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的瘋狂計劃:養精兵10萬反清復明,直取關外

2020-12-25 米君說史

李氏朝鮮指的是1392年李成桂建立的,以朝鮮族為主體,統一朝鮮半島的封建社會君主制國家。又稱朝鮮王朝,李朝。朝鮮之名是朱元璋欽定的。朝鮮歷經27代,共519年。

李氏朝鮮討厭清朝,視明朝為再生父母

李氏朝鮮在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是明朝的附屬國,李成桂還把孝順明朝稱之為「事大主義」。因為朝鮮太過弱小,所以侍奉明朝,換取明朝保護是最划算的。事實也證明如此。

萬曆二十年(1592年),倭寇豐臣秀吉率水軍入侵朝鮮,朝鮮請求明軍保護,萬曆朝鮮之役爆發。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費銀近八百萬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史稱「萬曆朝鮮之役」。李朝對於明朝的恩德,使之為「再生父母」。

但明朝雖然贏了,卻是個三輸的局面。因為明朝慘勝,但嚴重損耗了明朝國力,遼東精銳盡失,而努爾哈赤一下崛起。而朝鮮早在丙子胡亂時,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拜九叩頭禮,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關。最終,多爾袞率領八旗子弟和投降的幾十萬漢軍席捲天下。

但朝鮮李朝視滿清為犬羊夷狄,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朝鮮《仁祖莊穆大王實錄》,在明亡前用崇禎年號,在明亡後用幹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號。在仁祖之後的歷代朝鮮國王《實錄》,只書幹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由此可見,朝鮮對於大明的忠心,對於滿清的蔑視。但詭異的是,朝鮮偷偷祭祀崇禎帝的行為,清朝竟然一無所知。

李氏朝鮮荒唐的「反清復明」

朝鮮孝宗李淏是崇禎朝的臣子,面對「明清鼎革」和清朝數次武力脅迫,朝中大臣多懷念明朝大恩。當時朝鮮君臣認為,「我朝三百年來,服事大明,其情其義,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再造之恩,自開闢以來,亦未聞於載籍者。宣祖大王所謂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實是真誠痛切語也」。

李淏對大臣們說:「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聽者,天時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機會來時。故欲養精兵十萬,愛恤如子,皆為敢死之卒,然後待其有釁,出其不意,直抵關外,則中原義士豪傑,豈無響應者!」「以大志舉大事,豈可保其萬全也。大義則明,則覆亡何愧,益有光舉於天下萬世也。且天意有在,予以為似無覆亡之虞也。」

朝鮮孝宗李淏

朝鮮認為「自古胡人無百年之運」,因此李淏採取措施,擴軍備戰,準備隨時北伐清朝。駐漢城的都城御營廳軍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軍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全部改編為騎兵。御營廳增加了大炮攻堅部隊,還計劃將守衛漢城的訓練都監軍增加10000名,御營廳軍增加20000名。由於財政困難,未能實現。

為了「反清復明」,李朝將地震、彗星等自然災害視為清朝滅亡的徵兆,對南明政權、吳三桂和三藩分裂勢力、臺灣鄭成功、準噶爾蒙古等反清勢力寄以厚望,準備派使臣渡海聯絡,策劃夾擊清朝。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大局已定。從此,李朝放棄了北伐中原的荒唐想法。

李朝的精神勝利法:瘋狂祭祀崇禎200年

作為實際行動綱領的朝鮮北伐計劃,壽終正寢。朝鮮沒有介入戰爭,也沒有鋌而走險聯合日本跨過鴨綠江入侵遼瀋,冒犯正處於全面上升和旺盛時期的清政權。這是朝鮮的大幸,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歌頌明朝功德的大漢門

清朝統治穩定後,李朝王室一直進行各種追思活動。仁祖不忘宮中焚香望闕之禮。1704年甲申,明朝滅亡六十周年,李朝肅宗自宜春門詣禁苑壇,以太牢祭祀崇禎皇帝。又命漢城府在後苑春塘臺設「大報壇」,祭祀神宗皇帝。「大報」出於《禮記》郊特牲,是郊天之義,而兼有報德之意。1749年(乾隆十四年)又以明朝太祖、神宗(萬曆)、毅宗(崇禎)並享大報壇,並於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禮。這種祭祀活動每年進行,直到李朝末年。由於朝鮮李朝,痛恨清朝,直到清末,仍有人書寫崇禎年號,仍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

朝鮮的反清復明計劃和北伐準備是在隱蔽狀態下進行的。而在當時那個信息封閉的年代,迷醉於天朝大國之中的大清皇帝始終被蒙在鼓裡。否則,李朝可能早就被滅亡了。

寫在文末:

李朝暗地裡反對清朝的行為是非常不正常的,甚至有點阿Q精神附體,我打不過你,我可以用精神勝利法耗死你。但沒想到的是:1895年李朝終於不再稱臣於清朝國,卻成了日本屬國。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大韓帝國暨朝鮮王朝滅亡,而1912年2月12日,清朝滅亡。李氏朝鮮沒等來反清復明,反而滅亡在了清朝的前面。

而現代韓國人頗有他們老祖宗性格的真傳。電影《鳴梁海戰》、新劇《國王:永遠的君主》就利用了「瘋狂的精神勝利法」,大韓帝國GDP世界第四、稀土礦比中國還多、還敢跟日本正面開戰甚至對日本稀土禁運。這樣強大的韓國,我確信他們確實是李氏朝鮮的後人。

相關焦點

  • 「反清復明」不僅僅在大清國,朝鮮王室也有「光復大明」計劃
    自從1644年滿清入關執掌江山之後,從南明小朝廷到李自成、張獻忠餘部和據守臺灣的鄭氏父子,在到平西王吳三桂和民間的天地會乃至於遠在朝鮮的李朝孝宗都有過明裡暗中進行著抗清活動,而且口號全都是「反清復明」。甚至在清末朝鮮民間文人的作品中,還出現過崇禎265年字樣。
  • 朝鮮奇葩李氏王朝:大兒子擁護大清被毒死,二兒子反清復明當大王
    自清朝入關、明朝滅亡以來,「反清復明」幾乎貫穿了整個清王朝。從「延平王」鄭成功到「三藩之亂」的吳三桂,再到天地會、南少林,無數英雄豪傑都以集團、幫派的名義在對抗清廷,可是在我們的鄰邦,卻有一個拿著清朝的俸祿,卻以舉國之力在「反清復明」國家,這就是古代朝鮮李朝。
  • 朝鮮王朝:東亞第一鐵桿明粉的「反清復明」之路
    孝宗放言:「故欲養精炮(兵)十萬,愛恤如子,皆為敢死之卒,然後俟其有釁,出其不意,直抵關外,則中原義士豪傑,豈無響應者!」「今日事惟患其不為而已,不患其不成!」而當被問及「萬一蹉跌,有覆亡之禍,則奈何」時,孝宗甚至說出「以大志舉大事,豈可保其萬全也。大義則明,則覆亡何愧,益有光舉於天下萬世也」,為了實現反清復明的目的,擺出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架勢!
  • 李氏朝鮮歷時二百餘年的「反清復明」活動|文史宴
    文/吳政緯李氏朝鮮因為萬曆援朝逐倭之恩,對消滅明朝的滿清一直很不感冒,在出使滿清的使者的日記裡面經常違背事實地把滿清貶得一文不值,對明朝則寄予了遠超其應有評價的浪漫化想像。李朝孝宗甚至真的準備出兵反清復明,因驟然身死才作罷。
  • 一個藩屬國竟妄想恢復前朝的統治——朝鮮的反清復明計劃
    明朝和朝鮮的關係真的是好到這個地步了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想靠一己之力「反清復明」的高麗國家——朝鮮。朝鮮和清朝可以說是淵源頗深,在清朝還沒有打入關內建立朝代時,朝鮮就藉助著明朝的力量不少攻打女真,兩家結了不少的仇恨。後來的皇太極率領著女真大軍攻入朝鮮,俘虜了朝鮮的太子和王爺作為人質。
  • 邪不壓正,反清復明?一場戲而已!
    撰文|黃大拿扯什麼興明討虜、反清復明
  • 古裝韓劇為何扎堆在李氏朝鮮時期?
    有意思的是,大多數古裝韓劇會將背景設定在李氏朝鮮,這是為什麼呢?從西漢開始,朝鮮半島上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的藩屬國,很早就學習華夏文明,不管中國朝代如何更替,朝鮮附屬國的身份一直沒變過。在與朝鮮的相處上,明朝是與朝鮮關係最好的朝代。
  • 朝鮮,懷念崇禎|地球知識局
    而在明朝與後金交戰的過程中,統治朝鮮半島的李氏朝鮮政權成了雙方爭奪的一枚重要棋子。如果後金在進攻明朝過程中不能使朝鮮保持中立自己的後方就會面臨巨大威脅(17世紀初期的東亞大致局勢)▼朝鮮王朝(李氏朝鮮)是明朝的屬國,長期以來一直向明朝稱臣納貢。
  • 為何金庸書中常有「反清復明」?翻開史書,原來祖上曾被清帝滅門
    子淵以前曾經讀過金庸先生的一些作品,發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金庸的作品裡總是有很多反清復明的情節和人物,為何金庸老是要寫「反清復明」,是有意還是無意,若是有意,其動機又是什麼?▲金庸晚年近照01熟讀金庸著作之後便不難發現,只要是背景為清朝的作品,一定會有「反清復明」四個字的影子。
  • 反清復明動員才是真!
    洪門、洪洞,和反清復明,精神動員眾所周知,清代民間不少地下幫會,有反清復明的性質!其中,影響最廣泛、最知名的,是洪門會黨!洪門的由來,有的說是山西人殷洪盛,有的說是福建人陳近南,有的說是廣東人洪熙官,然而更準確的說法,是來自於明朝第一個皇帝的年號--洪武!也來自明朝皇帝姓氏--朱!舍此無他!
  • 評新版《鹿鼎記》:韋小寶的核心在於「反清復明」,不是擠眉弄眼
    韋小寶,一個出生於市井青樓的小痞子,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痞子卻能輕鬆遊走於清廷最高當權者與江湖黑社會組織兩個極端對立的「朋友圈」之中,他不但為康熙皇帝立下了不世之功,還在「反清復明但,你是否有想過,金庸先生為何在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如此反俠之俠?其實,在韋小寶的核心在於「反清復明」,而不是上躥下跳、擠眉弄眼。
  • 金庸為什麼那麼愛「反清復明」,原來祖上發生了這件事?
    還有一個經常會出現的副線,就是「反清復明」。譬如他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甚至連他的封筆之作《鹿鼎記》,都有「反清復明」這一條線。這樣說來金庸先生必定對清朝有獨特的情感。否則不會總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然而,就好像其他出名的作家一般。金庸並不是其本名。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袁花人。其祖上查慎行是清朝的進士。
  • 太平天國流傳下來的武功,寓意著反清復明,現在已經後繼無人了!
    據傳太平天國失敗以後,反清人士便在民間流傳了一種拳術,名字叫——朱家教。該拳法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告誡所有練武的人不要忘記了朱家統治過的江山,也有反清復明的意思。
  • 他們一直在反清復明
  • 臺灣為何還在反清復明?
    編者按:「反清復明」可以說一直是有關清代,非清宮劇的歷史題材電視劇中,一個極為常見的名詞。而在歷史上,在清代,「反清復明」這個詞,一度成為了民間反清運動的標誌。那麼在清代,究竟哪裡是「反清復明」爆發的集中地呢?
  • 一直提倡反清復明的白蓮教到底是什麼組織,為何有人說是邪教
    對於這個組織,他們的口號非常出名,也就是常見的反清復明。但是,很多人說這個組織是邪教組織。我們今天看一下白蓮教到底是什麼組織。白蓮教雖然在清朝組織多次起義,但這個宗教並不是發源於清朝,而是發源於東晉時期。傳說,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白蓮社,也算是白蓮社的源頭。
  • 古裝劇獨愛李氏朝鮮時期?
    縱觀近些年在中國市場火爆的古裝朝鮮影視劇,故事背景幾乎均集中在與明清同期的李氏朝鮮時代。李氏朝鮮,是個怎樣的時代?打開一部中文配音的古裝朝鮮影視作品,很多畫面會讓我們感到異常熟悉:劇中人物穿著明制圓領袍,桌上放著四書五經,對話中甚至還出現「交泰殿」「勤政殿」這些似曾相識的名字。
  • 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在海外建了二個國家,都比韓國還大
    但有一點不為之知的是,反清復明失敗後,天地會在海外建了二個國家,都比韓國還大。天地會的神秘起源據傳,天地會始於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間,時逢西藏不太平,康熙帝便尋找高手遠徵西藏,徵調福建莆田南少林高手為軍官,然而卸磨殺驢,聽信讒言說這些少林高手意圖謀反,於是就有了火燒南少林一說。
  • 凝固在古建築中的首爾城史 揭秘李氏朝鮮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國。1394年,他將都城從開城遷到漢陽。1405年,李氏朝鮮王朝正式宣布定都漢陽(今首爾),之後展開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李氏朝鮮王朝自成立之初,就積極向中國的明王朝學習。因此,首爾的古代建築有著濃厚的明代印記:
  • 為什麼說《紅樓夢》是一部反清復明的小說
    《紅樓夢》是一部反清復明的寓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