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在海外建了二個國家,都比韓國還大

2021-02-13 史記密史

說到天地會總會讓人想起那個放蕩不羈卻又好運連連的「韋爵爺」,在朝廷與天地會之間斡旋,雖然最後天地會改變不了覆滅的命運,但對這個神秘的民間組織每個人都會像對「韋爵爺」一樣留下極深的印象。

但有一點不為之知的是,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在海外建了二個國家,都比韓國還大。

天地會的神秘起源

據傳,天地會始於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間,時逢西藏不太平,康熙帝便尋找高手遠徵西藏,徵調福建莆田南少林高手為軍官,然而卸磨殺驢,聽信讒言說這些少林高手意圖謀反,於是就有了火燒南少林一說。

萬幸的是有五個少林高手逃脫,對清廷也是恨之入骨,一作不二不休真的就反了滿清,建立洪門,是為「洪門五袓」。

當時鄭成功也是反清復明的帶頭人,於是這些人便把鄭成功尊為開山老祖,以「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復明為己任,這就是「天地會」的由來。

天地會建立後,不斷收納各個方面的人才,但大多數還是以貧苦老百姓為主,他們以反清復明,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等作為口號,逐漸壯大自己的隊伍,一時間對清廷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不得不派出重兵剿滅。

可以說天地會的組織貫穿整個清朝始終,時不時爆發一次起義對朝廷反抗與打擊,甚至在太平天國時期,也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

天地會的被迫「轉型」

由於清廷的強力鎮壓,天地會也逐漸分散發展,以不同形式存在於民間,名稱也發展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有乾坤會、添弟會、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圈子會、漢流(留)、八卦會等,而三合會更是發展到了海外。

清初時「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望海謀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較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為了謀取生路,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樂土生存,下南洋成為了當時的熱潮。

與此同時「下海」的便有三合會的成員。讓人怎樣也想不到,一個謀生的契機卻謀出了一個國家來。

蘭芳共和國的建立

1772年,也就是乾隆年間,三十五歲的羅芳伯本是三合會的積極分子,能文能武一表人才,可惜屢次鄉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的他,從虎門駕船啟程,途徑瓊崖、西沙、菲律賓,橫過赤道,最後到達「採金」目的地——婆羅洲,現稱加裡曼丹島。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婆羅洲雖然地處偏遠又窮,但他從中看到了生機,他組建了「採金公司」也就是後來的「蘭芳公司」。

在他的帶領下婆羅洲的人們逐漸富足起來,而他也為自己積累了廣泛的人脈。並且羅芳伯團結華人共同治理婆羅洲的盜匪,他出色的領導能力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可而推舉他為領袖。

1777年,羅芳伯在他管轄下的110萬民眾一致擁戴他為元首,建立了「蘭芳大總制」共和國。

之後羅芳伯又派人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遭到了乾隆的拒絕,最後羅芳伯遺憾而終。

戴燕王國的建立

吳元盛武功高強,生性豁達,在乾隆中後期曾經謀劃發動天地會反清起義,但消息被洩漏而逃亡於婆羅洲。

最初在當地創建了很有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為首領,而那時羅芳伯還是吳元盛的下屬,只是後來者居上,當羅芳伯成立蘭芳公司後,角色互換,吳元盛反倒成為了羅芳伯的下屬。

當羅芳伯建立蘭芳共和國後,吳元盛被派往蘭芳國的東部要塞駐守,不遠處有一個小國家叫做戴燕王國。

國王殘暴引起百姓的不滿,給了吳元盛稱王的機會,在他的帶領下一舉推翻了國王而擁戴他為新的戴燕國國王。

此後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立國百餘年,直至19世紀末期,才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小結

天地會有興盛也有衰落,但天地會在清朝滅亡之前,對於漢族人反抗滿族人的欺辱壓迫起到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甚至在辛亥革命時期,天地會及其分支積極參加和支持革命黨人領導的武裝起義,不僅在經費上對革命黨人給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國參加革命,孫中山等人也受到過天地會的幫助。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天地會餘部逃到海外,建了2個國家,國土比日本大,至今說漢語
    ,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天地會餘部。在影視劇中,「天地會」成員一直是清朝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左腳「反清」右腳「復明」,甚至派臥底潛入宮中攪局,觸手無所不在。雖然影視劇多少有誇張成分,天地會卻是真實存在過的組織,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洪門」。
  • 《鹿鼎記》的天地會總部其實在臺灣?他們一直在反清復明
    >「反清復明」可以說一直是有關清代,非清宮劇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中,一個極為常見的名詞。而在歷史上,在清代,「反清復明」這個詞,一度成為了民間反清運動的標誌。那麼在清代,究竟哪裡是「反清復明」爆發的集中地呢?這個答案可能多少有些出人意料,那便是——我國的臺灣地區。
  • 朝鮮奇葩李氏王朝:大兒子擁護大清被毒死,二兒子反清復明當大王
    自清朝入關、明朝滅亡以來,「反清復明」幾乎貫穿了整個清王朝。從「延平王」鄭成功到「三藩之亂」的吳三桂,再到天地會、南少林,無數英雄豪傑都以集團、幫派的名義在對抗清廷,可是在我們的鄰邦,卻有一個拿著清朝的俸祿,卻以舉國之力在「反清復明」國家,這就是古代朝鮮李朝。
  • 天地會逃到此國,建立了個國家,面積比2個日本大,至今說漢語
    天地會逃到此國,建立了個國家,面積比2個日本大,至今說漢語來源:品讀古代史
  • 《鹿鼎記》劇終後又發生了什麼?臺灣為何還在反清復明?
    編者按:「反清復明」可以說一直是有關清代,非清宮劇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中,一個極為常見的名詞。而在歷史上,在清代,「反清復明」這個詞,一度成為了民間反清運動的標誌。那麼在清代,究竟哪裡是「反清復明」爆發的集中地呢?
  • 為何金庸書中常有「反清復明」?翻開史書,原來祖上曾被清帝滅門
    子淵以前曾經讀過金庸先生的一些作品,發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金庸的作品裡總是有很多反清復明的情節和人物,為何金庸老是要寫「反清復明」,是有意還是無意,若是有意,其動機又是什麼?▲金庸晚年近照01熟讀金庸著作之後便不難發現,只要是背景為清朝的作品,一定會有「反清復明」四個字的影子。
  • 「反清復明」不僅僅在大清國,朝鮮王室也有「光復大明」計劃
    自從1644年滿清入關執掌江山之後,從南明小朝廷到李自成、張獻忠餘部和據守臺灣的鄭氏父子,在到平西王吳三桂和民間的天地會乃至於遠在朝鮮的李朝孝宗都有過明裡暗中進行著抗清活動,而且口號全都是「反清復明」。甚至在清末朝鮮民間文人的作品中,還出現過崇禎265年字樣。
  • 太平天國流傳下來的武功,寓意著反清復明,現在已經後繼無人了!
    太平天國大家就很熟悉了,近代史上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運動,歷時14年達到舊式農民鬥爭的最高峰,後來被湘軍攻陷首都天京,以失敗告終。 據傳太平天國失敗以後,反清人士便在民間流傳了一種拳術,名字叫——朱家教。
  • 小木匠假冒明朝太子,率天地會反清復明二十年,最終沒逃過凌遲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帝上吊自殺。臨死前,砍殺自己女兒,但卻對於幾個兒子寄予希望,讓人將他們送出城。但結果是,幾個兒子都落入了李自成手中。不過,李自成並沒有殺死這幾個孩子,在去山海關攻打吳三桂時仍然帶著他們。後來李自成戰敗,逃亡路上,給了這幾個明朝皇子一些銀兩,讓他們各自逃生去,從此這幾個皇子流落民間,下落不明。
  • 朝鮮王朝:東亞第一鐵桿明粉的「反清復明」之路
    孝宗還計劃將守衛漢城的訓練都監軍增加到1萬名,御營廳軍增加到2萬名。但由於李朝的財政拮据,這一野心勃勃的擴軍計劃未能實現。激進的北伐論者、右副承旨尹鐫認為朝鮮國家當時面臨的三件大事是:北伐、渡海通鄭(經)、與北絕和。其實這三件事用二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反清」。
  • 邪不壓正,反清復明?一場戲而已!
    劇中的朱潛龍是一個大惡人,他不僅殺師父一家,當漢奸賣國,還把責任推給師弟李天然。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在念叨「反清復明」。在朱潛龍與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共同登場的一場戲裡,藍青峰送給了朱潛龍一份大禮——據說當世僅存的明太祖的畫像。
  • 大清都亡了,韋小寶的天地會還在?
    而天地會的目標則是恢復漢室、反清復明,二者的目標已經截然不同,所以鄭經才會誘殺據守廈門、金門的堂叔鄭泰。天地會反清、降清、又反清,這一段曲折的歷史,足以把任何一個人繞暈。韋小寶加入天地會時,天地會的領導人已經是陳近南。陳近南是一位行俠仗義、武藝高強、英俊瀟灑的大俠,江湖當中流傳著 「平生不見陳近南,再稱英雄也枉然 」這樣的傳說。
  • 大清都亡了,韋小寶的天地會還在
    而天地會的目標則是恢復漢室、反清復明,二者的目標已經截然不同,所以鄭經才會誘殺據守廈門、金門的堂叔鄭泰。天地會反清、降清、又反清,這一段曲折的歷史,足以把任何一個人繞暈。韋小寶加入天地會時,天地會的領導人已經是陳近南。陳近南是一位行俠仗義、武藝高強、英俊瀟灑的大俠,江湖當中流傳著 「平生不見陳近南,再稱英雄也枉然 」這樣的傳說。
  • 評新版《鹿鼎記》:韋小寶的核心在於「反清復明」,不是擠眉弄眼
    」的天地會中混得風生水起。但,你是否有想過,金庸先生為何在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如此反俠之俠?其實,在韋小寶的核心在於「反清復明」,而不是上躥下跳、擠眉弄眼。作品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江洋大盜茅十八逃到青樓之中,追查而來的軍官喊道:茅十八,你越獄殺人,那本是揚州地方官的事,我們不用理會,不過剛才聽你在那裡大嚷什麼天地會作亂造反的叛賊都是英雄好漢
  • 反清復明動員才是真!
    雖然如此,洪洞縣從景大啟開始至今的一些民間或官方學者,僅僅是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傳說的文化擴充者,編造者,但還並非是傳說的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另有其人!洪門、洪洞,和反清復明,精神動員眾所周知,清代民間不少地下幫會,有反清復明的性質!其中,影響最廣泛、最知名的,是洪門會黨!
  • 天地會逃到此地後建立一個國家,領土超韓國6倍,至今仍說漢語
    一提到天地會,想必大家都會想到「反清復明」4個字,不錯,作為一個在民間秘密成立的幫會組織,唯一宗旨就是推翻清朝統治,還全天下漢人一個自由之身。
  • 李氏朝鮮的瘋狂計劃:養精兵10萬反清復明,直取關外
    但朝鮮李朝視滿清為犬羊夷狄,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朝鮮《仁祖莊穆大王實錄》,在明亡前用崇禎年號,在明亡後用幹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號。在仁祖之後的歷代朝鮮國王《實錄》,只書幹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由此可見,朝鮮對於大明的忠心,對於滿清的蔑視。
  • 曹雪芹的主要工作其實是反清復明?我的天哪~
    王夫人道:「前兒大夫說了個丸藥的名字,我亦忘了。」寶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藥,不過叫他吃什麼人參養榮丸。」王夫人道:「不是。」寶玉又道:「八珍益母丸,左歸,右歸,再不就是八味地黃丸。」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記得有個金剛兩個字的。」寶玉拍手笑道:「從來沒聽見有個什麼金剛丸,若有了金剛丸,自然有菩薩散了。」說的滿屋裡人都笑了,寶釵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補心丹。」
  • 為什麼「反清復明」不能成功?
    」表示臣服後,突然又提高要價,要求把福建全省和浙江省寧波、紹興、溫州、台州、處州五個府也交給鄭家,面對鄭氏集團反覆無常的態度,順治皇帝認為鄭成功「詞多乖戾,徵求無厭」,此番招撫鄭氏集團的努力自然也是以失敗告終。
  • 天地會創始人為長林寺開山僧萬五道宗
    前段時間講香花僧的文章,提到了僧人道宗創立反清復明天地會的事,今天詳細說說。 天地會, 又名五龍會、 三合會, 其內部統稱為洪門。天地會是由萬姓集團重要成員、長林寺開山僧萬五道宗, 於康熙十三年甲寅年端月端日寅卯時(1674年1月) , 在今平和、 詔安 、 雲霄三縣交界地帶, 主持建立的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秘密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