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導語:死亡,是成長中繞不開的話題。從恐懼到接納,是孩子的必然心理歷程。作者的三次「真實與謊言」,幫女兒找到了關於死亡問題的答案。
和能言善辯的老二相比,我的大女兒是一個典型的「敏於行而訥於言」的孩子,她樂於運動和探索,喜歡思考但是鮮于表達。因此我至今非常清晰地記得她問出「媽媽,什麼是死?」這個問題時,我盡力想要組織出能讓4歲孩子理解的答案,但結果不盡如人意。於是我採用了大人慣用的技巧——避重而就輕:「死就是去了天上,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出乎我意料,我這個看似嚴謹實則粗暴的回答讓女兒在此後幾年中執著於探究「死亡」的問題。為此,我們上演了關於死亡的「真實和謊言」。
動物是伴隨女兒們成長的恩物,每當她們陽光而富有奇趣、率直而充滿同理心的性格廣獲讚賞的時候,我知道其實那些出現在她們生活中曾經陪伴或仍在陪伴的「朋友們」居功至偉。在女兒成長的10年中,她先後「經歷」了三個重要「動物朋友」的離去。
哈皮是一隻漂亮的哈士奇,她在大女兒出生那一年來到我們家,幾乎和女兒同齡。它聰明善良,是女兒早期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動物朋友。然而,在哈皮4歲的時候它有了嚴重的脊柱骨質增生,雖經歷了一次大手術,但最終還是在一年後的冬天離開了。當女兒發現哈皮僵硬的身體時,她眼裡蓄滿了淚水卻沒有嚎啕大哭。我們在郊外的小樹林中給哈皮找到了最後的棲身之地,當小土包漸漸堆起的時候,女兒含著眼淚說:「媽媽,天上應該也有超市吧?哈皮有錢買狗糧嗎?」至此,我才恍然女兒把一年前我隨口應付的答案記在了心裡。在面對愛寵死亡的時候,她心裡已有的認知匯同想像構建了她此刻對死亡的認識。在片刻猶豫之後,我的情感戰勝了理智:「嗯,天上的世界中,我想哈皮會過得很幸福!」聽完這話女兒釋然的表情讓我的心小小的緊了緊。
果然,在那之後幾個月中女兒關於「天上」的問題越來越多,坐在飛機上她試圖求證天上的超市建在什麼地方?哈皮多久可以回來一次?.....在一次次沒有答案的追問之後,女兒漸漸放棄了這些問題,但是她對「死亡」話題的敏感卻凸顯出來。她激烈的反對任何「死亡」的可能,甚至會為了一句「媽媽以後老了」的感嘆而大聲哭泣!她的興趣從「天上」轉移到了「長生不老」,堅定地宣稱醫生是她今後的職業,她將發明「長生不老」藥!女兒的這一轉變讓我們產生了深深的擔憂,並且直接導致了我接下來的謊言。
在哈皮離開半年後的一天早上,女兒上學後我們發現籠子裡那隻伶俐的鸚鵡死了。那是女兒好朋友送的生日禮物。從鸚鵡第一天來到我們家,女兒就開始了和它孜孜不倦的對話,以期「鸚鵡學舌」的奇觀。鸚鵡的突然死亡必然會給她帶來新的衝擊,於是我迅速地做了一個決定。女兒放學回家時驚奇地發現了鳥籠大開,急忙向我報告了這一情況。我故作詫異的說:「哎呀,一定是鸚鵡太聰明,把籠子打開飛走了!」女兒神態怏怏,有些難過,嘴裡叨念了下:「嗨,飛走了就算了吧!至少它可以找到朋友。」聽了她的話我對於自己善意的謊言頗有囧意。
為了填補哈皮離去的遺憾,我們隨後收養了京巴「跳跳」和小鹿犬「鹿鹿」。兩條狗腿部都有殘疾,接受手術後「跳跳」幸運地恢復,但是「鹿鹿」卻只能截肢變成了三條腿的「跳跳」!天性活潑的「鹿鹿」很快克服了殘疾帶來的影響,身殘志堅且長於賣萌的它成為大女兒的最愛。一大一小的兩個女孩牽著一大一小的兩隻狗,散步於林間花叢,成為一幅美麗的風景。然而,我們誰都沒有想到,今年11月那場大雪會讓我們永久的失去「鹿鹿」。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孩子們帶著狗和爸爸一起玩雪,堆雪人。這是鹿鹿3歲的「狗生」中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雪,孩子們興奮的叫喊聲和狗吠聲此起彼伏。傍晚,我們發現兩隻狗趁人不注意從院子溜了出去,這是它們以前也玩的「探險遊戲」,跳跳憑藉「老狗識途」的經驗順利返回,鹿鹿卻在在白茫茫的大雪中迷路了。幾個小時後我們找到了它,它躲在一輛車下瑟瑟發抖。失而復得的欣喜讓我們忽視了嚴寒對身體單薄的鹿犬帶來的傷害,第二天女兒早上上學後,我們發現鹿鹿在它的窩裡再沒醒來。難過和悔恨衝擊著我,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在我們無心之間悄然逝去。我該怎麼告訴女兒呢?已經10歲的她又一次面對親密朋友的死亡,這會是難以承受之重,還是可以直面人生另一面的開始?在關於死亡的話題上我再一次面對真實與謊言的選擇。
鹿鹿被埋在了家後面的樹下。女兒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熱騰騰的飯菜散發著溫暖的氣息,女兒一屁股坐在飯桌前抓了塊豬蹄塞到嘴裡,隨口問道:「鹿鹿呢?」空氣瞬間凝固,阿姨搶先開口:「鹿鹿跑出去了......」
「Vicky,」我不等阿姨說下去,放下手裡的筷子看著女兒:「你聽了可能會難過,媽媽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你,鹿鹿死了。它睡著了就沒有醒過來,它很平靜。」聽了我的話,女兒眼裡立刻蓄滿了淚水,放下食物,她失聲痛哭著跑回了自己房間。我忍住了跟隨而去的衝動,留在餐桌旁。當女兒再出來的時候,雖然眼睛紅腫,但臉上已經恢復了平靜,她問了鹿鹿埋葬的地方,站在窗前呆呆的看了很久。她還好吧?我問自己。雖然不後悔我的選擇,但作為母親,內心還是充滿了擔憂,直到幾天後我讀到了女兒的日記,那一刻我的內心才真正釋然了。
日記是在鹿鹿離去之後第三天寫下了,女兒文筆並不出色,但是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我哭了:
兩天前,我的朋友鹿鹿死了。媽媽說她不想騙我,所以告訴了我真實的情況。我很難過地哭了,它再也不能回來了。如果下雪的那天我把院子門關好了,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呢?鹿鹿對不起,我沒有照顧好你。媽媽,謝謝你告訴我實話,我以後會照顧好跳跳。
我想女兒已經找到了她對於「生」與「死」問題的答案。
本文轉載於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