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發誓3年完成取經大業,卻14年杳無音訊,李世民為何不著急?

2020-12-27 小成熟an

說起中國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其中印象最深的一部還得算《西遊記》。這部電影被改編成無數部電影,到目前為止,86版《西遊記》已經成為永恆的經典。到目前為止,小編還能回憶起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主角們的形象也是各具特色,有武功蓋世的齊天大聖,也有任勞任怨的沙僧,還有對錢沒有什麼欲望,卻愛美人愛吃八戒。

唐僧告訴李世民三年後再來,可實際上,他用了十四年,過期了十一年,李世民不著急嗎?唐朝對唐僧的稱呼,就是一口一個「御弟」,別說是親熱甜蜜,他真的不擔心嗎?實際上,當唐僧團隊回到大唐時,李世民是興高採烈的,他帶著一隊人馬前去迎接,沒有一絲責怪唐僧,也沒有一絲關心唐僧遲遲不歸,似乎是理所當然,似乎是真能如此。

唐僧取經途中,並不穿袈裟,只用九環錫杖。它認為這只是普通的袈裟,沒有任何法力。另外,這袈裟是佛祖賞賜的,唐僧非常喜歡,怕在路上弄壞了袈裟,就一直把它包在包裡。儘管他們註定要經歷81次劫難,但如果唐僧身著袈裟,也不會耽擱太長時間,這就是唐僧在取經途中所犯的最大錯誤。可是他卻沒有惡意,無意中犯了錯誤,給取經增加了很多困難,使原本兩、三年的道路走了14年。

見唐太宗見此情景,似乎已見過生死,但回去後,仍將此事銘記於心,於是便安排唐僧取經。李世民安排取經,一是為了報答閻王為自己增加的20年陽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這裡,要提及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唐太宗在府邸裡享受到了長壽的好處。那時,崔判官正在催促生死簿,唐太宗毫不猶豫地提筆修改,把李世民的壽命從13歲改為33歲。

唐太宗一向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對於唐僧從西天取回三年真經這件事,他從來不相信。西疆大唐到了九千九百裡,三年靠當時的交通,能出唐朝就不錯了,怎麼能回來?唐僧到西天取經,也就是把西天那邊正確的經文抄回來,時間肯定不夠。歸根結底,李世民對於能不能取回真經或許並不在乎,在乎的也只是唐僧到西天取經!存在一個行為,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唐僧取經用了十四年,李世民不著急?原來生死簿上早有了結論
    但再回看原文你會發現,唐僧當年跟李世民承諾,是只需要三年就可以回來的。 唐僧跟李世民說三年就回來,但事實上,他用了十四年,逾期十一年,李世民不擔心著急麼?李世民稱呼唐僧,一口一個「御弟」,別提多親熱甜蜜了,他真不擔心?
  • 唐僧為什麼主動接過李世民敬的酒?說好的取經三年為何卻用了14年
    什麼唐僧怕李世民,李世民不是封了唐僧為御弟嗎?李世民不是非常器重唐僧嗎? 可你不知道,伴君如伴虎,李世民對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尚且殘忍,對你這個非親有故的御弟能沒有戒心嗎?
  • 唐僧玄奘真的是李世民派去天竺取經的嗎?
    全書以唐太宗時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為題材,描寫孫悟空蔑視一切權威,敢於徹底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權,對玉皇大帝也毫不畏懼,將天宮打得天翻地覆的故事。另外還塑造了性格憨直、勇於戰鬥、貪圖享受、好進讒言的喜劇形象豬八戒;取經信念堅定,恪守佛教戒律,心地慈善,但卻輕信讒言,人妖不分的唐僧;以及沙僧、白骨精、鐵扇公主等具有鮮明藝術個性的藝術形象。
  • 唐僧也曾中斷取經大業?遇到這隻妖怪他連經都不想取了?
    (蝸牛看西遊第4338期)文/蝸牛唐僧在在李世民為他踐行前,曾經向李世民保證道——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唐僧在說這句話時是特別果決的,有種不成功便成仁的破釜沉舟的氣魄,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我們看到一個兢兢業業的老唐,一路上縱然不停的遇到妖怪,不停地承受艱苦的環境,但是他都沒有放棄取經之事。可是,你們能夠想像到像老唐這樣的人也有打退堂鼓的一天嗎?
  • 西遊記後傳唐僧取經歸來,唐太宗大宴群臣,孫悟空為何不辭而別?
    誰對西天取經最熱心、最迫切?當然是唐太宗。畢竟,唐僧、孫悟空熱心取經,不過是求功名而已。而唐太宗卻是拿取經當搏命。佛派掌控的地府,借給他20年的陽壽,換去他支持取經工程,將大唐的香火分一些給佛教。一旦取經工程失效,那麼借給唐太宗陽壽的合同也就終止,你說唐太宗他急不急?
  • 唐僧為何最終都沒有恢復金蟬子記憶?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換言之,詩歌暗示:在經過凌雲渡之後,金蟬長老的記憶全部恢復,而作為金蟬第十世轉世的唐僧,其肉體凡胎已經脫去。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有道理!  從如來佛祖的角度來說,唐僧恢復金蟬長老的記憶,是其完成取經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取經行動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在靈山佛派高層中加強如來佛祖所代表的主事派力量。
  •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觀音菩薩選擇唐僧師徒進取經團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西遊記》是我國最著名的神話書籍,其中神仙妖魔眾多,但總歸圍繞著兩個重點來寫,那就是孫悟空和取經大業。
  • 西遊記;雖是本神話小說,卻包含李世民讓唐玄奘取經的歷史真相
    哈嘍大家好我是搞笑黃風怪,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西遊記;雖是本神話小說,卻包含李世民讓唐玄奘取經的歷史真相,大家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西遊記這本小說相信大家都看過,小說講述的就是唐僧西行取經的故事。而這段長十萬八千裡的路途上,無數的妖魔鬼怪想要吃掉唐僧,甚至還有想要嫁給唐僧的。
  • 唐僧其實死在了取經路上,在靈山取得真經的另有其人?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在這個環節中,唐僧其實是被掉了包。 在原著第九十八回,取經團隊過了金頂大仙的玉真觀,來到了凌雲渡。這渡口有多兇險呢?原著是這樣描述的—— 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
  • 唐曾師徒四人取經,原因竟是緣自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個「夢」
    大家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唐太宗要派唐曾去西天取經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不然。第一個疑問:唐太宗為何要派唐僧去取經?自古以來,我祖上歷代君主就一直以華夏本土為世界中心,俯瞰眾生,對於八荒蠻夷都不屑一顧。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行呢?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菩薩細數唐僧師徒所受的磨難,發現還差一難,菩薩說,「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於是菩薩即令揭諦,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讓他們師徒再受一難。
  • [西遊連載28]唐僧取經沒有回頭路
    唐僧成為取經人,李世民也改口了,改叫唐僧為御弟,唐僧也從玄奘法師變成了三藏法師,老唐的地位在大唐的地位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世民的乾弟弟,大唐所有和尚的老大。
  • 女兒國國王擅自更改通關文牒,唐僧孫悟空見了,為何還連連道謝?
    通關文牒是李世民當初交給唐僧的,這是寶貝!這是取經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為何?因為唐僧取經從東土大唐出發,最後抵達天竺雷音寺,殊不知,這當中是穿過了好多個國家的。而從這國去往那國,需要什麼?護照!沒有護照則是犯法的,屬於「偷渡」,更何況唐僧師徒還一路帶著許多行李。
  • 《西遊記》中,唐僧的徒弟都會騰雲駕霧,為何不讓徒弟帶著他飛?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當然雖然說的是唐僧師徒取經,但真正指定的取經人卻是唐僧。至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則是負責保護唐僧安全而已。換而言之,若沒有唐僧,就算他的三個徒弟去到雷音寺也是拿不到真經的。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辛苦趕路不說,重要的是唐僧一路上還是妖魔鬼怪所要得到的對象。
  • 罪臣之子,他為何被觀音請去吃唐僧肉?
    天下哪有犯人犯錯不求法官開恩而求劊子手不砍頭的道理?這明顯是一個圈套,但涇河龍王卻沒看出來,更可笑的是唐王也犯了糊塗,居然滿口答應了涇河龍王。最終結果自然是涇河老龍被砍,他天天提頭去找李世民申冤。 閻王收到舉報信後,把唐王魂魄勾來當面對質,魏徵託崔判官偷改了檔案,使他有驚無險還魂。
  • 朱紫國王為何聽到唐僧提起魏徵,便發出低嘆,看他們都說了什麼?
    為何,唐僧提到魏徵,朱紫國王的心情與反應會有那麼大?結合《西遊記》原著,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一、唐僧與朱紫國的主要對話內容見到唐僧,朱紫國王問:高僧,你那大唐,歷經多少名君,又有多少賢臣?唐王又為何要遠山涉水,西天取經?「三皇治世,五帝分倫,堯舜正位,商湯安民。成周子眾,各立乾坤。
  • 唐僧為何不敢娶女兒國女王?因為那只是一場陰謀
    然而,作為大唐第一學霸,唐僧雖然動了情,但還是不敢越過雷池。與其說是因為怕耽誤了取經,倒不如說他怕捲入大唐與女兒國的政治糾紛。表面看,這是一場門當戶對的結合,實際上背後危機四伏。唐僧那不堪的身世根據《西遊記》記載,唐僧的父親是新科狀元,母親是當朝宰相的女兒。父親中狀元當天,路過宰相府,接到了宰相女兒的繡球,於是兩人成親。
  • 判官在生死簿上,為李世民添了20年的壽命,閻王看破為何不說破?
    涇海龍王遷怒於唐太宗,於是每天夜裡就驚擾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不僅如此,涇海龍王還到閻王殿狀告李世民不守信用,大呼自己死的冤枉,一定要讓李世民抵命。閻王為了解情況,於是就派小鬼到李世民的夢中傳喚李世民。
  • 唐僧取經圖像始於何時?
    毫無疑問,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的《大唐西域記》(646年)、麟德元年(664年)唐冥祥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道宣(596~667年)撰《續高僧傳·玄奘傳》及慧立、彥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688年)是唐僧取經故事的藍本。
  • 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第一個妖怪是誰?沒背景為何也安然無恙?
    她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吃塊唐僧肉(一塊就行),或者與唐僧啪啪啪一下(一次也可以),結果統統被金箍棒丟翻。 但是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第一個妖怪,不,準確說是三個妖怪,不僅把唐僧一行捆綁起來,而且挖心嚼屍吃了唐僧兩個凡人徒弟,可是,他們一點卵事沒有,太白金星來救唐僧時,似乎還有點怕他們。 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