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大洋上的守護女神,令人尊敬的PBY「卡特琳娜」水上巡邏機

2020-12-25 歷史皇太后

在當代影視作品中,時常會出現的船型水上飛機似乎總會和某種浪漫的情懷聯繫在一起,而這些飛行器與大海之間的聯繫使其散發出與陸地起降的同胞們完全不同的魅力。之所以水上飛機如此的盛行也是有其無奈之處,在那個跑道條件不理想的年代,廣闊的水面往往是大型飛機起降最簡單直接的解決方式。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PBY「卡特琳娜」水上巡邏機就是這當中的佼佼者。整個二戰期間,「卡特琳娜」活躍在世界各大海域的上空,有美軍作戰的海域就必然有這種水上巡邏機。作戰中,「卡特琳娜」曾擊沉和重創過至少20艘軸心國潛艇,它們在大西洋沿岸進行的反潛巡航很大程度地避免了運輸船隊受到潛艇的襲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同回顧這架飛機的傳奇生涯。

一、傳奇的誕生

「卡特琳娜」這個綽號來源於洛杉磯沿岸不遠的美麗小島——聖卡特琳娜島(Santa Catalina),不過其真正的起源之地倒是與溫暖乾燥的加州相差甚遠。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美國海軍開始尋求新一代遠程水上飛行艇,認為新機型必須採用全金屬上單翼布局,空重5.9噸以上,翼展至少30米,巡航時速177公裡的前提下最大航程需達到3219千米,這一艱巨的任務最終被紐約州水牛城的團結公司所拿下。

團結公司之所以有如此足的底氣是有原因的:成熟的航空設計和天才設計師艾薩克·「麥克」·拉頓。拉頓之前曾參與過波音的XPB飛行艇的設計,這些寶貴的經驗讓公司有信心參與到海軍新型水上飛機的競標中,即便公司此前從未推出過任何多引擎大型飛機或船型水上飛機。

綽號為「海軍上將(The Admiral)」的XPY-1飛機於1928年2月完成了設計工作。次年1月10日,原型機首飛成功,但由於研發費用過大,原型機的費用變得十分高昂。公司決定立即改變戰略,下令讓工程團隊將 XPY-1 改為商用飛機來回收成本。在拉頓的帶領下,可乘坐22至30人,最大航程1609千米的商用飛行艇 Model 16 綽號「海軍準將(Commodore)」便應運而生。

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後,團結公司打算對 XPY-1 的設計實行更大幅度的改進。拉頓在維持原有機身長度和翼展的前提下,在機翼下方增加了一對長度大約是主翼一半的短翼,並將浮筒安裝於短翼的下方。這樣做雖然看起來略顯保守,但實際上既增加了起降時的抗衝擊能力,並且使翼下掛載深水炸彈等武器成為了可能。此外機身中原本的開放式艙室也全部改為封閉式結構,尤其是駕駛室。

1931年5月,也許是預感到了這個機型的巨大潛力,海軍向團結公司撥款要求製造一架 XP2Y-1 原型機,同年,在進行了多次的測試之後,海軍要求拉頓修改 XP2Y-1 的設計,後者將一架 P2Y-1 的發動機拆除,換裝了兩臺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並將布局改為半埋式,與機翼融為一體,使其成為 XP2Y-2 原型機。

這項改進使巡航速度提高了16千米,並且有效航程進一步增加。心滿意足的海軍下達訂單對現有的23架 P2Y-1 進行升級,將其稱為XP2Y-3。

1933年6月1日,對現役 P2Y 的航程和攻擊能力愈發不滿足的海軍向團結公司提出了新型飛行艇的性能需求,綜合性能指標比起6年前更嚴格。在審核過機體的初步設計和模型之後,海軍以及團結公司於同年十月正式籤署了原型機的研製合同,將其定名為 XP3Y-1。

新的原型機無論在布局、機翼、機身和武器的配置上,都要比之前的P2Y系列有了巨大的改動。1935年3月21日,XP3Y-1在美軍諾福克空軍基地進行了首飛測試,1935年6月29日,團結公司最終與美國海軍籤訂了合同,將提供60架以 XP3Y-1 為標準的新型水上巡邏機。考慮到其擁有一定的魚雷和炸彈掛載能力,這批飛機被賦予了正式代號 PBY-1。

二、「卡特琳娜」的秘密武器

「卡特琳娜」的首批型號PBY-1為全鋁合金制上單翼機,機身呈船形,其內部有5個水密隔艙,提高了飛機的抗沉能力,而為了長時間作海上巡邏,機上有床位、廚房和食物儲存艙,其機頭為導航員和投彈瞄準員艙,其後為配有正副駕駛員的駕駛艙。機身中段為防衛機槍手艙,其擋風玻璃罩在PBY-5之前是平面而之後被改為蛋形而且凸出於機身外。

機身下是船底狀,其起落架在PBY-5A之前都是固定而不能收起,在PBY-5A之後改為主起落架在機身中段可向上折起收藏在機身左右兩側,前方的起落架為單一支柱而且也可向上收起,之前的型號也依此被改造。

機翼在機身上方並以一支柱互相連接,在其左右兩側也各有兩條細支柱連接,近機身兩側各有一具普惠R-1830風冷式發動機,左右各有一個浮筒,浮筒可向上折起而成為翼端從而減少風阻。

在武器方面,擁有機鼻機槍轉塔的一挺 7.62 毫米機槍,腰部機槍站的兩挺 7.62 毫米機槍,以及腹部機艙內的一挺 7.62 毫米機槍。除腹部機槍備彈 500 發外,其餘機槍都是 1,000 發。腰部機槍站也可以安裝 12.7 毫米機槍,但彈藥減少到 800 發。攻擊武器包括 4 枚 147 千克深水炸彈,4 枚 225 千克炸彈,或 4 枚 454 千克炸彈,或兩枚 646 千克 MarkIII型魚雷。

雖然「卡特琳娜」水上巡邏機在火力和防禦方面有著巨大優勢,但是缺點也是十分明顯,那就是它的飛行速度十分緩慢,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PBY的領航員需要的不是無線電與秒表,而是一本日曆。

在PBY-1型服役後,為了更好地適應戰爭的需要,美軍隨後在PBY-1的基礎上分別研製了PBY-2到PBY-6A六種衍生機型。在機體、發動機、尾翼等細節方面有了巨大的改動,可謂是把機體的防護力和靈活性提升到最大。

三、翱翔在實戰

「卡特琳娜」的首次出場並不是特別成功。珍珠港事件中,日軍突然襲擊對夏威夷的巡邏機中隊來說簡直是個災難。其中第1巡邏機聯隊的 27 架飛機被毀,6 架受損,僅 3 架正在巡邏的 PBY 得以倖免。在珍珠港福特島整個 VP-22 中隊在遭受炸彈襲擊並摧毀滑行斜坡後失去了戰鬥力。而且在戰鬥中,日軍充分利用「卡特琳娜」速度偏慢的劣勢和防護力不足的情況,對「卡特琳娜」進行了幾乎滅頂性的摧毀。

根據這種情況,美軍及時升級了PBY的性能和防禦力,升級後的「卡特琳娜」被要求用於魚雷攻擊任務,實際戰鬥中 PBY 實施了大量魚雷攻擊,多數是在戰爭初期的夜間多機實施攻擊。PBY 取得了一些戰果,並且自身損失很小。

在所有卡特林娜中隊發展和使用的戰術中,最有效和最壯觀的是 1942 年中期直到戰爭結束在南及西南太平洋實施的夜間搜索攻擊,此戰術被稱為「黑貓」戰術。由於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中 PBY 遭受大量損失,在防空炮火和戰鬥機攻擊面前顯得很脆弱,所以海軍考慮將卡特林娜用於夜間攻擊任務。

當時日軍慣於在夜間使用駁船和登陸艇運送補給和人員,以維持他們在太平洋眾多島嶼上的駐軍,在安裝了有效的雷達後,PBY 將被用於夜間襲擾性攻擊。黑貓裝備的無線電高度計允許 PBY 可以在戰鬥機害怕接近的漆黑海面上掠過,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進入敵人控制的地區。黑貓可以整晚巡航,通過雷達搜尋獵物或在日本運輸艦航線附近伏擊。

在搜救方面,「卡特琳娜」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最著名的表現就是由LCDR Adrian Marks(USN)駕駛的PBY 從沉沒的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救出了56名水手。當船內沒有更多的空間時,船員就將水手綁在機翼上。保護水手免受暴曬和鯊魚襲擊的危險,直到救援船抵達為止。戰爭結束後的幾十年裡,「卡特琳娜」繼續在搜尋和救援中發揮作用。

結語

無論是在戰爭當中,還是在戰爭結束以後,PBY「卡特琳娜」在它輝煌的戰鬥生涯中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在攻擊日軍補給船的「黑貓」行動,還是在友軍被攻擊後展開的救援行動,都得了美軍上下的一致好評。對於被「卡特琳娜」從救生艇或荒島的海灘上營救的空勤人員來說,那天毋庸置疑是他們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卡特琳娜」的努力得到了感謝——不僅來自那些被營救的人,還來自於那些相信自己被擊落後一定會被營救的人。一名陸軍飛行員說道:「每當我看見一架 PBY,我就會立即站起來向它敬禮!」這恐怕是空勤人員對樸實的 PBY 的最高評價!

參考資料:

1. PBY卡特林娜水上飛機,10 年的輝煌歷史

2. Andrew Hendrie,《Flying Catalina—The Consolidated PBY Catalina In World War Two》

3. Ragnar J Ragnarsson,《US Navy PBY Catalina Units of The Atlantic War》

4. Dorny, Louis B. US Navy PBY Catalina Units of the Pacific War.

5.《二戰美軍軍機大揭秘》

相關焦點

  • 卡特琳娜,締造水上飛機傳奇
    微信公眾號:小火箭出品微信號:ixiaohuojianPBY是美國聯合飛機設計公司開發的一款軍用水上飛機,該型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最為廣泛的水上飛機,用於海上巡邏、魚雷攻擊和搜救落水人員等任務
  • 遊弋在戰區周邊的微胖仙女:卡特琳娜水上飛機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早在英法對的選戰之前,感知到到世界大戰即將到來的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不得不重申美國的中立立場,在此期間,美國開始實行中立巡邏方案。中立巡邏方案簡單來說,就是派出巡邏部隊,在海上保護美國人員和財產不受戰爭傷害。因為中立巡邏方案的確立,美國對海上巡邏機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 二戰老照片: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自帶雷達,美國生產了2000架
    【圖為運輸「卡塔琳娜」號的美國航母】雖然具有速度較慢和自衛能力薄弱等缺點,但不妨礙「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在反潛、轟炸、偵察、反艦攻擊、人員運輸搜救等諸多任務上的發揮。【圖為菲律賓海域的「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卡塔琳娜」號性能優異,深得其他國家的喜愛。二戰期間,英國就從美國採購了700多架,並且在大西洋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 作戰能力比肩美軍,接替P-3C巡邏機,它是日本海自反潛急先鋒
    作為美軍的盟友,日本在反潛作戰方面的能力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為了達到控制和一島鏈的目標,日本裝備了大量的美制P-3C巡邏機,擁有強大的遠洋反潛能力。不過,這款巡邏機在服役多年之後,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機體老化,反潛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日本尋求升級其反潛巡邏機。
  • 二戰中最莫名其妙的登陸戰,守島的僅有3隻軍犬,美軍卻損失320人
    由於基斯卡島四面被美國海軍嚴密封鎖,日本海軍無法正面突破,加之空中有定時的美軍巡邏機出沒,故為了防止再出現俾斯麥海行動那樣的慘劇,他決定利用北太平洋常有的濃霧天氣,在霧氣最濃厚時突入美國封鎖線,在海霧的掩護下才有可能成功。
  • 美海軍戰後的「變形金剛」,巡邏機中的戰鬥機,洛克希德P-2「海王星」
    巡邏機被海軍拉去拼「耐力」 當然了,雖然氣憤難當,但推出的產品還是不含糊的。特別是在1945年陸軍航空兵使用B-29轟炸機創造了當時美軍飛機的最大飛行距離紀錄之後,海軍也按捺不住要打壓一下陸軍、陸軍航空兵(未來的美國空軍)囂張的氣焰,他們希望利用還在測試當中的P-2巡邏機來打破這一紀錄,起碼要在氣勢上勝過空軍(陸軍航空兵)。
  • 一天內同時飛入3大海域,美軍機在中國周邊頻頻挑釁,意圖很明顯
    圖為EP3C電子偵察機近日,美國軍機在中國周邊頻頻挑釁,除了一架P3C巡邏機在南海秀肌肉外,還有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同一天內還闖入東海黃海,可以說美軍機在一天內同時飛入中國3大海域,此舉十分罕見,鑑於在本土疫情大規模爆發的關鍵時期,美軍仍然向中國發起挑釁的情況來看,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 蘇-35立功,成功戲耍美軍機,彪悍「倒飛」引抗議:差點機毀人亡
    據美國「防務新聞」4月16日報導,美國海軍證實,當地時間周三,一架美軍P-8A「海神」偵察機在地中海,被俄軍蘇-35戰鬥機攔截,俄軍飛行員藝高人膽大,駕駛蘇-35在美軍機前面高速倒飛,最近時雙方只有7米的距離,迫使美偵察機緊急掉頭撤離,隨後美海軍第6艦隊抗議稱,此舉「非常不負責」,使得美軍飛行員和機組人員處於危險之中,差點就可能發生機毀人亡的悲劇,並要求俄軍方給予解釋,保證未來不再發生類似危險對峙。
  • 美軍航母的「守護神」:預警、反艦多面手,S-2與S-3反潛機
    在二戰時期美日之間那種大規模海上搏殺中,沒有誰的航母專門去搭載用於反潛的飛機(當然也裝不下,當時的反潛機都體積龐大,根本無法上艦)。但是在二戰時期,在戰爭中被擊沉的航母中,有55%是被潛艇擊沉的,這一現實讓美國海軍不得不重視航母自身反潛作戰,為此,第一代反潛巡邏機S-2開始提上了議事日程。而美國航母也開始搭載專職反潛飛機的歷史。
  • 美軍機暴露超低戰備率問題
    美UH-1N直升機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政府問責局11月19日發布一份有關美軍用飛機任務能力率的報告。報告指出,2011財年至2019財年,在美軍現役46型軍用飛機中,只有3型達到戰備要求,絕大多數機型的可靠性受到質疑。
  • 中國新巡邏機首次使用全新深水炸彈,外軍潛艇將面臨更多「天敵」
    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廠在央視軍事頻道的採訪中展示了運-8反潛機的脈動生產線,生產線上有數架解放軍的運-8特種機在生產。2020年度,中國海軍駐紮於海南島的特種飛行團進行了多次遠航巡邏飛行和反潛作戰演習。外界對於中國海軍遠海反潛的能力非常關注,因為亞太地區高性能潛艇雲集,而美軍更是打著自由航行的名義屢次侵犯中國南海島礁。
  • 美軍5架戰機海上失蹤,水上飛機去救援也沒回來,27人離奇消失
    在攻擊「大和」號的戰鬥中,美軍的「復仇者」魚雷機以10機一組的編隊形式靠近「大和」號的左舷,以扇形投下魚雷,「大和」號無論是左轉還是右轉,都無法逃避被魚雷擊中的命運。在美機的輪番進攻下,「大和」號先後被命中10條魚雷、24枚航空炸彈,最終沉沒在了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的海底。
  • 美軍機連續8天飛入臺灣西南空域,臺媒卻在炒這個?
    報導稱,這已是美軍機連續第8日出現在臺灣西南空域。美軍機出現在南海空域。圖源:「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自由時報》稱,這是美軍機連續第8日出現在相關空域,由於美國海軍已經將所有的P-3C反潛機退役,有專家認為這架P-3C反潛機極有可能是由臺灣派出。
  • 美軍機現身臺灣空域,綠媒又「自嗨」,稱其是「帶臺軍練反潛」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據臺媒28日報導,美方當日又派海軍巡邏機到臺灣地區「展露身手」,而這已經是美方軍機連續第8天出現在臺灣空域了。該媒體還表示,疑似有另一架反潛機出現在同一空域,而除了美方的巡邏機現原形外,也檢測到附近海域有美軍監視船的蹤跡。由於現如今美海軍已經退役全部的反潛機,所以專家分析,這一次出現的機型,不排除是臺方派出的。
  • 肩上扛猴的日本鬼子,推卡車的隆美爾,騎騾子巡邏的切格瓦拉,5張...
    推卡車的隆美爾,騎騾子巡邏的切格瓦拉,肩上扛猴的日本鬼子,5張歷史照 圖2: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喜歡收藏日軍的身體部位當作「戰爭紀念品」,最常見的是牙齒和頭骨。
  • 美軍機抵近偵察興風作浪,金一南:用心險惡,必須反制
    美P-8A反潛巡邏機(資料圖)主持人: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美軍機在南海活動多達2000多次。近期,美國軍機在中國周邊活動依然頻繁,僅8月29日一天,美軍就派出四型偵察機分別進入巴士海峽、臺灣海峽、東海和黃海活動。此外,8月27日,美海軍P-8A反潛巡邏機前往南海開展偵察行動。
  • 醜萌醜萌的XSS水上飛機,西科斯基大神的早期作品
    不過沒有哪個人能一步登天,西科斯基的成就也是靠不斷地累積經驗、技術才達到,他早年時候也曾設計過很多失敗作品,XSS水上飛機就是其中比較醜萌的一款。在上世紀20年代,經過一戰的洗禮,各國海軍已經認同了在軍艦上搭載水上飛機用於偵察的設計,不過美國海軍後來認為他們還需要另外一種水上飛機,飛機應該具備陸上起降的能力,可以用於海岸線巡邏、搜救等任務,應該說這是一種多功能的水上飛機,並非單純的軍事偵察用途。
  • 四艘航母沉沒後,山本做好中途島夜戰準備,又被美軍炸沉一艘重巡
    700海裡的嚴密警戒網,日夜巡邏搜索。同樣日本方面也並未放棄收集美軍的信息。5月18日,日軍的水上偵察機在索羅門群島東面發現了哈爾西中將的航空母艦,卻沒能給予重視。這時停在島上的各種美國飛機,由於事先得到美國巡邏偵察機發出的關於日機前來襲擊的情報都已提前升空,隨時準備迎戰。6:30日機和美即遭遇,雙方隨即展開了激烈的空中搏殺,日本此次在中途島進行了轟炸,雖然摧毀了一些軍用設施,但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正在返航的遊泳大隊長用無線電向赤城號航母報告,需要進行第二次襲擊。
  • 美軍機飛越南海遭中方雙語警告驅離,外交部:美應停止在南海興風作浪
    美軍機飛越南海遭中方雙語警告驅離美國國防部24日公開一段視頻,記錄本月中旬美軍P-8A巡邏機飛越南海全過程。當美軍機接近南沙島礁空域時,中方用中英文警告驅離:「中國對包括永暑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為避免誤判,立即遠離!」
  • 林肯給你遞槍,自由女神被威脅,美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宣傳海報
    所以這個時候,美國人民並不想參加戰爭,他們只想著獨善其身,在大洋的另一端享受著美好生活。 1898年的美西戰爭和1900八國聯軍侵華時,美軍都參加了其中。在西班牙和美國爭奪菲律賓時,美軍並沒有公開承認戰爭,但是在連續10多年的衝突後,美軍共損失了6萬多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