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2020-12-27 澎湃新聞

「看看誰家煙囪冒煙,就知道誰家正在烙煎餅!」

五蓮縣石場鄉前坪頭村「第一書記」費紅豔領著記者們在村裡的巷子中走著。

時值初冬,卻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前面一戶農家炊煙嫋嫋,轉過巷子,見院門大開著。果不其然,一對老夫妻正在烙煎餅。

泥砌的矮灶臺,祖傳的煎餅鏊子,74歲的村民王守順正在灶下燒火,菠蘿樹葉子和花生秧鋪在灶前;同歲的老伴趙從芬熟練地用左手在鏊子上攤開地瓜糊,再用木刮板抹勻壓實。一待邊角翹起,老人左手揭起,兩手快速一提,一張雪白如紙的地瓜煎餅,成了!

在這個小山村裡,每年霜降過後,家家戶戶都用新收的地瓜烙煎餅,一個月左右烙出的數百斤煎餅,就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糧,一直吃到明年霜降。

山村煎餅火爆全國

「高粱玉米小米的煎餅都好買,咋就地瓜煎餅這麼難買呢?」

「你想要?那我烙了賣給你?咱村祖輩都烙地瓜煎餅!」

「行啊!」

四年前,前坪頭村「兩委」成員張吉花在一次培訓中,和鄰村一位支部書記戲言。

回到家,她卻真起了這個念頭。

2016年冬,張吉花和一個閨蜜烙了一個月的地瓜煎餅,雖然後來並沒有賣給和她戲言的支部書記,可是令她驚喜的是,她只發了幾條朋友圈,她和閨蜜烙的500多公斤地瓜煎餅竟被一搶而空!

打那以後,張吉花就在家中開起了煎餅坊,前坪頭村祖輩用來做日常吃食的地瓜煎餅,被她當成了商品。她帶領村裡貧困婦女,利用閒暇時間烙手工地瓜煎餅。只是最初缺少資金和渠道,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前坪頭村支部書記王紀民介紹,村裡共有105戶、330口人,平均年齡50歲左右,是個省級貧困村。2019年6月,被五蓮縣委組織部、五蓮農商銀行共同派駐到前坪頭村的「第一書記」費紅豔,一來到村裡,就看到了手工地瓜煎餅的巨大商機。

「地瓜抗氧化功能強,研究說明可以抵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烙煎餅的過程又是脫水的過程,沒有任何防腐劑也能保存一年!」費紅豔發現,這個貧困山村的大智慧竟藏在祖輩傳承的主食裡。而這一飲食習慣正好與現代人環保養生的需求相符合。

若是擴大生產規模、拓寬銷售渠道,手工地瓜煎餅肯定前途無量!費紅豔向五蓮農商銀行相關領導匯報了這一情況,董事長商慶收帶頭作了實地考察,之後無條件投資7萬元扶持煎餅坊的建設。2019年10月,佔地300多平方米的煎餅生產車間投入使用。

五蓮農商銀行還幫助張吉花她們註冊了「莊戶嫂」商標。費紅豔幫煎餅坊領頭人張吉花建了微信群,不到一周就加滿500人,又建了第二個群。產品很快賣到了全國各地,供不應求。

張吉花現在一天還要發好幾條抖音短視頻,粉絲已達到4.4萬人,一天銷售五六十公斤煎餅,「常常烙的貨趕不上賣的貨!」

莊戶嫂靠手工年收入過萬

霜降過後,村裡自產的5號地瓜都成熟收穫了,鮮地瓜先手工削皮,再浸泡清洗。剁成塊、打漿、控水,烙煎餅前的準備工序就需要24小時。

「其他的雜糧煎餅可以用機器烙,唯獨地瓜煎餅不行。因為不摻麵粉的地瓜糊粘性低,不成個、容易散。我們用的5號地瓜,白瓤,澱粉含量高、糖分低、粘性也大,但也只有手工才能烙。」在「莊戶嫂」煎餅坊裡,四五個莊戶嫂坐在燒蜂窩煤的鏊子前,人手一個地瓜糊團,徒手在鏊子上滾著圈,把地瓜糊均勻地攤在鏊子上,邊滾邊攏,然後再用刮板抹勻壓實。

「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只是工坊換了蜂窩煤爐子,更加乾淨衛生,而且可以調溫。」

「最多的時候,坊裡有20來個莊戶嫂,來了農忙就輪換著幹,家裡活和打工掙錢兩不耽誤。像聶大娘那樣經常出全勤的,一年能掙15000多元!」今年除了自家產的1萬多公斤地瓜外,張吉花還收了本村和周邊村的地瓜3萬多公斤,還有其他雜糧。

「優先收本村的糧食,而且比別人收購的單價都要貴兩三毛錢。一個煎餅坊還帶動著村裡其他農副產品的銷售。」費紅豔說,張吉花今年在村前的千金山新建了窖子,地瓜可以貯存時間更長,煎餅可以烙到明年「五一」。「五一」之後,就可以烙地瓜幹煎餅了。

「年前的地瓜煎餅雪白清香,但是不甜,年後地瓜糖化了,會有清甜味,『五一』之後烙地瓜幹煎餅,顏色和口感又不一樣。」烙好的煎餅攤晾一個小時左右,再順好、噴水反潮,才能一張張疊起來裝袋,「太幹一疊易碎。當地人都是隨吃隨噴水再摺疊,成品發貨就得摺疊好,這樣存放的話,一個月也沒問題。」張吉花忙著和工人們一起疊煎餅裝袋,「煎餅最遠發到新疆、內蒙古等地,最常買的客戶來自日照、青島、濰坊等地。」張吉花的兒子每天開著一輛SUV去五蓮縣城送200多公斤煎餅,送到五蓮縣城的飯店,或者通過快遞公司發往全國。

「今年的銷售收入是往年同期的兩倍多,預計全年收入20萬元!」「第一書記」費紅豔頗有些自豪地說。

白煎餅,白豆腐,絕配!

雪白的手工地瓜煎餅,卷啥吃才是「絕配」?

在前坪頭村,手工地瓜煎餅和手工滷水豆腐,才是「最佳拍檔」!

支部書記王紀民的妻子劉加迎前一天晚上就用冷水泡上了5公斤黃豆。翌日一早,再用小石磨把豆子磨碎出汁。

住在後坪頭村79歲的母親也趕來幫忙,「我年輕時就做豆腐賣,祖輩都是這樣的做法。」

泥坯做的土灶臺,一口大鐵鍋嵌在其中,劉加迎又塞了幾根樹枝吹吹火,鍋裡散發出陣陣豆香。「磨好的豆漿汁一塊倒進大鍋裡,得煮半個多小時,這就快好了。」

開了鍋,劉加迎把溢著香氣和熱氣的豆汁豆沫倒進準備好的甕裡,開始點滷水。「點多少?唉喲,我也說不上來,約摸著放,全憑經驗和手感。」

滷水點豆腐——豆沫發生了神奇的變化,白色的豆花逐漸凝結,結成更大朵的豆花,大約半個小時,劉加迎揭開甕蓋,「差不多了,咱先盛碗豆腦嘗嘗!」

一碗碗嫩白的豆腐腦,豆香撲鼻,入口滑嫩,卻沒有常說的「豆腥味兒」。再過十來分鐘,歷經泡豆、磨豆、篩漿、熬漿、點漿、收漿等工序,這普通的黃豆變成了一大塊細嫩的豆腐。劉加迎用一張大紗布將豆腐整塊包起來,放在一張篩子上,兩手壓著開始控水。

王紀民介紹,一公斤黃豆可做兩公斤多豆腐,滷水點的豆腐,嫩滑不易碎,即使是煎炒也有保持完整的外形和軟嫩的口感。農活不太忙的時候,他家的豆腐一天一做或隔天一做,石場鄉和五蓮縣城的飯店自會提前預訂,上門取貨。

乳白色的豆腐切成塊,盛在白瓷碗裡,熱騰騰地端上院裡的矮腳八仙桌。這時,張吉花拿著一摞疊好的地瓜煎餅進了門:「嘗嘗地瓜煎餅配嫩豆腐,再切個小椒子,這才是『絕配』!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豆腐,兜福!滿院的人都笑起來。

噴過水的地瓜煎餅果然筋道又好咬,帶著鮮地瓜特有的清香,配上豆腐獨有的滑嫩豆香,再來點辣椒、香菜、小蔥和醬油醋拌成的佐餐小菜,這是地道的山村農家風味小吃,又是前坪頭村祖輩傳承的養生之道。

「村裡300來口人,僅80歲以上的就有20多人。」支部書記王紀民說。

張吉花快人快語:「坊裡王嫂的婆婆90多歲了,從來沒進過醫院的門!有個頭疼腦熱扛扛就過去了,難道不是這地瓜煎餅卷豆腐帶來的福氣?」

煎餅卷豆腐,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數百年來的傳承,又分明包含著祖先的智慧與匠心。2010年,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看似平常卻又凝結著汗水和鄉愁的鄉村技藝,如今,帶著莊戶嫂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給更多的人帶來鄉土鄉情和鄉間美味。

關注今日黃海晨刊8、9版

來源:黃海晨刊

全媒體記者 謝巖/文 冷炳豪/攝

原標題:《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果給五蓮人一張煎餅,會怎麼樣呢?
    有時再一塊鹹辣菜疙瘩,就著卷了小豆腐的煎餅吃也很是不錯。紅糖、白糖、綿紗糖、甚至是蜂蜜,想吃甜口的,煎餅捲起來!吃一口,嘴裡心裡都是甜滋滋的,如果你是土豪,每樣都可以放一點兒,吃得甜,生活也甜,幸福得笑出了聲!
  • 吃在陝西 || 陳亮:煎餅就抹糊,越吃越富有
    吃糊湯時除了搭配鍋盔和饅頭外,還有一種美食便是煎餅了。在過去,由於糧食匱乏,長期吃鍋盔較為"浪費",人們總是將麵粉和成稀糊糊,然後在鍋內攤成薄餅,再卷了炒土豆絲一起吃,那會節省不少的糧食。此時鍋底燃燒過後的火星子的熱量才剛剛合適,稍等片刻,再給鍋底裡塞一把麥秸,用鍋鏟將鍋內的煎餅翻個面兒,蓋上鍋蓋,燜幾分鐘功夫,一張噴香的煎餅就大功告成了。  僅僅吃煎餅,奶奶總會用蒜泥和醋兌成辣椒水汁兒,每次吃時,將捲起的煎餅蘸著汁兒吃,總是別有一番風味,若是趕上夏秋之交的時節,奶奶就會炒了青辣椒、南瓜片或土豆絲,用煎餅卷了吃,那種感覺愜意極了。
  • 不想當菜煎餅的雜糧煎餅,不是好煎餅餜子
    天津人吃煎餅果子,嘛也不(搭)配,頂多來一份豆漿。▐  傳統始祖派:山東煎餅 據史料,明萬曆年間,山東已經出現了用鏊(ào)子製作現代煎餅的情景。在很多老一輩山東人眼中,煎餅是等同於饅頭的日常主食。圖:fishingbar.net 至於山東煎餅的吃法,最出名的莫過於煎餅卷大蔥了。打開一張煎餅,放大蔥,抹醬,卷好了就開吃,煎餅卷大蔥就著渣豆腐吃,就著小鹹菜吃。(渣豆腐是用豆腐渣和青菜葉燉熟而成,沂蒙地區常見。)
  • 【美食】山東人最愛用大煎餅卷著吃的十種食物
    說起山東人的主食,很多人都會想起煎餅卷大蔥。其實,現在的山東人吃煎餅的方式,早就不是那麼單調了,現在卷著吃的東西多著呢!曾有人戲稱:給山東人一張大煎餅,他就能卷下整個地球!除了土豆絲以外,常用的菜還有白菜、粉條、豆腐、蘿蔔、小瓜、韭菜等。第三、煎餅卷雞蛋在山東,流傳著"煎餅卷雞蛋,吃得直出汗"的說法。更有趣的是,就連孩子們不想念書、給大人提條件時,也會說"煎餅卷雞蛋,不給吃就不念。"由此可見,大家對於煎餅卷雞蛋的喜愛。
  • 自製豆腐和豆腐腦,3塊錢黃豆做一大盆,剩餘的豆腐渣還能做煎餅
    導讀:自製豆腐和豆腐腦,3塊錢黃豆做一大盆,剩餘的豆腐渣還能做煎餅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愛吃豆腐的家人別再出買了,老左教你在家做,做法簡單,乾淨衛生,做出來的豆腐滑嫩又筋道,怎麼燉都會碎,比買的還要好吃。
  • 用2塊錢黃豆自製豆腐和豆腐腦,剩餘的豆腐渣還能做煎餅,收藏吧
    大家好,我是一凡,今天我們來做豆腐和豆腐腦,剩下的豆腐渣也沒有浪費,我做了煎餅也非常好吃。兩百克黃豆用清水浸泡一夜,夏天要放冰箱裡浸泡,泡的時間最好別超過二十四小時,天熱泡久了做的豆腐會有酸味兒。如果喜歡吃特別嫩的,打豆漿的時候可以再多加兩百毫升的清水,根據自己。口味可以撒上白糖或其它調味品調味。吃不完的豆腐呢,我們來做豆腐,把模具支起來,墊上蒸籠布,整理一下,讓蒸籠布貼著模具把豆腐腦放進去,隨意放碎了沒關係,把這輪布裹好,儘量整理平整。
  • 煎餅卷、醬豆子、鹹糊塗……這才是記憶中的薛城老味兒!
    來源:薛城之聲一提薛城美食,大家就想起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其實,咱薛城還有很多本土特色食品,年輕人吃過的越來越少了,小編帶你看看,什麼叫正宗!煎餅:說起主食,煎餅少不了,土話叫「蔫擰」。薛城地區流行的有高粱煎餅、麥子煎餅、豆子煎餅。
  • 蝦皮最下飯的吃法,又酥又香開胃下飯,卷煎餅比老乾媽還下飯
    蝦皮最下飯的吃法,又酥又香開胃下飯,卷煎餅比老乾媽還下飯。轉眼又到年末,農曆也進入一九的臘月,還有一個月就是春節了,北方的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凍手凍腳的,天越冷飯量越好,除了愛吃零食飯量也漸長。這兩天天冷又下雨,沒出門買菜,收拾房間一上午,肚子餓得咕咕叫,一看時間又到飯點了,冰箱裡只有辣椒、雞蛋,蝦皮,三者一起搭配,做個快手小炒,簡單又方便,5分鐘炒一炒就上桌了,鮮香美味,卷煎餅太下飯了,一不小心就吃了兩個,減肥計劃又要擱淺了。補鈣就吃它,含鈣量是豆腐的6倍,牛奶的9倍,美味營養又健康。
  • 城事 | 天津煎餅和山東煎餅到底有嘛區別?
    sunmy_94:我們山東的煎餅按斤賣的,沒有固定搭配,跟大餅似的,想吃什麼卷什麼,只是一種主食。山東煎餅不用麵糊做,而是用很軟的麵團,類似於做春卷皮。吃起來有糧食的甜味,單獨吃算不上什麼美食。「煎餅卷大蔥」是對山東煎餅的一個誤會,卷大蔥、抹面醬那是生活困難時期不得已的選擇,那時候還有地方吃個蒜瓣就算是一道菜呢。現在一般吃煎餅都會配炒的比較細碎的菜,煎鹹魚、芹菜肉末、漁家小炒、小炒肉、炒土豆絲、蘿蔔絲等都可以。
  • 看完煎餅俠,想吃山東煎餅了!!!
    膠濟鐵路以南、津浦鐵路以東是以煎餅為主食的地區。清初蒲松齡作《煎餅賦》,說明那時魯中人民已經以煎餅為主食。煎餅因原料、做法不同,有許多種類:5-1、白煎餅,用麵粉做成,被視為上品,新麥子煎餅蘸醬就小蔥,或者卷老鹹菜就小蔥更受推崇;5-2、紅煎餅,即高粱面煎餅,一般每10斤高粱加三四斤豆子,所以又稱「足豆子煎餅」,最宜卷辣椒吃,諺云:「煎餅卷辣椒,越吃越上膘」;
  • 動漫晚報 不到3分女主半裸出鏡 大廚製作動漫煎餅
    (ps:攝影師,你明天想吃什麼?)日本的法政大學聲優研究會就宣布:將邀請水瀨祈和伊波杏樹參加他們的活動。最後日本一家特色餐廳推出動漫人物煎餅!這全都是本命啊!你忍心吃嗎?1.10月輕小說改編動畫 開篇不到3分鐘女主半裸出鏡  今年10月新番動畫又有多部輕小說作品改編TV出現,其中不乏賣肉、後宮之作。
  • 冬天,我家經常這樣做豆腐,簡單又家常,香辣入味,越吃越熱乎
    現在天氣那麼冷,我們來製作一款越吃越熱乎的美食,之所以說越吃越熱乎,主要是因為口感非常的香辣入味,天冷的時候吃,太過癮了,其次是食材,葷素搭配,不管是當成下飯菜還是主食,都超級不錯,這道菜就是我家冬季非常受歡迎的錫紙烤豆腐。
  • 雜糧煎餅真的不是煎餅果子!山東人早就想告訴你了…
    所以,如果你想領略泰安的風景,一定要爬一次泰山,如果你想了解泰安的歷史,一定要吃一次泰安煎餅~趙記煎餅卷大蔥(東嶽店)這家店離泰安火車站特別近,跟著地圖導航,用不上15分鐘,大潤發對面就是。來的時候,注意避開飯點,不然可能連拼桌的位置都找不到(因為他家真的超級火爆)。
  • 這煎餅好吃還能瘦!一堆人追著我要菜譜!
    其中,讓花吃姐姐最感興趣的還要屬天津的煎餅,忙裡偷閒的做了幾次,你還別說,味道還真不賴。嘗一口,又酥又脆,這幾天的早餐全都讓天津煎餅給承包了!吃了一段時間後,花吃姐姐越發覺的有些油膩,剛開始的那份好感已經煙消雲散~接下來才意識到這類的煎餅早餐不益多吃,並且對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滴!
  • 山東雜糧煎餅的製作方法
    大家好我是呼和,今天我來分享一下山東煎餅的家庭製作方法。山東煎餅含有蛋白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 你知道山東煎餅是怎樣來的嗎?帶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作為純正的山東人,一定對於山東的煎餅不陌生,山東煎餅是很多人心中的回憶,對於大部分的山東的小夥伴們而言,山東煎餅就是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但是對於省外的一些小夥伴們卻並不是很熟悉,接下來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山東煎餅。
  • 30多年來,牛肉煎餅已經排了30多年的長隊,有人坐高鐵吃
    牛肉餅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糕點,很多街邊小攤都做牛肉煎餅,味道非常鮮美,皮很脆,牛肉香嫩味道不錯。除了美味的牛肉煎餅,還有牛肉煎餅,據估計,許多人從未吃過,煎餅是北方的一種麵食,山東人特別喜歡吃,有些人改進了煎餅,把他們做成了牛肉煎餅。在古老老房子裡有一個牛肉餅古老在青州牛肉餅的老房子裡。
  • 舌尖2煎餅卷大蔥惹垂涎 山東主人公揭幕後(圖)
    煎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沂蒙人民即開始食用煎餅,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餅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文中,蒲松齡用它那如掾大筆,把煎餅的形狀、色澤、大小、原料、製作以及味道、功用等描述得淋漓盡致。
  • 非常好吃的荷蘭煎餅,吃起來味道鮮美,鹹中含甜醇香四溢
    第一次在異國他鄉吃煎餅,是在荷蘭一個叫烏普藍的小鎮,這天我們從阿姆斯特丹前往海牙的途中來到這裡。熱情的荷蘭主人之所以安排我們在此就餐,還有番用意。小鎮是荷蘭煎餅的發源地,鎮裡有一家著名的保持著古樸風格的煎餅店,據說該店已有幾百年歷史。
  • 電商主播帶火「煎餅卷大蔥」
    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不少網紅紛紛來到這家製作煎餅卷大蔥的飯店打卡,網友更是紛紛留言詢問店家地址,想來一嘗味道。為此,日前記者走訪了這家借著「煎餅卷大蔥」迅速走紅的餐廳。  電商主播帶火曲阜這家店的「煎餅卷大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