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其中印象最深的一部還得算《西遊記》。這部電影被改編成無數部電影,到目前為止,86版《西遊記》已經成為永恆的經典。到目前為止,小編還能回憶起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主角們的形象也是各具特色,有武功蓋世的齊天大聖,也有任勞任怨的沙僧,還有對錢沒有什麼欲望,卻愛美人愛吃八戒。
唐僧告訴李世民三年後再來,可實際上,他用了十四年,過期了十一年,李世民不著急嗎?唐朝對唐僧的稱呼,就是一口一個「御弟」,別說是親熱甜蜜,他真的不擔心嗎?實際上,當唐僧團隊回到大唐時,李世民是興高採烈的,他帶著一隊人馬前去迎接,沒有一絲責怪唐僧,也沒有一絲關心唐僧遲遲不歸,似乎是理所當然,似乎是真能如此。
唐僧取經途中,並不穿袈裟,只用九環錫杖。它認為這只是普通的袈裟,沒有任何法力。另外,這袈裟是佛祖賞賜的,唐僧非常喜歡,怕在路上弄壞了袈裟,就一直把它包在包裡。儘管他們註定要經歷81次劫難,但如果唐僧身著袈裟,也不會耽擱太長時間,這就是唐僧在取經途中所犯的最大錯誤。可是他卻沒有惡意,無意中犯了錯誤,給取經增加了很多困難,使原本兩、三年的道路走了14年。
見唐太宗見此情景,似乎已見過生死,但回去後,仍將此事銘記於心,於是便安排唐僧取經。李世民安排取經,一是為了報答閻王為自己增加的20年陽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這裡,要提及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唐太宗在府邸裡享受到了長壽的好處。那時,崔判官正在催促生死簿,唐太宗毫不猶豫地提筆修改,把李世民的壽命從13歲改為33歲。
唐太宗一向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對於唐僧從西天取回三年真經這件事,他從來不相信。西疆大唐到了九千九百裡,三年靠當時的交通,能出唐朝就不錯了,怎麼能回來?唐僧到西天取經,也就是把西天那邊正確的經文抄回來,時間肯定不夠。歸根結底,李世民對於能不能取回真經或許並不在乎,在乎的也只是唐僧到西天取經!存在一個行為,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已經達到了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