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叔叔和他的漢字研究

2022-01-05 文化交流雜誌

CULTURAL DIALOGUE文 化 交 流

發行150多個國家地區,中英文雙語編排

美國矽谷有很多傳奇的故事,現在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漢字叔叔,也是曾經的矽谷工程師。我們投拍的《矽谷中國人》紀錄片,也是因為我們認為漢字叔叔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文化傳播者,所以把他歸納到了這個紀錄片中去。雖然他是藍眼睛高鼻子,但實際上他比大多數中國人都懂得漢字及漢字歷史。

2017 年,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登上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欄目的舞臺。

2002年的矽谷,有一條非常繁華的街,那就是山景城的卡斯楚街。當時的Palo Alto的大學街冷冷清清,科技文化在1995年的經濟蕭條後,尚未在這個後來的「宇宙中心」恢復元氣。而卡斯楚街卻是人山人海,白天晚上都有工程師和創業者在那裡吃飯喝酒,甚至在咖啡館開會。那個時候我常常帶著我的兩個女兒去一家臺灣人開的、叫「元寶之家」去吃牛肉麵。我和漢字叔叔就是在這個店裡認識的,但我對當時對話並沒有任何印象,只記得他說自己來自俄勒岡州的梅德福(Medford)小鎮,那個鎮有很多微型啤酒廠,還有一個1910年成立的全球最大的美食郵購公司 Harry & David。漢字叔叔叫理察 · 西爾斯 (Richard Sears), 在一個高科技公司當工程師。後來他的太太從臺灣來看他,我請他們在家裡吃飯。談話間可以聽出,太太並不能理解理察這種把錢都花在漢字研究上的執著。他有個網站,將漢字電腦系統化,他把工資和時間都投在了這個網站上。他們後來離婚了,我覺得她無法理解他的志向和興趣,他也無法滿足她過正常生活的願望。

有一次我帶父親和兩個女兒去舊金山金門公園植物園,漢字叔叔也去了,他用漢語給我父親講那些奇花異草,他知識浩瀚,尤其是對漢字的精通,令我們十分佩服。一轉眼許多年過去了,漢字叔叔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孩子們都長大了。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報導他的文章出現在《世界日報》上。

報紙刊登了一張黑白照片,那是童年的漢字叔叔與父母兄長站在一起。照片上那個抱著橄欖球、可愛地咧著嘴笑的白人小孩,誰能猜想到他一生的命運如此坎坷多舛?他一直在美國東部過著漂泊無居的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繼續研究漢字的發展模式,傾囊建立了「Chinese Etymology字源」網站。

 

在意識到世界上只有7%的人將英語作為母語來使用,而有20%的人說漢語後,1972年,22歲的理察 · 西爾斯決定買一張單程飛機票飛到臺灣學習漢語。

他當時一句漢語都不會說,身上也僅剩80美金。他找了份教英語的工作維持生計,並在幾年間學會了一些漢語。

之後又返回美國讀書、工作,但是他的生活總是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40歲那年,理察還未學會讀寫漢字,他決心在死之前一定要掌握漢字的認讀。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他不太喜歡在不了解每個漢字背後邏輯的情況下死記硬背漢字。

有一天,他忽然認識到中國漢字起源於象形文字,但是要從書上看到的象形文字的字源實屬不易,而且常常有錯。他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將古代漢字電腦化,為的是將錯誤的漢字的故事剔除,給公眾看漢字背後真正的故事。

1994年,他經歷了一次致命的心臟病,他知道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還剩一年光陰的話,一定要電腦化《說文解字》。一年之後,他仍然活著,於是,他在之後的25年裡繼續收集整理共九萬六千多個古漢字的字形,放到他的網站上,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並且一直在做常見的一萬三千多個簡化字和繁體字背後的發展演變軌跡的獨立研究。

2002年,也就是我們此前見到他最後一面的那年,美國經濟危機使他失去了矽谷的工作,而後他尋到了一份河道管理員的工作。2007年,他徹底失業,再也無力支付助理薪酬。即使這樣,為了保持他創辦的漢字研究網站的純粹,他拒絕接受商業廣告的入駐。他在網站開通了捐贈功能,「我從1994年開始自費研究古漢字。請求援助捐款,我才可以繼續漢字研究,持續免費提供這些內容,並且沒有廣告幹擾。」然而,這一年只收到50美元的捐款,這點錢根本就是個玩笑,哪裡會夠維持網站的運營呢?

於是,他決定前往中國大陸尋找幫助。

2011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國網友發現了他的網站,忍不住發了一條這樣的微博:「這個人叫理察 · 西爾斯,他用20年的工夫(1991—2011)手工將中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數位化處理,並上傳網絡,供所有人免費使用。」接下來的一個月,這條微博被不斷轉發,他被中國的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漢字叔叔」,網站點擊量達到了60萬。那時的他還在美國過著簡樸潦倒的生活。自從中國人發現了他,他才引起了極大關注,「漢字叔叔」的名號不脛而走。理察受邀到中國研究古代漢字,並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物理。2011年以來,「漢字叔叔」在中國的知名度與日俱增,媒體曝光量也隨之大幅增長。時至今日,他的網站仍是在華外國人學習漢字的主要平臺。

漢字叔叔的南京工作室。朱旖旎 / 攝(來源:南報網)。

2021年9月,我接到漢字叔叔的邀請,他的工作室將在南京揭牌。以下是邀請函的部分內容:經溝通匯報,專家組評審,南京市委宣傳部於近日批覆,同意設立「漢字叔叔工作室」作為「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依據《南京市文化人才工作室引進管理細則》運作管理,茲定於 2021 年 9 月 17 日 15 時在南京海智灣·紫東國際人才街區舉行「漢字叔叔工作室」揭牌儀式,屆時將有多位政府領導、行業專家、知名文化企業代表以及新聞媒體朋友參加。謹此,感謝您多年來對漢字叔叔研究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誠摯地 邀請您撥冗出席揭牌儀式活動,共同見證這一難忘時刻!活動現場設置了漢字叔叔工作與作品展示區,並採用了AR等科技手段進行了現實增強,歡迎您參觀體驗與現場指導。希望今後您能繼續關注支持漢字叔叔的相關工作!

我請國內的朋友送去了三個高達1.8米的花籃,並請浙江的書法家朋友為漢字叔叔書寫了「星漢璀璨」的匾牌。

至今,由漢字叔叔理察 · 西爾斯創建的漢字字源網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漢字字源庫,全球的月訪問量達100多萬次,用戶遍及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漢字叔叔」拿到了「中國綠卡」,打贏了侵權官司,創業的產品也陸續上市……到中國近10年,輾轉不同的城市,總是漂泊的「漢字叔叔」終於有了「家」。這一次,他說:「不想走了。」

南京工作室的揭牌,使漢字叔叔在南京有了家,還養了一條叫晃晃的狗,有一個叫李子的助理。閒暇時,他會出門和陌生人聊天,和鄰居相處時間長了,生活裡有了很多滋味。「很多年前,我到過南京,現在想起來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漢字叔叔說,如今自己想留下來,不走了,做一個南京人。  

祝71歲的漢字叔叔晚年對漢字的研究更加順利,在網際網路上建立的漢字網絡資料庫系統如星河璀璨。

Uncle Hanzi and His Hanzi Research

There are many legendary stories in Silicon Valley in US. Uncle Hanzi’s story is one of them. The documentary film Chinese in Silicon Valley we made also has Uncle Hanzi in it. Although he has blue eyes, he actually knows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ir history better than most Chinese people.

Castro Street in Mountain View was very prosperous in Silicon Valley in 2002. Lots of engineers and entrepreneurs went there eating, drinking or having business meetings in the café day and night. It was in a restaurant called Yuanbao House on the street, I first met Uncle Hanzi, aka Richard Sears. Coming from Oregon, he worked in a high-tech company as an engineer. But he had a great passion for Chinese language. He almost spent all his spare time and money resear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ttempting to computerize them. I guess that’s the reason for his divorce since her wife couldn’t understand his aspirations and he couldn’t fulfill her desire to live a normal life.

Once my family went to the Golden Gate Park Botanical Garden in San Francisco with Uncle Hanzi. He introduced those strange flowers and plants in Chinese to us. We were so impressed with him, especially of his propound knowled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n Uncle Hanzi disappeared from our lives for years till we saw an article about him in World Daily. He has been roving in the East of US these years, working, researching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running a website called 「Chinese Etymology」 with all his efforts. To trace the etym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definitely a state level project. You cannot imagine that an American is willingly to spend all his money and time doing this throughout his lifetime, which, to be honest, should be done by the Chinese people.

In 2017, I met Uncle Hanzi again in Shanghai and learnt about his experience during those years. In 2002, he lost his job in Silicon Valley due to economic crisis and lived a very tight life. Despite all his personal difficulties, he didn’t stop his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s nor did he accept any commercial advertising on his website. He attempted to find contributions, but failed. That’s why he finally decided to came to China for support later.

Back in 1972, Sears was determined to learn Chinese and bought a one-way air ticket to Taiwan. He couldn’t even say a word of Chinese at that time and what’s even worse was he got only 80 US dollars left. He found a job there while learning Chinese and returned to US later. In 1994, he got a severe heart attack, which made him decided that if he had only one year left, what he most wanted to do was to computerize all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Shuowen Jiezi (literally 「discussing writing and explaining characters」), a dictionary dated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Then in the following 25 years, he collected over 96,000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built up the data base.

In 2011, Sears became famous overnight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after a Chinese blogger wrote a post about his Chinese etymology website. Amazed with his two decades of effort resear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netizens gave him an affectionate nickname Uncle Hanzi (Hanzi Iiterally means 「Chinese characters」). He was invited to continue the research and taught physic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ince then, Uncle Hanzi has developed a growing influence across China and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public media. Till now Chinese etymology is still the most popular website for foreigners to learn Chinese characters.

In September 2021, I got an invitation from Uncle Hanzi to atte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his studio in Nanjing. I asked my friends home to send three flower baskets up to 1.8 meters and asked my calligrapher friends in Zhejiang to write a plaque of 「Xinghan Cuican」 (literally 「a sea of bright stars) for Uncle Hanzi to celebrate the milestone.

Now 「Chinese Etymology」 has become the biggest free data ba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over one million monthly visits and users hail from 170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globe. After staying for a decade in China, Uncle Hanzi finally obtained the green card in 2020. And he said he did not want to move any more this time: his studio has become his new home and China has become a new home.   

長 按 二 維 碼

關 注 公 眾 號

投稿 合作 轉載

請 聯 系

郵箱:whjl@vip.163.com

相關焦點

  • 「漢字叔叔」:讓漢字講故事
    他覺得這樣收費不合理,於是拒絕。結果,護照被扣留,他必須離開。遭此境遇,他的朋友在網上發出求助信,試圖為他謀求一份在中國的工作,以便能獲得工作籤證而長期留在中國——「這裡是研究漢字最好的地方。」結果,他收到500多封郵件,增加了1500多位「粉絲」,幾份工作已進入面對面的洽談階段。「漢字叔叔」認為,他失去護照,換來這些,是值得的。
  • 漢字叔叔
    此前他只是個有著不尋常的業餘愛好的學者——直到他的漢字字源網在火起來。他創辦的西爾斯漢字字源網站對現代中國最常用的6552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進行考查,當時他沒有多少粉絲。這位學者在美國安靜地生活著。而現在,希爾斯的新浪微博擁有超過20000名粉絲,被稱作「漢字叔叔」,在中國他成了小有名氣的名人。希爾斯花了10年時間學習漢語,花了20年建立一個漢字(漢字帶拼音注)的資料庫,又花了10年時間建立他的字源網站。
  • <轉>漢字叔叔richard - 留住漢字叔叔_《活著》_騰訊新聞_騰訊網
    人和人的緣分有時就是從一個點開始的,不知道哪一個點突然戳中了你,然後就開始尋找他的痕跡,了解他的故事,彼此靠近。漢字叔叔的故事在網上可以找到很詳細的報導,在這我只想講講認識他15天來的經歷和感受。他是一個有很多故事的人,他是一個有著孩子般好奇心的人,他說自己是一個科學家,儘管他研究的是漢字。
  • 70歲美國「漢字叔叔」潛心研究30年 用「黑科技」講述漢字啟蒙故事
    70歲的理察·西爾斯來自美國,因為非常喜歡漢字,被稱為「漢字叔叔」。40歲,他開始學習漢字,如今已有30年,也變成了「漢字爺爺」。今天(8月28號),由他編寫的《漢字書局·字源卡》正式發行,藉助虛擬實境科技講述漢字啟蒙故事。
  • 央視專訪「漢字叔叔」
    ,講述他研究漢字背後的故事。△央視《面對面》節目專訪「漢字叔叔」片段71歲的理察·西爾斯出生於美國西部的俄勒岡州,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熱愛中國文化。其創辦的漢字字源網網站(Chinese Etymology)於2002年上線。網站匯集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可以查詢漢字的「前世今生」的演變過程。隨著這一網站的「走紅」,理察·西爾斯被廣大網友稱為「漢字叔叔」。
  • 漢字叔叔熱衷研究漢字成「網紅」 狂刷信用卡買書差點被凍結
    2018年5月17日訊,他是一個美國人,卻來中國研究古代漢語;他上大學時學的是物理和計算機專業,卻用其中的內在邏輯來解釋漢字的演變;李環宇 攝他創辦了一個小網站,多年來不溫不火,但最近卻成了網紅……68歲的美國老人理察有三個名字,理察·西爾斯、斯睿德和漢字叔叔,但是他最喜歡的名字卻是中國網友們給他起的暱稱「漢字叔叔」。
  • 我眼中的「漢字叔叔」
    我非常榮幸能遇見這樣一位愛漢字就像愛生命一樣的老先生。他就是來自美國,為了研究漢字不惜傾盡家財,其事跡感動千萬網友的「漢字叔叔」斯睿德。    那天的細雨與微風似乎比往日更冷些,但我們銀杏南校卻異常溫暖——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BBC電視臺聯手江蘇衛視一行15人來我校進行小學識字課及書法教育的拍攝。其中一位鬚髮皆白、和藹可親的外國老人如磁石一般吸引了我的注意。
  • 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專訪漢字叔叔:漢字是我最寶貝的東西
    回顧漢字叔叔迄今為止的經歷與抉擇,令人嘆為觀止,只能用「自由」和「純粹」來形容,或許還有一些「狂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他如何建起人生中那些裡程碑,又怎樣與漢字結下了不解之緣。71歲的理察·西爾斯來自美國,他的中文名叫斯睿德,還有一個綽號「漢字叔叔」。斯睿德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時間,也就是50年,都在做一件事,研究漢字。而三個稱呼裡,他最喜歡的,就是「漢字叔叔」。
  • 漢字叔叔:我在南京「說文解字」
    南京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領銜名家記者 | 張甜甜編輯 | 祁績設計 | 鮮曼青排版 | 王婧校對 | 熊向寧「 漢字是我最寶貝的東西,它不只是中國的,每天,他的腦子裡都在思考無數個關於漢字構成的「為什麼」,這是他享受生活的獨特方式。但這顯然是一個「燒錢」的愛好。搜集漢字演變資料、維護漢字字形資料庫……理察 · 西爾斯之前攢下的30萬美元積蓄被逐漸耗盡。最難的時候,他連每年47美元的伺服器租賃費都拿不出。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錢從哪來,一下子把遨遊在漢字海洋中的理察 · 西爾斯拍到了殘酷現實的沙灘上。
  • 「漢字叔叔」:願你一年一次有收穫
    理察·西爾斯,1950年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在他出生的小鎮,百分之百的居民都是白種人,都講英語,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他選擇了漢語,因為他覺得漢語奇妙,而且世界上將近20%的人在說,他很想知道,使用漢語思考是怎麼回事。
  • 全國總決選評委「漢字叔叔」專訪:擇一事終一生,美國「漢字叔叔」的中國故事
    這位神似山德士上校的美國大爺並不會炸雞,但他的志趣倒同樣可以用"KFC"概括:在他看來,中國的最大奇妙莫過於漢字。他深耕漢字50餘年,創立了「漢字與詞源」網站,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廣大求知者,引發強烈反響。最近,我們有幸採訪到了這位老學究——「漢字叔叔」斯睿德(Richard Sears)。
  • 美國「漢字叔叔」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12月20日,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南京舉行學術顧問聘任儀式,聘請國際著名漢字資源研究學者、70歲的美國「漢字叔叔」 ——理察·西爾斯為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並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專家評委。雙方將共同攜手,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 揭秘漢字叔叔背後的故事,一萬個贊!
    他來自美國,名叫理察.西爾斯,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漢字叔叔」。理察對中國漢字有著巨大的熱情,他堅持研究和傳播漢字多年,在此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都沒有放棄。「他讓我們感動,也該讓我們羞愧。」「汗!沒想到自己經常檢索的漢字網,竟然是一個美國人創建的。」「這個人是理察·西爾斯,綽號「漢字叔叔」。
  • 對許慎《說文解字》提出不同觀點的「漢字叔叔」竟是個美國大叔?
    40多歲時的一次劫難後,他用8年的時間創辦了開放漢字資料庫網站「漢字與字源」。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他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稱號——漢字叔叔。漢字叔叔本名理察·西爾斯,他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斯睿德,但時間長了,他發現別人還是更喜歡叫他漢字叔叔。
  • 美國「漢字叔叔」受聘新航道學術顧問 助力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美國「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受聘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學術顧問理察·西爾斯,是國際上最早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研究漢字字源的學者之一。擁有物理學學士和計算機碩士學位的他一直痴迷中國漢字文化。16年前的一天,正在和朋友聊天的西爾斯突發心臟病,經過心臟搭橋手術救回一命後,醫生告訴他生命或許只剩下了最後一年。面對生命最後的時光,他決定做自己一直想做卻還沒有行動的事:將《說文解字》數位化。為了將十萬多個古漢字建立資料庫,西爾斯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終於在2002年,漢字字源網網站(Chinese Etymology)公開上線。
  • 「漢字叔叔」和美國心胸血管外科專家,緣何都對南京一往情深?
    他於26年前開始研發的「漢字字源」網站,如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漢字字源資料庫之一,收錄近10萬個古代中文字形,6552 個最常用的現代中文字字源,31876 個甲骨 文,24223 個金文,以及49705個篆書……在中國遊歷多年後,2019年底,「漢字叔叔」終於定居南京,並成為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特聘專家,70歲的他正和一個創業團隊,聯袂攻關如何用生動活潑的音視頻形象講述漢字演變故事
  • 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漢字發源地構築漢字文明高地
    李運富首創「漢字學三平面理論」,開拓了漢字學研究的新視野。他認為,通行的「漢字形音義三要素說」存在理論缺陷和實踐困惑,漢字學體系需要重構。正如人有外形、身體結構和社會性,建築有外形、內部結構與使用功能,漢字本體的基本屬性也應該是:形體、結構和職用。  這三者分立而不分離,漢字研究應從這三方面進行考察,從而建立漢字形體學、漢字結構學、漢字職用學三維一體的新格局。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對於學習日語,研究和製漢語的人來說,比起艱澀的語法,也許獨特的字形、不同於標準語的音調更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執教於早稻田大學,被譽為「國字研究第一人」的笹原宏之教授,從小時候翻開《漢和辭典》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開始累積對國字源源不斷的喜愛。
  • 饒有興味的漢字起源研究-光明日報-光明網
    作為漢字使用者,我認為《漢字起源新解》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全世界60多億人口當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漢語、漢字的人口有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對於這種語言和文字的起源有深入了解的人卻很少。作為中國人,不了解自己使用的語言的來源是最大的缺憾。
  • 漢字原本是一個富礦
    可是有一天,一個剛入學的孩子突然問「垚」字怎麼念,因為他們班一個同學的名字中正好有這個字,我腦子突然一片空白,孩子得意地說念「yáo」,我想是他們老師專門在課堂上講過這個字,回來故意考考以文字為職業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