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羊」帆起航
——山西省臨縣人武部帶領群眾走上幸福路
■秦 琴 申小平 李超前
「我們地靈山村的羊肉質鮮嫩、香而不羶,歡迎大家品嘗購買!」近日,在山西省臨縣八堡鄉鄉政府院內,鄉武裝部長任棟鋒一邊拿著手機直播,一邊賣力吆喝,向線上用戶推介地靈山村的羊肉。這是臨縣人武部聯合縣扶貧辦舉辦的「愛在臨縣,『羊』帆起航」消費扶貧活動的一組鏡頭。
據筆者了解,此次活動凝聚來自社會各界力量,線上線下齊發力,號召「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共同助力地靈山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地靈山村的羊肉與別的地方的羊肉有啥不一樣?」「包郵嗎?」網友的各種問題一股腦兒拋了過來,任棟鋒均一一耐心作答。至任棟鋒首次直播結束,共吸引了2萬人次網友圍觀,售出羊肉500餘斤,交易金額2萬餘元。
2017年,人武部與地靈山村結成對口幫扶對子。這個村子地處大山腹地,比較偏遠,雖然家家戶戶都養羊,但缺乏資金和技術,一直不成規模,品質也提不上去。
在人武部的牽頭協調下,地靈山村村委會與周邊各村達成協議,由軍分區、人武部出資25萬元作為扶貧啟動資金為貧困戶入股,同時整合楊家窪、麻峪溝、曹家溝、新莊則4個周邊村產業扶貧資金95萬元,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產銷對接模式,興辦起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紅利的80%作為配股分紅,無償分給入股的貧困戶。這樣,群眾脫貧致富有了「經濟實體」的支撐,過去分散生產經營、分散管理銷售也逐步走向了規範集中管理的模式。
但養羊不是件輕鬆事。2018年,精心養殖的肉羊開始產崽,可由於缺乏養殖經驗和疾病防治技術,小羊羔成活率不高。作為駐村扶貧幹部,任棟鋒急得嘴裡直起泡。人武部了解情況後,不僅介紹他到養殖基地參觀見學,還邀請農委和山西農業大學的專家來到地靈山村進行實地考察,手把手教授羊圈管理、引種和疾病防治技術。
經過3年的努力,地靈山村肉羊養殖已基本實現產業化,羊肉品質得到肯定,闖出了自己的名號,貧困戶分紅收益也不斷增加。目前,地靈山村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存欄數已發展到1600多隻,戶均養羊5.5隻。
畜肥養殖專業合作社裡「咩咩」聲此起彼伏,任棟鋒高興地對筆者說:「看這羊,一隻只膘肥體壯的,今年是個豐收年!」
「我們計劃依託肉羊養殖第一產業,做農產品加工,打造產學研基地,開展羊文化體驗與農村旅遊,推進農旅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讓群眾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美。」人武部部長朱衛華談起下一步的打算,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