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鑫)2020年,餘慶縣以「產業有看頭、技術有說頭、收入有算頭、農民有賺頭」為主線,打造壩區「示範田」,帶山區、促林區,以點帶面,輻射延伸,使產業革命持續向縱深推進。
借著產業革命的東風,餘慶立足山地特色、因地制宜,以重點壩區為農村產業革命的主陣地,示範引領建基地、樹品牌、跑營銷……農業產業迎來了歷史最好的發展機遇。從2019年起,餘慶縣明確了「63211」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即60萬頭生豬、30萬畝茶葉、20萬畝果蔬、10萬畝的花椒、1萬噸生態水產。努力打造貴州生豬規模化養殖大縣、貴州乾淨茶第一品牌縣、貴州「貴水黔魚」產業示範縣),探索創新「5+N」(五大主導產業+其他產業)農業發展模式。今年以來,全縣出欄生豬12萬頭,實現產值近5.6億元;出欄家禽69.2萬羽,實現產值5534萬元;茶葉產量3800餘噸,實現產值約5.4億元;花椒採收200餘萬斤,實現產值1000餘萬元。
此外,餘慶縣堅持「有中生優」發展思路,與市場接軌打造現代化農業,實現農產品賣得出,賣得俏。同時,主動適應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新趨勢,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進綠色食品加工業。
「市場是跑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我們全力尋求合作、開拓市場,實現產銷兩端有效溝通,產業鏈條順暢循環。」市場營銷專班班長、貴州餘慶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謝慶松說。
緊緊抓住市場這個「牛鼻子」,市場營銷專班抓統籌,以縣屬國有企業作為主力軍,注重發揮在外鄉賢作用,著力培養農村經濟人、致富帶頭人,從上到下鼓勵幹部、能人走出餘慶,走向全國。
該縣還充分依託「網際網路+」,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先後培育建成了貴農網、淘寶、京東、微商城、拼多多等網絡平臺的餘慶特產館銷售專區6個,實現71個村(社區)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