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士官軍銜不是來"打工",而是來打仗

2021-01-17 人民網

  北部戰區陸軍某合成旅裝步七連技師、四級軍士長官增虎入伍十餘年,帶出一大批優秀裝甲馭手。翟大帥

  今年3月12日,習主席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親切地對全國人大代表、第71集團軍某旅班長楊初格西說:當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要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

  士官隊伍是部隊戰備訓練、教育管理和武器裝備操作維修的骨幹力量,是戰鬥力建設的基石。當前,我軍士官編制數量佔到士兵總數的一半以上,建制班班長和武器裝備重要操作崗位基本上由士官擔任。隨著軍隊改革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士官作用越來越凸顯。有軍事專家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戰爭很大程度上是「士官的戰爭」。

  打贏「士官的戰爭」,必須按照打仗的標準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機制,強化能力素質,真正建設一支與未來戰場相適應的強大的士官隊伍。即日起,《解放軍報》「軍營觀察」版就當前士官隊伍建設在北部戰區陸軍部隊展開調查,以點帶面「解剖麻雀」,折射全軍士官隊伍發展新情況、新認識、新舉措、新風貌,以期能為部隊各級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鑑。

  軍銜沒有「槓」和「星」,「雙槍」也是亮晶晶

  那一刻,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四級軍士長於志偉,覺得自己肩上的軍銜如此榮耀——

  今年3月12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第71集團軍某旅士官班長楊初格西,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看到這一電視畫面後,於志偉感覺「心都跳得格外有勁」。

  「儘管我沒在現場,但習主席給了我們士官這麼高的『定位』,我覺得非常自豪!」連隊組織新聞日評,於志偉第一個站起來發言:扛著士官軍銜不是來「打工」,而是來打仗。

  「譁——」話音剛落,掌聲如雷。

  「這掌聲是情感的認同,更是全體士官的心聲!」該旅政委楊春文告訴記者,於志偉的有感而發能收到滿堂喝彩,背後有一段故事——

  原來,於志偉畢業於常州工學院。2009年8月,看到全軍招收直招士官的通知後,他只是抱著找一份工作的念頭參軍,「就當打幾年工,上士幹滿後退役回家還能分配工作」。

  入伍後,部隊請來優秀士官標兵與大家座談。於志偉驚訝地發現,很多「老班長」一幹就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在部隊建功立業。這,深深地震撼了於志偉的心。重新審視自我,於志偉找到了人生坐標——士官,就該體現士官的價值!

  這些年,於志偉3次主動留隊,成長為全旅唯一的坦克電氣專業士官教員。

  「只要部隊需要,我就一直幹下去!」和於志偉有著一樣感受的,還有該旅汽車修理技師、五級軍士長李森。

  2006年,李森滿懷希望參加提幹預選,卻再次與提乾擦肩而過。這意味著已到提幹年齡上限的他,再也沒有機會跨入軍官的行列。「士官不是『官』,這兵還要繼續當下去嗎?」

  一個周末和戰友下象棋。棋盤上,對手兩車盡失,但卻靠著一個小卒將自己將死。圍觀者感慨:卒子過河抵大車啊!

  一句無心之言,讓糾結於「走與留」的李森陷入深思:部隊不就像這盤棋一樣嗎?既然成不了「將」,就做一個扛大事的「卒」!

  從軍20載,李森先後4次拒絕地方高薪聘請的誘惑,始終痴心鑽研軍用汽車修理,10餘次蟬聯旅以上單位「汽車綜合排障」比武第一。

  「士官的『官銜』不大,但責任重大;地位不起眼,但作用很耀眼。」回望走過的路,李森依然初心不改:「雖說咱軍銜沒有『槓』和『星』,但『雙槍』也是亮晶晶!」

(責編:羋金、黃子娟)

相關焦點

  • 士官軍銜分為三等七級,究竟該如何區分?
    士官軍銜分為三等七級,究竟該如何區分?士官軍銜是我軍士兵專用的軍銜,有別於現役軍官軍銜。大多數人很容易把士官軍銜與義務兵軍銜搞混,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義務兵軍銜稱之為列兵軍銜,分為上等兵和列兵軍銜。
  • 軍中士官:士官不是軍官,是職業士兵
    我軍歷史上,在軍中正式實施了兩次軍銜制,1955年9月27日-1965年5月21日,首次在全軍實施了軍銜制,各自授予現役軍人軍官、士官和士兵軍銜。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的軍銜制度。陸海空三軍、公安部隊所有人員,一律佩戴全紅五角星帽徽、全紅領章,軍裝上不再有軍銜標識。1988年9月27日,我軍恢復了軍銜制,陸海空三軍和武警部隊,均對現役官兵,授予了軍中軍銜,穿戴有軍銜領章和軍種、兵種、勤務符號。
  • 特種兵集訓,士官換上義務兵軍銜!
    文圖 |邱愛玉、周 林、楊成昆、胡 奎 視頻 | 周 林、王福利 「機槍手,佔領右側屋頂;狙擊手,佔領右側密林,狙殺恐怖分子;其餘人隨我營救人質……」連日來,77集團軍「西南獵豹」特戰旅組織50餘名轉崗士官,開展為期4個月的特戰專業強化集訓。
  • 美國陸軍士兵和士官軍銜與晉升制度
    解放軍的士官制度可謂一波三折,現在實行的是2009年開始的新制度,士兵分為列兵、上等兵,士官分為下士、中士、上士和四級、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中士、下士合稱初級士官,服役不超過6年;上士、四級軍士長合稱中級士官,服役不超過8年;三級、二級、一級軍士長合稱高級士官,服役可超過14年。
  • 人家說是九年,可軍銜卻是三級士官
    首先,就是史今在退伍之前,我們可以很明顯從他的軍裝上的軍銜就可以看出來,他的軍銜應該是三級士官,大家都知道,如果按照軍銜計算的話,三級士官,應該是在部隊幹了8年的老兵,按照史今的時間來計算,史今應該是服役2年,轉一級士官3年,再轉二級士官3年,到三級士官,起碼要在部隊待12年時間。
  • 詳解:中國解放軍軍銜制度
    軍銜,是指軍人被授予的等級稱號。現代軍銜制起源於西歐國家,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正是由於建立了軍銜制度,法軍才能所向披靡,「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軍銜制,相當於軍事領域的「科舉制」,無論出身,只要「成績」好,就有上升空間。
  • 二戰時期,日本的軍曹是軍官,還是士官?軍曹到底能指揮多少人?
    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日本的士官學校與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我國的士官學校不同,它們不是培養士官的學校,而是正兒八經的軍官學校,大概其就相當於我國現在普通軍校,只是名字上出現了士官二字而已。僅僅有士官學校的畢業證,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軍隊裡還是不好混!因為日本規定,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軍銜最高只能晉升到中佐。
  • 日本軍銜「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中的什麼級別?原來等級是這麼高
    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解釋一下劇中最常出現的「大佐」這個稱謂,看看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軍隊中什麼軍銜?職位到底有多高?首先先來說一下日本軍隊等級的劃分,日本陸軍前期軍銜分為長官(軍官)、長官相當官(軍佐)、普通士兵、專業士兵4類。
  • 奇葩的法國軍銜,湧現了342位7星元帥,現在的上將也要用5顆星
    有趣的是,法國的軍銜設置很有特色,很奇葩,元帥敢用7顆星,上將敢用5顆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研究。我們用這一張圖片將法國陸海空三軍的軍銜全部標示出來,再一一分析。陸海空三軍都有學員軍銜,我們叫它「預備軍官」,唯一不同的是,法國海軍設置了「準尉候補軍官」的軍銜,這表明法國海軍允許準尉提幹成為軍官,而陸軍和空軍沒有這個傳統。可不要小看了法國的軍官,要知道,在拿破崙大帝時期,步兵團的軍官都是有僕人這個編制的,要跟著軍官四處去打仗的。
  • 1955年大授銜,解放軍軍銜同外國軍銜等級對比,有什麼不同?
    1951年2月15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於解放軍評銜的指示文件,明確表示要根據「德、才、資」來評定軍銜,做到客觀公平公正。經過幾年的努力,1955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銜制度正式實施,十位開國元帥、十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誕生了。
  • 軍銜體系裡士官有「下士」,為何軍官卻稱為少將?歷史文化的傳承
    所以各國普遍遵循的是軍銜的基本等級制度,而不是各自語言的字面和發音,尤其是東西方的稱謂和字面意思差距更大,這是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級別來說,少將一般為副軍長和師長的編制軍銜,因而起初在一些國家稱少將為 「師將」,現在法文的少將仍由「將軍」和「師」兩詞組合而成 ,因此你讀不出來任何「少」的意思,這是種本質相同而外在不一的體系,別走進誤區。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日本陸軍軍銜分為長官(軍官)、長官相當官(軍佐)、普通士兵、專業士兵四類,其中長官分將官、上長官(佐官)、士官(尉官)三等九級,長官相當官分將官相當官、上長官相當官、士官相當官三等八級,普通士兵分準士官(準尉)、下士官(軍士)、兵三等七級,專業士兵分準士官相當官、下士官相當官、兵三等七級。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軍銜
    軍銜是軍人身份和等級的象徵,它代表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和賦予的職責,對於軍銜的製作來說,二戰期間的德國軍銜可以說是非常精美的,希特勒曾說過只有讓軍人穿上英俊、帥氣的軍裝,人們才更願意參軍,而軍銜作為軍裝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德國人自然對其非常重視。
  • 軍眼看外軍:俄軍提高士官地位和待遇
    俄國防部近日決定,士官和準尉從軍事院校畢業後,直接由國防部幹部總局進行分配(以往是由各軍校直接籤署),首次部隊任職命令由國務秘書兼國防部副部長親自籤署,而且地方高等院校的軍事教研室也已開始培養士官。這些士官還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優惠待遇。「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進行特技飛行表演此前,俄國防部為了提高士官的地位和聲譽,已經對士官培養工作進行了改革。
  • 大學畢業生當兵,進入部隊就是士官嗎?
    經常有學生和家長在後臺諮詢小編,大學畢業生當兵,進入部隊是不是就是士官,直接授予下士軍銜,享受下士的福利待遇?從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對大學畢業生當兵的情況不了解,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各位學生和家長做一個分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軍媒回顧我軍九十年軍銜制度沿革:必將強化軍銜的基本功能
    軍銜設6等18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軍士長、專業軍士;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我軍重新實行軍銜制,但並不是對1955-1965年軍銜制的簡單恢復。與上次軍銜制不同的是,不設元帥、大將、大尉,最高軍銜為一級上將,增設士官軍銜。新軍銜制既不屬於「東方型」軍銜,也不同於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型」軍銜,軍銜設置體現了中國特色。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上將軍銜儀式。
  • 迷航英文教室 | 來,少尉
    這次的英文教室,我們來看更常用一些的詞彙,軍銜軍階。以後不僅是看星際迷航,看各種軍事片都有了穩固的單詞基礎。但是,為什麼聽完這期,會餓呢?哈哈,不妨聽到最後就知道了。迷航英文教室第二期:來,少尉!在這裡我們主要說聯邦艦隊的軍銜,不同種族會有各不相同的頭銜,但基本也是從現有的軍銜衍生而來。比如貝久人的軍銜約同與人類的海軍軍銜,而克林貢帝國則用陸軍軍銜。
  • 1983年參軍當了義務兵,戰士提幹發展順利,後來晉升為中將軍銜
    Nielsen)中將派駐到北約委員會擔任軍事代表,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研究瑪克斯·尼爾森中將的軍旅人生和所獲勳章。1983年,參軍當上了一名光榮的義務兵,1984年進入士官(NCO)學校學習,成為了一名更光榮的士官。1984年,在克裡德斯魯普空軍基地訓練排擔任代理排長,1985年接受控制、報告和戰鬥機控制專業教育訓練,1987年提幹,獲得少尉軍銜。
  • 準尉軍銜是什麼級別?地位介於官兵之間,1988年我軍取消這級設置
    其實二戰時期日軍對準尉軍銜的分類最為直觀,它被單拉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階級」,即士官、準士官、下士官三級中的「準士官」一級,而日語中士官就是「軍官」,所以準尉就是「準軍官」或者稱為「預備軍官」的意思,是介乎於軍官和軍士(避免混淆暫不寫作士官)之間的一檔特殊軍階。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55式軍銜軍服主要是借鑑了蘇聯軍服軍銜的特點並結合我國實際來設計制定的,是我軍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制式軍服。65式軍服取消了軍銜標誌,全軍上下都是『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只能從軍服上衣來區分幹部和戰士,戰士軍服只有胸前兩兜,而幹部還有下擺兩兜,所以當時也用『四個兜』來指代幹部。 陸、海、空三軍的服裝樣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顏色稍有區別,海軍服裝為深灰色,空軍服裝為上綠下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