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成功的十大力量!

2021-02-23 正商閱讀

一、夢想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有夢想的人,而且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肯於付出一切。記得在觀音找到唐僧說出西天大成教法的意義時,他的取經夢就被喚醒,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艱難取經路。無論風吹雨打,無論妖魔鬼怪,無論艱難險阻,在他眼裡都不能阻擋他取回真經的夢想。

有人會問夢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看看人類的進步史就知道了,其實人類都在為著自己的夢想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著,上天下海,千裡眼順風耳等等,都是在夢想的力量下實現了。

很多時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夢想的力量也能發揮我們自身的潛能,記得有一次,老婆問6歲的兒子,為什麼現在寫字這麼快了?兒子說,為了玩積木。哈,多簡單的理由,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夢想,讓兒子從一個不愛寫作業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按時完成作業甚至超額完成作業的孩子。


二、行動的力量

唐僧從決定去取經的那一刻起,就為自己的實現夢想設定了目標,並開始行動,永沒有停止過,哪怕知道前面是難以逾越的江河或是高山,哪怕是自己身患重病,哪怕前面是毒蛇猛獸妖魔鬼怪而又沒有徒弟保護,他依然要往西走,唯恐耽誤了取經的行程。

如果說夢想是成功的原動力的話,行動則是成功的保障。只有夢想沒有行動是不可能成功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四川那個地方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他們都想去南海朝聖,一天窮的和尚找到那個富和尚說:我要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我打算去南海計劃很多年了,都沒能實現,你靠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一個水杯一個碗就夠了。富和尚不信,繼續準備自己的計劃,一年後,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而富和尚仍然繼續著自己的計劃最終也沒能去南海。要行動,更要有方向的行動,如果沒有方向,行動多年最終也是原地踏步。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白龍馬成佛之前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一個很勤勞的驢。在白龍馬飛升成佛的那天,白龍馬和驢來道別,驢很不服氣,說我也是個勤勞的驢,三年來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可最後為什麼你成佛了,而我還是驢。白龍馬說,是啊,按路程來說我們走的距離差不多是一樣的,可是我和你的區別就在於,我始終都朝著一個方向走,而你卻永遠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小圈子。

三、學習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很愛學習的人,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會發現,當他們師徒白天趕了一天的路,晚上,唐僧仍然堅持秉燭學習,正是這種不斷的學習,使得唐僧無論從氣質還是言行上都表現的尤為出色,以至成為世人眼中的得道高僧,眾多徒弟心目中崇敬的對象,學習的榜樣。

四、凝聚的力量

唐僧之所以的到眾多徒弟的擁護,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凝聚力的產生除了對徒弟的點化之恩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十分懂得關懷夥伴,比如為徒弟孫悟空縫製衣服,為八戒蓋被子等,使得所有人都記住了他的好,就像孫悟空在被趕回花果山以後,腦子裡想的仍然是唐僧和他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人在花果山,心隨取經人。所以,後來當唐僧真的遇難時,他能夠挺身而出,搭救唐僧,再次保護唐僧順利取得真經。

五、自律的力量

 唐僧的自律性非常強,他能夠在妖魔鬼怪面前不動搖取經的決心,在眾多其他誘惑面前保持自律更是非常難得,比如女兒國國王等,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唐僧在這裡表現非凡,給徒弟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更堅定了隨著唐僧取回真經的決心。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如此,擺在我們成功路上的不單單只有困難,還有很多誘惑,我們應該像唐僧那樣自覺抵制誘惑,用自律樹立自己的形象。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為阻擋我們成功的絆腳石。

六、感恩的力量

唐僧是一個十分懂得感恩的人,在取經的途中,總是不忘對自己的指導觀音以及大指導如來佛及指導團們的感謝,不光是在受到別人幫忙之後的感謝,平時也表現出對指導及指導團們的感謝,使得徒弟們對自己也有感恩之心。

七、指導的力量

 唐僧指導的力量非常強大,誰是唐僧的指導,觀音和眾仙佛,可以說觀音是唐僧的指導,眾仙佛是唐僧的指導團,他們不光是指點唐僧走上取經路,為唐僧選取最優秀的夥伴,同時也給予了唐僧師徒最強大的支持,而唐僧師徒也是最懂得借指導的力,每當遇到自己團隊無法解決的難題時,都是請來指導輕鬆解決。

八、夥伴的力量

唐僧可能在降妖除魔上能力有限,但是他有著非常優秀的夥伴,他們各具本領,而唐僧所做的就是,讓夥伴發揮著各自的力量,共同解決取經路上的難題。有人說我沒有什麼能力啊,這種事我做不了,那好,你找幾個有能力的人來幫你做這件事,你是不是就成功了。

同時,我們還認識到,唐僧和眾徒弟之間是合作關係而不是彼此利用關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取回真經,而在取經的路上大家彼此幫助,發揮團隊的力量,共同進步,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一個人的力量,或者讓某一個人成功,在取得真經的那一刻,他們都從人或妖變成了佛,都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九、銷售的力量

銷售,銷售誰,首先銷售自己,唐僧在取經過程中總愛說一句話:貧僧來自東土大唐,奉唐王差遣到西天拜佛求經的。本來對唐僧不屑的各國國王,立刻對他高看一眼。同時,他的指導也銷售他,知道為什麼唐僧為什麼這麼多磨難嗎?都想吃唐僧肉,呵呵,為什麼呢?因為他是金蟬子轉世,那可是觀音的師兄弟啊,所以身份自然也不同了,眾位徒弟也更服他。唐僧也懂得銷售自己的指導和夥伴。比如為各國國王或百姓降妖的時候,他總說,我的徒弟各個身懷本領,具有降妖除怪的能耐之類的話。

十、法律的力量

做事情要做合法的,唐僧師徒能夠順利取得真經,還有一條那就是合法的。他是經過唐王親自審批,大力支持的事業,並授予通關文牒,所以,他在路經許多國家都被放行,如果沒有可以說寸步難行,更不用說十萬八千裡了。

政商閱讀微信:zsyd88   ---

了解政局,讀透商道。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政商閱讀。

政商閱讀微信推出以來,關注數快速增長,並有很多精英人士關注,說明我們的內容很受大家的歡迎,也希望大家能轉發、推薦,與更多人分享。歡迎大家就自己熟悉的黨政知識、經商之道來稿,投稿郵箱:zsyd@outlook.com  )         

微信帳號:zsyd88

微信名稱:政商閱讀

如何關注:

(關注本帳號後,回復1到120間的任意數字,可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內容,數字不同,內容不同。)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唐僧四人取經成功後,封號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寓意?
    司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而取經後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被封了什麼封號呢?唐僧:旃檀功德佛。唐僧封為旃檀功德佛主要是因為這一路上,他作為凡夫俗子,經歷種種艱難,而且求取真經毅力堅決;領導三個徒弟取得真經。為這趟西天之行做出巨大貢獻,也是對唐僧的一種肯定和支持,待唐僧回到大唐,還要由唐僧去講解真經,對唐僧也是一種安慰。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
    也就是說,唐僧取經的文學及神話化是從唐代開始的。另外一個是史巖先生注意到了飛來峰取經圖像的旁邊,還有一身觀音造像。這身觀音造像雖然已被損壞,但很可能與唐僧取經圖像有關。史巖先生的調查報告雖沒有大篇幅對唐僧取經雕像做過多的討論,卻是此類圖像研究的開創者。
  • 《西遊記》裡唐僧取經成功的真相:最「無用」的人,往往最厲害
    但這個團隊的領導者既不是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不是天兵下凡的豬八戒,而是一個肉體凡胎的和尚——唐僧。他不但收服了那些原本頑劣的徒弟們,還帶領他們抵達西天,獲得重生。為什麼唐僧能夠成功?這就要說一說他出色的管理能力了。
  • [西遊連載28]唐僧取經沒有回頭路
    小寶這裡不得不吐槽說,唐王這裡的見識就斷了,根據小寶的生活經驗,1呢和尚比一般人更缺錢,2呢這和尚比一般人還有錢,3呢和尚人家也是有夢想的,比如融資上市,開開學校什麼的。至於唐僧出發去西天帶沒帶錢,帶了多少錢,咱們也不知道書上也沒寫!總之唐僧作為最早的瑪麗蘇,身邊永遠都有王子孫悟空來保護!再說所有的小說的主人公根本就沒有缺錢的時候不是嗎?一直以來小夥伴們問唐僧師徒的擔子裡究竟裝了什麼?
  • 唐僧玄奘真的是李世民派去天竺取經的嗎?
    孫悟空作為正直、勇敢和力量的化身,孫悟空是中國老少皆知的文學形象。全書以唐太宗時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為題材,描寫孫悟空蔑視一切權威,敢於徹底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權,對玉皇大帝也毫不畏懼,將天宮打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 唐僧取經到底用了多少年?
    要搞清楚,唐僧取經既有真實歷史的唐玄奘取經,也有小說《西遊記》裡唐三藏取經,並不一樣。先說說真的。真實歷史中,唐玄奘取經用了多少年呢?眾說紛紜,不過說別的沒用,看看史書記載吧。記述唐玄奘西行取經歷程的,最重要是兩部書,一本《大唐西域記》,玄奘口述,辯機撰文。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成書。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行呢?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菩薩細數唐僧師徒所受的磨難,發現還差一難,菩薩說,「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於是菩薩即令揭諦,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讓他們師徒再受一難。
  • 唐僧取經團隊只有4人?錯了,一共是44人!
    兩界山下,正當唐僧進退兩難、孤立無助之時,取經團隊內定的大弟子孫悟空出現了,也算是一大安慰,接著師徒二人相依來到盤蛇山鷹愁澗。在這裡又有怎樣的際遇呢?這裡收伏白龍馬自然就不用多說了。今天要講的重點卻是暗藏在這一回中你所忽略的重要信息。唐僧的馬被西海龍王三太子吃了,悟空一邊要去降妖,一邊又要保護唐僧,兩相為難。這時候登場了一大波人物。
  • 西遊記後傳唐僧取經歸來,唐太宗大宴群臣,孫悟空為何不辭而別?
    誰對西天取經最熱心、最迫切?當然是唐太宗。畢竟,唐僧、孫悟空熱心取經,不過是求功名而已。而唐太宗卻是拿取經當搏命。佛派掌控的地府,借給他20年的陽壽,換去他支持取經工程,將大唐的香火分一些給佛教。一旦取經工程失效,那麼借給唐太宗陽壽的合同也就終止,你說唐太宗他急不急?
  • 唐僧也曾中斷取經大業?遇到這隻妖怪他連經都不想取了?
    唐僧在說這句話時是特別果決的,有種不成功便成仁的破釜沉舟的氣魄,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們看到一個兢兢業業的老唐,一路上縱然不停的遇到妖怪,不停地承受艱苦的環境,但是他都沒有放棄取經之事。可是,你們能夠想像到像老唐這樣的人也有打退堂鼓的一天嗎?
  • 取經成功後,為何觀音唯獨不兌現給沙僧的承諾?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唐僧師徒包括白龍馬,觀音都兌現了取經前的承諾,唯有對沙僧失信了!這是為何?  作者 | 牽著蝸牛散步一唐僧團隊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完成取經送經任務,回到西天聽候封賞。唐
  • 【姿勢】唐僧取經,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唐僧,或者叫唐三藏《西遊記》裡著名的草包和尚他的原形,卻是中國佛教界最偉大的法師玄奘大師
  • 除了唐僧和觀音,取經隊伍誰還知道緊箍咒的念法?
    (蝸牛看西遊第2590期)文/牽著蝸牛散步緊箍咒,是唐僧專門控制孫悟空的法寶,知道念法的人只有三位,如來、觀音和唐僧。但是,除他們之外,還有一人知道,並且就在取經隊伍中。觀音準備去長安尋找取經人時,如來取出三個緊箍圈對她說——「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這三個緊箍圈,分別給了孫悟空、紅孩兒、黑熊精。
  • 唐僧發誓3年完成取經大業,卻14年杳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著急?
    唐僧告訴李世民三年後再來,可實際上,他用了十四年,過期了十一年,李世民不著急嗎?唐朝對唐僧的稱呼,就是一口一個「御弟」,別說是親熱甜蜜,他真的不擔心嗎?實際上,當唐僧團隊回到大唐時,李世民是興高採烈的,他帶著一隊人馬前去迎接,沒有一絲責怪唐僧,也沒有一絲關心唐僧遲遲不歸,似乎是理所當然,似乎是真能如此。
  • 除了唐僧和觀音,取經隊伍還有人知道緊箍咒的念法?
    (蝸牛看西遊第4776期)文/蝸牛孫悟空在取經路上聽從唐僧的吩咐,全有賴於唐僧口中的緊箍咒,倘若沒有緊箍咒的制約,悟空哪會被一個囉嗦至極的凡人支使呢?但是,如果說緊箍咒已不是唐僧的專屬呢?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取經隊伍裡還有人會緊箍咒的念法。西遊中有幾人懂得緊箍咒的念法呢?應該是有三人,觀音手中的緊箍咒是從如來手裡接過的——「此寶喚做緊箍兒。
  • 【版權作品】歡喜西遊之唐僧師徒-做自己的取經人
    今天小鑽鑽推出歡喜西遊,祝福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做自己的取經人!在經歷過2020年的患難煎熬中,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1小鑽鑽攜手設計師們設計了這樣一組歡喜西遊IP助開「2021希望之門」歡喜西遊之唐僧師徒神魔皆有人情得失自在我心看歡喜西遊做自己的取經人
  • 孫悟空為什麼不背上唐僧,直接翻一個筋鬥到西天取經?
    那麼問題就來了,孫悟空和豬八戒為什麼都說背不動唐僧,是因為唐僧超重嗎?答案顯然不是。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是,孫悟空駕著筋鬥雲的時候,金箍棒總是藏在他的耳朵裡的。金箍棒有多重?「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並不是說駕雲就不能負重。更何況,《西遊記》中,唐僧經常被妖怪輕輕鬆鬆一陣風就捲走了。
  •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觀音菩薩選擇唐僧師徒進取經團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西遊記》是我國最著名的神話書籍,其中神仙妖魔眾多,但總歸圍繞著兩個重點來寫,那就是孫悟空和取經大業。
  • 取經成功後,究竟誰取下了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
    唐僧手無縛雞之力,偏偏會念緊箍咒,所以能控制孫悟空。 這個緊箍咒是怎麼來的呢?在原著第八回,如來選定派觀音到大唐尋取經人時,拿出三個圈子,對她說—— 「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 唐僧為什麼主動接過李世民敬的酒?說好的取經三年為何卻用了14年
    在我們的印象裡,西天取經路上,人家禮節性地要請唐僧喝酒的時候,唐僧總是很禮貌的推辭,並且告訴對方,酒乃僧家第一戒。 西遊記第12回,唐太宗送唐僧出長安,唐太宗給了唐僧一杯酒。 但是唐僧的動作很奇怪,他沒有像取經路上一樣推辭,而是接了酒杯,然後對唐太宗說: 「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