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勝死得比吳廣還慘,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2021-02-08 魚羊史記

點擊上方「魚羊秘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連環畫《陳勝吳廣》,戴敦邦(繪)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

田臧殺死吳廣,非但沒受責罰,反而被陳勝封為上將,不禁洋洋自得。隨後,他安排李歸繼續包圍滎陽,自己則統領精兵強將,西進抵擋章邯所率秦軍。然而,才到敖倉,就被章邯的秦軍打敗,田臧戰死。章邯率軍直取滎陽,李歸出戰,也被章邯斬於馬下,滎陽之圍立解。

隨後,章邯兵分兩路,乘勝進軍。一路進攻鄧說駐守的郟縣(今河南郟縣),一路進攻伍徐駐守的許城(今河南許昌東)。鄧說聽到秦軍來襲,立馬就逃跑了。伍徐迎戰,結果戰敗,也逃了。二人不約而同地帶領殘兵逃到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向張楚王陳勝報告實情。陳勝一看敗軍之將,氣就不打一處來,伍徐雖弱,畢竟抵擋了一陣,可恨鄧說不戰而逃,因命左右推出斬首。

章邯連下兩城後,一方面命令攻下郟縣的軍隊繼續向南陽挺進,自己率領秦軍主力,直指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陳勝聽說秦軍進逼,也是心驚膽戰,命令上柱國蔡賜,領軍迎擊章邯。蔡賜上陣,抵擋了一會,也大敗戰死。章邯軍轉眼就到了陳縣西,守將張賀領軍抵擋,也不支,戰敗,只好飛報陳勝,請求支援。到了這時,陳勝才發覺身邊已經無兵可派,只好帶領身邊親隨千餘人,去西城督戰。結果,剛出發不久,就聽說張賀戰死,全軍覆沒,陳勝只得放棄陳縣,往東南逃向汝陰(今安徽阜陽)。

然而,陳勝為什麼竟然會無兵可派、倉皇如喪家之犬呢?無他,眾叛親離爾。陳勝為人傭耕時,曾對夥伴說:「苟富貴,無相忘。」許下了一旦富貴,一定不會忘記夥伴們的諾言。後來,陳勝真的富貴了,而且成了張楚王,那些夥伴們想起了陳勝的諾言,因此結伴前去攀龍附鳳,以為真能分得一杯羹。他們到達陳縣,徑直往王府求見,陳涉陳涉地大呼,結果被門吏抓了起來,準備動粗,夥伴們只好大聲說他們是陳王的老朋友,才免了一頓打,但終於還是被門吏推桑了出去。

(圖)陳勝吳廣起義

雖然羹沒分到一杯,還吃了個閉門羹,但「苟富貴,無相忘」畢竟太誘人,所以他們沒有立刻回去,天天在王宮周圍轉悠,希望哪天老陳出來能趕巧碰上。也真巧,某天陳勝出宮,雖說陳勝架勢大,人多勢眾,但夥伴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擁而上,大呼陳涉。陳勝聽有人喊自己的字,讓車駕停下,探頭一看,全是當年的「無相忘」,儘管不情願,但還是把他們叫進宮中,好酒好肉招待,踐行自己的「無相忘」。

只是,這些人不僅沒大沒小,陳涉陳涉的亂叫,還將陳勝當年那些見得人見不得人的糗事、囧事,全都抖落出來。陳勝氣極,竟然把幾個多嘴多舌的「無相忘」捆綁起來,拉出去砍了,讓他們到閻王殿裡去叨叨。對夥伴們如此,對親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他的嶽父和妻兄,一起到陳縣來投靠他,陳勝雖然收留,卻把他們當作家奴一樣對待,嶽父妻兄很是寒心,最後拂袖而去。至於那些行軍大將、身邊侍從,統是呼來喚去,任意屠戮。所以,到了秦軍來擊,個個冷眼旁觀,竟無人效力,更無人效死。

章邯消滅了張賀軍後,派軍直追陳勝,陳勝坐車慌不擇路地逃跑。給他駕車的車夫叫莊賈,陳勝屢屢催促,稍慢便厲聲咒罵,喋喋不休,莊賈被罵得惱羞成怒,抽出劍回過身直朝陳勝砍去,一劍就把陳勝切砍成了兩半,這位秦末農民大起義領袖張楚王陳勝,坐上王位才短短六個月,就被自己的車夫殺死,他真的比被部下謀害的吳廣都不值啊,吳廣為自己人所殺,對方畢竟還是個堂堂大將,自己卻死在車夫手裡,這說明他把人給做絕了。

*作者:晏建懷,魚羊秘史籤約作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歷史隨筆集《帝國的臉譜—北宋官場眾生相》。

相關焦點

  • 陳勝吳廣拉開了秦朝末年起義的序幕,結果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章邯軍轉眼就到了陳縣西,守將張賀領軍抵擋,也不支,戰敗,只好飛報陳勝,請求支援。到了這時,陳勝才發覺身邊已經無兵可派,只好帶領身邊親隨千餘人,去西城督戰。結果,剛出發不久,就聽說張賀戰死,全軍覆沒,陳勝只得放棄陳縣,往東南逃向汝陰(今安徽阜陽)。然而,陳勝為什麼竟然會無兵可派、倉皇如喪家之犬呢?無他,眾叛親離爾。陳勝為人傭耕時,曾對夥伴說:「苟富貴,無相忘。」
  • 陳勝稱王后是如何對待兄弟吳廣的?吳廣之死,是否和陳勝有關?
    取得農民起義勝利後,陳勝稱王了,但好景不長,陳勝和洪秀全一樣,貪圖享樂,無心治理國家,還有一個原因,陳勝的農民出身,可想而知,他的文化程度不高,更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管理一方土地,管治百姓。領兵打仗還是可以的,這樣的一個人最終是不能擔負起國家的重任的。
  • 世人都知陳勝兵敗被殺,卻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他比陳勝慘多了
    所以,兩人策劃了「魚腹藏書」、「營火狐鳴」等一系列迷信事件後,陳勝就成為了「天命所歸」的中心人物,吳廣為其提供了輔助,不惜故意激怒押送秦官員,以使他們受到鞭笞,從而激起守軍的情緒。吳廣從小到大,並非一帆風順,認識的時間也不長,吳廣肯到這一步不過是羨慕陳勝的勇敢,但他沒有發現陳勝心中最深處的那個念頭。
  • 陳勝稱王后是如何對待吳廣的?吳廣的死,和陳勝是否有關?
    提起陳勝,吳廣大家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兩位農民英雄人物,因率領的農民起義一舉成名,最後稱王,陳勝是農民出身的皇帝,另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後稱王,可是洪秀全稱王了之後,一時被權力所迷惑,斬殺了大量的君臣,尤其是和自己出生入死兄弟們更是手足殘殺,害怕有一天這些兄弟們奪取政權,把洪秀全趕下臺,不久之後昏庸無能的洪秀全還是被推翻了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由此可見,至少在司馬遷眼中,陳勝吳廣的地位是相同的。然而事實上兩個人起義後的遭遇卻是天壤之別,陳勝為王,吳廣則是被同事殺死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距呢?
  • 陳勝吳廣聲勢浩大,為何摘桃子的是劉邦項羽?陳勝到底做錯了什麼
    陳勝、吳廣二人帶領諸人先攻大澤鄉,再攻蘄縣,繼而派人接連攻打銍、酇、苦、柘、譙,都攻了下來,當陳勝、吳廣到達陳縣的時候,二人已經擁有幾百輛戰車、幾千騎兵、數萬步兵了。陳縣被攻下來之後,陳勝稱王,史稱陳勝為陳王。當時,附近諸縣聽聞陳勝已反,紛紛殺了他們的長官,響應陳勝。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漫捲於神州大地。
  • 世人皆知陳勝兵敗被殺,卻甚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比陳勝還慘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等九百餘名赤貧百姓奉命前往漁陽邊塞戍守。時值夏秋之交,豐沛的雨水泥濘了大澤鄉的道路,最終誤了朝廷規定的抵塞日期。按照秦法對失期罪的處理,誤期當斬。一不做二不休,陳勝吳廣領導戍卒遂揭竿而起。
  • 聲勢浩大,一度打到秦國無還手之力的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登位之後的胡亥賜死被秦始皇派往協助蒙恬戍邊的太子扶蘇,而後把兄弟姐妹三十餘人全部殺絕殆盡。秦二世胡亥不顧新朝百姓經歷五百餘年的戰亂,急需休養生息,反而肆意壓榨百姓,大修驪山秦陵,阿房宮等,加重人民賦稅,百姓苦不堪言。
  • 陳勝為何一定要殺吳廣?司馬遷《史記》道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吳廣和陳勝,就像張耳和陳餘一樣,是個歡喜冤家,不過張耳陳餘他兩的感情比吳廣陳勝還要深厚,但就是這樣兩助插刀的好兄弟,最後還是反目了。這樣來說陳勝同志就是個大神棍,專門忽悠底層民眾,但是大家別忘了,秦法嚴酷外加殘暴統治,天下積怨已久,與其繼續被暴秦統治,還不如給陳勝一個臺階,跟他起義反對秦朝。秦朝暴政是內因,陳勝不過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動作把大家心裡的那團火勾起來了而已。
  • 解析下陳勝吳廣起義可悲的下場
    吳廣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最可氣的是,殺害吳廣的田臧寫了一封信送給陳勝,說吳廣陰謀叛變,已經被殺。陳勝對吳廣之死非但不去追究,反而立即任命田臧為上將。顯然這是陳勝借刀殺人之嫌疑。就這樣張楚政權出現了嚴重裂痕。隨後,章邯在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支持下,全力反攻陳勝的義軍。此消彼長,從這以後,陳勝的革命軍兵敗如山倒,沒有人能抵擋不可一世的章邯。
  • 世人皆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你知道他們怎麼死的嗎?
    陳勝吳廣起義軍成為了反對秦王朝統治的第一股軍事力量,但是卻虎頭蛇尾,起義最終失敗了。陳勝吳廣都被殺了。 那麼你知道這二人是怎麼死的嗎?是死於戰場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
  • 陳勝吳廣起義,才不過半年就被秦軍打趴下了,為什麼沒人來幫忙?
    陳勝等人都是苦出身,他們不求別的,只求有一口飯吃。可現在,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暴雨完全是無法避免的因素。離朝廷規定的期限越來越近,陳勝等人也越來越絕望。到了後來,陳勝眼見生還無望,於是,毅然對吳廣說道:「朝廷的刑罰已經苛刻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現在我們繼續去漁陽是死,逃跑被抓也是死。既然沒有活路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地作一番大事業呢?
  •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何死於部下和車夫之手?兇手結局也不好
    陳勝吳廣起義地址一、吳廣之死我們課本上所學的陳勝吳廣起義,只是一個開端,那也僅僅只是故事的開始。但是田臧等人又害怕吳廣不同意,便以吳廣「驕橫,不知兵權」為由,謀害了吳廣。非但如此,田臧還把吳廣的頭顱獻給了陳勝。詭異的是,田臧的行為不僅沒有受到陳勝的懲罰,反而得到了陳勝的獎賞,並且升官成為上將軍。
  •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去吳廣?司馬遷《史記》說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對於起義的吳廣來說,雖然沒有死在秦軍的手裡,卻逃不過部下的刺殺,臨死前還得了一個無釐頭的罪名:不知兵權,不可與計。 他殺了吳廣是錯的第一步,而他不知道的是,帶著精銳部隊跟秦軍面對面對抗更是大錯特錯,完敗的結局也是毫無懸念,史料中用"與戰,田臧死,軍破"這七個字就總結了這個戰役。
  • 如果陳勝不被車夫殺死,項羽、劉邦還能崛起嗎?劉邦還能稱帝嗎?
    秦末率先挑起反秦大旗的人是陳勝,就是那個選擇在陳縣稱王、後來被劉邦追封為陳隱王的陳勝,陳勝稱王六個月,就被自己車夫殺死了。如果陳勝沒有被自己的車夫殺死,項羽、劉邦還能崛起嗎?劉邦還能稱帝嗎?首先,縱使陳勝不被車夫殺死,也已是強弩之末了。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從建立政權到兵敗如山倒,陳勝吳廣起義僅僅堅持了半年便宣告失敗,以致不少讀者看到這段歷史時,都忍不住發出終極一問: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01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的起義,在史學家看來一直充滿爭議,這其中,他們的起義動機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
  • 秦末的暴政已失去民心,為何陳勝吳廣順應民意的行為卻接連失敗?
    ,可秦二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他加重了老百姓的賦稅和徭役,連刑法也更加嚴峻,百姓們普遍連飯都吃不飽,深受統治者的荼毒。陳勝吳廣也不例外,兩人在帛上用紅字寫了「陳勝王」這三個字,再將其置於魚腹之內。 有一戍卒去買魚的時候,發現了魚肚子裡的字條,便將此事傳得人盡皆知,後來,陳勝還讓吳廣深夜在營房旁的廟宇中點燃篝火,並用狐狸的叫聲說了「大楚興,陳勝王。」這句話,把戍卒們嚇得半死,第二天,戍卒們議論紛紛,開始對陳勝吳廣二人刮目相看。
  • 同樣是車夫,一個結果了傳奇,一個成就了皇帝
    發出了一聲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隊伍壯大得非常快,這個微小的火焰於是逐漸燃燒到中原,於是各地紛紛響應,結果卻在陳勝宣布稱王6個月後,這個傳奇就迅速的隕落,先不說陳勝稱王的時機,曾經有位謀士跟他說過,廣積糧,緩稱王,但是卻沒想到陳勝居然被自己的司機莊賈殺死了。
  • 陳勝吳廣是秦朝的「士大夫」
    為什麼說陳勝和吳廣也可能是「不更「呢? 因為《史記》裡說陳勝和吳廣統帥的是 「適戍」, 「適戍」也稱為「謫戍」,所謂「謫」就是社會犯罪的意思,這個犯罪情節比「貲戍」更嚴重,因此「謫戍」是無限期戍邊。 正因為「謫戍」主體是罪人、賤民,所以陳勝與吳廣以「不更」爵擔任「屯長」也是可能的。
  • 陳勝吳廣起義轟轟烈烈,差點打到秦都鹹陽,卻為什麼會迅速兵敗?
    「於是陳勝的威信漸漸地建立了起來。第二天,吳廣故意激怒秦吏。兩個官吏就用鞭子抽吳廣,激起民憤,趁亂,陳勝吳廣殺掉兩個秦國官吏,對著這幫農民兄弟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借用扶蘇和項燕的名號,起兵反秦。短短幾個月,攻佔了很多地方,隊伍也擴大規模,成了非常龐大的一支反秦武裝。後來的劉邦起義用的也是這套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