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集約共享助力 5G 新基建經濟高效布局

2021-02-14 中國鐵塔廣西公司

「現在回家真是太方便了,最快的一班高鐵只需47分鐘,這和搭地鐵上下班的時間差不多。」京張高鐵的開通讓在北京工作、家住張家口市的小李回家時間大大縮短,「高鐵上全程都有5G信號,上網看劇嗖嗖的!」京張高鐵也是世界上首條5G全覆蓋的高鐵線路,作為高鐵公網基礎設施工程的承建單位,中國鐵塔牽頭組織三家電信企業,在鐵路方支持下跨行業共享利用6座鐵路通信鐵塔、37處電力箱變、150處設備洞室和83公裡槽道進行信號覆蓋與增強。同時,全線356個宏基站的鐵塔、機房等站址設備均為多家共享共用,實現了資源的集約利用,大大降低了投資建設總成本。

全球首條5G高鐵的信號覆蓋是我國5G建設的一個縮影。當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60萬個,提前完成全年建設目標。60萬的背後,凝聚著通信行業的汗水與智慧。5G站址密度大、功耗高,建設運營成本巨大。作為5G新基建的「主力軍」,中國鐵塔協同電信企業全力推進5G新基建發展,充分共享利用存量資源、社會資源,千方百計為5G新基建快速規模部署降本增效。截至8月底,中國鐵塔在全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48萬個,97%的5G基站通過共享存量改造滿足,新建地面站址中,有25%共享利用社會資源。

日前,山東省第5萬個5G基站開通活動在山東濟南市泉城廣場舉辦,提前完成全年建設目標。目前,山東全省16個地市城區均實現5G網絡全覆蓋,全省137個縣(市、區)實現主城區連續覆蓋。據了解,根據山東省5G建設計劃,2020年要新開通5G基站4萬個,折算下來平均每周建設任務接近800個。按照傳統建站方式,5G單座基站建站需要約50個工作日,這讓4萬成為遙不可及的數字。然而,山東不僅提前完成全年建設目標且超額完成5G任務,這背後,共建共享成為制勝法寶。在濟南,中國鐵塔通過利用社會資源進行信號覆蓋,在場館外的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利用設計獨特的停車棚布放通信設備。堅持「能共享不新建」的理念,除兩處宏站必須新建杆塔外,中國鐵塔共利用車棚柱、路燈杆、監控杆等現有掛高資源建設5G微站7處,高質量實現場館周邊的5G廣覆蓋,節省投資60餘萬元的同時11天完成三家運營商的信號覆蓋需求任務。

在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中國鐵塔牽頭組織三家電信企業共建共享,聯合產業鏈合作夥伴,採用「微站+漏纜技術」結合的綜合覆蓋方案,充分利用橋塔、路燈杆、機房等大橋自有資源,在公路橋共建設38個小型微站;鐵路橋5.837公裡主跨段則採用5G漏纜技術進行信號覆蓋,實現一根漏纜多家電信運營企業共享,節約投資60%,建設周期縮短了60天。

在目前加緊施工的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5G網絡覆蓋需求和相關單位信息化需求均由中國鐵塔統籌滿足。中國鐵塔在實現各家電信企業充分共享的基礎上,將72個通信覆蓋點共享為監控點,將239個跑道監控杆共享為室分覆蓋點,並依託優勢建設機場高速ETC備電設施項目,為各方大大減少溝通成本、施工成本、時間成本。

在江蘇,江蘇省政府出臺通知,鼓勵各行業開放共享基礎設施資源。為此,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向中國鐵塔和運營商開放電力杆塔、變電站等電力基礎設施用於布建5G基站。據測算,按照傳統的建站方式,建設一座5G基站需要建設資金36萬元,而資源共享後在電力基礎設施上共享,建設資金僅為3萬元,節約91.7%。南京現有電力杆塔等電力基礎設施資源約30萬處,按照10%共享進行測算,可為南京提供約3萬個5G基站站址資源。同時,每共享一座電力杆塔,可減少徵地面積30平方米、節約鋼材15噸。若將全國的電力基礎設施資源都拿出來共享,預計可減少徵地面積8400萬平方米,相當於60個大興機場的面積,節省鋼材4200萬噸,可建造100座港珠澳大橋。

9月底,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辦。中國鐵塔先後接到北京市經信委、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商委下達的5G基站建設任務,要求對奧林匹克景觀大道南北區進行覆蓋,滿足服貿會中對於5G應用及產品的演示和服貿會期間參展人員、觀摩群眾的5G使用需求。考慮到奧林匹克公園區域整體景觀情況及建設周期,傳統建設方式無法完成建設任務,經協商中國鐵塔決定利用景觀大道中現有的景觀燈杆建設5G基站。中國鐵塔多次與有關單位就進場施工問題進行協商,並破解了5G天線如何在景觀燈杆上掛載的難題,逐步優化電力載荷方案及現場配電櫃改造方案,最終圓滿完成5G覆蓋任務。

在青島港5G建設中,中國鐵塔統籌需求,聯合運營商制定方案,從現場查勘、方案會審、聯合施工到開通測試,歷時3個月完成三大港區共計47處5G基站的建設和開通,其中19處利用港區燈塔等現有資源,共節省成本近500萬元,實現了港區5G信號全覆蓋。

中國鐵塔與電網公司深入合作,利用電力塔資源掛載基站設備打造「共享鐵塔」,助力5G快速經濟商用部署。

面對5G建設成本高的挑戰,以及選址難、進場難、場租貴、電費貴等突出困難,中國鐵塔一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努力推動政策落地轉化成生產力;另一方面,積極發揮「統一協調、統一入場」的優勢,會同各電信企業開展聯合行動,力爭「零場租、零協調費、低電價」。

目前,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將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入規」「入法」,等同水電氣暖等公用基礎設施。多數省份明確由鐵塔公司統籌5G站址規劃,吸納各地鐵塔分公司加入當地規委會,89%的縣區將5G站址納入城鄉規劃。31個省區市、358個地市政府出臺5G支持文件,308個地市開放公共資源,出臺75項電費優惠政策,331個地市將14萬個5G難點站納入站址級督辦清單;10多個省份出臺建築物通信建設規範,31省區市301個地市的鐵塔公司代表行業入駐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將圖審和驗收嵌入行政審批流程。中國鐵塔還牽頭與全國10多家大型房地產企業開展戰略合作,統籌制定新建項目的5G網絡室內外標準化、一體化覆蓋方案。

 在四川,中國鐵塔通過爭取,目前已為行業獲得省、市、縣、區各級政府支持文件149份(其中19份為本年新增5G政策文件),與601個房企、1770個物業公司、14360個小區達成合作,獲取杆塔資源超過63萬個,為電信企業在商務樓宇、住宅小區、大型綜合體、學校、景區、工業園區等場景的網絡深度覆蓋奠定基礎。

 在吉林,面對吉圖琿高鐵沿線的通信基礎設施進場難、選址難、建設難等突出問題,在吉林省通信管理局等多方協調、全力推動,以及各方大力支持下,鐵塔公司牽頭,鍥而不捨做了大量工作,吉圖琿公網覆蓋項目全程租賃費、施工費得以大幅下降,一次性入場費由原來的3300多萬元降低到460多萬元,降幅超過80%。以鐵路行業為切入點,長春西站、長春北站的5G室分均明確由鐵塔公司統籌建設,鐵塔公司以「零場租」原則積極爭取,將為運營商每年減少場租600萬元。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在中國鐵塔的推動下,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實現場租全額減免,每年可節約300萬元通信基礎設施運營成本。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的通信扶貧基站建設中,中國鐵塔結合當地環境、覆蓋需求,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協商,利用油木桿、水泥杆的靈活方式進行建設,並發揮自主選址優勢全力爭取「零場租」。當地聯通公司表示,採用油木桿建設方案單站租費降低43%,建設成本大幅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每年也可節約100萬元,真正實現互利共贏,這種量身定製的方案正在中國聯通其他網絡扶貧站點中全量推廣。

中國鐵塔利用廣告牌等社會資源快速布局5G網絡。據統計,目前,中國鐵塔利用市政路燈杆、監控杆、廣告牌等社會資源支撐經濟高效建成的基站約有15萬座。

針對5G建設中的相關難題,中國鐵塔聯合電信企業和設備廠家,積極跟進5G技術進程,在5G共享室分、電源創新等領域大力創新,並取得積極進展。

研發室分共享創新產品,為運營商降本增效。結合5G室分部署需求,中國鐵塔聯合產業鏈,一方面推進5G無源室分共享創新,豐富低成本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推動5G有源微站共享產品研發,一套5G微基站實現多家共享,簡化5G室分部署,最大化降低實施難度。如引導產業鏈研發全頻段POI,支持800MHz~3700MHz頻率,支持三家運營商2G/3G/4G/5G全系統、全頻段接入,並可靈活支持電信聯通共享建設、獨立建設;還有透傳型5GPOI應用於隧道場景,利用基站小區合併的功能,可減少800MHz、900MHz基站信源50%。同時,研發5G新型漏纜,解決5G高頻段損耗大、傳輸距離過短的隧道覆蓋難題,已成功應用於樓宇與隧道、新建與改造室內覆蓋項目。在鄭州、石家莊、濟南地鐵隧道開展的5G覆蓋試點中,中國鐵塔採用全頻段5/4漏纜、低損耗5/4漏纜,覆蓋距離、覆蓋效果、峰值速率都非常理想,實現了4G、5G信源同點位安裝,大幅減少5G基站信源投資和配套投資。目前已經在重慶、杭州等12條在建的地鐵開展實際應用。

據了解,中國鐵塔牽頭制定的5G共享無源室分產品標準,在24個城市與電信企業聯合推動34個5G室分試點建設項目,驗證廣角漏纜和無源分布系統等低成本5G室內覆蓋方案的覆蓋效果,可為電信企業提供更經濟合理的5G室內覆蓋方案,有效降低投資成本。

針對5G基站功耗大等特性,推出市電削峰、模塊化電源等一系列創新方案和產品,高效服務5G快速低成本建設。中國鐵塔圍繞智能削峰、模塊化電源、智能電池共用管理器、差異化備電等方案加快創新研發,形成了一套從「市電——變電——供電——備電」的系列化5G供備電綜合解決方案,實現了基站站點在向5G演進過程中的「少改市電、少動線纜、少增機櫃、少擴電池」,使得站點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助力5G網絡部署更快、更省、更簡。

中國鐵塔基於巨量站址資源,拓展行業外應用,發展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鐵塔共享平臺、最大的實用物聯網+網際網路平臺,在服務通信行業的同時廣泛服務於環保、國土、應急、農林、公安等領域,為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收官之星。至此,中國「北鬥星」在太空集結完畢。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地面增強站主要依託中國鐵塔遍布全國的鐵塔站址高效部署。基於全國的站址資源,中國鐵塔與千尋位置、華大北鬥、六分科技等企業合作,助力客戶構建高精度地面增強網絡,提供精確到毫米級的定位服務,這項服務逐步應用到智能導航、精確測量測繪、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等領域。據了解,目前中國鐵塔為這些客戶復用的站址數量接近5000個。

除了北鬥產業,中國鐵塔開放巨量站址資源服務國家戰略、國計民生。在河北,中國鐵塔在全省部署6403個視頻監控點位,通過「熱成像+煙霧識別」提供森林火情監測、報警及處理服務,大大提高了火災防控能力,今年上半年森林火情同比下降80%以上。

高點監控攝像頭大幅提升秸稈焚燒監管水平

     在廣西,中國鐵塔將通信塔與高點監控相結合,讓「電子哨兵」成為藍天守衛者。在貴港市的88個禁燒區域,中國鐵塔部署秸稈禁燒智能監管系統,覆蓋面積約400平方公裡。高點監控秸稈禁燒智能監管系統具備24小時全天候監控、快速發現、智能告警、火點定位、移動辦公、路徑導航等功能。在平時,廣播還可用於村委會進行農業政策宣講、應急通知等場景。

自2018年起,中國鐵塔根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需求,提供超10000個站址助力地震臺網中心部署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一般站項目,助力防震減災。在河南,中國鐵塔憑藉遍布全省的近10萬座鐵塔、恆溫機房、持續電力保障和專業化維護等優勢,結合先進的大數據平臺,為社會各行業在杆塔和機房安裝傳感器、環境檢測儀、監控攝像頭、衛星地面增強設備、地震預警監測儀、廣播揚聲器等設備,有效採集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高效便捷地為社會不同行業提供數據透傳、定製化信息、大數據分析及其他綜合服務。截至目前,已為河南省的國土農林、能源安全、氣象和地震、生態環境、應急管理、衛星定位、民航空管、金融服務等近30個行業提供服務,在網用戶連接終端數量達2.5萬個。

中國鐵塔依託基站電力保障能力和動力電池運營經驗,積極布局能源的社會化經營,打造備電、發電、換電、充電等能源業務服務體系。特別是鐵塔換電和充電業務,堪稱惠民工程。

據統計,我國每年的電動車銷售量超4000萬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電動車。然而,由於電動車電池質量參差不齊,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甚至釀成重大傷亡事故的新聞時有發生。中國鐵塔打造了集智能充/換電櫃、智能鋰電池組、移動端App為一體的鐵塔換電體系,並快速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進行部署,幫助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群體解決低速電動配送車輛充電不方便、不安全、效率低的問題。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在電動車還剩少量電量時,到便民換電櫃通過手機App掃碼,從櫃中取出電池,更換電動車上的電池,便可以讓電動車「滿血」上路,既安全又便捷,還能節省時間多跑單、多掙錢。不久前,中國鐵塔與順豐集團開展合作,依託現有的換電網絡為順豐超過55萬名快遞員、同城配送騎手提供換電、充電服務。

鐵塔公司還依託可視、可管、可控的智能平臺,屬地成熟的建維能力,打造「備電產品+平臺+服務」一體化的備電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備電業務已廣泛應用於交通信號燈、醫療、金融、加油站、學校、大型活動等多個領域。其中,交通信號燈備電業務已覆蓋29個省區市,近2000個路口,實現交通信號燈「零閃斷」,為平安中國保駕護航。在全民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備電業務為疫苗運輸及冷藏環節提供了電力保障,實現疫苗櫃供電「零閃斷」,為國家抗疫提供支持。2020年,各地鐵塔公司圓滿完成河南、湖北等22個省份90餘地市超過5萬場中高考保電任務,為考生圓夢提供有力保障。

相關焦點

  • 新基建,是什麼?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與中國鐵塔推「共享鐵塔」、「一塔多用」
    兩大電網公司作為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資委、工信部大力支持下,積極向中國鐵塔開放輸電桿塔,支持通信基站建設,彰顯了新時代國企的責任擔當,為深化跨行業基礎設施資源共享開闢了新的模式。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正「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為中國經濟增添澎湃新動能。
  • 新基建之首——5G建設節奏繼續「高歌猛進」
    5月 萬眾矚目的2020全國兩會將 「新基建」再次推向熱潮 !「增強發展新動能」成為政府重要工作內容,其中科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後對數字經濟發展將有重大貢獻的是新基建,其規模將達到幾十萬億元。那麼,「兩會」和「新基建」所關注的科技領域都有哪些新增長點呢?
  • 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智能經濟白皮書 BATH領銜科技新基建
    當前,智能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將人類社會引入智能社會。 今年6月,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並領導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共同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精簡版,經過近半年的調研撰寫,12月15日,白皮書的完整版正式發布。
  • 看中國移動助力成渝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作為信息通信服務領域的「國家隊」,中國移動充分發揮屬地化優勢,積極落實國家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深入實施「5G 」計劃,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在成渝地區的布局建設,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 【中央企業布局新基建⑪】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發力布局「新基建...
    【編者按】當下,「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央企業,充分發揮產業鏈主力軍優勢,用投資驅動和硬核科技領跑「新基建」,努力做好「新基建」產業鏈的投資者、研發者和建設者,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形成增長新動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國動集團推動共建共享邁入5G時代
    隨著5G建網的規模推進,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共建共享模式也備受關注。而除了「國家隊」中國鐵塔之外,共建共享市場上還存在著不可或缺的民間力量。這其中,首屈一指的當屬國動集團。國動集團的堅守和創新鑄就了其在民營鐵塔市場的「領頭羊」地位:根據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按照站址數排名,國動集團排名全球第十二,在國內民營鐵塔中排名第一。如今,5G建網如火如荼,國動集團也開始面向5G共建共享布局和落子。
  • 騰訊將投入 5000 億元人民幣用於布局新基建, 5000 億該怎麼花?
    2020 年,新基建真是火爆了整個產業界。有多火呢?一個簡單的例證是:就在今天,也就是 2020 年 5 月 26 日,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直接宣布了一個大消息:將投入 5000 億元人民幣,目的就是用於布局新基建。5000 億是什麼概念?
  • 新基建不是穿舊鞋、走老路,這幾個「不」你有必要知道!
    「新基建」既是基建,同時又是新興產業,因此它能緊密連接市場,撬動投資和建設,既能通過基建拉動上下遊的投資需求,提振消費,為中國經濟渡過短期難關、支撐長期繁榮夯實基礎,又能通過市場機制的約束和激勵,開展適度超前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適量的供給和產能,帶動十幾萬億產值的新經濟,為搶佔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
  • 擁抱風口,布局未來——科技獨角獸「新基建」行業觀察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 2020年,信息加速的快車道已打開,以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新基建」時代即將駛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 江西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生態體系
    當前,江西把數字經濟發展作為加快新動能培育的「一號工程」, 加快構建全省數字經濟生態體系,促進經濟、政府、社會各領域數位化轉型。浪潮投身其中,積極參與江西數字經濟建設。 9月11日,智驅新時代-浪潮雲數智中國行首次來到了南昌,近6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話雲數智技術創新發展趨勢,為江西數字經濟發展助力。
  • 5G領跑「新基建」 誰是「關鍵」的新型基礎設施?
    5G將怎樣助力數字經濟和高質量發展?中國的5G建設進展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技術,正在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在這些新型基礎設施中,5G的作用尤為突出。   「5G能夠傳輸更大規模數據,聯接更大規模設備,並且速度更快,時延更低,為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提供更高效的聯接能力。」
  • 天眼查大數據:「新基建」激活新經濟市場主體
    提及2020年的熱詞,「新基建」必須佔有一席之地。與提起基建就想到「鐵公基」對比,「新基建」主要是指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 事實上,中央對於「新基建」的謀劃布局早已展開,而「新基建」也與普通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移動助力成渝地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移動重慶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移動」)與中國移動四川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移動」)深度協同,運用「新技術」建強「新基建」,依託「新基建」打造「新平臺」,開放「新平臺」提供「新服務」,全力推進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助力成渝地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生活豐富多彩。
  • 交通領域是福建加快布局「新基建」的一個縮影
    此前不久,福州地鐵集團、中國電信福州分公司與中興通訊籤署5G+智慧地鐵合作框架協議,實現中國首個地鐵5G車地通信實時應用。  交通領域是福建加快布局「新基建」的一個縮影。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7日通報,近年來,福建積極推動「新基建」,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截至目前,福建已建成5G基站2萬個,實現縣級以上區域(含重點鄉鎮)5G網絡覆蓋。
  • 新基建,小店經濟,與京東新通路
    618,新通路在零售新基建和新消費方面做了重磅布局。全文2900字,讀完約需要3分鐘。疫情過後,有兩個話題很熱,一是新基建,二是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新基建關乎投資,構建的是未來的基礎設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關乎就業與消費,解決的是民生和經濟增長問題。有沒有一件事,既能拉動新基建,又能提振就業和新消費?有,京東新通路就是。
  • 美亞柏科:聚焦「新基建」 用大數據中臺打好信息化新地基
    「新基建」 的核心所在。,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一連串的會議,極大地強調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也極大地豐富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內涵——相比較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 5G 建設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建設大數據中心等信息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多地進入到高層的布局當中,也必將成為我國 「新基建」 的核心所在。
  • 中興通訊助力中國聯通構築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近日,中國聯通智能網絡中臺雲端發布會成功舉辦,開啟了全球產業鏈合作夥伴攜手共進的華美樂章,中興通訊作為中國聯通的長期合作夥伴,積極參與智能網絡生態共建,助力中國聯通打造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新基建是智能經濟的「燃料艙」
    在新基建「風口」之下,將釋放出哪些拉動經濟增長的信號,科技企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會?近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分享中表示,國家發力新基建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能有力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更將為中國在未來引領智能經濟時代奠定紮實的基礎。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而新基建則是讓智能經濟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