綱常、強調多餘的欲望是不對的的情況下,服飾也改變的更加保守、不吸引人了。
明朝將女性服飾改變的更加保守,也是因為「存天理,滅人慾」的一個影響,這個人慾就是超出人的基本需求的欲望,這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一個男權社會這樣的欲望禁止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禁慾思想的體現就落到女性身上。
而服飾又是女性最日常能夠表現出禁慾思想的方式,所以女性的服飾改變的越來越寬大,只將必要的手、臉露出即可,必要時還需要帶上面紗等等,這都是因為男權社會不能接受禁慾。
但是這種思想又是整個朝代奉行的,不得不遵循以下,所以只有讓地位低下的女性來完成你男權不願意的禁慾,所以明朝女性的漢服服飾在更加趨於保守。
三、承襲前朝,階級分化更加明顯
明朝的前一個朝代是元朝,但是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作為一個完全的漢族人,學習元朝是不可能的,另外,當時的統治者決定將漢朝服飾制度全面恢復,但是這種政策只是一個空泛談論,莫說隔了一個朝代的學習都是十分困難的,更何況是跨越好幾個朝代呢。
所以儘管說是學習漢朝服飾的所有制度,但大部分學習的還是宋朝和部分元朝的服飾文化的繼承,所以學習的還是深受程朱理學影響的宋朝漢服服飾,宋朝漢服服飾的特點就保守、質樸,不過宋朝的服飾是男女的服飾都趨向於保守。
但是到了明朝,因為男權社會的統治,集權的加強,女性的地位在急速下降,男性已經到了以壓迫女性為榮的境地,所以這種保守的漢服服飾也就只有明朝的女性在繼續的施行下去,男性也會有少數的選擇保守、質樸的衣物。
女性地位的不斷下降,讓男女階級分化更加明顯,明朝女性地位的低下在服飾的表現就是變得更加保守,衣服的寬大將女性的身體掩藏起來,不能暴露任何能夠引起非議的身體,所以這種寬大、保守的服飾也是明朝階級分化明顯的需要。
四、女性自身不反抗,選擇臣服
從古至今,女性基本都處於被壓迫的地位,一直以來,女性都是處於男性地位之下的,是男性的附屬物。幾千年的壓迫歷史已經讓女性習慣了被壓迫的現狀,習慣了一直被壓迫的事實,習慣了這種壓迫是一種正常現象,所以到了明朝,女性已經不會反抗了,沒有反抗意識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女性漢服是相對於整個服飾歷史上是比較開放的,是那種能夠顯露女性的身材,稍微比較緊身的服飾,但是這僅僅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一段小小的改變,在此後的歷史上,女性受到的壓迫越來越重。
在服飾顯現出來就越來越寬大的衣服,將女性的身體全部包裹住,不論這樣是否會阻礙日常生活,這是女性不反抗的變本加厲。
在明朝,這樣的情況只嚴重不減輕,女性也在習慣於接受男權、皇權給予的壓迫,並把它當做一種賞賜,把穿一種極其寬大、礙於日常生活的服飾作為一種榮譽,這種心理已經是男權社會的產物。
而服飾就男權社會給予女性壓迫,降低女性地位的一種方式,這種寬大到不適合女性的穿著被女性認為是可以接受,越來越保守的思想傳輸給女性,女性也在默默接受,不作任何反抗。
所以明朝漢服逐漸趨於保守,也可以看是這是在女性默許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人反抗,沒有人發出異議,沒有人覺得不正常,所以這就成了理所當然的。女性自身的怯懦、反抗就是這一保守服飾推廣的主觀推動,默默接受就等同於你認同這樣是對的,保守思想只會愈加愈烈,服飾的寬大保守也是必然發生的了。
在明朝社會,女性自己把幾乎沒有的話語權也丟失掉了,女性成為男性表達權利、富有的一種象徵,服飾也隨著這樣的潮流繼續向保守發展,女性的順從在服飾保守潮流發展的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五、結語
中國的主流女性服飾在魏晉時期是有一定開放程度,但是整個歷史潮流是更加趨於保守的,而明朝作為前面幾個王朝文化的集大成者,這種文化的繼承是不可避免的。
明朝中央集權的強化,男權社會統治的加強,女性地位在不斷降低,即使在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影響下,明朝的男性選擇禁慾的仍然是極少數,所以這種歷史繼承和文化影響就體現在女性的服飾上面。
服飾變得更加寬大、保守,將女性的軀體都藏進寬大的服飾內部,服飾的更加保守,女性的地位也更加低下,女性自身的不反抗、順從,也是明朝服飾更加趨於保守的一個主觀原因。
參考文獻:
《女性服裝史話》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中國歷代服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