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又雙叒叕上熱搜了。
起因是她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說自己是「先找到愛,再去完成自我價值」,否則就會像梅豔芳一樣,穿著婚紗嫁給舞臺。
網友們不幹了,梅豔芳招你惹你了?不結婚就要你可憐了?順手找出了她最近的其它黑料,比如說擺老資格,強調自己的年齡可以做其他女星的媽,
在另一檔真人秀《婆婆媽媽》中,把婆婆管得很嚴,為了婆婆的眼睛好,限制婆婆看手機的時間。網友們送了一個詞給她——「媽味十足」。
▲伊能靜要婆婆把手機上交給她。
怎麼講?伊能靜是挺愛說教的,她有強烈的輸出欲,觀點不同很正常,但是她總是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要求別人按照她說的去做。
無論誰採訪她都很輕鬆,給她一個點,她就可以喋喋不休地說下去,論點論據樣樣清晰。
伊能靜天生精力旺盛,控制欲強,年輕的時候就四處跑場子幫父親還債,大了之後要負擔一大家子的開銷,是個樊勝美一樣的存在,只不過與樊勝美不同的是,她願意負擔,因為無形中掌握了話語權。結了婚之後,伊能靜依然操心,婆婆、老公、女兒、兒子的事她都要張羅,親力親為。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伊能靜像母雞一樣把王智和王麗坤護在羽翼下,手把手教她們發音、調整氣息,當然後來失利甩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伊能靜有點像薛寶釵,絕對不是惡人,但是的確是讓人感覺不可親。兩人都會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忙前忙後,但幫忙都是有目的的,做事的同時會源源不斷地輸出價值觀。
▲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看,薛寶釵是太合適的媳婦人選。但是作為講究個性的現代人,很難對她產生「男女之情」,她就像個教導主任,對誰都要講一番大道理。對賈寶玉講「仕途經濟」就不用說了,幫史湘雲辦了螃蟹宴,也不忘囑咐「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時閒了,倒是於你我深有益的書,看幾章是正經」。她見邢岫煙戴著探春送的碧玉佩,說「咱們如今比不得他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本來好好的心情,誰要聽你長篇大論啊?
我以前就有伊能靜這樣的同事。
如果看到你車窗沒關,他不僅會提醒你,還會滔滔不絕告訴你不關窗的種種惡果,批評你不小心注意。都是成年人了,誰不知道忘了關車窗容易招小偷和潲雨呢。只不過是不小心忘記了而已,況且有了損失你給賠償不成?
如果你吃餅乾泡粥,他苦口婆心告訴你泡著吃,不利於健康,應當咀嚼;你吃完飯溜達,他說會胃下垂,吃完飯正確的姿勢應當平躺。你吃饅頭,他說加了色素,你吃榴槤蛋撻,他說有添加劑。
如果你腦中有個圓圈,他必須統一給你改成方形。
你沒法跟這樣的同事計較,因為他扯著為你健康和安全著想的虎皮,說了倒顯得你格局小。
這個同事,我一般都躲得遠遠的。如果必須一個飯桌上吃飯,我會快速吃完,迅速離席,不說一句話,不多停留一秒鐘。
年輕人需要的是老同志的指點而不是指指點點。
伊能靜這樣的同事可以躲過,但是攤上她這樣的領導卻只能生捱。
他在臺上價值輸出要你感恩單位給你幹活的機會,你尚可以靈魂出竅,但是他的吩咐你並不敢當作耳旁風。
我以前單位的領導,要求各個辦公室拉開窗簾的方向必須一致,比如都在窗戶左側,如果你們辦公室拉在了右側,他就不爽。
他在群裡常年灌輸著心靈雞湯:「人在一起不叫團隊,心在一起才叫團隊」「如果你是我的下屬,我想告訴你這些」「給你一個團隊,你怎麼管?說的太好了」。然而群裡總是一片沉寂。
他開會發言時常流露出委屈:我為你們都規定好了,色色想得周全,你們只要照著就做行了,為什麼你們不聽我的,還對我這麼橫挑鼻子豎挑眼?
▲這種委屈和伊能靜如出一轍。伊能靜覺得王麗坤和王智底子不行,自己教了十幾個小時嗓子都教啞了還教不會。
伊能靜們在中國有著極其現實的生存土壤。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這樣被「關心」的。
朱重八規定了全國百姓如何穿衣、戴帽、梳頭,從樣式、顏色、花紋、料子到衣袖的長度、開衩的高度、皮靴上的花樣、褲腳的大小,無所不包。原因是百姓不可以太奢侈,否則就亂了名分。
他還對戲曲工作親自進行指導。因為在他看來,成天看戲,不過日子,不是正經人做的事。
他主張「凡在京有官君子之父母,即早婚娶前來」。因為青年官員,一個人在任上,手裡有大筆工資,怎能不出去亂搞,又花錢又耗神。
總把別人當心智不成熟的小孩看,這是伊能靜式的同事、領導、皇帝的來源,她們不由自主地將別人「兒童化」,將自己「家長化」,一意孤行地認為只要出發點是為了你好,就可以對你的衣食住行乃至思維方式進行全面的控制。他們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好,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健康,什麼是整齊,並在此基礎上規定種種細節。
但是他們忘了,在現代社會,無論目標多麼高尚,都不能強令別人尊奉。每個人都天生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哪怕這種方式不健康、不大眾、不崇高、不幸福,這是社會文明進步所必需。
所以羅永浩才會發出那聲吶喊「求求你,不用為了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