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買不起房更絕望的,是買到了爛尾期房︱原創

2020-12-25 新周刊

對普通百姓而言,買房是一場輸不起的豪賭。/圖蟲創意

普通人買房,無非為了辛苦半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但對於不幸買到爛尾房的人來說,風和雨都是它帶來的。

去年,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比買到爛尾樓更倒黴的事,我真想不出來》,現在看來,現實永遠比想像中魔幻。

比「買到爛尾樓更慘的事」出現了,那就是「買了爛尾樓,還得自己出錢把它蓋完」。

前段時間,一則「昆明30戶居民住進爛尾樓」的新聞上了熱搜。

當時,業主們搬進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微博

別樣幸福城的4號地塊,從2014年停工一直爛尾到現在。這遲遲交不出的12棟樓1255套房,是不少家庭的剛需。

很多業主是一邊交房租一邊還房貸(少則一兩千,多則八九千),就這樣挨到樓盤爛尾的第六年。其間也有家庭一度向銀行斷貸,代價是購房者名下的所有銀行卡都遭到凍結,甚至無法收到工資。

趕上疫情,部分從事旅遊業、餐飲業和靠小商鋪維生的業主幾乎斷了收入,既然房貸是免不了的,就只能從減少租房開支這頭想辦法。於是,今年5月份開始,陸陸續續有人搬進了這沒有任何配套設施的爛尾樓。

缺水斷電,沒有門窗,業主們就靠電瓶和蠟燭照明,在工地水坑取水做飯,在2020年的新一線,他們活成了「城市吉卜賽人」。

業主們在工地上艱難求生。/YNTV都市條形碼

新聞一經曝出,連毫無牽連的網友們都難免為命途多舛的業主們感到心酸與不平。而造成這一局面的開發商,則選擇雲淡風輕地回應——

「公司也希望與你們一道積極想辦法,共同努力實現早日復工,並參照別樣幸福城5號地塊自救模式推進復工和交房工作。」

意思就是,你們快抄抄隔壁5號地的作業,也開始自救唄。

這一倡議也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首肯。據《中國新聞周刊》,雲南省住建廳一名周姓工作人員曾表示,「自救也是我們提倡的一種方式。樓盤爛尾,根本的原因是資金鍊斷裂了。在這種情況下,業主與其把錢拿去租房,還不如湊錢自救。」

但問題是,為一套爛尾房傾盡身家的業主們,但凡有一點餘地可轉圜,又怎麼會搬進爛尾樓呢?

如果不是沒得選,誰願意住進爛尾樓?/昆明電視臺K6春城頻道《8099999》節目

買到爛尾樓,只能體驗「別樣幸福」

已經投入使用的1-3號經常斷水停電,5號交房全靠業主自救,4號至今爛尾,6-8號地塊尚未開發……這個被戲稱為「別讓幸福成」的「別樣幸福城」小區,似乎被施過什麼魔咒,能變著法兒地讓它的業主們幸福不成。

被開發商點名表揚的「別樣幸福城5號地塊」,是昆明首個業主自救爛尾樓盤的典型案例。5號地塊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是2015年12月份,但自封頂之後便持續停工;2015年至2018年,業主多次籌款自救,最終勉強達到入住條件,部分業主也得以交房入住。

遇上不靠譜的開發商,交房了也未必省心。昆明摩爾城,爛尾10年盼來的回遷房,回家要穿6道門,29層沒電梯。/雲南都市頻道

前面開發商的這番自救言論,讓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仿佛經過5號地塊自救成功一事後,將爛尾樓起死回生變成了業主自己的分內事,本該負起責任來的開發商,反倒成了「幫忙一起想想辦法」的路人甲。

對此,媒體們紛紛嗆聲,紅星新聞指出「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業主自救」,光明日報更是痛批這種一心指望業主自救的爛尾樓,是「民生之痛,監管之恥」。

而網友們代入到業主的立場上看,就更加感到憤憤不平——「錢我交了,最後樓還是我蓋的,合著你們開發商賣房,就光出個圖紙唄?

憑藉一張圖紙、一個沙盤乃至一種描述就能把還沒有影子的房子賣出去,這種事聽起來十分荒誕,但卻是現實。/圖蟲創意

4號地塊的業主們倒是沒在「該不該出錢」的問題上耽誤太多時間——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事實上,同為項目中的爛尾樓,4號地塊與5號地塊卻不可同日而語。

5號地塊是空軍部隊和省某統計單位的團購房,業主具有穩定收入。相比之下,4號地塊多為散戶,買房已經花光積蓄。

即使本身條件不佳,4號地塊的業主們也並沒放棄過自救。早在5號地塊業主發出自救倡議時,4號地的業主們就動過「自救」的念頭。但讓他們感到迷茫的是,整個4號地塊主體工程尚未封頂,外牆還沒有做——這意味著資金缺口比5號地塊還要大得多。

5號地塊的資金缺口在三千萬元上下,業主們前前後後發起過六次自救才搞定,而4號地復建所需的資金則要八千萬元起,這筆錢對已經掏空了錢包的業主們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過去幾年,業主們曾以每周兩次的頻率,去尋找政府和有關部門維權,「現在我們累了,不想鬧了,就讓我們住在自己的爛尾樓吧。」

業主們通過自行搭建的臺階上樓。/昆明電視臺K6春城頻道《8099999》節目

然而,即使是這樣卑微的心願也難以實現。樓內鋼筋四處裸露,樓梯、陽臺、電梯井等缺乏防護,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6月中旬,當地街道辦、派出所、開發商和物業紛紛貼出告示,要求他們搬離爛尾樓。

而業主們當然也知道住在爛尾樓並非長久之計。停工年久,樓盤澆築多年的水泥已經開始脫落、風化,曾有人冒著危險爬了整整十多層樓到達頂樓,發現用手輕輕一捏就會散。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要成為危房,再也不能住人了。」

4號地塊,連同它所牽涉的一千多戶業主們的命運,也在多方無數次的拉扯與推諉中,愈發地風雨飄搖起來。

誰的城市,沒有一座爛尾樓

偏居一隅的昆明,房地產市場也顯得獨具一格。一邊房價上漲銷售火熱,一邊爛尾樓扎堆,回遷戶難以及時回遷。

昆明市住建局曾對全市範圍內的18個爛尾樓項目分析停工原因,無非是四類:融資難;銷售慢;支付成本高;項目違法違規。

而類似的爛尾建築案例並不鮮見,如果你足夠熟悉所在的城市,那麼總能找出幾棟當地盡人皆知的爛尾樓。

2008年1月11日,北京一位大爺從爛尾樓前經過。/圖蟲創意

從「天涯、海角、爛尾樓」的海南,到有「爛尾樓之都」稱號的南陽,再到「燒光400億」的貴州獨山縣,這些突兀的存在,除了滋生不少茶餘飯後的談資,還埋葬著許多家庭的安居夢想。

普通人買房,只是為了辛苦半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但對於不幸買到爛尾房的人來說,風和雨都是它帶來的。

當然了,在這部由時代書寫的爛尾樓故事裡,既不缺不知何以為家的悲慘世界,也不乏躺贏的都市傳說。

2013年,曾在距天津市區30多公裡開外郊區買下一棟爛尾別墅的馮女士,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的電話會被中介打爆,「買來才100多萬的小別墅,幾天之內,市場價忽然漲到了七八百萬」。

買房這件事,真的很看運氣。/圖蟲創意

馮女士的這座房產位於「星耀五洲」,一度是「天津最著名爛尾樓」。在樓盤尚未動工的區域,由於基本無人打理,野草長得比人還高,甚至有附近農戶將牛群趕至此處放養。在樓盤爛尾的十年間,這樣的情景是常態。

2017年5月,來自另一家地產商融創的一紙收購書,將這座沉寂十年的爛尾樓徹底盤活了。

知乎用戶@不早不晚 也曾分享過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案例——

「我一個大學同學也是買到爛尾樓,他就幸運了。他那個房子買的時候很便宜,爛尾之後政府出面每月發放補助,爛了十幾年房錢都快補助回來了。前年遇上政策,他那裡成了學區。去年一入住,房價翻了快十倍,把他樂壞了。」

聽起來頗有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味,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有這麼好的福氣。一般來說,大城市的爛尾樓會比小城市的幸運許多。較高的地價和投資回報,通常能讓開放商緩過一口氣,至少也能吸引來其他開發商接盤。

樓盤爛尾太多,已經不算是新聞。而每當曝出爛尾樓的消息,你總能看到有網友仿佛被《三體》外星人附身一樣反覆勸誡著:「別買期房!別買期房!別買期房!」

人們是真的想不通,「普通人輸不起,那為什麼還要冒著巨大風險買期房?

的確,為了避免買到爛尾樓,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乾脆不買期房。但問題是,你知道期房跟現房的比例是多少嗎就喊「別買期房」?

就拿疫情前的數據來看。去年一整年,全國商品住宅現房銷售面積是18215.21萬平方米,作為對比,期房的數據則是131929.12萬平方米,期房與現房的比例超過7:1。

2019年商品房住宅現房與期房累計銷售面積對比。/國家統計局

2018年,這一對比還是5:1,2017年則還不到4:1。期房與現房的比例,是在逐年拉大的。

這還是全國平均水平,在部分城市,期房比例超過八成甚至九成都是常事。

也就是說,每賣出十套房子,有八九套都是期房。在這種情況下,業主遭遇爛尾的風險絕不是一句「不買期房」就能夠徹底解決的。

事實上,真正該被問罪的,不是期房本身,而是國內現行的這種權責明顯不對等商品房預售制度。

期房的罪與罰

說起「期房預售制度」,一般認為源自香港地區的「賣樓花」,霍英東是首創。

很多人會習慣性地以為這兩種售樓制度是一回事。但事實上,兩者從目標定位到監管手段,再到風險的承擔來看,都有巨大的差異。

「賣樓花」像一種分期付款的促銷手段,而「期房預售」則更接近「眾籌建房」。「樓花」在物業落成,業主收樓後才開始供款,在此之前只交至多15%的定金,而且可以毀約退房。

至於內地的期房預售制度,房地產研究者都認為它「具有獨有性,是以籌集開發資金而非以保護購房者權益為首要目標」。也正因如此,內地的商品房預售原則上都需消費者全款支付商品房的所有款項(包括通過按揭貸款由銀行代付)。

與現房相比,期房算是高風險,高收益。只不過,高風險是業主的,高收益是開發商的。/圖蟲創意

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房地產開發企業只需通過預售即可回收全部的資金和利潤。這也是中國的期房消費者的風險之源。

現行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實際上是以期房銷售的名義,實現了現房銷售的實質,並將經營風險轉嫁給了社會。

有學者分析,這種風險轉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購房者支付了全部的房價款,承擔了全部的開發風險;

二、開發商提前使用了購房者的資金,來實現資金的快速回籠,而承擔了資金利息的卻是購房者;

三、購房者又通過住房按揭,把一部分風險轉嫁到了銀行。

2015年,廣州一處爛尾樓,附近居民在樓中晾曬衣物。/圖蟲創意

2005年8月,央行金融小組撰寫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中短短八十幾個字,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考慮取消房屋預售制度。很多市場風險和交易問題都源於商品房新房的預售制度,目前經營良好的房地產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可以考慮取消現行的房屋預售制度,改期房銷售為現房銷售。」

當時,國內最激烈的反對聲來自國內有名的兩位地產大鱷,任某和潘某。

前者批駁央行報告「邏輯混亂」,並自立機構出報告稱「央行不懂行」「期房銷售是必然」;後者看起來則很有大局觀,「一段時期內市場上出現沒有房子供應的情況,會對穩定房價不利」。

沒過多久,國家建設部與北京市建委紛紛表示,暫時不會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

從央行起草的那份報告算起,「取消預售制度」的口號喊了十五年,卻仍然遙遙無期。

今年3月,海南省發布了新的房地產市場規定,要求在所有區域試行現房銷售制度。這讓很多人歡呼雀躍,甚至一度有《「賣樓花」終結了!現房銷售新規出臺》《全國人民期盼多時的現房銷售,真的來了!》等誇張解讀。

海口的一處別墅爛尾樓群。/圖蟲創意

在疫情影響下的整體寬鬆的政策大背景下,海南還能取消商品房預售,這份勇氣值得肯定。但別忘了,其他城市如南京、蘇州、合肥等地,也都進行過相關的政策嘗試,最後都是草草收場。

開年至今,又有71582.86萬平米新開工的商品住宅投入生產,我們無法預料其中會有多少樓盤成為爛尾樓預備役。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一頑疾被徹底解決之前,千千萬萬個被拖進爛尾泥淖的家庭,仍舊只能在絕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絕望。

《昆明「造城運動」留下40多個爛尾樓,政府和開發商希望業主「自救」》,《中國新聞周刊》,2020-07-30

《他們住在爛尾樓》,中國青年報,2020-07-29

《別樣雲南幸福城小區變成爛尾樓 業主籌資自救》,《春城晚報》,2016-05-25

《昆明樓市調查:爛尾樓扎堆 亂象難止行業面臨洗牌》,《中國經營報》,2017-12-16

《融創百億元收購八成股權 天津最著名爛尾樓「復活」》,《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24期

《「星耀五洲」復活記 》,新華網,2017-05-23

《期房預售:難以離開的模式「毒藥」》,《安家》,2005-12-15

《我國期房預售制度改革的比較視角》,《銀行家》,2019年第9期

《中國商品房銷售制度發展研究》,周曄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專業學位論文,2012

《首個現房銷售省份來了,對樓市、購房者有何影響?》,中國新聞網,2020-03-10

作者 | 陸一鳴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比買不起房更絕望的 是買到了昆明別樣幸福城爛尾期房
    來源:新周刊普通人買房,無非為了辛苦半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但對於不幸買到爛尾房的人來說,風和雨都是它帶來的。去年,我們曾經寫過一篇《比買到爛尾樓更倒黴的事,我真想不出來》,現在看來,現實永遠比想像中魔幻。
  • 買的期房但房子爛尾了怎麼辦?可以停房貸嗎?
    買的期房但房子爛尾了怎麼辦?可以停房貸嗎?首先說結論:不能停房貸!因為不管你是全款買房還是貸款買房,你跟開發商籤的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現房也好期房也好,這是你跟開發商之間的交易,與銀行無關。所以如果房子爛尾了,這個跟銀行是沒有關係的,你還依然欠銀行的錢,依然要還款。那如果買到爛尾的房子怎麼辦呢?基本上爛尾的房子都是由於開發商資金鍊斷裂造成的,那麼開發商資金鍊斷裂以後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選擇跑路,二是選擇找其他開發商來接盤,三是選擇破產清算。
  • 為什麼很多人寧可多花錢買現房,也不想選期房?4個弊端是根源
    為什麼明明期房更加便宜,但是很多人卻寧願多花錢買現房,這是什麼原因?我覺得,主要是期房的4個弊端太糟心,還有錢房兩失的風險: 第二,開發商坐地起價 期房購買時,周邊大多是比較荒涼的狀態,配套設施稀缺,遇到一些新區房,遠郊房,可能連通往市中心的路都還沒修
  • 不想陷入爛尾房「陷阱」,5件事在買房前不能忘,你做到了嗎?
    爛尾房就是房子沒有建造完工,無法居住,但還要繼續還貸的房子,而出現這種問題的基本就是在期房上面,一旦購買的期房遭遇爛尾問題,對於購房者來說,就將是百萬血汗錢打水漂。現如今房產過剩問題越來越嚴峻,想依靠房企收購盤活爛尾房,是很難的。
  • 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的90後會很絕望嗎?2020年或迎來曙光
    最後好容易畢業,又要面臨社會上激烈的競爭,你會發現大家都在努力,有些人有好的學歷,有些人有好的家庭背景,總之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只有無盡的壓力,對於很多人來說世界顯得那麼絕望。這還不算結束,最重要的問題來了,房價如此高,買不起房怎麼辦,不買房結不了婚怎麼辦?
  • 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絕望的90後怎麼辦?專家給出的答案居然是
    有人說,90後是幸福的一代人也是絕望的一代人;幸福,是指趕上了經濟騰飛的大時代,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絕望,是指房價逐年上漲,不少90後因為買不起房至今結不了婚。2019年深圳社會平均工資為6756元,而深圳樓市均價為65214元/平米;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可以預見;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的90後到底有多絕望!對此有專家表示;租房結婚更幸福。
  • 熱評丨收緊監管「緊箍咒」,買期房不再「步步驚心」
    合同裡寫的是精裝房,收房後卻發現是「驚裝房」;說好的要如期交付,到了交房時間卻爛尾了……用「步步驚心」來形容那些期房購買人的心情,再合適不過。如何給這些買房人吃下定心丸?12月8日,四川成都市和廣東佛山市都出臺了加強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新規。
  • 精裝房變「驚裝房」,央視:收緊預售房監管「緊箍咒」
    央視新聞12月10日消息,合同裡寫的是精裝房,收房後卻發現是「驚裝房」;說好的要如期交付,到了交房時間卻爛尾了……用「步步驚心」來形容那些期房購買人的心情,再合適不過。如何給這些買房人吃下定心丸?12月8日,四川成都市和廣東佛山市都出臺了加強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新規。
  • 面對一期房和二期房,給如何選擇?內行人指出房子的5個區別
    而到了二期房的時候,房企就要開始想辦法收回一期房失去的收益,價格基本都比一期房更貴,優惠力度也會減弱,因為這個時候,樓盤已經打出去名氣,即使不用降價優惠的手段,也會有很多人慕名上門來看房。因此,以價格來說,一期房相對更划算,對於家庭經濟水平較低的人,一期房可能比較適合。
  • 買房最怕爛尾,預售「窟窿」堵上後,剛需再也不用擔心
    因此大部分人購房者都承受不起房子爛尾的損失,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希望能取消預售制度的原因,因為如果房子全部都是現房銷售的話,那麼也就不會出現爛尾問題了。不過想要取消預售制度並不簡單,好消息是現在預售制度的「窟窿」真正慢慢被堵上,未來剛需買房就再也不用擔心爛尾了。
  • 現房和期房有什麼優點和缺點?買現房就一定比買期房更好嗎?
    更何況面對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個人都想買到好的房子,提高自己和家人的居住體驗感。他們老是覺得買現房是不是一定要比買期房好一些,畢竟看得見摸得著心裡更踏實。1,買現房的好處。3,買期房的優點。買期房的優點就和買現房的缺點是一個對立面,期房常常單價比較便宜,總價相對較低,購房門檻相對較低。
  • 明星真的買不起房嗎
    她和袁弘算了筆帳,租房5年要1000萬,而1000萬隻是一套房子的十分之一,不是買不起,而是租房更划算。說明星買不起房,好像確實是不可思議,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怎麼過氣的明星,在三四線小城市買套小的應該還是可以負擔的起的。 明星買不起房,其實不是因為房價高到高收入的明星都負擔不起了,更多的是因為當地政策的限制,比如要交滿多少年的社保,還有限購等等。
  • 「港湖女神」竟然買不起房?網酸:這波操作是學蔡英文的!
    就連被稱為「港湖女神」(高嘉瑜是南港內湖區域立委)的民進黨新科立委高嘉瑜,也高呼租房10年,至今買不起房。高嘉瑜儼然成為島內年輕人的代言人,打擊炒房亂象,看不過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買不起房,在臺「立法院」質詢時句句犀利,接受媒體專訪時更直呼是「安全危機」。她還以自己選區臺北南港內湖為例,新成屋每坪60~70萬元,再加車位,根本無法負擔,就連像她這樣的中高收入單身女性,也買不起。
  • 29城接連「出手」,直擊爛尾樓「軟肋」,買房人可以放心了?
    最近,有29個城市針對新房預售資金監管「出手」,直擊爛尾樓「軟肋」。如果預售資金監管到位,那麼買房人深惡痛絕的爛尾問題將慢慢退出大家的視野。
  • 張頌文40歲仍然買不起房,盤點娛樂圈租房的藝人
    他在一個訪談裡坦言自己40歲還買不起房。原來張頌文拍戲近20年,前10年過得相當艱苦。成名的演員一集片酬就是幾十萬,他30集的片酬打包價才1萬塊。張頌文最窮的時候全年收入僅3萬塊,城市裡租不起房子只好搬到了農村。 最近幾年,張頌文隨著知名度的提升,收入提升了不少,可是他目前的收入依然在老家買不起房。喜歡張頌文的網友表示:他名下除了房產,啥都有。足以看出他的演技備受觀眾認可。
  • 比爛尾房更可怕、比商品房更魔幻,農村自建房:好壞全看「心情」
    前一陣子房地產圈颳起了一陣「爛尾房」風潮,超級商場盤一爛就是6年,最後竟然變成當地攝影愛好者的網紅地;買來的房子爛尾7年,房貸卻要月月準時還,無奈之下大量業主住進四面漏風的爛尾房。
  • 盤點自曝買不起房的明星,王珞丹十年都買不起房上榜,真買不起嗎
    林保怡曾經多次表示自己買不起房子,香港的演員和大陸這邊還是不太一樣的,不如大陸演員滋潤,他曾經是有機會買房子的,但是發生了一些變故,花銷也很大,所以沒有多少儲蓄,現在房價不斷上漲,更是買不起了。其實林保怡兩年前就已經在西貢買了靠海的房子,出入也是有著名車代步,荷包自然是鼓鼓的。西貢靠海的房子最低的價格在五千萬以上,身價最少在半億之上。
  • 在新加坡該買期房還是現房?選對了能省15%
    想在新加坡買個房,但不知道現在行情好不好,而且還一直在糾結,到底買期房還是現房。 期房價格更便宜 在新加坡,同等規格的新房價格相較於現房來說,要便宜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