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2020-12-23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的意思是,在圍牆上不要另外開窗戶,如果開了窗戶,會影響家庭中的財運,甚至有可能讓家中的財產全部敗光。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會在院子周圍蓋上一圈圍牆將院內和院外隔開,這樣居住的環境才會更加隱秘。人們在蓋圍牆時,通常不會在圍牆上開窗戶,原因有三點:

原因一、私密性變差。農村和城市相比,私密性會相對差一些,人們為了更好的保護好自己家人的私密性,會在院子周圍蓋上一圈高高的圍牆,將院子和外界隔開,這樣人們的日常生活就不會暴露在外界之中。但是如果在圍牆上開窗戶的會,過路的行人就會出通過窗戶看到院內人的生活日常,這樣圍牆的私密性作用就顯得可有可無,所以為了家人的隱私性,人們通常不會在圍牆上開窗,即便是開窗,也會用其他物品做遮擋。

原因二、不聚財的象徵。農村人在建房子時特別的講究,房屋和院牆的高低有很多說法,比如院牆的高度要比房子的高度略矮一些,院牆要四方規整等,人們認為這樣院牆才會將進入到家中的財富聚攏起來。如果在院子圍牆上開了窗戶,那麼進入到家中的財富就會順著窗戶全部漏掉,家裡也會變得越來越窮。

原因三、容易遭偷盜。農村圍牆的作用,除了有隱私性和聚財的作用以外,還有避免被小偷偷盜的作用。在過去由於農村的治安不好,很多家庭都會遭到小偷的光臨,但是那些將院牆建的很高的家庭,因為院牆的高度太高,小偷沒辦法進入,因此可以避免家中的財產流失。如果在院牆上開了窗戶,小偷便可以從窗戶中進入到院子中完成偷盜,所以院牆開窗便給了小偷的偷盜機會。

綜上所述,在過去農村人在蓋圍牆時,更多是出於安全考慮,但是現在人們在蓋房時,更多的是以美觀性為主,很多人為了使圍牆和自家的房屋更相稱,連圍牆都不蓋,用籬笆來代替圍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老話有的時候還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俗語都有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被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山牆開窗,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山牆開窗,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方」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
  • 19年中秋具體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在理?
    文/豬友巴巴19年中秋具體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在理?時至九月,三秋來臨!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新學年也步入正軌。相比中小學來說,步入到了高中階段,父母陪讀現象也開始增多!當然,9月也是團圓的月份,進入農曆八月後,農村走親訪友的開始增多,行走在通往家鄉的道路上,經常能看到一些鄉親,左手提著一刀肉,右手拎著月餅,準備去走親串門!中秋將至,對於2019年來說,中秋具體日期是何時,中秋放假有幾天,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還有道理嗎?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討論一下!一、19年中秋具體日期,以及放假安排早了解!
  • 農村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相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男怕招風耳,女怕鼻漏空」,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雖然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但是在大多時候,我們卻常常會從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脾氣秉性,農村老人還根據外貌的特點總結出了一個個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說的是啥意思?老話說的在理嗎?
    在農村,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而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啥意思?有道理嗎?
    當下的年輕人認為一些俗語只是糟粕,不值得借鑑,曾一度自輕,許多俗語可能已經被遺忘,只有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會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