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漲價也敵不過排隊的長龍,為什麼中國人對火鍋這麼痴迷?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在2月的時候,阿信發過一條朋友圈,問大家解禁過後最想吃的東西是什麼?

得到的回覆幾乎都是——火鍋和奶茶。其中,火鍋以微弱優勢勝出。

大家對火鍋思念到什麼程度了呢?竟然出現了這種畫火鍋的「雲解饞」大法。

聽說有的火鍋店鋪在疫情期間3個月沒能開門接客,卻天天都能接到顧客的預約電話,電話都被打爆了。

當海底撈宣布復工的那一刻,漲價都阻擋不了廣大吃客的腳步。即便現在已經恢復了正常價格,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冒著風險在門口乖乖排隊,享受疫情過後的「第一頓火鍋」。

海底撈開門營業後門口已出現排隊 圖:虎嗅網

那麼,問題來了——全國各地人民為啥子對火鍋執念這麼深?

滾燙中的美味,是紅火的人生百態

老舍曾說,吃是考察中國社會的一個可貴窗口。在中國,沒有什麼飲食比火鍋更能體現這片大地上人們骨子裡的性情。

火鍋不僅是一種烹飪方式,還是一種用餐方式;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是一種文化模式。在所有的食物中,唯有火鍋是隨著文化而不斷生發新形態的食物。

疫情前,最不可能的火鍋上門外賣收穫大量用戶。生活的原子化,尤其是疫情時,自熱小火鍋爆紅。

「此地只餘火鍋味,白雲千載空悠悠」。火鍋這種強勁的生命力,令別的食物望塵莫及,也難怪有人說「火鍋是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都能吃到嗨的食物。」

一張桌上眾口難調,火鍋是最具包容性的選擇。大家圍著桌子坐下,在熱氣騰騰的鍋前談笑風生,又能將各自喜愛的食材下鍋,各取所需。

這種和而不同,將東方人的社交哲學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縱觀整個中華大地,幾乎沒人不愛火鍋。

無論是東三省的豬肉酸菜鍋、北京的涮羊肉、川渝的麻辣火鍋、雲南的菌子火鍋、貴州的酸湯火鍋還是潮汕的牛肉鍋......在中國形形色色的飲食文化裡,「火鍋」並非家常必備菜餚,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食元素。

熱火朝天吃個痛痛快快是他它最好的闡釋。人們慶祝時,要吃熱熱鬧鬧的火鍋助興;難過時,也要吃一頓暖暖的火鍋來治癒。

在外遊玩時,當地美食不一定都能接受,但火鍋總不會差得太多,涮一頓鍋,整個人從內到外都熨帖了。

阿信有個留學生小夥伴,每次帶去國外的行李箱中,火鍋底料就要佔去半壁江山。據他說,留學生們最愛的社交活動之一,就是一起吃火鍋,從不熟到朋友,可能也就一兩頓火鍋的距離。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自然食品技術也走進了大眾視野,各大品牌也相繼推出了「自嗨小火鍋」,讓大家隨時隨地皆可火鍋。在幾年前的雙十一,海底撈剛上線的自熱火鍋就賣出了驚人的52萬單。

煙霧繚繞中,浮現的是火紅、張羅、歡聚的人情味和人生百態。

很多人認為高溫火鍋殺滅一切,所以可以敞開吃,但是火鍋雖然高溫,人聚餐產生的各種病毒傳播不是高溫能解決的,公筷還是最合宜的方式

當然,對火鍋的這份痴迷,並非當代人的專屬情結。自古就有不少名流文豪、帝王將相對火鍋痴迷不已。

每一餐火鍋都是一段故事,它不但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也見證了歷史的翻滾沉浮。

火鍋不完全簡史

最早的火鍋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那時的陶製「火鍋」雖然簡陋,但人們已經具備了對「火」和「同火而食」的認知。

「共食」的形式給了勞作一天的人們帶來了安全感與慰藉。

而中國第一個將單口鍋改良成「鴛鴦鍋」的人,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西漢江都王劉非。

在江蘇大雲山西漢墓中,曾出土了一件「分格鼎」。一口鼎分割成若干個空間,將不同味道分格開來。

江都王劉非的這一發明,可以說是「鴛鴦鍋」和「九宮格」的前身了。

而無獨有偶,魏文帝曹丕還是太子的時候,曾讓人給他定製了一個釜。這個釜叫「五熟釜」,是他親自設計的。

和劉非的分格鼎差不多,都是在鍋內嵌入隔板,形成各自獨立的區域,每格加入不同的湯料。

曹丕對他這個發明頗為得意,曾說:

「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鹹以一體使調一味,豈若斯釜五味時芳?」

翻譯過來就是,黃帝有三鼎,周代有九鼎,但全都是一個味兒,哪能比得上我這個五味俱全。

和火鍋的淵源,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便是——忽必烈。據說是他發明了涮羊肉的吃法。

相傳忽必烈在蒙古族大軍的徵戰途中,為了鼓舞士氣,本來命廚子做一頓羊肉大餐,哪知敵軍突然來襲,需要立即集合迎戰。廚子們不敢讓忽必烈空腹上陣,但若等羊肉燉熟時間又不允許。

於是急中生智,將大塊羊肉切成薄片下入已經燒開的沸水中,羊肉立馬就熟了。

撒上細鹽給忽必烈後,忽必烈大為讚賞。作戰取得勝利後,忽必烈又想起了這道美食,並賜名為「涮羊肉」。從此,涮羊肉的吃法便在蒙古族軍隊中流傳開來。

而江浙一帶流行的「菊花暖鍋」吃法據說則是陶淵明首創的。

每到秋天,陶淵明便「採菊東籬下」,某一年,他突發奇想——將這些菊花花瓣採摘下來洗乾淨,撒入鍋中,味道肯定不錯。

一試之後,果然驚豔,於是菊花鍋的做法便流傳下來。到了清代,菊花鍋還被慈禧太后列入冬季御膳中,和切成薄片的魚肉或雞肉一同涮。

歷史上,喜歡且會吃火鍋的清人肯定得算上一票。火鍋在清宮中稱為「熱鍋」,乾隆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火鍋迷,幾乎餐餐不落火鍋。

據乾隆的御膳記錄顯示,一個月內共記載了各類火鍋23種,有雞鴨鍋、全羊、黃羊肉、鹿肉、豆腐、蔬菜等類型各異的火鍋。

連乾隆下江南,當地官員都知道他的嗜好,紛紛投其所好準備各種鍋食。

在嘉慶元年的「千叟宴」上的頭道菜就是火鍋,1550個冒著熱氣的鍋被端上桌,可謂是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席。

老北京涮肉:銅鍋配羊肉

涮羊肉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興盛起來已經是清朝時期的事了。清朝前期,涮羊肉還是宮廷專用的菜餚,普通人無法吃到。

直到晚清,皇室逐漸沒落,涮羊肉才流入民間。至清末,涮羊肉已成為人們非常喜歡的食物,每到冬天,大多數人都要下館子吃頓涮羊肉暖暖身。

清末學者徐凌霄在《舊都百話》中寫道:

「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於羊肉館食之。」

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由回族人經營的涮羊肉餐館,每年的秋冬季節,各大清真餐館也都會增設火鍋。涮羊肉在當時已經是人人喜愛的冬日美食。

鹹豐四年(1854),北京前門外出現第一家由漢族人經營的涮羊肉餐館「正陽樓」,以切出的羊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而聞名。

光緒二十九年(1903),丁德山創立了「東來順」。東來順的羊肉頗為講究,選取來自內蒙古的綿羊,肉片被切成薄到鋪在盤中能看到盤底花紋的程度。

因味道鮮美且不羶,民間還流傳起了「涮肉何處嫩,北京東來順」的說法。

直到今天,很多老北京的冬天必吃熱氣騰騰的涮肉:鍋得是銅鍋,肉得是羊肉。

羊肉性溫,有解毒潤膚、防寒抗凍的作用,尤其適合在秋冬季節食用。北京人吃涮羊肉講究大銅鍋、炭火旺。

清湯鍋底加入黃花菜、枸杞、幹百合、蔥、姜這些既能提鮮又沒有異味的料,不會掩蓋羊肉的鮮味。

北京人說的清湯鍋底,就真的是白開水燒開。比起其他秘方大骨熬製高湯的清湯鍋來說,可謂是簡單粗暴至極。

但「清水一盞、蔥姜二三」,最簡單的湯底也最考驗羊肉的質量。在清湯中涮肉涮菜,食材的新鮮與否,切肉功夫到不到家,一看便知。

老北京涮肉名為涮肉,「涮」的手法也是有講究的。用筷子輕夾肉片,放入湯中抖三四下,肉一變色,夾出來落落湯水,蘸上涮羊肉的靈魂蘸料——麻醬,趕緊吃才是地道。

除了羊肉外,爆肚也是必不可少的,涮完肉之後,再煮點兒白菜、粉絲和凍豆腐,配上剛出鍋的燒餅,這頓涮肉就算是圓滿了。

川渝火鍋裡的市井氣息

說火鍋,必定繞不開川渝。川渝火鍋的形成,和地理環境緊密相關。

成都平原,當地人稱「川西壩子」,水系發達,當時的貨物運輸主要靠船運,在碼頭的工人和船工,為了充飢和驅寒,會幾個人圍一瓦罐,裡面盛入湯,再加上辣椒、花椒祛溼,燒開後投入菜和下水涮食。

「菜當三分糧、辣椒當衣裳」是川渝火鍋起源時的狀態。船工們發現的這種吃法,方便美味,火鍋作為川渝地區底層人民的吃食,就這麼慢慢流傳開來,家喻戶曉。

其實嚴格來說,重慶火鍋和四川活動還是有些區別的。最大的區別還是底料的油水比例,重慶火鍋中油的比例較高,多用牛油。

並且,最早最地道的重慶火鍋是不添加香料的,講求的是牛油的香味和辣椒、花椒的糊辣香,因此重慶火鍋更辣、味道也更厚重。

成都火鍋用清油的多一些,也會加入其他香料來增加風味。在蘸料上,成都火鍋的蘸料比較豐富,會加入香菜、蔥花和耗油,而重慶火鍋基本上是芝麻油和蒜末,俗稱油碟。

大家熟知的重慶火鍋四宮格、九宮格其實最初是方便大家拼桌,各吃各的那一格,各付各的那份錢才發明出來的。

一頓地道的麻辣火鍋,一定要有黃喉、毛肚、鴨腸、麻辣牛肉和酥肉,飯後再來一碗甜豆花、紅糖餈粑、冰粉才最是「巴適」。

熱氣騰騰一口鍋,能將原料的新鮮和湯料的入味發揮的淋漓盡致。吃火鍋時的那股酣暢爽利的氣質,仿佛也融入進了川人的骨血中。

火鍋,兩個字,簡簡單單,卻透著煙火氣。歷歷事物被鐫刻在城市的街巷角落、樓房磚瓦,也被記錄在一口小小的火鍋裡。

除了涮羊肉和麻辣火鍋,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地方都能找到當地的涮鍋方式,潮汕牛肉火鍋「庖丁解牛」的功夫和講究、廣式打邊爐將簡單食材做到極致、海南椰子雞火鍋的甘甜之味、貴州酸湯魚鍋的醇厚鮮美......

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於火鍋的獨家記憶,它是一種特色飲食,是一種烹飪手法,同時也是一種與別人、與自己相處的絕佳方式。

相關焦點

  • 海底撈漲價了!以前一份的錢現在只能買半份!
    點擊播放 GIF 0.5M今天,奶茶漲價和海底撈漲價成為微博熱搜,廣州的奶茶和海底撈也漲價了嗎?CBD君走訪發現,確實有部分奶茶漲價了,比如奈雪的茶都漲了1到2元。CBD至愛的海底撈也漲價了,像鮮炸酥肉,一份以前是24元,現在半份都在21元左右。海底撈也快吃不起了,心塞……奶茶漲價1到2元,邁入30元時代CBD君走訪時尚天河和維多利廣場的幾家奶茶店發現,COCO、一點點、益禾堂、蜜雪冰城等幾家奶茶店沒有發現漲價的情況。
  • 火鍋下半場,為什麼海底撈也學起了巴奴的「產品主義」?
    很快,巴奴就做出「反擊」,推送了一篇《巴奴為什麼能賣鮮鴨血?》,摘要是「我們更認真。」文章開頭就寫到,「到店消費的顧客經常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巴奴有鮮鴨血,而其他火鍋品牌沒有?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簡單,一句話就是:全國目前只有巴奴研發出了符合國家質量檢驗標準的鮮鴨血。」
  • 海底撈又又又悄咪咪漲價了!
    餐飲企業們也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迫不及待的準備開店營業,但沒想到的是「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4月份,復工後的海底撈火鍋居然漲價了,而且還漲得非常「離譜」!火鍋也快要吃不起了,在家煮難道不香嗎?隨後海底撈就被網友們罵上了熱搜,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系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從即日起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至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海底撈的第一次漲價遭到消費者們強烈的反對,而幾個月後,有網友發現,海底撈又又又漲價了!
  • 比海底撈價格貴,卻比海底撈排隊的時間還長,這家火鍋連鎖有何智奇秘籍?
    而談到火鍋的食材,全行業都必聊巴奴。把毛肚的品質提升到「變態」極致的巴奴火鍋,雖然規模上不及海底撈的零頭,但其影響力和關注度,包括品牌知名度都毫不遜色於海底撈。緣何?海底撈的服務的確無可比擬,但最終服務還只是相對抽象的感受,幾乎不關乎人身的安危。
  • 海底撈漲價了,網友:一頓火鍋是我一周夥食了!
    畢竟在家悶了2個多月,吃貨們對燒烤、火鍋、炸串等各類美食早已心癢難耐。然而第一波「報復性消費」的人,已經哭著回來了。恢復堂食之後,有多少人吃的第一頓就是海底撈呢?可任誰也沒有想到,日思夜想的海底撈似乎漲價了?!有南京網友反映,海底撈明顯貴了,2 個人吃了 360 元,之前差不多的菜品才花300出頭!毛肚甚至賣到80一份。
  • 海底撈門口為什麼總是排長隊
    中國人愛吃火鍋,這誰都知道。2018年,千萬火鍋愛好者們就吃出了超過8000億元規模的火鍋市場[1]。雖然中國有30多萬家火鍋店,但提起火鍋,你下意識的反應可能還是「海底撈」。
  • 海底撈恢復停業前的價格,這次漲價又復原對海底撈會帶來什麼?
    海底撈恢復停業之前的價格可以說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我們到底該看有什麼影響?首先,海底撈恢復之前的價格完全是因為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海底撈可以說成為了風口浪尖,如果他的一意孤行的漲價上去的話。那麼將會得到的是消費者無情的唾棄,已經有很多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如果海底撈漲價的話,我們就一定不去了。
  • 10.14 海底撈火鍋底料
    入秋以後,火鍋是大家首選的美食。不信你去隨便哪個群裡吼一聲「有沒有人吃火鍋?」,就立馬可以組成一個完美的飯局。然而,一說到火鍋絕少不了「海底撈」的提名。作為火鍋界的大佬,它絕對是C位出道的那一個。尤其是他們家的醇香牛油鍋底,尖尖更是每次必點~然而,每次說到去吃海底撈,下一個腦海裡浮現的便是大排長龍的畫面了。
  • 海底撈、喜茶低調漲價,麥當勞高調降價:不懂共情,只會讓企業失敗的...
    海底撈漲價6%先來說說疫情期間,網友們最最想念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吧。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新開灶,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頓時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
  • 海底撈、喜茶低調漲價,麥當勞高調降價:不懂共情,只會讓企業死的更快
    海底撈漲價6%先來說說疫情期間,網友們最最想念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吧。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新開灶,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頓時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
  • 不管海底撈有沒有漲價,都想告訴你在海底撈過生日是怎樣的體驗
    近日,「海底撈漲價」、「喜茶漲價」的話題,引起大眾熱議。原本以為「吃火鍋」、「喝奶茶」是復工的最大精神支柱,卻沒想到會漲價,不少人都在抱怨。海底撈火鍋其實,對吃吃來說,海底撈漲價肯定有它的理由。顧客吃的不只是食物,也是服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試過在海底撈過生日呢?
  • 海底撈漲價了!
    畢竟在家悶了2個多月,吃貨們對燒烤、火鍋、炸串等各類美食早已心癢難耐。 然而第一波「報復性消費」的人,已經哭著回來了。 恢復堂食之後,有多少人吃的第一頓就是海底撈呢? 可任誰也沒有想到,日思夜想的海底撈似乎漲價了?!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決策錯誤海底撈,漲價不對西貝村!下一個是……
    都是道歉,網友反應大不相同間隔不到一天,大家很難不把西貝的道歉和10日海底撈的道歉聯繫在一起。從上周開始,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4月6日,海底撈承認復工後整體菜品漲價約6%。4月10日,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稱,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資料圖:杭州一家海底撈門店。圖片來源:中新視頻西貝的道歉信與海底撈的操作看起來如出一轍。
  • 海底撈的強勢入駐,中衛本土火鍋餐飲業該何去何從?
    一頓火鍋,四種湯底,它吃著不香嘛!幹碟、油碟、芝麻醬,想吃什麼口味,就選什麼蘸料,強大的搜尋引擎會告訴你如何調喜歡口味的蘸料,無論你是嗜辣一族還是小清新,無論你愛實力派還是站位顏值黨,統統一網打盡!談到海底撈,那就不得不聊聊他們家的服務啦~不僅免費擦拭皮鞋、還提供免費按摩椅、化身美甲店等人性化的服務,就連等待位置都這麼悠閒舒適。
  • 海底撈火鍋漲價吃不起?自己在家幾十塊吃的照樣美滋滋
    最近被海底撈刷屏了,因為漲價原因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可能開始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吧,雖然有關負責人已經出面道歉了,還是不能挽回損失,真的是「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雖然各地都已經解封了,但是幾個月的不工作讓我們早已掏空了自己的錢財,這次突如其來的漲價,更是加重了大家的負擔,終於領導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特別是老鄉雞的董事長還承諾給大家100萬份雞湯免費喝,但是儘管如此很多人也不會再去那裡吃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自己想吃火鍋,自己在家也可以做,雖然沒有像他們那種所謂「高級享受」,但是也可以無憂無慮的海吃海喝的一頓,最重要的是特別的便宜
  • 海底撈、西北提價 麥當勞推9.9元漢堡:疫情之下頭部餐飲不同打法
    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酥肉從24元一份漲到44元,海底撈菜品價格漲得有點離譜!」一邊是海底撈、西貝莜麵村漲價,一邊是麥當勞、肯德基地國際餐飲巨頭,卻在此時採取了降價促銷的方式吸引客流。海底撈菜品漲價的消息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也引起了餐飲界人士關注。
  • 火鍋2020:海底撈領銜這30大熱點事件
    △圖自網絡 12、【海底撈「抄襲」巴奴引發風波】9月16日,網友爆料稱,海底撈的擺盤方式與巴奴毛肚火鍋的相似,還指出海底撈的活體豆芽抄襲巴奴井水黃豆芽中的文案
  • 繼海底撈之後,西貝也為「報復性漲價」道歉,經歷了怎樣的反轉?
    對此,海底撈曾經公開回應稱總的漲價幅度在6%左右,不同門店與城市有差異化的定價方案。不過由於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人們被迫減少可選消費開支,消費者對漲價的容忍度也更低了。不少網友對海底撈漲價的行為表示難以接受。因此,海底撈10日下午在微博公開致歉。發布後,道歉信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 小龍坎、海底撈攤上事了!又一明星開店,火鍋這麼賺錢嗎?
    火鍋界到底有多賺錢中國人愛吃火鍋,已是不爭的事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顯示,早在2018年,中國人就吃出了4814億火鍋市場,而在國內,火鍋店總量總體逐年增加,從2013年的23萬家增至2017年的30萬家,初步估計2019年全國火鍋總量近35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