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陳勝,吳廣大家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兩位農民英雄,因帶領農民起義一舉成名,最後稱王,陳勝是農民出身的皇帝,另一個人則是著名的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後又稱王,但洪秀全稱王后,一時又為強權所迷惑,斬殺了大量的君臣,特別是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更是手足無措,怕有一天這些兄弟們奪權,趕走了洪秀全,不料洪秀全還是被推翻了,陳勝順利上位後,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下場如何?
取得農民起義勝利後,陳勝稱王了,但好景不長,陳勝和洪秀全一樣,貪圖享樂,無心治理國家,還有一個原因,陳勝的農民出身,可想而知,他的文化程度不高,更不知道如何治理國家,管理一方土地,管治百姓。領兵打仗還是可以的,這樣的一個人最終是不能擔負起國家的重任的。
權勢是一件可怕的武器迷惑人心,陳勝雖然不能治理國家,但也不想權力被人奪去,面對大臣們的非議,陳勝慢慢的擔心起來,歷來的君王善解人意,陳勝也不例外,他開始清理那些非議的官吏,維護自己的政權。
朝上有一點風吹草動,陳勝便會痛下殺手,不分青紅皂白,曾經與他同甘共苦的兄弟們都開始畏懼眼前的陳勝,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之所以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有一個被忽視的英雄人物,那就是陳勝的兄弟吳廣,可以說,沒有了吳廣,就沒有了陳勝以後的稱王,而吳廣在推動陳勝走向勝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助推了陳勝走向勝利,在這之後,陳勝是怎麼看待這個兄弟的呢?
從前,陳勝與吳廣無言以對,無言以對,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私交甚深,最開始還是在吳廣的鼓勵下,陳勝才決定勇敢起來,率領百姓一起反抗,兩人齊心協力,互相配合,先後斬殺兩個將士,奪旗立地,立軍營,就這樣紅紅火火的農民起義爆發了,由兩人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迅速取得了戰果,佔領了許多土地,收穫了許多財富,特別是一座小城市,看著陳勝越來越大,吸引了周圍各國的目光,後來周圍各國紛紛加入到陳勝起義隊伍中,力推陳勝為王。
在農民起義中,吳廣功成名就,在陳勝稱王后,他也不忘了這位好兄弟,自己當了王上,變封吳廣為代王,形同於王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來在一場戰爭中,兩人因意見不合,鬧得不可開交,又遇小人算計,陳勝便聽信小人的口舌,
再加上陳勝自從稱王后便多疑,之前已斬殺了不少兄弟,整天不顧身邊人對朝政的猜測,讓手下人互相殘殺,最後吳廣也沒能逃過昔日好兄弟的猜疑,因為吳廣與田臧將軍在戰鬥中發生衝突,這正好給了陳勝一個處理自己的兄弟吳廣的理由,因為這個小事,陳勝就給了吳廣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消失了。
之後又有人說,吳廣不是陳勝所殺,而是被田臧所殺,田臧將軍想要奪下吳廣代王的位子,但當時的吳廣手握大權,有人說是朝堂奸臣所害,農民出身的他,難免行事魯莽,行為衝動,得罪了不少人,但單憑一個小將軍,和幾個大臣,怎麼能殺得了一個副王?若無陳勝的授權或命令,還有誰敢動他,對當朝王上的兄弟、世世代代功臣,痛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