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玩家最早接觸的《霸王的大陸》開始,數十年間我們已經大大小小經歷了數十款三國題材遊戲的洗禮,在這其中有數不盡的讓人回味無窮的遊戲佳作。 雖然三國題材遊戲的扛鼎作品仍然是由近鄰日本開發,但國人在這方面的努力也不小。這些三國遊戲當中,有的越做越好,有的則愈加頹廢。下面就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回顧盤點一下值得我們回憶的十五個三國題材遊戲系列。
(圖片來源於光榮公司《三國志》系列遊戲封面)
自古便有老話講「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三國的故事經過羅貫中的演繹,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爾虞我詐、戰法運用在羅貫中的筆下更加 精彩。同時,1994年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長篇歷史電視劇《三國演義》也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國人。由楊洪基老先生所演唱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主題曲也讓億 萬觀眾們記住了三國歷史「大浪淘沙淘盡天下英雄」的歷史基調。
1994年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物形象對我們的影響太深(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論是FC版本的《霸王的大陸》,還是即將於2012年3月30到來的《三國志》系列最新作《三國志12》,都在以獨特的第九藝術的視角向我們闡述著三 國的故事。雖然與經過改編的《三國演義》、原著《三國志》相比,遊戲世界裡的三國歷史被更多的噱頭、新鮮元素進行了包裝,難以以這些遊戲來考據什麼歷史背 景,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些三國題材遊戲在培養少年兒童對我國歷史方面的興趣。
一圖流看遊戲畫面發展(兩張圖片分別來自《霸王的大陸》以及《三國志12》)
在我們即將迎來《三國志》系列最新作品《三國志12》的時候,我們為各位讀者準備了15款三國題材遊戲作品的回顧盤點,希望您各位能夠喜歡。
第2頁:文字遊戲的啟蒙 霸王的大陸
文字遊戲的啟蒙 霸王的大陸
對於很多玩齡比較老的玩家來說,《三國志2:霸王的大陸》才是他們所接觸的第一款三國題材遊戲。《霸王的大陸》推出於1992年,是由日本遊戲 廠商Namco所開發的一款以三國為背景的策略遊戲,該遊戲基於任天堂FC遊戲主機進行開發,所以我們現在來看的話可能會覺得《霸王的大陸》的畫面看起來 不那麼「時髦」。
看到劉備腦袋頂上的リュウビ了嗎?(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任天堂FC遊戲主機是日本公司任天堂所開發研製的遊戲主機,所以《霸王的大陸》也並沒有針對中國大陸進行發賣。這款遊戲的文字也都是日文片 假名,當時對於那些不懂日文的玩家來說真的是一種煎熬。遙記得《遊戲機實用技術》的編輯沙迦曾談到「小的時候玩《霸王的大陸》的時候,因為不懂日文,所以 連張飛的名字都不認得,直到後來看到張飛的名字有個チョウ字,就在想這個是不是張的音,於是這也就一點點地開啟了他學習日語的道路」。
《霸王的大陸》的設計為後來的作品提供了初步參考(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能現在的玩家看到這樣的感觸都會覺得不可相信,但在那個時代,真的有無數的玩家為了能夠看懂遊戲中的單詞、人名而努力學習著英文、日文。
每一幅小插畫都設計得十分精巧(圖片來源於網絡)
《霸王的大陸》其實是Namco所開發的第二款三國遊戲,第一款遊戲則是《中原之霸者》,但國內玩家多熟悉的還是這《霸王的大陸》。不同於光榮 公司的《三國志》系列,在《霸王的大陸》整個遊戲過程中只有一個劇本,雖然簡單但是充滿想像力的秘密事件的發生讓這唯一的一個劇本玩起來也是樂趣十足。金 錢、糧食、土地、農業、寶物、人口、防災、武將等設定也都影響了現今的許多三國題材遊戲。
《霸王的大陸》已有玩家漢化版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以說,正是《霸王的大陸》的出現,才使得國內的玩家開始關注起文字SLG遊戲。也正是那時,國內的遊戲玩家們才正式懂得了こうげき是攻擊、いどう是移動、たいちゃく是撤退。《霸王的大陸》在國內三國玩家心目中的位置,可見一斑。
第3頁:DOS下的精彩世界 三國志英傑傳
DOS下的精彩世界 三國志英傑傳
到了PC機全面入駐普通家庭的時代,我們厭煩了8位機上那色彩斑斕的紅綠色塊,希望能夠有畫面更好、劇情更豐富三國遊戲可以玩,這時,光榮公司所開發的《三國志英傑傳》橫空出世,讓我們透過微軟MS-DOS那冷冰冰的黑白界面,穿越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
《三國志英傑傳》的出現彌補了DOS平臺三國遊戲的空缺(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志英傑傳》不同於Namco所開發的《霸王的大陸》,它更偏向於劇情體驗、人物刻畫、戰鬥特效的表現。得益於PC機的「強大機能(相比任天堂FC)」,我們可以在PC上感受到更加真實的遊戲畫面與遊戲體驗。
這樣的遊戲畫面比FC的畫面不知好上多少(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時,受限於卡帶容量限制,許多FC遊戲的音樂都不盡如人意,而這一點在《三國志英傑傳》中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DOS版的《三國志英傑傳》還 支持滑鼠操作,從此我們可以以指哪兒打哪兒的方式操控千軍萬馬,甚至到今天,PC版本的《三國志》遊戲都是全平臺版本當中操作最為舒服的。
《三國志英傑傳》後來還曾移植GBA掌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志英傑傳》同樣也被劃分為SLG遊戲,在中國我們對這樣的遊戲還有一個更加妙趣橫生的稱呼「戰棋遊戲」。《三國志英傑傳》中去除了訓練、耕田等設計,更加注重於「走格子」方面的策略性。
我們現在也只能通過DOSBox重溫《三國志英傑傳》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武將方面則分別對應了許多帶有「華麗特效」的法術技能,善於利用不同武將的技能則有助於減少戰鬥時間,更能讓玩家體驗到一名大將在戰場上的重要 性。戰場中利用地形進行各種布陣也是當時玩家最為熱衷的一件事。其後推出的《三國志孔明傳》與《三國志曹操傳》更將這一優點發揚光大。
第4頁:黑白世界的精彩 吞食天地GB版
黑白世界的精彩 吞食天地GB版
當任天堂Game Boy掌機推出之後,這個造型頗似板磚的掌上遊戲機迅速在全世界的兒童中間傳播開來,每一個小孩子都夢想擁有這麼一臺掌機作為自己的新年禮物。就在這方寸之間的黑白世界裡,也有那麼一款讓很多現在已經奔三的中青年玩家回憶良久的三國遊戲。
該遊戲名稱被漢化成《三國英雄傳》(圖片來源於官網)
Capcom在1989年發布了一款任天堂FC平臺的三國題材角色扮演遊戲《吞食天地》,而在這之後為了能夠獲得更大收益,Capcom在 1994年將這款RPG遊戲《吞食天地》移植到了任天堂Game Boy掌機平臺上。當時得益於國內盜版商的漢化,我國玩家也能夠體驗到純正的中文方塊字的遊戲版本。同時由於這款遊戲的漢化工作做得還算不錯,遊戲過程中 出現亂碼、錯字的情況很少,所以那時的孩子們都更願意將這款遊戲的卡帶作為自己的第一張Game Boy遊戲卡帶。
這馬賽克中又有多少少年的夢(圖片來源於網絡)
《吞食天地》講述了劉關張統一中國的故事,在劇情方面我們當然無法將其與原著《三國志》相提並論,但它仍然是一款劇情精彩的三國題材遊戲。曹操叛變、呂布逆襲的橋段讓人印象深刻。隱藏的山洞迷宮的設計也十分有趣。
傳統的你一拳我一腳的RPG戰鬥方式(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時國內漢化版本的《吞食天地》還有著[毒針]Bug,一顆毒針只需要幾百金,然而當玩家買到手再將其賣給店家的時候直接可以拿到上限60000金。這種良性Bug非但沒有影響遊戲的可玩性,反而更降低了遊戲難度。
由玩家所繪製的全部遊戲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唯一稍顯繁瑣的就是該作沒有小地圖設計,也就是說我們只能通過不同的地形去推測下一個都市是哪裡。當然這一點我們也無法苛求過多,對於Game Boy黑白遊戲掌機上的作品來說,《吞食天地》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一款佳作了。
第5頁:旋風小子也致敬 吞食天地街機版
旋風小子也致敬 吞食天地街機版
不知道您是否看過由林志穎、郝邵文以及釋小龍主演的電影《旋風小子》,這部電影推出於1994年,由朱延平導演。也許您看到這裡會奇怪為什麼我們要在文章中提到這部電影。事實上在這部電影中曾經出現過以Capcom街機大作《吞食天地》惡搞烘託電影情節氛圍的橋段。
《吞食天地》街機版至今仍有極高人氣(圖片來源於網絡)
Capcom在1994年不僅推出了Game Boy版的RPG遊戲《吞食天地》,他們還在街機平臺上推出了著名的橫版過關街機遊戲《吞食天地》。
第一款《吞食天地》作品中沒有黃忠(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街機版的《吞食天地》中,玩家將可扮演趙雲、黃忠、張飛、關羽來一場「快打旋風」。林志穎在《旋風小子》電影中還曾身披趙雲戰袍進行了一小段 的惡搞。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的喜愛溢於言表。隨後還曾衍生出諸多卡視角虐掉敵將的新打法。直到今天,我們仍可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機遊戲廳中見到《吞 食天地》的身影。
《吞食天地》街機版中的趙雲形象(圖片來源於官網)
快節奏的戰鬥設計與相對平易近人的世界觀設定都讓這款遊戲備受亞洲玩家的關注。不同BOSS的設計也頗為有趣,美女三人組、霸氣曹操的設計也都不斷挑戰著玩家手中的遊戲幣。
林志穎在《旋風小子》中向遊戲致敬的橋段(圖片來源於電影《旋風小子》)
得益於模擬器技術的不斷發展,今日的我們已經不用再到街機廳中去續幣、利用計算機已經可以完美地模擬這款街機遊戲,但仍然有不少玩家為了重溫街機的操作手感而獨自一人在街機廳裡玩著這款很多新玩家並不熟知的遊戲。
第6頁:中國也能做好三國 傲視三國
中國也能做好三國 傲視三國
《傲世三國》是中國遊戲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標誌。當時暴雪開發的《魔獸爭霸3》以優秀的遊戲素質佔領著即時戰略遊戲的最高峰,而目標軟體看到了這一契機,審時度勢地推出了以三國歷史為題材的即時戰略遊戲《傲世三國》。
《傲世三國》是第一款在美國E3展上展出的國產遊戲(圖片來源於網絡)
《傲世三國》還是第一款在美國E3電玩展上進行展出的國產遊戲軟體,它讓「老外們」也看到了中國的遊戲廠商也可以做出很棒的即時戰略遊戲。
與傳統的即時戰略遊戲相比,《傲視三國》加入了模擬經營的元素,玩家需要根據不同城鎮的人口、民心與資源進行調整,最後實現稅金的增收。關於三 國題材的遊戲軟體大多以戰棋式SLG遊戲為主,而即時戰略類三國遊戲則沒有先例。所以從市場分析上來看,目標軟體的這個舉措的確是看到了市場的需求。
《傲世三國》的畫面在當時來說非常不錯(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一方面,該遊戲對於電腦配置的要求較低,但是通過精美的2D美工,《傲世三國》依然為玩家展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三國戰場。《傲世三國》對於歷史的考據也十分嚴謹,製作組為這款遊戲收集整理了350多名人物的歷史資料,並將他們一一安排到遊戲當中與玩家見面。
《傲世三國2》採用全3D進行開發(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傲世三國》之前,國內名氣較大的即時戰略遊戲非《鐵甲風暴》莫屬,而《傲世三國》正是開發過《鐵甲風暴》的奧世工作室。雖然在這款遊戲中我 們看到了許多《帝國時代》、《幕府將軍:全面戰爭》的影子,但不可否認,奧世工作室將那些外國遊戲中的優秀元素很好地移植到了我們自己的遊戲軟體中。
《傲世三國》在美國由發行過《古墓麗影》系列的Eidos進行發行,而它所獲的獎項也是數不勝數,其中甚至包括知名遊戲雜誌PC Gamer所評選的2001年傑出遊戲獎,在國內也是長期佔據《大眾軟體》雜誌的Top10遊戲榜單之列。《傲世三國》的確是我國國產遊戲歷史上一座不可 磨滅的豐碑。
第7頁:一騎當千的快感 真三國無雙
一騎當千的快感 真三國無雙
同一個題材可以做成許多不同的遊戲類型,這一點在「三國」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PS2發售初期,日本光榮遊戲公司受索尼委託而推出了以三國為題材的動作遊戲《真三國無雙》,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遊戲類型,無雙類。
那時,這樣的畫面已經算是非常棒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時《真三國無雙》並不只是為了「遊戲」而製作開發,它還肩負著幫助索尼PlayStation2遊戲主機展現遊戲性能的重任。玩家需要控制人物角色在千軍萬馬中體驗一騎當千的快感。同屏大量人物角色以大比例出現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出色的人物設定為《真三國無雙》系列增色不少(圖片來源於官網)
《真三國無雙》很好地完成了索尼交於的「展現主機機能」這一重任,並且成為了索尼PlayStation2遊戲主機上第一個銷量突破百萬的遊戲 作品。直到今日,《真三國無雙》系列一經推出了十數款遊戲續作,其中包括不同版本的資料片《猛將傳》與《帝國》。光榮為了拓展遊戲道路還推出了《戰國無 雙》系列與《無雙大蛇》系列,也都分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到今年,也已經到了《真三國無雙》十周年紀念。前不久,PC版本的《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合集版也已經到來。
如今《真三國無雙》的畫面進步之大有目共睹(圖片來源於官網)
每一代的《真三國無雙》都包含了大量的「需要刷」才能拿到的特殊武器與道具,這一點光榮真的是百試不爽。輕度玩家可以將其當作普通的動作遊戲、 割草遊戲去玩,玩遊戲的同時又減了壓;重度玩家則會一遍又一遍地去挑戰特殊道具的入手方法。《真三國無雙》確實實現了不同玩家的不同玩法需求的融合。
本月推出的PC版《真三國無雙6 With猛將傳》(圖片來源於官網)
優秀的手感、動聽的戰鬥音樂、出色的人物設定都是《真三國無雙》的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在該遊戲中見到了萬夫莫敵的張飛,看到了生命力猶如小強一 般的呂布、也看到了力大如牛身形健碩的孟獲,可以說,很多沒有真正研究過三國歷史的遊戲玩家心中,他們對三國武將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真三國無雙》人設的 基礎上。
第8頁:Rj45秘籍不能忘 三國群英傳
Rj45秘籍不能忘 三國群英傳
《真三國無雙》確實在個人動作性方面達到了「三國」題材動作遊戲的高峰,但是群體混戰、戰法特效表現方面,卻仍然不及我們接下來將要談到的一款國產遊戲——《三國群英傳》。
那時大街小巷的網吧都裝有這款遊戲(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群英傳》由奧汀科技推出於1998年,平臺為Win95系統。該遊戲以敵我雙方在戰場上以橫向捲軸表現形式進行拼殺與技能釋放為主要賣點。玩家武將在戰勝之後可獲得經驗值用以升級、升級之後還可以獲得技能更加強大的必殺技。
《三國群英傳》的確不太注重內政建設(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多層捲軸偽3D的表現形式下,《三國群英傳》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臨場感極為震撼的戰場。同屏幾百人同時打鬥的場面即使是在現在最新的《真三國 無雙6》中也很難見到,雖然那些士兵都是紙片。這種表現手法確實很像家用機平臺上的《半熟英雄》系列,但在三國背景的烘託下,這種多層捲軸展現戰爭場面的 形態效果確實不錯。
多層捲軸式的戰鬥場景充滿畫面表現魄力(圖片來源於網絡)
時隔一年,奧汀科技繼續推出了續作《三國群英傳2》,相較前作,《三國群英傳2》更加注重武將的技能表現。猶記得最為著名的秘籍中那個「輸入 R、j、4、5」便可以召喚火雨、奔牛的秘籍可以對敵軍造成巨大的攻擊傷害。由於秘籍數量眾多,每一個技能對應一個代碼,所以當時也有不少玩家僅僅是為了 試一試不同的技能而一遍又一遍地嘗試排列組合新的秘籍代碼。
還記得當年的劍雨火牛陣嗎?(圖片來源於網絡)
單機版的《三國群英傳》系列已經出到了第八款續作,可惜由於國內單機遊戲市場的蕭條,在2007年推出《三國群英傳VIII》之後再無單機新作 推出。為了迎合網路遊戲市場,奧汀還曾分別於2005年與2009年推出過《三國群英傳Online》與《三國群英傳2 Oline》,但似乎市場反響都不是特別的好。
第9頁:注重劇情的RPG 幻想三國志
注重劇情的RPG 幻想三國志
千禧年到來之時,國產武俠RPG遊戲開始獨佔國內遊戲市場,《新絕代雙驕》、《軒轅劍》、《劍俠情緣》等一系列國產武俠RPG遊戲素質都非常不錯,市場反響也很好。這時,便有遊戲廠商思考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一款國產的三國RPG遊戲,於是,《幻想三國志》應運而生。
《幻想三國志》的確為我們帶來了一款幻想之作(圖片來源於官網)
《幻想三國志》由宇峻科技進行開發,採用斜視45度視角的2D戰鬥畫面也比較符合國內遊戲玩家的喜好(大多是由《仙劍奇俠傳》奠定的基礎)。半即時制與回合制兩種不同的戰鬥時制也滿足了輕鬆與刺激的雙重遊戲效果。
輕鬆有趣的劇情設定也是該系列一大亮點(圖片來源於官網)
宇峻科技一直都以國產武俠RPG為強項,他們所開發的《新絕代雙驕》系列深受遊戲玩家的喜愛,而《幻想三國志》的開發也是他們進行的一次題材變 更的嘗試。在《幻想三國志》中,宇峻科技為其加入了多種結局的設計,鼓勵玩家進行二周目、三周目遊戲,改善了以往國產武俠RPG遊戲「玩一遍就扔」的窘 況,增加了玩家在一款遊戲當中的探索性與延展性。
斜45度戰鬥視角的設定繼承自仙劍(圖片來源於官網)
《幻想三國志》畫風方面也頗為用心,我們平時一想起三國便是那濃煙滾滾的戰場與千軍萬馬,但是《幻想三國志》以可愛、清新的人物設計給當時的遊戲玩家詮釋了一下什麼叫做「幻想」。
與固有思維中的三國人物形象大相逕庭的人設(圖片來源於官網)
《幻想三國志》系列到今天已經推出了四款正傳以及四代的外傳。這個系列也最終於2009年正式結束。從2003年第一款作品問世起,《幻想三國志》就以獨特的風格備受玩家喜愛,而能夠推出至第四款續作,也足以證明這個系列的成功。
第10頁:暗黑類型的戰鬥 三國志趙雲傳
暗黑類型的戰鬥 三國志趙雲傳
在三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諸多英雄角色,尤以常山趙子龍為特別,而趙雲也是諸多遊戲軟體作品中的主角。由於《暗黑破壞神》式的ARPG的火熱,國內遊戲軟體開發商也根據趙雲這人物,開發出了《三國志趙雲傳》這樣的ARPG動作角色扮演遊戲。
《三國志趙雲傳》也是一款暗黑like的遊戲(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志趙雲傳》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這款作品是以趙云為主角進行遊戲,從逐文丑救公孫、到臥牛山戰群匪、長坂坡救主、再到截江奪阿鬥、漢水救黃 忠,趙雲的英雄實例被戲劇化地進行了遊戲改編。又由於《三國演義》中的趙雲給人們留下了常勝將軍、單騎救主等正面形象,推出以他為主角的遊戲毫無因為是一 個非常棒的點子。
滿屏幕掉道具這一點是不是很眼熟?(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往的三國類型遊戲都是以整個歷史為框架,讓玩家體驗每一個人物角色的故事或情節,鮮有將其中一名角色為主角進行放大宣傳的作品,所以在填補市場空白這一點上,《三國志趙雲傳》的確做到了。
當初就有不少人對該作人生抱有非議(圖片來源於網絡)
類似《暗黑破壞神》的戰鬥方式也能夠讓新玩家迅速上手,配合更易理解的三國歷史,《三國志趙雲傳》相比《暗黑破壞神》更佔據了本土優勢。同時發行方在遊戲宣傳上也是不遺餘力,當時各大報刊雜誌的廣告頁內都可以看到《三國志趙雲傳》中那個長相頗為奶油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這小夥兒長得真清秀(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趙雲的愛情方面,本作也是下了一定的功夫,雖然歷史上貂蟬和趙雲可能沒什麼太大的對手戲,但是在《三國志趙雲傳》中趙雲和貂蟬竟也發生了一 段感情糾葛,這種反歷史的設定也讓玩家眼前一亮。很可惜,《三國志趙雲傳》現在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如果能夠以更好的畫面更流暢的動作設計進行重 制的話……
第11頁:爽快與戰略並存 三國志戰記2
爽快與戰略並存 三國志戰記2
《三國志戰記》同樣是由日本光榮遊戲公司為我們帶來的三國題材遊戲佳品,該遊戲再次利用《真三國無雙》中的人物模型設計,以戰棋的遊戲方式重新包裝進行發售。
地形對於《三國志戰記2》來說非常關鍵(圖片來源於官網)
《三國志戰記》系列一共推出過兩款作品,其中一代還曾推出過繁體中文版,這對於推動索尼PlayStation2主機在香港的銷售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可惜該系列只出到第二款作品(圖片來源於官網)
戰棋式的策略遊戲風格可能會讓玩家想起光榮自家的《三國志》系列,但與《三國志》系列不同的是,《三國志戰記》系列更加注重於戰鬥而非內政、外交等在《三國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整個遊戲作品被劇情分為了不同的階段,只要玩家滿足了過關條件,即可繼續體驗劇情。
精美的過場CG也是本作一大亮點(圖片來源於官網)
在遊戲方式上,《三國志戰記》頗似同為光榮生產的《三國志英傑傳》。甚至我們可以將其作為次世代的《三國志英傑傳》去玩。利用 PlayStation2的強大機能與DVD-ROM的超大容量(當時),《三國志戰記》為玩家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動畫CG,如果單純是以看動畫、體驗劇情 來玩遊戲,《三國志戰記》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三國志戰記2》是一款典型的3D戰棋遊戲(圖片來源於官網)
《三國志戰記》中的戰法多有30餘種,利用不同陣形、地形,玩家在每一場戰鬥使用的策略都有所不同。
在聲優配音方面,《三國志戰記》也延續了《真三國無雙》的優點,遠藤守哉 、稻田徹 、置鯰龍太郎 等一系列知名聲優的加入也為遊戲增色不少。同樣,很可惜,該系列只出到了第二款作品,直到現在光榮也沒有繼續推出續作的計劃。
第12頁:孔明與月英的浪漫 反三國志
孔明與月英的浪漫 反三國志
如果說《三國志趙雲傳》中加入了關於三國武將的愛情故事的描寫,那麼《反三國志》可以說將這股曖昧旋風颳到了極致。傳統意義上的三國遊戲都是著 重描寫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為主、無論是《三國群英傳》還是《傲世三國》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反三國志》卻以不同於傳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別樣的故事。
見過這麼帥的孔明大爺嗎?(圖片來源於網絡)
《反三國志》的精髓便在這個反字上,反字更突出了它與其他三國遊戲的不同。《反三國志》在劇情方面加入了很多奇幻色彩,以諸葛孔明為主角為大家講述了一段發生在這個躬耕於壟上的眼高手低的高材生的愛情故事。
神鬼奇俠的情節也被揉進了遊戲裡(圖片來源於官網)
該作以諸葛亮與黃月英、小巧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確實是一反傳統。另外,在其他人物性格刻畫上也確實與諸多三國題材的遊戲不同,但是在改編時也並沒有完全脫離歷史,藉以歷史作品中對劉關張趙諸葛等人的描述,取其中一點進行放大,著重表現每個人的性格差異。
那時候的武俠RPG特別喜歡全屏Biu法術(圖片來源於官網)
《反三國志》的確是一款與眾不同的三國遊戲(圖片來源於官網)
當然,人設方面也為《反三國志》立了不少功。本作的遊戲畫面頗為精巧,在人物設定上來看很有日式卡通漫畫之風。而遊戲畫面雖然在現在看來頗為簡陋,但是2D圖像描繪的動態背景在當時還是給玩家帶來了不小的感動。
第13頁:謝謝,我不叫DNF 名將三國
謝謝,我不叫DNF 名將三國
近幾年隨著國內網遊市場的壯大,諸多單機遊戲廠商接連遭難,新興網際網路公司也開始不斷地以大量的網路遊戲衝擊國內遊戲市場,而在這其中也有一些以三國為題材的網路遊戲出現,《名將三國》就是其中一員。
左邊紅色那位就是遊戲中的曹操(圖片來源於網絡)
《名將三國》的遊戲方式頗似《地下城與勇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NF),在遊戲中玩家以傳統2D捲軸即時戰鬥的方式進行遊戲。毫無疑問,這款遊戲便是看準了當年那一批愛玩《吞食天地》等街機遊戲的玩家們與喜歡《地下城與勇士》此類網遊的新玩家們。
不仔細看真看不出這與三國有關(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人物設計方面,其實還是可以看到許多其他三國遊戲中的人物設定的影子。但《名將三國》在顏色的使用上更為大膽,極力營造出街機遊戲風格。 《名將三國》遊戲畫面風格統一,在帶有卡通風格的同時更加細膩;整個場景以冷暖對比的色調進行著色;遊戲中更加入了動畫和粒子特效,在場景多重層次上做了 不同程度的過度。
藍盔甲長頭髮那位小哥是趙雲麼?(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款遊戲是不是抄襲了《地下城與勇士》,畢竟這個話題與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無關。但僅從操作界面與遊戲設定上來看,兩者確實有相似之處。
這滿屏幕的大眾臉確實有些恐怖(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了迎合當下的遊戲玩家,《名將三國》中還加入了大量時下流行的遊戲元素,比如答題系統、寶石鑲嵌、稱號、成就系統以及排名。而這些東西在網絡 遊戲中的效果也遠比單機遊戲中更為實在。雖然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玩到Capcom重製的《吞食天地》、但也許《名將三國》能夠彌補我們對那段歲月的愛。
第14頁:桌面卡牌上的紛爭 三國殺OL
桌面卡牌上的紛爭 三國殺OL
提到三國題材遊戲,我們也便不得不提《三國殺》。經歷了數年間的慘澹經營,《三國殺》已經成為了可以與普通棋牌相媲美的桌面卡牌遊戲。其同名網路遊戲也有這不小的市場,也被人跟風推出了類似遊戲產品。
《三國殺》已經成為了人們閒暇時休閒的必玩遊戲(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國殺》是由遊卡桌遊所推出的一款桌面遊戲,以主公、反賊、忠臣、內奸四種遊戲角色為主,融入大量三國歷史人物以及相關道具進行桌面卡牌對戰。該遊戲實際上是由中國傳媒大學04級遊戲專業的一名學生所創,我們的大學生能夠有這樣優秀的創意與想法實在是頗為了得。
網絡版《三國殺OL》人氣同樣不低(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大街小巷間、各種咖啡屋、棋牌室、避風塘中都能見到《三國殺》的身影。與三五好友一起去喝杯茶殺兩盤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下午成為了更多人的選擇。而網絡版《三國殺》中,稍帶口音的人物配音也成為了玩家們的笑談。
諸多歷史人物的登場也增加了遊戲樂趣(圖片來源於網絡)
「掙扎吧,在血和暗的深淵裡」、「仿佛兮若輕雲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不怕你哦」等臺詞紛紛成為了玩家的口頭禪。
觀今夜天象、知天下大事(圖片來源於官網)
《三國殺》在大中院校中尤其流行,簡單輕鬆的玩法易於上手,老玩家對於武將、道具的熟悉也使得新玩家難於精通。實體遊戲卡牌中每一張卡牌下面都 有該技能的典故備註,尤以「樂不思蜀」一牌為例,其牌下註明「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讓玩家在遊戲時學到了一些東西。
第15頁:企鵝手裡面的三國 QQ三國
企鵝手裡面的三國 QQ三國
《QQ三國》也是由騰訊所開發的一款2D橫版多人角色扮演網路遊戲。該遊戲以清新的2D畫面風格、可愛的人物設計、簡單的遊戲操作吸引了不少網路遊戲玩家。
雖然掛著三國二字,但它不同於我們認為的「三國」(圖片來源於官網)
在《QQ三國》中,遊戲為玩家提供了劍侍、豪傑、陰陽士、仙術士四種職業,並且提供了諸如軍團系統、師徒系統、修煉系統、結拜系統、情侶系統、組隊系統、千貨商行、官爵系統、裝備系統、交易系統、交流系統、排名系統、副將系統、副職系統、PK系統等諸多遊戲系統。
尚香、甄姬、關平這是剛從三國無雙的片場回來嗎?(圖片來源於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當玩家人物角色等級達到30級以後,玩家可以在各國的主城處找到NPC申請建立軍隊。這種以小見大的遊戲設定確實能夠進一步刺激玩家的成就感。同時諸如師徒系統、戀愛系統、結拜系統等等等等其他遊戲中也可以見到的元素在《QQ三國》中也都有出現。
同其他網路遊戲一樣,《QQ三國》充斥著大量的禮包(圖片來源於官網)
中間的哆啦A夢你走錯地方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QQ三國》相對於前面所介紹的遊戲,在傳統遊戲玩家心目中的分量並不高,但這也畢竟是以三國作為背景所推出的一款網路遊戲,而該遊戲的遊戲素質相對來說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想要輕輕鬆鬆玩「一款帶著三國印記」的遊戲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16頁:三國遊戲中的聖經 三國志
三國遊戲中的聖經 三國志
終於,我們終於要來談一談正菜了。《三國志》系列是國內遊戲玩家中受眾最廣,名聲最大的三國題材遊戲。該系列從1985年推出第一款作品,今年 則推出了系列第十二款續作,直至今日,這個系列已經走過了27年的風雨歲月。《三國志》遊戲系列的嚴謹度相比其他三國遊戲更為深刻。光榮還專門請畫師為每 一款《三國志》作品進行人物形象繪製,力求通過他們的遊戲為玩家展現出足夠真實的三國。
《三國志》系列一直有著精美的人設(圖片來源於官網)
27年,長達27年的時間流逝已足以將《三國志》系列寫入珍貴的遊戲業歷史一書當中。雖然《三國志》系列如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一樣有 人笑稱是「一代龍一代蟲」、雖然《三國志12》剛好又到了理應該「蟲」的代數、雖然現在世界上最好玩的三國題材策略遊戲作品仍然不是本國製作。
《三國志12》將支持網絡聯機對戰(圖片來源於官網)
兵種環環相扣、單挑天地人和、秘策助力國政家策,《三國志》系列強調策略、技能、武將特性的配合。光榮為了製作《三國志》系列遊戲,曾專門研 究、挖掘過三國歷史,同時又為了能夠使玩家感受到足夠的遊戲樂趣,對一些大家可能眾人皆知的歷史情節加以包裝改造,使其能夠以更加現代的形式重新出現在玩 家的面前。
《三國志12》的單挑系統也值得期待(圖片來源於官網)
《三國志12》所強調的戰法、技法、獻策、秘策、兵種、外交、戰略從目前的資料上來看都是集以往作品之大成而創作而來。同時光榮官方也將本作成為「最強的三國志」,可見光榮自己也是對《三國志12》充滿了信心。
不知道山寨遊戲又要使用《三國志12》的人設(圖片來源於官網)
《霸王的大陸》讓一大批國內玩家認識到了文字遊戲的好玩之處,而現在《三國志》系列更將這一點發揚光大,不僅如此,他們還為並不怎麼需要畫面表 現的《三國志》系列加入了諸多3D特效,使其更符合當下潮流。《三國志》系列足可以被稱作是三國遊戲中的聖經。本月3月30日,《三國志12》即將發售, 我們也終於能夠再一次地在最純正的三國遊戲當中調兵遣將,一統天下了。
第17頁:更多的精品三國遊戲 就在未來
更多的精品三國遊戲 就在未來
在前面的十六頁中,我們為大家盤點了15款三國題材遊戲作品。當然我們這一份回顧並不完整,其中像《鄭問之三國志》、《爆笑三國》、《易三國》 等遊戲作品我們也並沒有進行收錄。我們也只是列舉出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能夠作為代表的三國題材遊戲。在未來,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更好的三國題材遊戲作品 推出。
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三國遊戲(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拿現在來說,《真三國無雙6 With 猛將傳》PC版雖然晚家用主機平臺一年姍姍來遲但也終於登陸機能最強的PC平臺,能夠讓PC平臺玩家在PC機上享受一騎當千的快感;月底,《三國志》系列 最新作《三國志12》也將正式發售,同時該作也是這個系列首次登陸平板電腦,屆時我們將可以在平板電腦上享受《三國志》的樂趣。
三國題材的網頁遊戲真的已經太多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相對於日本遊戲廠商,國內遊戲廠商原本更應該熟悉、擅長製作三國題材遊戲,但是對於遊戲軟體本身來說,我們確實技不如人。但是歷史上的成功案例也並不是沒有,《傲世三國》能夠在美國發行、出展E3遊戲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為什麼別人可以把三國做得這麼好,而我們不可以?(圖片來源於官網)
隨著近幾年玩家版權意識的不斷提升,相信我們國內遊戲廠商推出的遊戲軟體能夠獲得更多他們理應獲得的回報。《古劍奇譚》、《仙劍奇俠傳5》的銷售方式就已經為他們指明了一條道路。
《傲世三國》這樣的國產三國遊戲何時才能歸來(圖片來源於官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我們不能指望著國內遊戲廠商投機取巧般的直接超越外國遊戲廠商,但我們也不甘心看到現在單機遊戲市場的沒落。隨著手遊、頁 遊的升溫,也已有很多小廠開始開發相關的三國策略遊戲,但作為遊戲玩家的我們,真心希望看到像《傲世三國》這樣優秀的三國題材國產單機遊戲能夠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