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乞丐蹲.''只要堅持,受用無窮.

2021-02-12 頸椎腰椎王輝正骨

昨天「乞丐蹲」是南懷瑾大師讚譽有加的一種蹲法,飯後蹲效果尤其好,他曾說:「只要堅持,受用無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很多歐美人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發現了東亞人這項神奇的技能:蹲。

你也許會問,「蹲」誰不會呀? 可是你知道嗎,蹲也分好幾種。通常,西方人是這樣蹲的,抬起腳尖:

而亞洲人,是這樣的,雙腳貼地:

外國網友紛紛表示「震撼」,也嘗試模仿同樣的姿勢,結果沒幾秒鐘就摔倒在地上。


其實,掌握了正確的蹲姿,不僅對身體大有益處,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平衡能力,促進消化和排便等。

「蹲」能減少脂肪堆積,對大腿、小腿、腰腹等肌群都有鍛鍊作用,能增強人體的靈活性和對稱性,正確的蹲姿對健康有很多促進作用。

久坐後做下蹲動作可活動關節、放鬆肌肉、提高平衡能力,從而減少久坐對身體的傷害。

在《南懷瑾的最後100天》一書中介紹了「乞丐蹲」,以幫助治療胃病。如果能長期堅持,甚至有養生長壽之神奇功用。如果吃得過飽,這可是個最好的幫助快速消化的方式。

人在下蹲的時候,有利於氣血流暢,心肺血流量相對充沛,可緩解動脈硬化、降低血脂,還可減少冠心病和腦中風的發病率;下蹲還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動範圍,從而改善我們的心肺功能。

下蹲運動還可消耗脂肪,因此,它也是一項很好的減肥方式,特別是腰、臀部、腹部、腿部減肥。

蹲姿通過下肢有規律的摺疊,對關節周圍組織是一種很好的伸展鍛鍊,對膝關節和髖關節尤其適用。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下肢和足部是人體的精氣之根、氣血之庫。

通過鍛鍊,我們的下肢越有勁,心臟就會越有勁。下肢血液循環好,才能推動肢體遠端的血液回流到心臟,使全身氣血運行暢通,而不會瘀滯在下肢。下肢血脈通暢,筋脈得到濡養,故有「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之說。

預防男性ED,加強運動,特別是下半身的運動很重要。男性經常蹲,能使腰部肌肉力量得到加強,且不容易感到疲勞。

男性的骨盆肌肉得到了鍛鍊,還可增加整個骨盆和男性生殖器官的血液供應量,改善男性性功能。

有針對性地做下蹲鍛鍊,可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進而促進速度、爆發力、耐力的提升,同時健美大腿和臀部。

雖說只是簡單的蹲,但是也有好幾種蹲姿。

「乞丐蹲」是南懷瑾大師讚譽有加的一種蹲法,飯後蹲效果尤其好,他曾說:「只要堅持,受用無窮。」

「乞丐蹲」簡單來說就是,雙手抱膝蹲下,屁股儘量後蹲但不著地,腰、背、頭儘量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時閉嘴,呼氣時略張嘴。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飯後,找一堵牆,最好找一個舒適的軟墊(不可太軟)。

第二步:站在牆前,屈膝下蹲,背要直,貼靠牆壁或靠在軟墊上。女士兩腳併攏,屈膝下蹲。男士兩腳微微分開(不可兩腳併攏),屈膝下蹲,這樣不會夾緊襠部,可以放鬆襠部,男女之別務必注意這個細節。

第三步:雙手結孔子手印,自然放在膝蓋上,放鬆身心。

第四步:頭要中正,頭頂百會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屁股離地,緊壓小腿肚上。

每次蹲約15分鐘或更長,眼神內斂,收攝心神,專心下蹲,不可胡思亂想,更勿邊蹲邊與人交談或玩手機。

蹲的過程中,如有打嗝、放屁等腸胃蠕動的現象,正是乞丐蹲的最好功效。濁氣下降自然打屁,千萬不可忍屁不放。

蹲的過程中,有腳麻現象乃屬正常。日久功深自然不會,且增加腳力,疏通經脈。

飯後蹲15分鐘後,再配合緩慢經行,甚合養生之道。此法至簡,但功效卓著,貴在堅持,必有奇功。

用自己的背部、腰骶部依靠椅背,臀部不要低於膝蓋,下蹲後保持不動。練習時間可以逐漸延長,以2~4分鐘為宜,有保護膝關節的功效。

兩腳前腳掌著地,腳後跟抬離地面。雙膝彎曲,大腿壓著小腿,時間控制在30秒~1分鐘即可。

腳尖蹲時,前腳掌內側、足大拇趾起支撐作用,而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經過此處,刺激足三陰可溫補腎陽。但因動作難度較大,半分鐘就足夠了,避免堅持過久拉傷或抽筋。

練習者邁出左腳,右腳腳尖觸地呈腳尖蹲狀態,兩腿成弓步。將身體重量落到兩腳之間,每練習30秒調換一次左右腳。

做任何下蹲動作,都要求含胸收腹,保持上身挺直,膝關節要對準腳尖。

另外,保持任何一種姿勢過久都傷健康,蹲姿也一樣。起身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以免頭暈站不穩。

下蹲鍛鍊時既要講究循序漸進、又要注意堅持不懈,這樣鍛鍊者才能在繁忙之中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當然,無論採用哪種鍛鍊方式,都應考慮頻率和強度,以防過度。

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應有所控制。比如,年輕人一分鐘能做30次下蹲,老人做8~10次即可;下蹲時不要強求動作一定到位,量力而行。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堅持練習「乞丐蹲」,受用無窮!
    堅持修習對調理腸胃系統、幫助消化、治療胃病等非常有益,如果能長期堅持,據說甚至有延年益壽之神奇功用。
  • 只要5分鐘,勝過步行1小時!南懷瑾親傳秘法,遠離疾痛受用無窮
    它就是——蹲。 只要蹲的方式正確、幅度恰當,各種蹲姿都能對身體起到養生效果,而且只要5分鐘,勝過步行1小時! 2、緩解胃病 在《南懷瑾的最後100天》一書中介紹了乞丐蹲,以幫助治療胃病,如果能長期堅持甚至有養生長壽之神奇功用。如果吃得過飽,這可是個最好的幫助快速消化的方式。
  • 南懷瑾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文化騙子?
    在眾多追隨者眼中,南懷瑾是一位通古曉今、學富五車的大師,「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在反對者眼中,南懷瑾的形象截然相反,他「不懂國學」,打著「偽國學」的幌子,講著張冠李戴「讓人哭笑不得」的文化。
  • 《易經》大智慧:君子學聚、問辯、寬居、仁行,讀懂受用無窮
    從我們出生時候起,許多事情都已經註定了,需要經歷社會險惡才能懂得人生的道理,需要用失敗來驗證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做人做事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其實老祖宗們已經早就給過我們忠告,《易經》中有一句話就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讀懂受用無窮。
  • 大師南懷瑾的飲食禪機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懷瑾先生百年傳奇人生為後世敬仰。
  •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
    南懷瑾|國學大師從《金剛經》與《心經》來講述我們煩惱與執著國學的智慧,是中國幾千年歷史傳承下來的文化源泉,這些悠遠的歷史是每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凝聚了儒釋道的傳承經典,滲透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中。說國學,在現代國學領域,我們免不了說到我們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如果用佛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功德圓滿」四個字不足為奇。南懷瑾先生的尊稱有許多,國學大師、禪宗大師、宗教家、哲學家、大居士等。他是現代為數不多,能把儒釋道精髓融會貫通的一人。他的言語句句精髓,無不讓人讚嘆不已。
  • 南懷瑾:李敖稱他騙子,朱清時尊為大師,其人如何評說?
    他遊走於兩岸三地,東亞歐美,亦行亦唱,隨緣布道,海內外聲名卓著,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國學大師」,其名望之高、名頭之響、粉絲之多,一時無二。然而,「名滿天下,謗亦隨之」,隨著南懷瑾的聲名越來越顯,粉絲越來越多,責罵聲也從書齋裡、茶飯後、江湖上飄然而來。那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刺耳的異聲怪語?
  • 道家補陽第一秘方,南懷瑾大師推薦 ︱ 虛寒體質的福音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方子是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著名的著名古文字學家、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師的養生研究精華,95歲南懷瑾大師的這個秘方在寶島臺灣公布出來了
  • 南師百問:南懷瑾考倒數第一,小學沒畢業,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南師百問:南懷瑾小時候考倒數第一,小學都沒畢業,他是如何成為國學大師的? 南懷瑾老師早已超越了所謂國學大師的狹隘概念。考第一名,不一定在國學文化上的成就很高。考倒數第一,也並不能說這個人一定在其他方面沒有很大的成就。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說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的分析和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文字如下: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 南懷瑾為何說:年輕人不要去鑽研佛學與易經
    南懷瑾這個名字是中國文化史上耀眼的明星之一,12年,將近百歲的他,在大陸安然離世,他的生命,寫滿心酸也寫滿輝煌,他用自己僅有的小學文憑,成為了一代國學大師。國學大師僅有小學文憑南懷瑾出生在浙江的一個村子裡,家境不錯,讀得起書,現在看來應該和魯迅的童年差不多,年輕的南懷瑾喜歡讀書,卻不會讀,小學畢業的時候,居然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一怒之下的南父想要送他去學泥瓦匠,將來好有個養家餬口的本事,南懷瑾不樂意,硬是說服自己的父親,讓他在家裡自學了三年。不得不說,他確實有定力,這也為他後來苦心鑽研佛法,奠定了基礎。
  • 南懷瑾弟子魏承思 講述他與南懷瑾的交往以及南懷瑾的往事
    >南懷瑾在太湖大學堂給孩子們上課9月30日,中秋月圓時,正是南懷瑾先生荼毗之夜。因而,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易學大師,有人稱他為佛學大師、禪宗大師、密宗上師,也有人稱他為當代道家。這些稱謂皆似是而非,因為每一種說法都只涉及他學問人生的一個側面,懷師也從未以此自居。我曾經在文章中稱其為「當代大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派高人,如鬼谷子、陶淵明、孫思邈等,他們雖然對世事洞若觀火,卻寧可選擇閒雲野鶴的人生,而不願出將入相,食官家俸祿。
  • 南懷瑾:六度,是6個修行的方向,成就一個,其他就貫通了
    學佛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要修成圓滿,消除業障,禪修者就必須堅持學佛,保持發展,絲毫不能有倦怠之意。對於學佛的信眾而言,如要在修佛上大有斬獲,除修繕佛家基本法門「五度十善」以外,佛家大乘法門「佛門六度」,也是修行過程中須了解領悟的。
  • 南懷瑾:完美的人格修養,重要的是這三點,缺一不可
    中國當代文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完美的人格修養,需具備這三點,即要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具有勇敢、堅強的意志。南師認為這三點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具備以上三點,才會擁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從而心底寬廣、胸懷坦蕩。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南懷瑾就是個騙子」!國學大師為啥遭李敖這般評價,有道理嗎?
    他就是南懷瑾先生,中國文化國學大師,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代表作《孟子旁通》等共計三十多冊,後被翻譯成八種語言在國際流通。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聽國學大師南懷瑾講《金剛經》,悟道更深了!
    但現代史上,真正能把儒釋道文化掛嘴邊,並且能出口成章,或許也只有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起碼大茶經是這麼認為!作為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南懷瑾先生可謂是奉獻了一生為之努力。看著他給後人留下的經典著作,在看他的紀錄片,足以讓人感而涕零。說到傳統文化,說到南懷瑾先生,就不得不讓人想起他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學識淵博。其中,佛教《金剛經說什麼》就是記錄他對經典中的開示講解。
  • LEAD 立德人物|國學大師南懷瑾,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
    南懷瑾,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懷瑾隨國民黨遷至臺灣,並受邀到臺灣地區的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蘇州太湖大學堂。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病危的消息。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南懷瑾|《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這句
    南懷瑾|國學大師講學佛法四段精句,《金剛經》「來者即諸法如義」,說學佛法千萬要記住一句話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麼?一切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第一個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開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
  • 紀錄片《 南懷瑾先生 》合集
    南懷瑾先生 ——上集—— ——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