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虹:《平凡的世界》給了我一生奮鬥的力量

2020-11-24 騰訊網

編者按:

繼「家風」「故鄉」主題後,《夜讀往事》繼續推出「委員讀書」系列節目,展示委員讀書的價值和思想。

今年是《文史博覽》雜誌創刊60周年,而《夜讀往事·委員讀書》活動為系列活動之一。誠邀您參與!

我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書叫《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遙。這是一部關於苦難、人生、奮鬥、時代、命運、愛情的心靈史詩,是一首唱給平凡世界中的平凡者的奮鬥讚歌。

初讀這部書時,我正在湘西州民族中學讀高二,那是1990年的春夏之交,除了上課,我花了一個星期,幾乎是沒日沒夜地讀,激動、感動,甚至有生命在燃燒的感覺。第一次,這部書為我開啟了一個思考人生的窗口,有了一種為改變命運奮不顧身的衝動。

作為20世紀70年代生人,我上學讀書主要在70至90年代,那時,改革開放初期的湘西農村,體力勞動繁重,信息閉塞,缺錢少肉,生活條件極為艱苦。雖然外出打工潮流初興,農民的人生選擇透出多種可能的微光,但考上大學,端上鐵飯碗,成為國家幹部和職工,依然是一個農村學生最現實、最光明的前途。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競爭十分殘酷。1991年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是296萬,錄取人數是62萬,錄取率為21%,而2019年高考錄取率已高達81%。

當年,我從家鄉的初中考入湘西州民族中學時,是全校的明星級學生,但到了州民中,無論怎樣努力,我的成績也只是中等偏下。在同屆許多家庭富有、見識較廣的同學面前,貧窮和成績不拔尖的雙重壓力令我焦躁、自卑和迷茫,家庭、親戚、社會以及自我的高期望值與現實形成了巨大落差。我的人生該走向何方,希望在哪裡,是我經常思考和糾結的問題。

到了高二下學期,面臨分科和高考,這種迷茫更加沉重。那是1990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在校圖書館借閱了這本《平凡的世界》,這部書描述的就是1975年至1985年中國改革開放前後的農村生活時代畫卷,我的內心第一次因平凡人的奮鬥深受震動,這種震動和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種英雄人物帶來的震動完全不同,因為這些人就生活在我的周圍,就是我的生活境遇。這部書讓我認識到,貧窮的生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安排,不是一種選擇,貧窮並不可恥,因為窮人的人格並不卑賤;它讓我認識到,我們生而平凡,但唯有不屈不撓、竭盡全力地奮鬥,才能賦予人生以意義,才能賦予自己以自信和安慰;它讓我認識到,一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發展、國家命運休戚相關,我得努力讀書,即使考不上大學,我也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提升自己,我的人生,除了升學,還有無數種可能。

讀過這本書後,我帶著巨大的心靈震動和洗禮,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迎接高考。可以說,生活和命運沒有辜負我,高考時,我考出了自己整個高中階段最好的成績,上了本科線。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經評價說,我們班有三個人的高考成績超出他的預測,其中一個就是我。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派到鄉鎮一所高中教書;兩年後,我考入行政單位,改了行;又三年,我參加副科級領導幹部考試;再二年,又以縣第一位副科級領導幹部的身份考到了另一個單位;再後一年,我考入現在工作的湘西州政協秘書科。那些年裡,我以考霸的形象生活在人們的視線裡,我明白,這一切都源自於我對自己的要求——對待工作心平氣和,對待自己毫不放鬆,不放棄任何能爭取更大平臺的機會,讓自己的人生有境界、有情懷、有精神、有書香。

其實,這本書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作者路遙的人生。記得他有一篇長篇散文創作談,叫《早晨從中午開始》,介紹他創作《平凡的世界》的心路歷程:為了靜下心來創作,他把自己關在一個邊遠縣城的招待所,斷絕一切外界聯繫,並找來1975年至1985年間所有國家大事記錄的書報,認真記錄。從清早到凌晨,日復一日超負荷地抽菸、熬夜、思考、寫作,他沉浸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無法抽身,這不僅損害了他的健康,也影響了他的正常生活。後來,年僅42歲的路遙就英年早逝,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燃燒自己的生命鑄就的經典,每一個字都是真誠與熱血的。

我考上大學後,讀了中文系,專業教授對這部書評價不高,但我一直固執地認為,好的作品無關技巧,至少有一類好的作品沒有什麼技巧,靠的是一顆熾熱的靈魂引起讀者共鳴,譬如路遙,譬如巴金。

後來,我那1999年出生、當時上高中的兒子告訴我,他把《平凡的世界》讀了六遍,我深受震撼,也開始認識到,即便沒有經歷那個時代的生活和成長環境,我們的下一代也從這部書中汲取到了精神營養,它的影響已經跨越了時代。我想,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心靈苦難和精神負累,但如能像書中主人公那樣奮鬥、那樣堅守、那樣不屈服,人生已是圓滿。

什麼是有益的閱讀,那就是從一切有字和無字的書裡,讀懂人情世故,面對真實獨立的自己。可能你依然無法改變世界,但你的心靈可以無限寬闊和乾淨從容。

—— 委員讀書寄語

委員推薦書籍

《平凡的世界

作者 | 路遙

- END -

文史博覽·力量湖南融媒體

出品

監製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文 | 羅虹

執行 | 仇婷

轉載註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而同它們一起上榜,排名逐年上升的竟是《平凡的世界》這部出版不過30多年的小說。從2015——2020年,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每年都會精選一本好書,贈給即將入學的本科新生,《平凡的世界》高居書單榜首。為什麼《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會歷久彌新,永葆文學魅力呢?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三句經典語錄,短短幾句,道盡普通人的一生
    於是,衛國便被過繼給自己的大伯,這才讓衛國能有堅持上下去學,才有了後來能夠寫出《平凡的世界》巨著的路遙。路遙創作的百萬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展現了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在當時鼓舞了億萬農村青年更加有力量為生活而奮鬥。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榮獲「茅盾文學獎」的巨著中,有三句經典語錄,短短幾句話,便能夠道盡普通人的一生。
  • 路遙《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不甘平凡、奮鬥的人生最美!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影響了幾代人的人生。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還可以說是那個時代希望通過知識或者勞動來改變自我命運的代表,但是他們的努力最終卻成為一種徒勞。整體上來講,《平凡的世界》講述了一個讓人感到沮喪的悲傷故事,其中對於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兩的情愛描寫,也讓讀者讀來扼腕嘆息。她喜歡孫少平,他的身上有一種動人的質樸和真誠,而且他對苦難有著深邃的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田曉霞。
  • 《平凡的世界》:你我都將歸於平凡
    小說的故事背景是1975年到1985年這十年的時間跨度,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將這段時期我國的重大歷史事件融入故事,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平凡人的形象;把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讓人物的行為有據可循,深刻地展示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普通人生活的世界是平凡的,而這平凡世界裡的人也再平凡不過。
  • 奮鬥是永恆的話題——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近期,看了習大大點讚的熱播劇《平凡的世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劇裡的故事情節時常浮現在眼前。以往看那些泡沫劇,就像走馬觀花一樣只為尋個樂子,看完也沒什麼深刻的印象,但這次看《平凡的世界》不同,著實有一番韻味,其中主人公的艱苦奮鬥、不甘平凡的精神打動了我,使我趨於麻木的心一時間興奮不已,奮鬥的欲望重新地燃燒起來。
  • 《平凡的世界》每一句都經典,陳忠實:他刺激我寫出《白鹿原》
    從年少時被拋棄、差點失學,再到孤寂的寫作之路,幾年的文學遠徵,他流血、流汗,用生命去完結《平凡的世界》。而這個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沒有路費去領獎,更沒有錢去買自己寫的書。一部小說居然給予幾代人精神力量,它何以有如此的魔力?
  • 趙又廷白敬亭傳遞職場治癒力量《平凡的榮耀》接力平凡人的奮鬥
    《平凡的榮耀》不加洗鍊地將最「原生態」的投行環境展現在螢屏上,瞬間將觀眾帶入到戲劇情境裡。反觀《平凡的榮耀》,在人物的抓取上,把握住了「平凡」二字的真諦,同時也通過細節刻畫落到實處。真奮鬥:困局是真,努力也是真職場劇的弱點,必定是傳遞積極向上的力量,然而倘若掌握不好火候,不但熬不成雞湯,還易落入空喊口號的俗套。用戲說話,用細節傳遞力量,才能令「奮鬥」有弧光。
  • 《平凡的世界》憑什麼火了30多年?路遙:那是我一生的心血
    《平凡的世界》憑什麼火了30多年?路遙:那是我一生的心血,近10年來,《平凡的世界》總銷量破2000萬冊,並且每年以300萬冊的銷量在遞增。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嘔心瀝血者,那就是路遙。路遙為了《平凡的世界》捨棄了一切活動,就連中國作家協會的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都推卻了,那可是一些所謂的名作家一輩子都費盡心思爭取不到的!六年的與世隔絕,換來了一部不朽的名作《平凡的世界》,也摧毀了自己的身體。
  • 中高考作文深度解讀|《平凡的世界》:為大時代的奮鬥者樹碑立傳
    《平凡的世界》你總要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平凡的世界。書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奮鬥】是貧窮,是熱愛是探索,是首詩出版時間:1986年12月《平凡的世界這就是極其平凡的少平,無論生活給了他怎樣的磨難或幸福,他都能保持本心,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用奮鬥書寫無悔人生。思與用孫少平是一個有著浪漫思想的人,書籍給予了他廣闊的思考空間。他不甘心自己的生命一直卑微著,竭力想擺脫窮苦的困境,靠自己的力量去遠方追尋新的天地。
  • 你的奮鬥,平凡卻偉大
    眾多網友們的真實反應,也是卡拉寶推出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不雞血不煽情,奮鬥的每一天本就是我們的日常,無論在旁人看來這有多平凡普通,而對我們每一個個體來說,這是我們自己踐行出來的人生,而卡拉寶願意支持每一個人去往其內心夢想的彼岸。
  • 《平凡的世界》之孫少安,一個普通人的奮鬥「模板」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或存在實現的——路遙關於《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總是充斥著各種聲音。有人說它是一部價值被高估的書,書中的人物形象都充斥著滿滿的正能量,奮鬥、不屈不撓幾乎是每個角色的「標籤」。脫離現實,一味標榜理想主義,讓很多讀者深受感動。
  • 《平凡的世界》:少安和少平,不同的奮鬥歷程,相同的坎坷命運
    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抹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於平凡,歸於平凡的世界。——路遙《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百萬字長篇小說,也是他的巔峰之作,由於它恢弘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備受讀者的青睞。尤其是小說被拍成電視連續劇之後,更是受到大眾的喜愛與關注。
  • 照進現實的「烏託邦」——《平凡的世界》讀後
    現在的高中生,必讀——《平凡的世界》!必須,且重要!見的第一天,我說:「與書本相遇需要機緣,如同此刻的我們。有些書,當你讀不懂的時候,那就好好珍藏著。當你走的足夠遠,就會忽然懂得。」《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 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對於路遙,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一部《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也影響了無數的人。他說過:「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他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黃土地,在作品裡很容易看到他的價值所在,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他這樣寫道:「是的,我剛跨過40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還可以說處於『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
  •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平凡的世界》和《悲慘世界》這兩本書都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說哪一本書更好,這個不好說。因為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平凡的世界》是反映七八十年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他們這些平凡的人,為了追求理想,幸福,而默默地拼搏奮鬥,雖經歷苦難,但仍然不懈努力。從這些平凡的生活經歷中,創造著那個時代不平凡的業績。世界正是由這些平凡的積累,才推動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進步!
  • 品讀《平凡的世界》裡最走心的27句話,願生而不平凡!
    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藥,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2、在我們短促而又漫長的一生中,我們在苦苦地尋找人生的幸福,可幸福往往又與我們失之交臂。當我們為此而耗盡寶貴的青春年華,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眼角的時候,我們或許才能稍稍懂得生活實際上意味著什麼。3、這就是生命!沒有什麼力量能扼殺生命。
  • 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今天看到一個微博熱搜話題: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這個話題也是《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的辯題: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只要做到了這些,我想也就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了。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如果沒有農民種植糧食蔬菜,我們恐怕連活下去都是問題。
  • 路遙筆下巔峰巨作,《平凡的世界》,帶你體驗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路遙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這部著作凝結了路遙6年的靈感以及汗水才寫出了一百餘萬字的長篇小說,在1989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自此《平凡的世界》三部全部面世,它深深地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 《平凡的世界》: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9條人生真諦句句扎心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書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奮鬥著,故事虐心而又促人向上。那麼,這本書有何獨特之處,能讓賈平凹、潘石屹、董卿、馬雲都被這本書感動落淚,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本書最虐心的十句話。
  •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篇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篇,歡迎借鑑參考。《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一兩個月前,七樓的八零後章魚小美女告訴我她買了本路遙的作品集,問我看不看。我問作品集裡有《平凡的世界》沒?最後,我想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尾,「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