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起義,才不過半年就被秦軍打趴下了,為什麼沒人來幫忙?

2020-12-23 指點江山

秦朝末年,在秦始皇殘暴的統治下,天下的百姓是苦不堪言。秦始皇駕崩後,新即位的胡亥不僅沒有體恤民眾,反而更加地窮奢極欲了起來。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和吳廣為首的九百多名窮苦民眾奉朝廷之命去戍守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但是,在去往漁陽的途中,突然天降暴雨,前進的道路全被堵塞了。照這樣下去,大家是根本無法在朝廷規定的日期之前到達漁陽的。按照當時的大秦律,誤期之人必須要受到斬首的懲罰。

陳勝等人都是苦出身,他們不求別的,只求有一口飯吃。可現在,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暴雨完全是無法避免的因素。離朝廷規定的期限越來越近,陳勝等人也越來越絕望。到了後來,陳勝眼見生還無望,於是,毅然對吳廣說道:「朝廷的刑罰已經苛刻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現在我們繼續去漁陽是死,逃跑被抓也是死。既然沒有活路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地作一番大事業呢?即便是最後死了,也是為國家而死啊!」吳廣聽後很是佩服陳勝的膽略,兩人一拍即合,馬上開始謀划起義。

之後,陳勝、吳廣等人殺死了朝廷的官兵,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陳勝率先起義後,全國各地響應他的英雄人物層出不窮。劉邦、項羽、英布、彭越等人相繼起義,反秦鬥爭達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但是,在其他起義隊伍逐漸壯大的時候,最先起義的陳勝卻陷入到了秦軍的重重圍困之中。他趕忙向各路諸侯求援,但是,肯派兵救他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最終,陳勝死在了自己的車夫手中。

此時,距離陳勝稱王才不過半年而已。

最先揭竿而起的陳勝,在各路諸侯中的聲望是非常大的。劉邦開創大漢王朝後,還特意下旨封陳勝為「隱王」,用王侯的禮節來祭奠他。

那麼,陳勝最終為什麼會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呢?

事情還要從陳勝的同鄉說起。

陳勝出身貧寒,在年少的時候經常幫別人種地,以此來補貼家用。陳勝稱王之後,他的一個同鄉聽說陳勝發跡了,於是,千裡迢迢來到陳勝宮殿的宮門外,想要見見這位曾經在一起吃過苦的夥伴。但是,宮殿的護衛懷疑他是騙子,直接將他綁了起來。陳勝的同鄉趕忙解釋,但護衛們根本不理睬他。

正在這時,陳勝從宮殿中出來了。這位同鄉看見陳勝後大喜過望,當即大聲呼喊起陳勝的小名來。陳勝令護衛放開他的同鄉,然後,親切地將他帶入了自己的宮殿中。陳勝的宮殿非常華麗,裡面擺放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他的同鄉看的眼花繚亂,情不自禁地讚嘆道:「陳勝大王的宮殿這麼富麗堂皇啊!」

陳勝好好地招待了同鄉一頓,然後,安排他在宮殿中住了下來。剛剛見到陳勝的時候,這位同鄉還很拘束,和陳勝說話的時候都是誠惶誠恐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行為越來越放肆。到了後來,他見陳勝的時候就不叫大王了,而是直接喊陳勝的小名。

除此之外,他憑藉著陳勝同鄉的身份隨意進出宮殿,還經常當眾和人說起陳勝小時候的事。陳勝雖然感到有些不自在,但礙於同鄉情面,也不好說什麼。之後,為了維護陳勝的威嚴,有人向陳勝進言道:「大王,你的這個客人太無知了。他這樣胡言亂語,臣恐怕會有損大王的威嚴。」

陳勝聽了之後非常生氣,於是,下令處死了這個同鄉。平心而論,陳勝的同鄉雖然有些舉止不當,但無論如何也罪不至死。陳勝如此對待自己的同鄉,自己少年時候親密的夥伴,又如何不令人心寒呢?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陳勝身邊朋友的心中都感到很不是滋味。

所以,他們不是離開了陳勝另謀出路,就是對陳勝敬而遠之再也不敢親近他了。到了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9年),秦將章邯率軍向陳勝發動了進攻。章邯是秦朝碩果僅存的悍將,在他的威逼下,陳勝步步後退,直至退到了下城父(今安徽省蒙城西北)一帶。陳勝在此收縮兵力,打算尋找新的突破點。

不料,還沒等陳勝有所行動,他的車夫就將他殺掉,然後,向章邯投降了。陳勝率先舉起了抗秦的旗幟,但卻在半年之後就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在臨死之前,陳勝想必也會後悔殺害自己的同鄉吧。以至於,他當年的那句「苟富貴,勿相忘」,終究成為了一句空話。

「陳勝雖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三年後,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殺入鹹陽,推翻了暴秦統治,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對於陳勝的墓地,1975年,國家撥專款整修,闢地4000平方米,砌石圍墓,載松植柏,置人守冢,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班固《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相關焦點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由此可見,至少在司馬遷眼中,陳勝吳廣的地位是相同的。然而事實上兩個人起義後的遭遇卻是天壤之別,陳勝為王,吳廣則是被同事殺死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距呢?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從建立政權到兵敗如山倒,陳勝吳廣起義僅僅堅持了半年便宣告失敗,以致不少讀者看到這段歷史時,都忍不住發出終極一問: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01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的起義,在史學家看來一直充滿爭議,這其中,他們的起義動機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
  • 陳勝吳廣起義轟轟烈烈,差點打到秦都鹹陽,卻為什麼會迅速兵敗?
    「於是陳勝的威信漸漸地建立了起來。第二天,吳廣故意激怒秦吏。兩個官吏就用鞭子抽吳廣,激起民憤,趁亂,陳勝吳廣殺掉兩個秦國官吏,對著這幫農民兄弟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借用扶蘇和項燕的名號,起兵反秦。短短幾個月,攻佔了很多地方,隊伍也擴大規模,成了非常龐大的一支反秦武裝。後來的劉邦起義用的也是這套把戲。
  • 陳勝起義:豪情萬丈的陳勝終究沒能突破小農意識的天花板
    這兩句話的知名度不用我科普,大家都知道這是陳勝的金句,也是世代相傳的經典語錄。陳勝因為發動農民起義而被寫進史書,他那不到六個月的起義嚴重動搖秦帝國的統治,但是陳勝終究沒能登上帝位。為什麼豪情萬丈的陳勝會失敗?江郎認為這是小農意識的問題,陳勝終究沒能突破小農意識的天花板。
  • 陳勝吳廣起義背後有什麼蹊蹺?
    大澤鄉起義之後,陳勝吳廣勢力進展迅速,短短一個月連克數縣,投奔的人也越來越多,已集中數萬人,告急文書如雪片一般匯聚到鹹陽。而這兩個人利用陳勝的信任,濫用職權,凡是他倆不喜歡的人,一旦有錯,不交給負責司法的官吏去審理,而是擅自予以懲治。如此更加劇張楚政權的離心,北徵的武臣自立為趙王, 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不再聽陳勝號令。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最終,勢力大幅削弱的陳勝被他身邊的車夫殺害,此時距離陳勝舉兵,剛剛過去半年。
  •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何死於部下和車夫之手?兇手結局也不好
    二、吳廣死亡之謎吳廣的死亡,在一些史書中被定義為了「吳廣驕傲無能,被部下田臧所殺」,說的直白點就是吳廣在戰場上驕橫跋扈,胡亂用兵,沒一點本事,部下忍無可忍,這才動的手。但是關於吳廣驕傲無能的言論,卻是出自田臧之口,可信度有多高就不好說了。
  • 聲勢浩大,一度打到秦國無還手之力的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張楚政權的建立無疑向一面大旗一樣,各地民眾紛紛效仿陳勝吳廣,以張楚軍之名起事,響應著陳勝的號召。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此時的陳勝吳廣感受到了權力的誘惑,開始端起「王」的架子,疏遠基層民眾的力量。
  • 陳勝吳廣拉開了秦朝末年起義的序幕,結果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戴敦邦(繪)田臧殺死吳廣,非但沒受責罰,反而被陳勝封為上將,不禁洋洋自得。二人不約而同地帶領殘兵逃到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向張楚王陳勝報告實情。陳勝一看敗軍之將,氣就不打一處來,伍徐雖弱,畢竟抵擋了一陣,可恨鄧說不戰而逃,因命左右推出斬首。章邯連下兩城後,一方面命令攻下郟縣的軍隊繼續向南陽挺進,自己率領秦軍主力,直指張楚政權的首都陳縣。陳勝聽說秦軍進逼,也是心驚膽戰,命令上柱國蔡賜,領軍迎擊章邯。蔡賜上陣,抵擋了一會,也大敗戰死。
  •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去吳廣?司馬遷《史記》說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對於起義的吳廣來說,雖然沒有死在秦軍的手裡,卻逃不過部下的刺殺,臨死前還得了一個無釐頭的罪名:不知兵權,不可與計。 而田臧才是真正能配得上"不知兵權"四字的人。
  • 為什麼陳勝死得比吳廣還慘,一個被兄弟算計,一個卻被車夫所殺,是人心易變還是不懂規矩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圖)連環畫《陳勝吳廣》,戴敦邦(繪)▼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田臧殺死吳廣,非但沒受責罰,反而被陳勝封為上將,不禁洋洋自得。章邯軍轉眼就到了陳縣西,守將張賀領軍抵擋,也不支,戰敗,只好飛報陳勝,請求支援。到了這時,陳勝才發覺身邊已經無兵可派,只好帶領身邊親隨千餘人,去西城督戰。結果,剛出發不久,就聽說張賀戰死,全軍覆沒,陳勝只得放棄陳縣,往東南逃向汝陰(今安徽阜陽)。然而,陳勝為什麼竟然會無兵可派、倉皇如喪家之犬呢?無他,眾叛親離爾。陳勝為人傭耕時,曾對夥伴說:「苟富貴,無相忘。」
  • 秦末的暴政已失去民心,為何陳勝吳廣順應民意的行為卻接連失敗?
    古代有許多名人都愛給自己編一些玄乎的事情,以此來給自己的某些行為找藉口。陳勝吳廣也不例外,兩人在帛上用紅字寫了「陳勝王」這三個字,再將其置於魚腹之內。 有一戍卒去買魚的時候,發現了魚肚子裡的字條,便將此事傳得人盡皆知,後來,陳勝還讓吳廣深夜在營房旁的廟宇中點燃篝火,並用狐狸的叫聲說了「大楚興,陳勝王。」
  • 世人皆知陳勝兵敗被人殺害,但鮮有人知道,吳廣下場更加悽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公元前209年,在一個暴雨夜裡,這句話從一個農民口中說出,從此掀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領900名百姓揭竿而起,旨在推翻暴秦統治。陳勝、吳廣率領軍隊先後佔領大澤鄉,攻下薊縣。
  • 世人皆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你知道他們怎麼死的嗎?
    前言 秦朝末年,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各地農民起義頻繁。陳勝吳廣起義軍成為了反對秦王朝統治的第一股軍事力量,但是卻虎頭蛇尾,起義最終失敗了。陳勝吳廣都被殺了。 那麼你知道這二人是怎麼死的嗎?是死於戰場嗎?
  • 秦時明月十四集預告:陳勝吳廣起義拉開反秦大戰?時間對不上啊!
    雖說並未說明這份禮物是什麼,不過小編覺得應該是針對帝國軍隊的埋伏。在天時上農家並不佔有什麼優勢,畢竟帝國軍隊可以用裝備精良來形容,不過若說地利,帝國軍隊自然比不上農家的弟子。因此小編覺得,利用地利對帝國軍隊埋伏,然後打帝國軍隊一個猝不及防,才是農家的選擇。預告推測二:勝七吳曠單挑帝國軍隊?在上一集中,朱家說準備的禮物勝七吳曠已經去辦了。
  • 陳勝吳廣是秦朝的「士大夫」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學界通過對出土的秦簡研究,基本上對秦代政治制度和社會運行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認知,這其實就包括對引發了秦帝國覆滅的陳勝、吳廣身份的新的解讀。 傳統觀點認為陳勝與吳廣是「平民」,主要依據是《史記·陳涉世家》裡「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這句話,認為都給人做僱農了,那麼陳勝肯定是平民百姓無疑。
  • 為什麼陳勝的張楚政權只存在了六個月
    於是,兩人琢磨著出個計謀,利用迷信鬼怪之事煽動勞工情緒,為自己稱王起義作輿論準備,隨後吳廣假裝醉酒羞辱軍官,陳勝在軍官失控時配合吳廣拔刀刺殺軍官。兩人開了個頭,其他勞工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陳勝的起義。就這樣,大楚興,陳勝王。公元前209年,「張楚」政權誕生了。
  • 秦末的暴政已失去民心,陳勝吳廣順應民意,為何行動卻接連失敗?
    史上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很多王朝的第一個統治者並不都是強悍的,而是在背後仔細的考慮,漫無目的的斟酌,最後再一次踏上前人的屍體往上爬,可以說,如果沒有前幾個吃螃蟹的人,那些統治者不一定能取得勝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歷史上躲在別人背後取得成功的人,他們是誰?
  • 世人都知陳勝兵敗被殺,卻少有人知道吳廣的下場,他比陳勝慘多了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農民起義,到秦末第一次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直接啟發了後世的人們。農耕社會,人民追求安定生活,吃飽了撐的,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離開故土,所以不管秦始皇統一六國有多好,都不能忽視秦朝嚴刑峻法,重賦重稅的現實。
  • 陳勝吳廣聲勢浩大,為何摘桃子的是劉邦項羽?陳勝到底做錯了什麼
    陳勝、吳廣二人帶領諸人先攻大澤鄉,再攻蘄縣,繼而派人接連攻打銍、酇、苦、柘、譙,都攻了下來,當陳勝、吳廣到達陳縣的時候,二人已經擁有幾百輛戰車、幾千騎兵、數萬步兵了。陳縣被攻下來之後,陳勝稱王,史稱陳勝為陳王。當時,附近諸縣聽聞陳勝已反,紛紛殺了他們的長官,響應陳勝。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漫捲於神州大地。
  • 有名的起義戰爭,輝煌半年就被鎮壓,頭領竟然被自己的車夫害了
    有名的起義戰爭,輝煌半年就被鎮壓,頭領竟然被自己的車夫害了公元前209年七月,有一隊被徵發的農民九百人要從淮河流域開到河北邊境去成守。徵途是漫長的,行軍日期卻十分短促。他們趕呀趕的,趕到一半,偏偏不作美的天公又下起大雨來,道路泥濘難走,要在指定的日期裡,趕到目的地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