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分肉沒給車夫,車夫一氣之下駕車送其去敵營,從此誕生一成語

2020-12-28 睿歷史

當今社會,一個職場人最害怕的無疑是上司給自己「穿小鞋」。這種暗中刁難,私下報復的行為相當令人不齒。往近了說,會讓職工對公司寒心,長期以往,更是讓職場風氣變味,破壞公司的向心力。「穿小鞋」的做法,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而且,面對這種下三濫的套數,員工還無法明面上回擊,可謂著實憋屈。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穿小鞋」的故事。令人欣慰的是,這個被「穿小鞋」的員工,最後的回擊可謂相當漂亮,讓人十分解氣。

時間來到古代宋國那會,這個宋國不是南北朝時期的那個,而是西周那會被周天子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到了春秋後期時,這個諸侯國已經是日暮西山,泥沙俱下,和後來的戰國七雄完全沒法比。

當時的宋國有個將軍叫華元,身為宋國最重要的臣子,自然不希望看到亡國的局面,為了解決宋國內交外困的問題,華元也是常年遊走於各國勢力之間,算是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將宋國政權苟全於亂世之中。

可見華元能力還是有的,只不過這個人在處理下屬關係這一塊有點問題。也是因為這個毛病,他遭遇了人生中最難堪的一場劫難。

大概是公元前607年那會,鄭國對宋國發動了徵伐。當時宋文公派出華元上前線督戰,華元明白士氣對戰爭的重要性。剛到前線,他就下令夥夫殺羊做湯,犒賞三軍,以此來鼓舞士氣。那會吃羊肉可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尤其在環境如此簡陋的戰場。華元此舉,可以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當所有士兵吃得滿嘴羊油,士氣高漲之際,有一個人卻始終沒能吃到羊肉,這個人就是駕駛華元車攆的車夫羊斟。本來有下屬提醒華元,說羊斟沒喝到羊湯,沒想到華元卻說了這樣一句話「打仗是士兵的是,哪輪得到車夫來湊熱鬧?羊肉自然要給將士吃,跟他又有何干係?」

本來暗地裡給羊斟「穿小鞋」也就算了,可偏偏這話讓羊斟聽到了。他氣憤不已,便想出一招來報復華元。

等到次日兩軍交戰,雙方開打沒多久,只見華元的馬車一下殺入了敵軍陣營深處。不明就裡的宋軍還以為華元親自披金上陣,都紛紛替華元吶喊助威。然而,此時車上的華元卻十分驚恐,面色如豬肝一般,對著羊斟大喊停車。而羊斟絲毫沒有理會,只對華元說了句「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即昨日分羊肉時,你說了算,今天到了戰場上,這車是我說了算。你華元當時不給我羊肉吃,今天就休怪匹夫無情。羊斟的這句話,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各自為政」,直到今天還十分常見。

華元哪裡能想到,自己的「小鞋」政策,竟然換來如此一個結局。最終,被送入鄭國軍營的華元當場被俘,見主帥成為人質後,宋軍士氣頓時渙散,兵敗如山倒。華元靠羊肉建立起來的士氣,竟因差別對待了一人,全都成了泡影。

由此可見,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管理公司。「穿小鞋」一舉是萬萬不可取的,上司對待下屬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就是做到人人平等。差異化對待只會換來各自為政,人人明哲保身的局面。雖然華元的故事已經結束了2000多年。然而,當今社會依然有無數「華元」在職場上興風作浪。

相關焦點

  • 將軍沒給車夫分羊肉,次日被車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在開戰前犒賞大軍時,宋國一個叫華元的將軍親手給將士們分肉,但這個將軍忽略了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給自己駕車的車夫。因為將軍沒有給車夫分羊肉,次日直接被車夫拉去敵營,主將都被活捉,成敗可想而知,由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流傳至今。心高氣傲的車夫春秋戰國時期,強盛一時的楚國慫恿自己的盟友鄭國,出兵攻打宋國,宋文公派士大夫華元掛帥出徵。
  • 將軍忘了給車夫分肉,為報復車夫直接拉他去敵營,誕生一新成語
    於是在鴻門宴上一直沒敢直接對劉邦出手。樊噲的吃了幾口生豬肉,把劉邦從鴻門宴當中解救了出來,然而春秋時期宋國的大將軍華元卻因為少給了車夫一塊肉,而被敵軍打得打敗,幾乎讓宋國遭受滅頂之災。華元,子姓,華氏,死於公元前573年,出生年份不祥。
  • 將軍分菜忘給車夫,次日交戰時車夫直接拉他去敵營,從此多一成語
    大夥聽了,無不歡呼雀躍,在戰爭頻發、生產力低下,物質緊缺的春秋,不少人別說肉,就連吃飽飯都算不錯了,《周禮》提到:天子諸侯無故不殺牛羊,這也說明羊肉天子都不一定天天吃,更加證明了其稀缺性。然而有一個人,卻和這個氣氛格格不入,那就是華元的馬車夫羊斟,他躊躇地站在營帳一邊,希望也能分到一口,然而華元卻似乎將其遺忘一般。有部下注意到了羊斟的窘態,不由得小聲提醒華元:「您的車夫還沒有吃到肉湯呢!」馬車夫在古代一直被視為低等職業,而華元聽了,更是不屑的說:「他一個卑微車夫,要喝什麼湯呢?」
  • 將軍忘分肉給車夫,交戰時卻被車夫拉去敵營,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戰場上兩方的兵力不相上下,一時間難以分出高低,華元在戰車上認真的指揮戰事,但羊斟卻突然掉轉車頭,徑直帶著華元衝向鄭國軍隊。 華元被嚇到了,急忙大聲呵斥,命令羊斟停下,問他為何發瘋般的往敵營衝,羊斟全然不顧華元說的話,在前面高聲回復道:「昔日的羊肉湯是你說了算,今天的戰車方向是我說了算!」
  • 將軍分羊肉沒給車夫,開戰後被拉去敵營,留下一成語流傳至今
    除此之外,在戰爭爆發前夜,為了能夠更好的贏下戰爭,將軍們往往會來一手鼓舞士氣的操作,比如說下令讓士兵們敞開了吃,亦或是特意殺點牛羊之類的牲畜,給士兵們加餐,讓士兵們吃頓好的,畢竟在古代,普通士兵們想吃頓葷腥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戰前犒賞一頓,士兵們自然也會更加賣力氣。
  • 高傲的將軍,因看不起車夫不給吃肉,結果被送去敵營,誕生一成語
    鄭國的軍隊氣勢洶洶,而且又有楚國在後面做後援,宋國的軍隊就有些底氣不足,底氣不足就容易軍心渙散,軍心一散必然戰敗。常年領兵的華元自然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作戰之前他一定要鼓一鼓士氣。除了把軍隊結合起來,除了進行演講、動員之外,華元又讓軍隊的廚房殺牛宰羊,煮了很多肉,並宣布將這些肉分給所有的士兵們吃。
  • 古人的例子:輕視車夫被俘,羞辱廚子被殺
    忘了分羊肉給車夫,將軍直接被拉到了敵營 《左傳·宣公二年》中,有一段讓人嘀笑皆非的記載。華元在分配時不得不偏向一線作戰人員,有少部分輔助人員連羊肉湯都沒能喝到,其中就包括為他駕車的車夫羊斟。 在春秋時期,中原幾乎沒有騎兵,戰車大行其道,每輛車上配有3人,分別是射手、執戈(或矛)手、御者(車夫)。而像華元這種將軍,在戰場上有他個人專用的戰車,並且配備了一名車夫,類似於今天的領導專車司機。
  • 開國功臣之子被撞身亡,父為子報仇怒殺車夫,皇帝卻要他償命
    大將軍徐達曾向朱元璋告發胡惟庸的種種越權行為,胡惟庸便開始記恨徐達,並意圖謀害徐達,好在福壽揭發了他的行為,徐達才得以倖免。後來,劉基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視,胡惟庸卻藉機下毒,不久劉基就病亡了。劉基死後,胡惟庸就更加肆無忌憚,廣收心腹、招兵買馬,並意圖出海招引倭寇,還向元朝嗣君稱臣,請求出兵做外應,一切盡在謀劃與準備中,不料卻發生一事,使得他立馬下定了反叛的決心。
  • 一碗羊肉羹引發的戰爭失敗:聚餐沒有分到肉的司機有可怕?
    一位元帥因為一碗羊肉羹而被俘公元前607年的一個早上,宋國元帥華元帶領軍隊列隊在田野上,向對面的鄭國軍隊發起進攻,當時兩軍交戰正酣,華元站在戰車上仔細的巡視戰場調動部隊,突然華元的車夫羊斟奮力鞭打拉車的戰馬,駕駛戰車不顧一切地向對面的敵人中軍衝去,使華元陷入重圍。
  • 「少爺車夫蔣緯國」:經常拉黃包車送車夫回家
    淘氣的蔣緯國在蘇州上學時常自己拉黃包車而讓車夫坐車,被市民稱為「少爺車夫」 民國年間,蘇州城西閶門石路一帶,店鋪林立,商賈雲集,酒店茶館客棧近百家,人流物流大都在這裡集散。
  •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一次,祥子突然病倒了,在一家小店裡躺了3天,在說夢話或胡話時道出了他與3匹駱駝的關係,從此,他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祥子病好以後,刻不容緩地想去打扮打扮。他剃了頭,換了衣服鞋子,吃了一頓飽飯,便進城向原來租車的人和車廠走去。人和車廠的老闆劉四爺是快70歲的人了。
  • 元帥殺羊宰牛犒勞將士,卻唯獨冷落了車夫,結果被送到了敵軍大營
    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部隊出徵前都會由統帥為全體將士備宴壯行,正如李白所言:「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那為什麼在古代吃點肉喝點酒就足以激勵士氣呢?這話說得好像現在喝酒吃肉激勵不了人心了?
  • 馬克.吐溫《車夫之王》
    點上方藍字關注世界名著每日讀,陪你有品位閱讀赴勃朗峰①的途中,我們先搭火車去了馬蒂尼
  • 為什麼陳勝死得比吳廣還慘,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圖)連環畫《陳勝吳廣》,戴敦邦(繪)▼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田臧殺死吳廣,非但沒受責罰,反而被陳勝封為上將,不禁洋洋自得。章邯軍轉眼就到了陳縣西,守將張賀領軍抵擋,也不支,戰敗,只好飛報陳勝,請求支援。到了這時,陳勝才發覺身邊已經無兵可派,只好帶領身邊親隨千餘人,去西城督戰。結果,剛出發不久,就聽說張賀戰死,全軍覆沒,陳勝只得放棄陳縣,往東南逃向汝陰(今安徽阜陽)。然而,陳勝為什麼竟然會無兵可派、倉皇如喪家之犬呢?無他,眾叛親離爾。陳勝為人傭耕時,曾對夥伴說:「苟富貴,無相忘。」
  • 百年之前,北京20萬洋車夫的生存狀態怎麼樣?
    牧師是傳教的,不是改善交通工具的,關於牧師發明了洋車一說有可疑之處。日本人則普遍認為是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鈴木德次郎發明的,但這一說法也缺少文字證據。洋車在日本一度很盛行,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播映並引起轟動效果的電視劇《姿三四郎》(導演為黑澤明)就是很好的佐證。而今在日本的一些大城市,洋車成為了觀光工具,拉洋車的車夫有許多還是很漂亮的年輕姑娘,並成為當地一景。
  • 陳勝吳廣拉開了秦朝末年起義的序幕,結果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隨後,章邯兵分兩路,乘勝進軍。一路進攻鄧說駐守的郟縣(今河南郟縣),一路進攻伍徐駐守的許城(今河南許昌東)。鄧說聽到秦軍來襲,立馬就逃跑了。伍徐迎戰,結果戰敗,也逃了。二人不約而同地帶領殘兵逃到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向張楚王陳勝報告實情。陳勝一看敗軍之將,氣就不打一處來,伍徐雖弱,畢竟抵擋了一陣,可恨鄧說不戰而逃,因命左右推出斬首。
  • 鞌之戰|他,一個車夫,力挽狂瀾,製造了戰爭的逆轉奇蹟!
    齊國將領高固也不甘示弱,他獨自駕車闖入聯軍陣地,抓了個俘虜帶了回來。他把俘虜綁在桑木桿子上,押上戰車,在全軍遊行示眾,並揚言說:弟兄們!你們誰如果沒有勇氣,老高我這兒多的是!不過,我老高的勇氣可不是白送的,你們要拿錢來買!(呵呵,老高不僅勇敢還極具幽默感!)果然,戰爭一開始,齊軍攻勢甚猛,齊頃公甚至沒來得及給馬披上甲就驅車衝了上去。晉國出師不利,主帥郤克被箭射傷了。
  • 一姑娘救下一將軍,將軍提出一要求,姑娘聽後自殺了,誕生一成語
    連有學識的女人都沒幾個,更別說會武功防身的了,所以咱們聽過太多關於英雄救美的故事,但很少聽到女子救了男人的故事。在古代就有這麼一位姑娘,她救下一將軍的性命,之後將軍提出了一個要求,這姑娘聽了之後居然自殺了,一場美女救英雄的好戲最終卻成了一場悲劇,不過也因此誕生了一個成語,不過如今這成語卻讓不少男人因它而苦惱。
  • 老舍筆下的人力車夫,每個人都在用力活著,只是誰也沒逃出輪迴
    老舍筆下的人力車夫就是如此,《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和現在的很多青年作家的作品不同,《駱駝祥子》看似寫祥子的悲慘命運,實則是反映人力車夫的命運。人力車夫是存在於近代中國將近一百年的一個職業,在百年前的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人力車夫,他們拉著小車行走在大街小巷,如牛馬般拉著車子前行。
  • 上饒鉛山一位三輪車夫的打油詩!精彩!
    昨日下午3時,我從家裡出發去可以搭乘公交班車的黃岡山路口,這段路程大約一公裡左右,驕陽似火,我頂著烈日走了不到200米,從我身後過來一輛自裝馬達的電動三輪車,車夫頭髮花白,大概年過花甲。我招手上車,坐在有紅篷布的後座上,非常舒適,迎面風來,也不覺得暑熱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