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蛋糕於上世紀60年代,由一位著名的法國餅師發明。表面會用巧克力奶油寫上"OPERA",有些師傅會在鋪了巧克力淋面的蛋糕面上畫音樂符號。無論是哪一款設計,都充滿了歌劇院的色彩。
歌劇院蛋糕號稱蛋糕中的極品,內芯重重疊疊達八層,如果算上不可見的三層咖啡糖漿就是十一層之多,每一層都足以引爆強烈的味覺衝擊,一口咬下所有八層,那是一種極致的味覺體驗。蛋糕的外形四四方方,乍看似乎不是典型的法國作派, 但是無論是在呈現的蛋糕盤裡還是在小碟中,內斂的外表自有一種富貴優雅的氣場環繞。這款蛋糕和馬卡龍、瑪德琳小蛋糕一樣都是能夠代表法國的點心。"大歌劇院"之名開始於上世紀初,很貼切,每一層蛋糕就如歌劇的一幕,是一片天地,讓人無限期待。
在甜品控眼中歌劇院蛋糕是極品享受,而在烘焙者看來,蛋糕的製作雖沒有特別的難點,但是集中了很多廚房裡的基本技能-打發技能,巧克力技能,通過溫度控制糖漿的濃度,熱糖漿和咖啡奶油的調和(手法和用蛋黃收稠漿汁如出一折) 以及為效率起見對各種工序的統籌能力等等,一樣不過關都不行。所以對於烘焙愛好者來說的確是個不大不小的挑戰。能熟練做出歌劇院蛋糕,你的烘焙就可以拿自學成才證書啦!
套用美國真人秀<舞林爭霸>的句式, so you think you can bake? Try this cake! --覺得自己擅長烘焙?用這款大歌劇院蛋糕測試一下自己吧!
想要提升蛋糕的口味口感和檔次,可以在食材選擇上下工夫。最值得做的是使用真的香草莢代替香草精,使用高等級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名堂很多,高等級未必貴,低等級的未必便宜。巧克力的指標性成分是可可脂(cocoa butter可可豆裡的油脂)和可可粉。最好的巧克力為Couverture級,可可脂至少要在30%左右,可可粉70%左右,在固定的溫度上性能穩定可靠,操作容易,口味濃鬱。Couverture級一般在專門店才有售,或者網購,每磅美元$12左右。低級別的都是將可可脂分離出去,再用其他油脂加回來替代。視替代油脂不同也分很多檔次。買不到Couverture級,用Premium chocolate級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