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羊"帆起航!山西省臨縣人武部帶領群眾走上幸福路

2020-12-25 中國軍網

咩咩咩,「羊」帆起航

——山西省臨縣人武部帶領群眾走上幸福路

■秦 琴 申小平 李超前

「我們地靈山村的羊肉質鮮嫩、香而不羶,歡迎大家品嘗購買!」近日,在山西省臨縣八堡鄉鄉政府院內,鄉武裝部長任棟鋒一邊拿著手機直播,一邊賣力吆喝,向線上用戶推介地靈山村的羊肉。這是臨縣人武部聯合縣扶貧辦舉辦的「愛在臨縣,『羊』帆起航」消費扶貧活動的一組鏡頭。

據筆者了解,此次活動凝聚來自社會各界力量,線上線下齊發力,號召「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共同助力地靈山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地靈山村的羊肉與別的地方的羊肉有啥不一樣?」「包郵嗎?」網友的各種問題一股腦兒拋了過來,任棟鋒均一一耐心作答。至任棟鋒首次直播結束,共吸引了2萬人次網友圍觀,售出羊肉500餘斤,交易金額2萬餘元。

2017年,人武部與地靈山村結成對口幫扶對子。這個村子地處大山腹地,比較偏遠,雖然家家戶戶都養羊,但缺乏資金和技術,一直不成規模,品質也提不上去。

在人武部的牽頭協調下,地靈山村村委會與周邊各村達成協議,由軍分區、人武部出資25萬元作為扶貧啟動資金為貧困戶入股,同時整合楊家窪、麻峪溝、曹家溝、新莊則4個周邊村產業扶貧資金95萬元,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產銷對接模式,興辦起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紅利的80%作為配股分紅,無償分給入股的貧困戶。這樣,群眾脫貧致富有了「經濟實體」的支撐,過去分散生產經營、分散管理銷售也逐步走向了規範集中管理的模式。

但養羊不是件輕鬆事。2018年,精心養殖的肉羊開始產崽,可由於缺乏養殖經驗和疾病防治技術,小羊羔成活率不高。作為駐村扶貧幹部,任棟鋒急得嘴裡直起泡。人武部了解情況後,不僅介紹他到養殖基地參觀見學,還邀請農委和山西農業大學的專家來到地靈山村進行實地考察,手把手教授羊圈管理、引種和疾病防治技術。

經過3年的努力,地靈山村肉羊養殖已基本實現產業化,羊肉品質得到肯定,闖出了自己的名號,貧困戶分紅收益也不斷增加。目前,地靈山村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存欄數已發展到1600多隻,戶均養羊5.5隻。

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裡「咩咩」聲此起彼伏,任棟鋒高興地對筆者說:「看這羊,一隻只膘肥體壯的,今年是個豐收年!」

「我們計劃依託肉羊養殖第一產業,做農產品加工,打造產學研基地,開展羊文化體驗與農村旅遊,推進農旅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讓群眾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美。」人武部部長朱衛華談起下一步的打算,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群眾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國動人楊順利的扶貧之路
    榮譽的背後,是對他上任以來傾其所能為群眾、脫貧攻堅挑重擔,精準解決村裡和貧困群眾實際問題的肯定。楊順利是一名有著37年人武工作經歷的中共黨員、國動人,現任中江縣人武部民兵訓練基地主任。2018年6月派駐中江縣悅來鎮潘山村、鯰桂村(2020年4月,兩村合併,為潘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新潘山村全村851戶2347人,貧困戶90戶217人,耕地面積1674畝。
  • 咩咩咩~~蒙古羊到河北啦!快看如何分→
    咩咩咩~~蒙古羊到河北啦!前段時間小羊羊們已到達中國連日來,備受關注的蒙古國捐贈羊陸續被送往各地援鄂醫護人員手中。目前,蒙古羊已經到河北啦!當日,經冷鏈長途運輸,分配給雞澤縣醫療隊員的2箱羊肉順利到達,幾名醫護隊員幸福「籤收」了這特殊的禮物。
  • 臨縣要拍電影了!電影《黃河傳人》磧口古鎮開機(圖)
    【經群眾舉報,發現多家微信公眾號非法盜用《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的原創稿件,本網原創稿件版權屬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所有
  • 臨縣前青塘:粽子飄香名揚天下
    村裡明清古建成群且保存比較完好,多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築,2014年被國家住建部等七部委評定為中國第三批傳統古村落,臨縣最大的歐式天主教堂修建於此。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在這樣的一塊風水寶地,全村人卻守著「寶藏」討飯吃。進入九十年代以來,由於歷任支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相互拆臺不團結,形成村風不正、幹群關係緊張、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各種矛盾越積越多、集體個人上訪現象層出不窮的不良現象。
  • 本土電影《黃河傳人》正月十六在臨縣縣城舉行首映式
    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臨縣」, 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訂閱臨縣公眾號,這樣就能每天接收臨縣最新資訊
  • 羊老闆武偉偉:打好羊牌「發羊財」貧困群眾走「羊」關道
    羊老闆武偉偉:打好羊牌「發羊財」貧困群眾走「羊」關道 2020-03-26 21: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臨縣:又一顆璀璨明星墜落,好弟兄郝東東一路走好
    臨縣白文鎮廟坪村人。因突發急性病經搶救無效,於2020年8月21日上午10時20分病亡,享年春光29歲。 定於2020年8月22日全天在臨縣廟坪村舉行遺體告別儀式,特此訃告。 山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2013年參加歌從黃河來,2013年參加山西省農民歌手大賽一等獎,2014年參加山西省校園歌手大賽一等獎,,2014年參加參加山西省天翼歌手大賽最具實力歌手獎,2015年參加全國金鐘獎山西賽區銅獎,2016年參加山西省七一晚會頌歌獻給黨。
  • 太行林局傳達貫徹全省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臨縣現場推進會精神
    9月28日,太行林局召開專題會議傳達貫徹全省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臨縣現場推進會精神。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祁志強主持會議並傳達貫徹。局領導、機關副科以上幹部,基層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介紹了全省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臨縣現場推進會會議概況,帶領大家全文學習了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雲龍在全省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臨縣現場推進會上所做的講話。
  • 臨縣本土電影《黃河傳人》7月24日在磧口古鎮開機
    《黃河傳人》開機儀式圓滿舉辦鑼鼓喧天,嗩吶聲聲,7月24日,一部以臨縣黃河大嗩吶為題材的本土電影《黃河傳人》在臨縣磧口古鎮開機。該劇由臨縣本土籍作家楊秀春、楊穎編劇;西安電影集團朱建新擔綱導演。黃河嗩吶,聲聲訴說臨縣黃河大嗩吶系山西省漢族民俗音樂,流傳於臨縣及周邊市縣,其風格不僅傳承了陝北大嗩吶的粗獷、豪放、激亢,同時又吸納了晉川小嗩吶的清秀、明快、委婉細膩,是綻放在晉西北黃土高原、黃河兩岸的一朵藝術奇葩
  • 從蠻幹到巧幹——毛相林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路
    因為不信邪,他才敢「不聽招呼」,帶領村民叫板絕壁;因為堅韌,他才能頂著6條生命逝去的巨大壓力,用7年時間完成了這項「異想天開」的壯舉;因為肯學,他面對挫折才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轉換思路,帶領下莊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路修好後,毛相林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上。在這個過程中,這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個子男人,走過不少彎路,甚至在村民大會上作過檢討。
  • 河南省新鄉縣人武部打通跨入新營區「最後一公裡」
    河南省新鄉縣人武部打通跨入新營區「最後一公裡」 機關保障科老職工張玉水,是河南省新鄉縣人武部機關一名電工,天已入冬,夜幕降臨,出了新營區大門,他要趕去1公裡外的市政公交站,輾轉乘車回市區的家。
  • 大路通到村口,村民走上致富幸福路
    大路通到村口,村民走上致富幸福路雲南省公安廳結對幫扶臨滄市臨翔區平河村脫貧致富民警(左一)邀請技術人員講解芽茶嫁接技術。平河村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在省公安廳幫扶下,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平河村村民更是依託交通、氣候、土地等資源,大力發展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幸福路。通路,幾代村民的夢想「我們村在鄉裡的位置最偏遠,辦事不方便,產業項目進不來。
  • 【「最美」風採錄】徐敏義:科研育人 揚「帆」起航
    【「最美」風採錄】徐敏義:科研育人 揚「帆」起航 2020-12-15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山西省三、四級律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公示
    經山西省司法廳律師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焦宇飛等47人具備三級律師資格,白雲鶴等45人具備四級律師資格,現對通過人員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如對公示人員具備三、四級律師資格有異議的,請於12月25日18時前向山西省司法廳律師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反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應署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聯繫方式。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要加蓋單位公章。反映情況和問題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 習水黃偉:背著電飯煲推銷紅薯粉 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如何改變曾經的落後局面,帶領兩村走上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之路,市級村級組織領軍人才、興藺黨總支副書記黃偉默默做起了「謀劃」……抱團發展 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制定了「支部 股份經濟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投資500萬成立了富邦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黃偉擔任合作社理事長。
  • 人武部政委當將軍,從正團到副軍他用了10年
    ▲73集團軍武副政委組織專題輔導授課 近日,第73集團軍官方公眾號枕戈觀瀾發布消息《「健康使者」走進「飛龍」特戰旅,官兵們樂開花了》,該文兩次提出集團軍副政委武仲良出席活動—— ——集團軍某特戰旅作為一線作戰部隊常年擔負重大演訓、戰備執勤等任務,訓練強度大、險難課目多,如何讓他們帶著快樂、帶著笑臉、帶著激情走上演兵場
  • 幸福家庭羊做「媒」 愛情事業雙豐收
    受訪對象供圖新華社蘭州12月19日電(記者馬莎)羊做「媒」讓彭玉珠在今年實現了愛情事業雙豐收:「苦」追3年,彭玉珠今年終於如願娶到了心愛的女孩慕瑩瑩;「苦」學3年,29歲的他也順利成長為一家湖羊養殖合作社的經理。成家立業的幸福狀態如今在這個西北男孩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拜泉農民孫文福:養獺兔奔富路 帶領群眾奔小康
    多年來,無論是發展種植還是養殖,始終走在前列,帶領群眾發家致富,贏得了群眾的好評。在2016年,他的次子孫海軍患上了肌無力,經過多方治療,花了20餘萬元,欠下十幾萬元的外債,造成了家庭貧困,村黨組織根據他家實際情況,將孫文福一家列入貧困戶。在這種情況下,孫文福始終想的是自己如何脫貧,同時還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 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
    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紅領巾尋訪安順市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作者:鎮寧思源實驗學校 趙永富 國家的關愛和政策,像一道陽光溫暖人民的心房,為山區群眾繪就一幅移民幸福生活新畫卷。01一、好,走上小康路2020年11月24日,為了記錄這難忘的一刻,安順市啟新學校紅領巾小記者社團的少先隊員們走進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啟了主題為——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的紅領巾尋訪之旅。
  • 臨縣12名農民打工遇到的事,好可憐!
    他們說…… 我叫王俊梅,今年46歲,家中有老公,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家住臨縣雷家磧村,在工地指揮塔吊,欠我12000元工資,領到工資回家過年。 我叫高俊娥,今年46歲,有一兒一女,家住臨縣雷家磧開化村,和老公一起在榆次首創國際工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