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做了什麼

2021-01-10 人民網

聚焦科技抗疫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承擔了不少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但網絡流傳的「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實驗室洩漏的」等謠言,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為全面呈現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所做的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工作,講述他們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一線的故事,科技日報獨家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副所長關武祥。

去年12月30日開始全力攻關

科技日報記者:武漢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接到的第一項任務是什麼?

關武祥:武漢病毒所的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始於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相關樣品後,研究所連夜組織優勢隊伍進行病原檢測和鑑定工作,獲得結果後迅速向有關部門做了匯報。

科技日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病毒所承擔了哪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這些任務的進展如何?

關武祥: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病毒所有序開展了病毒分離鑑定、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製、恢復期患者血漿的中和抗體效價評價、動物模型建立和致病機制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工作,為一線防控提供科技支撐,並取得積極進展。

在病毒分離鑑定方面,病毒所連續攻關,獲得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分離得到病毒毒株、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並完成標準化入庫。1月11日作為國家衛健委指定機構之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病毒序列。

在病毒檢測方面,快速組織研發核酸和血清學檢測技術和產品,與深圳聯合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製了2019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程序。與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了2019新冠病毒血清學檢測試劑盒,於3月14日通過國家藥監局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作為武漢市指定的機構之一,研究所參與了新冠肺炎病原學檢測工作,自1月26日起累計檢測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咽拭子樣本6500餘人份。

我們還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開展了上市藥物、臨床藥物和候選藥物的篩選和評價,發現磷酸氯喹、法匹拉韋等在體外細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新冠病毒的感染,正在進行其他藥物的篩選與評價。同時,與國藥集團中生公司合作開展全病毒滅活疫苗的研發,該疫苗已於4月12日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臨床試驗。

與國藥集團中生公司合作,對部分恢復期患者的血漿進行了中和抗體效價評價,發現抗體效價可達1∶640。合作單位在進一步評估後按程序開展了相關臨床工作。

在動物模型構建方面,已完成新冠肺炎恆河猴模型的建立,並通過科技部組織的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的評估,認為該模型構建成功,可用於致病機制、傳播途徑的相關研究,為病毒的疫苗和藥物評價提供了重要平臺。

科技日報記者:作為一個病毒研究機構,以前的病毒研究經驗對此次疫情攻關有什麼幫助?

關武祥:早在2003年SARS暴發時期,國家就部署了武漢病毒所承擔的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任務。病毒所聚焦醫學病毒特別是高致病性病毒的研究,開展了多種病毒的基礎研究和防控技術研發,這些工作為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奠定了基礎,形成了儲備。

特別是病毒所相關科研團隊已研究冠狀病毒十幾年之久,儲備有適用於冠狀病毒科的通用核酸檢測方法、針對SARS樣冠狀病毒的通用核酸和抗體檢測方法、病毒分離和培養方法等,這些方法在這次疫情早期病原鑑定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日報記者:基於對冠狀病毒多年的研究,能否預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暴發?

關武祥:2003年SARS暴發之後,我國完善了傳染病監測體系,通過重大傳染病專項的支持,傳染病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現有的體系主要針對傳染病監測與預警,目前還無法實現主動預測。

病毒暴發流行的預測是世界性難題,很難預測。人類對大自然存在的病毒及其發生發展、傳播和致病的規律等認識還不夠。要實現傳染病從目前的被動預警到主動預測階段,需要一批能坐冷板凳堅持做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科研人員。開展野生動物攜帶病毒長期監測與本底調查,是監測可能出現的傳染病的重要內容之一。

凝練形成12個科研攻關團隊

科技日報記者:當前,武漢病毒所有多少個團隊在承擔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這些團隊具體做什麼工作?

關武祥:隨著疫情的發展,根據承擔的任務,研究所集中優勢力量,打破學科組設置,經過統一部署,凝練形成了12個科研攻關團隊,共120餘人,主要開展病原學檢測(近20人)、病毒監測(近20人)、藥物篩選(17人)等工作;6個支撐團隊共40餘人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其中國家病毒資源庫承擔2019新冠病毒樣本的收集和標準化入庫工作,生物安全3級(P3)實驗室、生物安全4級(P4)實驗室主要負責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和科研人員的安全防護等,分析測試中心和實驗動物中心分別負責各項大型儀器分析測試工作和提供實驗動物保障等。

科技日報記者:這些科研攻關人員每天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關武祥: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武漢病毒所的科技工作者一直戰鬥在抗疫第一線。他們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克服生活不便等重重困難,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科技攻關。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的單次工作時間長達5—6小時,其間無法進食、喝水或上廁所,加上準備和數據處理的時間,平均每天工作時間約10—12小時。為了高效利用設施機時,多個團隊輪流進入小洪山和鄭店園區P3實驗室開展攻關活動;樣本量較大的病原學檢測團隊則是分成兩組,在P3和P2實驗室輪轉。

比如,我們的2019新冠肺炎病原學檢測團隊。由於研究所新冠肺炎病原學檢測團隊成員較少,不能滿足大量樣本的檢測需求。一時間,研究所多位青年黨員主動請纓,希望參與到病原學檢測中。

P4實驗室做了哪些工作

科技日報記者:能特別介紹一下P4實驗室的科研攻關任務和進展嗎?

袁志明:P4實驗室是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的一部分。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包含一個P4實驗室和兩個P3實驗室,這3個實驗室和武漢病毒所的多個P2實驗室、普通實驗室、實驗動物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等共同構成了生物安全實驗室團簇平臺。

自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樣品,隨後成功分離得到2019新冠病毒以來,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緊急啟動了2019新冠病毒研究的實驗室能力認可和實驗活動資格申請工作,獲得了2019新冠病毒的細胞培養、嚙齒類動物感染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感染操作的活動資格,保證實驗室合法合規地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同時,研究所科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和實驗動物管理工作委員會按程序對動物實驗的開展進行審批、管理、監督和審查,保障實驗過程中的動物福利。

自此,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全面開展2019新冠病毒的純化增殖、恢復期患者血漿的中和抗體效價評價、消毒劑效果評價、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建立和抗病毒藥物評價、滅活疫苗研製和動物保護試驗等工作。目前,建立了病毒增殖和滅活的標準工藝,完成了新型消毒劑的研製和對2019新冠病毒的殺滅活性評價,建立了恆河猴動物感染模型,開展了候選抗病毒藥物和滅活疫苗的評價工作。動物模型的建立,為研究病毒感染,以及開展其他候選抗病毒藥物和新型疫苗效果評價提供了重要基礎條件。

層層關卡確保病毒不洩漏

科技日報記者:作為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研究人員進入和退出P4實驗室時分別要採取哪些防護措施?

袁志明:所有在P4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的科研人員必須經過系統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還需通過年度生理和心理健康評估。獲得上崗資格後,經實驗室主任同意才能獲準進入實驗室。

科研人員每次進入實驗室前,生物安全人員須確認其基本身體狀況(血壓、體溫等)正常,符合實驗操作需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具有資格並獲得授權的實驗人員才能通過門禁系統進入P4環廊,查看實驗室運行狀態,填寫《實驗室人員進出登記表》,並通知監控中心。

隨後,實驗人員再次通過門禁系統進入實驗室第一更衣間,脫掉個人衣物,更換一次性內防護服,檢查正壓防護服的狀態,然後穿上正壓防護服,連接呼吸供氣軟管。完成以上步驟後,通過化學淋浴間進入核心實驗室開展工作。為確保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實驗室要求同一時間工作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任何人都不能獨自進入實驗室工作。

科研人員一般按照進入路線原路退出實驗室。退出前,須在化學淋浴間進行化學消毒劑消毒和清水衝洗,對正壓防護服進行徹底消毒。脫掉內防護服後,所有人員必須進行衛生淋浴,然後穿上自己的衣服,退出實驗室,填寫《實驗室人員進出登記表》,一次實驗活動便完成了。

在實驗室內部,科研人員與外界的所有聯繫均通過監控中心完成,如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會第一時間聯繫監控中心。當有實驗活動時,監控中心會全程配備生物安全、生物安保及設備保障人員,確保有能力處理各類應急事件。

科技日報記者:在防止實驗室病毒外流方面,P4實驗室有哪些獨特的防護技術和措施?

袁志明:武漢P4實驗室的核心部分被不鏽鋼製圍護牆體整體包圍,形成「盒中盒」結構。核心實驗室圍護結構可保證足夠的結構強度和密封性,形成靜態密封。實驗室動態密封採用負壓技術保證各功能區之間嚴格有序的壓差梯度,從而有效防止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汙染的空氣向汙染概率低的區域及外環境擴散。

對於實驗室排出的氣體,採用兩級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排放,確保實驗室排氣安全;實驗室的廢水,經汙水處理系統高溫處理後排放;實驗室內的汙染廢棄物,經過雙扉高壓滅菌器高溫高壓處理後,安全移出,並交具備相應資質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理。人員經過進出通道時,採用化學淋浴裝置對實驗人員的正壓防護服進行化學消毒處理,確保進出通道的安全。經上述各項技術防護措施,確保了實驗室內的病毒無法逃逸。

實驗室不僅擁有高標準的生物安全設施,還建立了嚴格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科研項目、人員、實驗動物、廢棄物處理、感染性材料管理等一系列程序文件和標準操作手冊等,確保實驗室安全高效運行。實驗室的物理設施每年須接受第三方機構檢測,實驗室的運行須接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監督評審和國家相關部門年度檢查。

科技日報記者:對2019新冠病毒的研究需要長期持續開展,後續將開展什麼工作?

關武祥:研究所將繼續面向快速處置與應急在科技方面的迫切需求,圍繞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製、恢復期患者血漿的中和抗體效價評價、動物模型和致病機制研究等方面開展科研攻關。

面向傳染病防控的長期需求,研究所將繼續開展生物安全領域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防控技術的研發,為維護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撐和決策諮詢。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相關焦點

  • 武漢病毒研究所官方回應「零號病人」傳聞:黃燕玲未曾被感染
    16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布聲明稱該消息不實:黃燕玲已於2015年畢業,畢業後一直在其他省份工作生活,未曾回過武漢,未曾被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身體健康。截至2月16日11:45,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68584例。實時追蹤全國各地疫情地圖!
  • 構建生物安全新基建 海爾生物與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合作
    據了解,2019年10月,海爾生物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籤署自動化樣本庫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圍繞樣本庫及病毒存儲冷鏈相關解決方案、自動化存儲設備的合作研發等方面展開合作,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有樣本存儲項目提供一流的樣本庫及病毒存儲冷鏈、自動化存儲等相關解決方案。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一共有12個分院,下面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不同,中科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實力相差巨大,最好的和最差的比二本和清華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 中科院之聲回應新冠肺炎病毒「人造論」
    1990年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之後便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1990年-1993年)、助理研究員(1993年-1998年)、副研究員(1998年-2000年)、研究員。在此期間,她還在法國蒙彼利埃第二大學攻讀了博士學位,並於2000年5月畢業。
  • 「進」中科院實驗室探秘病毒!「雲遊」中科院今天出發
    「走進」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聽科研人員帶來病毒的奧秘;轉而又來到拉薩,「置身」中國海拔最高的冰芯庫,一睹第二次青藏科考挖掘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化石……無論你在哪個城市,今明兩天,你都可以在「雲端」暢遊中國科學院。
  • 27 名科學家聯名反對陰謀論,武漢病毒所:問心無愧
    比如說,在印度學者的研究中,病毒並非是從自然進化而來——這就很容易讓人質疑:引發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是人為的。而石正麗對 Ralph Baric 團隊論文的參與,又讓某些陰謀論者認為:這一次的病毒就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人為創造出來的,並且是從該研究所的 P4 實驗室洩露出來的。
  • 黃燕玲所在公司回應新冠病毒「零號病人」傳言:她躺槍了
    2月16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布聲明稱:「近期網絡流傳不實信息,稱我所畢業生黃燕玲是所謂的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零號病人』。經查證,黃燕玲同學於2015年在我所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在學期間的研究內容為噬菌體裂解酶的功能及抗菌廣譜性,畢業後一直在其他省份工作生活,未曾回過武漢,未曾被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身體健康。」
  • 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原標題: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
  • 美媒在武漢病毒所刨根問底5小時 美還對中國說這種話
    原標題:美媒在武漢病毒所刨根問底採了5小時,美方竟對中國說出這種話來源:中國日報近日,美媒在武漢病毒研究所刨根問底採訪了5個小時,還有幸深入拍攝了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可面對中國的開放態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竟然語出驚人,罵美國媒體替中國宣傳。
  • 武漢病毒所揭示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質反應
    3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胡志紅、肖庚富團隊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論文題為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volved in severe
  • 中科院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傳遞了什麼信號?
    事實表明,中科院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出走,正在輿論場引起越來越大的風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讀書人義無反顧,如此決絕地離開體制內國家級科研單位?辭職的人員中很多都是博士,讀了22年書,擁有事業編制,每月工資1萬多元,還有福利房。
  • 中科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副院長高鴻鈞,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周琪等出席揭牌儀式。白春禮、張濤、李樹深、高鴻鈞共同為中科院哲學所揭牌。李樹深主持揭牌儀式。
  • 新聞紀錄片《武漢76日記》,「抗疫」期間真實的故事!中英字幕
    「抗疫」紀錄片。 1月23日「封城」,4月8日「重啟」武漢,歡迎「歸隊」。就像視頻裡說的,「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中最後留下的東西」,只要心存希望,就一定能勝利! 觀看視頻,在武漢封城的76天中,發生了哪些讓你感動的真實故事?點擊文章下方在看,留言評論,分享給大家吧!
  • 美國樂隊主唱直播做武漢熱乾麵:說「中國病毒」是最扯淡的垃圾話
    近日,美國知名樂隊共和樂隊OneRepublic的主唱Ryan Tedder在網上發布做熱乾麵的視頻,不少網友紛紛誇讚他的專業。此前,Ryan Tedder曾指責某些人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是最扯淡的垃圾話, 在被《深圳衛視》「表揚」後,他表示很開心,專門配中國國旗轉發。
  • 中科院幼兒園舉辦科技節暨兒童節系列活動,打造小科學家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6月1日,中國科學院幼兒園舉辦了第七屆科技節暨「六一」兒童節線上活動,中科院幼兒園二十餘所分園的六千餘個家庭參與其中。「嫦娥四號」是怎麼著陸月背的?氦氣為什麼會有「脆化」魔法?中科院幼兒園為孩子們打造了「空中電臺」雲科學互動節目,邀請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以及參與一線抗疫工作的醫護工作者們,與學齡前兒童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記者了解到,中科院幼兒園還在疫情期間為孩子們開展了「雲上幼兒園」系列活動。
  • 2020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綜合辦公室招聘1人公告(湖北)公告【招1人】
    五、材料準備(一)請填寫《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應聘人員申請表》(點擊可下載),電子版申請表格需本人親自籤名。同時請將《應聘申請表》電子版及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學歷學位證書、獲獎證書、發表文章、相關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等合併成一個PDF文件),以「姓名+應聘部門+應聘崗位」的格式發至郵箱:gaodan@wh.iov.cn及部門指定郵箱hukai@wh.iov.cn。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雷神山院長:疫情拐點已到;武漢病毒所:黃燕玲並非...
    期間,李文杰向單位謊稱其母親和武漢有關人員有接觸,自己在老家自行隔離。經多次勸返,李文杰於2月9日下午乘飛機從泰國回到張家界。經查,李文杰對組織不忠誠不老實,擅離職守、臨陣脫逃,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給予其撤職處分,涉及其他問題在進一步調查中。
  • 三個研究所解散!數百人離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到底經歷了什麼?
    7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層幹部證實,近期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此次辭職的9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在中科院系統內和社會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 《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新華網武漢8月20日電(楊宇)記錄抗疫故事的《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19日在位於湖北武漢的卓爾書店舉辦。發布會正值中國醫師節,主辦方還將500本《武漢抗疫日記》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贈予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和麻醉科,以此向一直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