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吃吃吃丨 湯

2021-02-27 五仁火腿冬瓜糖

圖丨站酷雲境CLOUD

湯,我們都喝過。有許多種湯,做起來也並不難。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湯的名目種類繁多。西紅柿蛋花湯、蘿蔔氽丸子、酸辣湯、紫菜雞蛋湯……隨手一舀就是一碗。

鮮香奪目,熱氣騰騰,膾炙人口。

湯裡最有名的,大概要算「珍珠翡翠白玉湯」了。

傳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龍潛於淵沿街託缽時,有一回,餓得頭暈眼花。一位老婆婆用白菜幫子,菠菜葉,豆腐給他做了一碗「翡翠白玉湯」,澆在一碗剩飯上。

咦,珍珠呢?

剩飯唄。

未來的皇上吃了之後,精神一振,繼續乞討去了。

這當然是傳說,聽聽罷了。

但即使是在民間,用來打發叫花子的一碗湯,內容雖然不過爾爾,名稱上,卻是極富美感貴氣的高大上。

圖丨mini鯨魚

中國飯菜講究色香味形,好不好看放第一,湯也不能例外。

我小時候,人們過日子,都是燒煤。煤爐子火慢。

有一回,中午時間緊,而我又飢腸轆轆。於是,母親急忙做了一碗湯給我喝,讓我順順食兒。怕我吃飯太急,咽著。

少許紫菜,一撮蝦皮,幾枚蔥花,一滴醬油,數點香油,開水一衝。有蔥綠有蔥白,有紫菜紫有蝦皮黃,湯麵上還泛著晶瑩的香油珠兒。

儘管是急沏而就,但那湯依然非常好看。我用那碗湯把飯順下去了,很好喝。

圖丨FlyingT

有些湯做得講究。

中國人愛吃稀罕,什麼少吃什麼,什麼難弄到吃什麼。像用燕窩用魚翅燉的湯,皆是因食材而貴。至於味道嘛,只能說是一般,沒氽丸子香。

有一個湯例外,佛跳牆。

佛跳牆是閩地名食,所用食材雖不如燕窩魚翅稀少,但大多也比較值錢。

佛跳牆好吃。

廈門有一家老牌國營酒店,與美麗的鼓浪嶼相距咫尺,隔海而望。這家酒店餐廳做的佛跳牆,滋味厚重香醇。吃完一抿嘴兒,上下嘴唇粘住了。

在北京的建工系統,有一位曾經很著名的青年突擊隊隊長,也是全國勞動模範。

勞模嗜食佛跳牆,凡在外就餐,只要看菜單上有,必點而食之。勞模認為,把米飯拌在佛跳牆裡吃,是人間至味。於是,每當佛跳牆一上桌,勞模必招呼服務員,快,端米飯來。

勞模還會熱情的請同餐者一起這樣吃。勞模是建築工人出身,食量頗驚人,他人的胃容量,大多難達其一半。

於是,吃完一碗佛跳牆拌米飯後,同食者大多肚兒溜圓,只好望著後面陸續端上來的一道道佳餚,撫肚嘆惋。

菜裡尋佛千百度,驀然回首,食興闌珊卻在跳牆處。

圖丨北角的風

在北京,我常去一家淮揚風味餐廳用餐。他家燉一盅素佛跳牆,味道也好。

寺廟裡的和尚茹素。但治齋人為了出好味,會用大量豆芽和香菇,再加上寬寬的湯,費很長時間吊出鮮湯,用來料理菜餚,很不容易。

京西山麓有一座名剎,裡面的方丈曾經轟動一時,非常有名。

我有幸被那位方丈請用過幾頓齋飯。感覺雖然食材簡樸素真,但滋味的確不錯。想來,治齋的湯,估計也是費功夫吊出來的。

我吃的那道淮揚素佛跳牆,八成是廚師們從寺廟的灶上,借鑑來的手法。

佛跳牆不可常吃,太貴。經常遇見的,還是西紅柿雞蛋湯之類,人們更多的還是吃些家常菜。

二十年前,幾位朋友經常在一起吃飯。當時,我們流行每人點一兩道菜。座中一位,每次必點一道烏魚蛋湯。等結帳時大家發現,那盆酸酸辣辣的烏魚蛋湯,居然是價錢最貴的。

眾人詢之。答曰:沒見過烏魚蛋,覺得新鮮。

眾人又詢:你丫每次還都點溜肥腸,難道你沒見過豬腸子嗎?

鬨堂而笑。

點烏魚蛋湯和溜肥腸那位,現在已是國內著名的體育教育專家,北京某區的政協委員。

那是一種很親切很愉快的感覺。每每思及,令人欣慰、感動。直到現在,我們還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

在中國,廣東人以愛喝湯著名。廣東餐廳,一般都會有一二款例湯。除此以外,還有按位零點,更講究一些的湯。

《舌尖上的中國》講過一款「水蛇菊花羹」。所用食材,除了鮑魚,其他的雖然不是很稀罕,但做工真是講究。

此羹的做法尤為奢侈。注意,是做法奢侈。種一季菊花,只為烹配此羹,堪稱順時循令,天人合一。

奢侈。

廣東人的湯,先上。人們在吃飯前,呼呼呼先喝上幾碗。這個食法比較科學,湯漫胃不空,後面的飯,自然吃得就少。

廣東少肥佬肥婆,可能部分與他們餐前飲湯的習慣有關。

廣東人的湯,經常和進補連在一起。

我有一位朋友,母親是廣東人,家裡經常煲湯喝。多年前他告訴我,喝了母親煲的湯,他老婆原本平平整整的小臉兒,立刻起痘痘。

我拍他馬屁,嫂子年輕呀,青春期還未過唄。他老婆是年輕,當時才二十出頭,比丫小不少呢。

一晃,小三十年過去了。估計現在即使生吞人參活咽靈芝,他老婆臉上也不起痘了。

我有一位好友,特愛喝湯,但喝完就咳嗽,估計是氣管被燙著了。咳嗽,人家也喝。

這叫一根筋嗎?

廣東人煲湯講究,淨放些雞鴨魚肉之類的好東西。例湯上桌,服務員會問,湯渣要嗎?

當然要!那不是渣,簡直就是一大盤燉肉。感覺就著那一大盤燉肉吃碗米飯,再用湯溜溜縫兒,可以直接起身走人。

中國人喜歡滋補。

湯裡加枸杞紅棗赤豆,號稱能補血。加鯽魚蘿蔔絲,湯色濃白,可以給產婦催奶。用冰糖煮個梨,袪痰清肺。黃澄澄的一鍋老母雞湯,誰身體虛弱誰虧氣,多喝點兒。

快成吃藥了……

我的一位安徽朋友,一邊往我碗裡盛雞湯,一邊說,哥哥多喝些,這雞湯很補也很宣~

宣?

哦,鮮。

哥哥痛風,不敢多喝濃雞湯。能把那倆雞大腿兒給哥吃了嗎?

皖人喝雞湯,常配以一碟鍋巴。一幹一湯,一脆一柔,一剩飯一現燉,一淡一濃,一素一葷……真是一對神奇絕妙的飲食搭配。

還真有點兒想了。

有的湯天下聞名,浪得。

比如西湖蓴菜湯。

西湖蓴菜湯活似用水煮了一碗昨日喝剩的殘龍井。喝完須緊閉雙唇,那湯寡淡得,口中可能會飛出鳥來。與同在西湖的宋嫂魚羹相比,味道判若雲泥。

多年前,和一杭人一穗人,同食於北京某淮揚酒樓。穗人客氣,說點一個你家鄉的蓴菜湯喝喝吧?

杭人答,快拉倒吧,那是天底下最難吃的東西。快人快語,煞是可愛。

在難吃這件事上,和蓴菜湯絕對有一拼的,還有西湖醋魚。

魯菜裡有一代表性的菜品,醋椒魚,就是湯菜。

斤把沉的鱖魚或鱸魚,切花刀,油煸後入雞湯煮,佐以香醋、胡椒粉、香菜末,其味妙不可言。

我一直認為,用活魚治湯,最鮮。

洛陽水席有名。每道都是湯菜,既吃且飲。

豫人似乎喜食帶湯湯水水的食物,別的地方說吃麵,吃麵條,他們叫喝麵條兒。

湖北人愛把藕和排骨放在一起燉湯。

鄂人選來燉湯的藕,多粉。燉完之後,湯在煲中稠乎乎凝著,湯麵波瀾不興。

踹桌子一腳,依然不興。

圖丨食魚猩

洋人也喝湯。

洋人喝湯,和廣東人相似,什麼都還沒吃呢,先喝。洋人的湯裡,除了主要的那一兩樣菜和肉,好像還要加奶油,加麵粉。

於是,洋人的湯與湖北波瀾不興的排骨燉藕,便有幾分接近,大多顯得稠乎乎的。

在我小的時候,馬恩列斯的畫像隨處可見。

我經常困惑,馬克思和恩格斯留著那麼濃密的大鬍子,他倆怎么喝粥呀?

那時我還不知道,洋人的湯同我們的粥,其實是有幾分類似的。

----

你的每一次「贊」或者「在看」,

我都當成是喜歡。

相關焦點

  • 免費吃吃吃網紅日料喇丨打卡小食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測評報告美食探員丨紫晴&彬煜這次打卡的這家店在客村珠影,珠影好吃的東西很多已經是廣州大大小小吃貨們都知道的事情,而我們這次尋到的這家店,就珠影裡面的一個巷子的盡頭,每次吃日料就是生魚片、壽司的你們,看到我們這次的日本關西風味,有沒有一絲絲的心動呢~壽喜燒因為把肉放在鐵板(鋤)上燒烤而得名,所以又稱「鋤燒」,而湯底則分為清爽的關東風味與濃厚的關西風味,前者以柴魚高湯為主,後者則加入了醬油、砂糖、甜料酒來調味,口味偏重
  • 雄安人小時候吃的冷湯
    前幾天夏至,由於家鄉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我又想起小時候的冷湯。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冷湯雖然叫「湯」,但並不是真正的湯,而是家鄉對涼麵的傳統稱謂。但是,我小時候,吃冷湯是順時應季,往往都選擇在炎熱的夏天。因為只有夏天蔬菜成熟後,才會有選擇菜碼的空間。那時候,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塑料大棚,無論什麼都是自然生長,什麼季節吃什麼。即使是當季的時候,蔬菜的品種也很少,不像現在這麼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 殺年豬,吃刨湯
    出門在外的小夥伴們,你有多久沒有吃過刨湯啦?寒冬臘月天,又是一年吃刨湯。你媽喊你回去吃刨湯了嗎?反正我媽已經喊我了。「女子!回屋裡吃刨湯咯!」「大人盼栽田,細娃盼過年(方言:細娃就是小孩子)。殺了年豬就是年,細娃笑在了夢裡頭,大人愁心頭。」兒時,最熟悉的民謠,每逢此時總是在耳邊迴響。小時候,入了冬,我們就盼著殺年豬。
  • 過年吃吃樂 | 今天是適合素食主義的烤番茄湯!
    每天他都要在自己這片小天地裡花上好幾個小時來種植各種各樣的蔬菜,家裡的很多美食原料都來自於這個迷你花園。有機番茄是爺爺的最愛之一,我雖然從沒有接觸過園藝,但很喜歡健康的自產有機食物,也希望能讓創新的西餐食譜傳播得更廣。
  • 今天,吃張嘉益種草的粉湯羊血!
    惠記粉湯羊血開在小南門的報恩寺街已經開了十幾年了他家已經陪伴了兩代人的成長很多人專門開車來他們家吃粉湯羊血還沒到飯點老闆就把小桌小凳擺放到了門口很多食客就喜歡把粉湯羊血端到門口吃吃的就是一種豪爽吃的更是一種地氣兒
  • 韓國來的部隊鍋,很多人還不會吃
    每天中午,北京吃貨小分隊陪你吃飯去韓國必吃的部隊鍋來北京了五種口味,一鍋超10種食材正統吃法在這裡就能get到還有很多韓劇同款美食韓國來的部隊鍋上過綜藝的明星鍋創於1987年的樂伯部隊鍋,在韓國算是耳熟能詳的牌子了,連鳥叔都當過代言人,不少韓綜都去過他家探店
  • 異鄉人丨我在英國做飯吃
    這一期此方找來了三個在英國留學的好友,為你們親身講述異國他鄉的廚房故事,來,開SHOW👇①陳尼瑪的黑暗料理進化史姓名:陳尼瑪 性別:男地點:倫敦  私家菜譜:炒米粉來英國之前,當然也能預料到我會在廚房裡如此地掙扎
  • 連吃兩天,表示再也不想吃麵了!
    澆頭:豬肉小方塊,肉很香但是有點柴份量:分量很足,面很多,湯比較少,但是可以加湯麵質:麵條很勁道,面的軟硬粗細都能跟老闆事先說好~湯:湯香濃,湯:吃貨醬沒有喝湯,因為吃貨醬剛吃了三口面後發現了蟲子,足足三隻小飛蟲!(頓時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 李星吃哪樣丨人均30多吃肉吃到飽還要打包你信不信
    ▶雞雜湯是用芥菜、雞蛋一起來煮的,吃肉吃得膩了來一碗挺不錯;茄子其實還可以,不過今天就只能當配角了。還有個主力產品乞兒雞賣完了沒吃到,下次再去補上。攻略:燒雞50元/只,燒排骨60元/份,雞雜湯25元/份,煲仔飯25元/份,茄子25元份。8個人295元,人均消費36元,燒雞和燒排骨都沒吃完還要打包。
  • 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的灌湯包!
    肉餡與鮮湯香氣瀰漫,開窗、喝湯、吃餡兒、吃皮兒一氣呵成,絕對是吃麵、吃肉、喝湯的完美融合,算得上餮客們最愛的美食之一!灌湯包,就是我們常見的湯包,也稱灌湯小籠包,是漢族西關小吃,起源於北宋,流行於開封,西安,廣州等地。地道的灌湯包一般為牛、羊肉餡。包子要蘸著佐料吃。佐料為特別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另備小盤糖蒜與香菜。
  • 2020年終報導·重返抗疫現場丨「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
    今天推出第二篇《「很想念中國遊客,等你們來吃泰國海鮮!」》泰國曼谷的耀華力路是東南亞最大的唐人街。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耀華力路上的不少店鋪一度關門歇業,繁華不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耀華力路在經歷短暫的蕭條之後,又開始熱鬧起來。
  • 南寧必吃靈魂拉麵大盤點!吃一口就讓你內牛滿面
    丨海味金湯拉麵日本拉麵的湯底又分豬骨、雞湯、海鮮和蔬菜四個味道,各有特性互不相同。池袋鬼っ金 ごだいめ日本拉麵湯底是用豬骨、牛骨等進行數個小時熬製而成,濃鬱、真材實料。丨招牌厚汁辛麻拉麵日本拉麵本身湯味濃厚,吃不習慣的人會容易被膩到。配上辣椒的話,更爽口開胃。一口濃湯下去,沒有過多的黏膩感,反而有種瞬間被治癒的feeling!
  • 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貴州人對粉的熱愛如同於重慶人對火鍋的熱愛一般,他們愛吃粉和面,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在街上隨時隨地都能看見有人在排隊吃粉面。無論是粉硬粉軟、粉寬粉細、味濃味淡、湯多湯少,都有人愛它。貴州的粉和面種類有很多,在這裡你可以每天不重樣地吃。牛肉粉
  • 是飯不好吃,還是湯不好喝?
    我不會再因為視覺效果而去做一些東西,而是捫心自問,今天我最想吃的是什麼。沒媽在身邊的孩子,怪可憐。沒有張口就來熱乎的飯菜,想吃什麼只能自己做或下館子點外賣。我懶起來一天都懶得張嘴,實在扛不住了,才點開手機訂外賣,但是一邊花錢健身喊著要過健康的生活,一邊吃著蒼蠅館子來路不明的飯菜,自欺欺人。於是制定了八月食譜。
  • 今晚吃啥丨按聚餐人數分1.0
    這些餐廳裡面大多都是費某吃過的、味道還行不會太踩雷的店,但是沒拍照記錄的。這只是一小部分,還會持續更新的。戳圖片可以直接跳轉到大眾點評的小程序。>丨83/人店鋪特色丨老字號粵菜酒樓、海鮮種類多,出品穩定推薦菜式丨茶市推薦蒸豬大腸、飯市推薦海鮮類菜品
  • 9.9元吃無骨炸雞,19元吃韓劇同款拌飯!一碗7種料,1個人吃不完…
    23年韓料老店-龍梧桐又來了堅持做韓國傳統料理,N款任你挑從韓國空運食材、韓國廚師掌勺不出國都能擁有韓劇同款美食!龍梧桐始創於1997年,23年來備受歡迎,在韓國當地擁有180+分店!而在佛山就有2家分店,不用出國,輕鬆吃到正宗韓國料理!經常看韓劇的小編,總會被劇裡的美食所吸引!
  • 南通2018年下半年網紅餐廳,快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起來!
    (沒有的話文末有教程~)新的一年馬上要到來了需要用吃吃吃吃吃吃吃來迎接好吃鬼這次為你總結了大南通2018年下半年的新晉網紅餐廳趕緊碼著收好咯!記得文末點好看噢! 推薦理由:作為去年的人廣三大網紅憑藉一顆肉鬆小貝,風靡全中國的鮑師傅終於在今年下半年來南通了!
  • 杏林早報|甘蔗,吃對是「天然復脈湯」,吃錯就是「毒藥」
    杏林早報|甘蔗,吃對是「天然復脈湯」,吃錯就是「毒藥」 打開音樂,開啟早報嘮嗑的一天~ 說到冬天必吃的一個水果, 那必定有甘蔗。
  • 2020年「必吃榜」出爐,探店,這家湯竟然讓無數吃貨來了又來!
    蒸飯吃  吃  吃!
  • 你竟然還沒吃過這碗日本來的黯然銷魂面?
    醬油拉麵的面比其他拉麵款的略粗,但是更加爽滑勁道。每家店都有「黑暗料理」,忍者拉麵也不服輸!大口吸著拉麵,湯汁飛濺,七味粉簌簌而下,長柄杓在湯汁中快速攪拌,夾起叉燒塊放在嘴裡咀嚼,滿滿的肉香,再喝一口湯,嗯~ 這滋味真的超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