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小默的一畝三分甜】 楊修的雞肋

2021-02-07 默小默的一畝三分甜

【默小默的一畝三分甜】   楊修的雞肋

 


中午,我倆一人手裡拿一大塊羊骨頭啃,啃著啃著,有肉絲塞牙,互相看看,嘴角都粘上了肉渣,一下笑了,笑自己彪悍的吃相兒。

 

倒骨頭,忽然想到了雞肋。三國演義72回曹阿瞞兵退斜谷。因為「雞肋」殺掉了楊修。話說楊修是曹操軍中主簿,很是聰明。曹操後花園翻修完工,主事請曹操驗收,曹操轉一圈沒說話,只在院子門上寫了個「活」字轉身就走,手下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楊修卻轉身對他們說,門裡加個「活」就是「闊」,丞相這是嫌門窄不闊氣。曹操聽說心裡很是不爽,我和下人逗燜子你楊修顯擺啥。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都說人不作就不會死,楊修憑著小聰明屢次挑戰生性多疑的曹阿瞞。一次曹操和劉備打仗,很疲憊,不打沒面子,打吧又贏不了,夜晚將領來問行軍口令,曹操正喝雞湯,說一句,「雞肋雞肋」,將領以為口令就是「雞肋雞肋」,楊修聽到雞肋二字說,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趕快收拾物品,曹丞相馬上要退兵啦,他這一說,曹操知道後,當即命人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把楊修殺啦。

 

楊修猜透丞相心思,高人一籌,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遭殺身之禍。

 

就像一個杯子,把你捧在手裡就是精美的茶具,放手了掉在地上就是一堆玻璃渣子。

 


上午一朋友說某明星離婚之後賣衣服,又炒夜宿門,火了。

 

我被她操的閒心逗樂,演藝圈兒的是是非非真假難辨,炒作猛於虎。關於炒作其實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才是祖師爺級別。

 

史記記載,孟姜女哭長城是唐朝時的事兒,可是人們為了把秦贏政打造成慘無人道的暴君,在兩千年前,沒有網絡沒有手機沒有任何通訊工具,僅靠口口相傳的文字語言,硬生生地都能整個唐冠秦戴,把這頂帽子扣在秦始皇的頭上,成就他的千古罵名。何況現代社會影視網絡手機4G5G,恨不能哪個小明星放個屁,都能瞬間傳遍世界各地的旮旮旯旯,順帶著還會把那個屁描繪的比嫦娥奔月還精彩萬分香豔無比。

 

孔子過泰山,婦人哭訴老虎吃人,問為啥不搬家避虎,答此地無苛政,孔子感嘆:苛政猛於虎。其實如今某些流言比泰山腳下婦人嘴裡的苛政不知要猛上多少個老虎。

 

都說讀書是通往高貴最低的門檻兒,若不具備分辨是非善惡能力,這個門檻兒再低也會磕掉你兩顆門牙。



春秋時期齊桓公寵幸豎刁易牙和開方三人,三人都是為了阿諛奉承討好主子極盡諂媚之能,豎刁為了貪圖享樂表示忠心硬生生自己動手割掉了生殖器,最後濫權禍亂,被亂刀砍殺,開方是衛國公子為討齊桓公高興,親爹死了都不回家,易牙本來是個廚子,為了討好齊桓公謀求高官厚祿,勾結豎刁,煮了自己三歲兒子做成一盤蒸肉奉給齊桓公,溜須拍馬出人頭地的手法簡直喪盡天良有悖人倫。

 


黃昏時和老友聊起她中國政法大學讀研的兒子,她說想讓兒子當律師,理由是賺錢多,而兒子卻想做法官,理由是人的一生不能光為了錢而活,他要堅守自己的信念做一名維護正義的法官。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大學畢業是人生的分岔口,有人考公務員有人進公司,至於你如何選擇。那就要看你自己行不行了。

 

都說自己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很行,身體行。自己行,真本事,這是硬核。身體行,有健康的體魄,這是讓硬核有所依託的根本。別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很行,那是機遇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劇透,艱難也會被堅持攔在過往。堅持,不願認慫,才會有更多精彩。

 

 

         2019年11月1日


相關焦點

  • 雞肋事件,楊修到底犯了什麼錯
    楊修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才子,一開始也很受曹操的重視,史書上說:「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可他為什麼會因為一個「雞肋事件」而喪命呢?曹操打劉備,進攻會損兵折將,想要收兵回去,又怕人笑話,一時間猶豫不決。這時候,廚師送來雞湯,曹操看見碗中有雞肋,有些感想。這時,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
  • 東拉西扯《三國演義》(65)楊修不是死於雞肋
    正好皰官送雞湯進來,曹操看到碗中的雞肋有感於懷。沉吟間夏侯惇來問晚間的口令,曹操便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口令傳到行軍主簿楊修那裡,就叫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侯惇問其故,楊修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斷定曹操必定退兵,於是大家都準備歸計。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蠱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
  • 《三國演義》第187回 說雞肋曹操疑楊修
    第187回 說雞肋曹操疑楊修許褚是貪酒誤事,受傷丟糧,敗回了陽平關。把這經過跟曹操這麼一說,話還沒等說完呢,西蜀軍吶~~已經把這陽平關是四面包圍了。又夾起一筷子來~喲~~是雞肋。就在這時候,叭~~帳簾兒這麼一挑,夏侯惇打外邊兒進來了。上前施禮,「請大王諭下今夜~~軍中口號。」古代那時候~~叫口號,後來呢~~叫口令。曹操這時候,正用那筷子夾著那塊雞肋端詳呢,是吃了好啊~~還是把它扔掉好呢?夏侯惇一問,「嗯?」曹操連頭都沒抬,眼睛盯著這塊雞肋,他是脫口而出,「雞肋呀~~雞肋。」
  • 《三國》裡殺死楊修的「雞肋」與企業定位的自我催眠
    說回我自己,「喜食雞肋」沒什麼不好,列位看,《三國》裡,曹操那麼牛叉的人,不也「愛」雞肋嗎?只不過,我認為自己還是喜歡吃肉的,所以應該是「喜食雞肋之肉」,這是我的自我認知與丁老師對我評價的不同,拽個詞,叫定位差異。
  • 三國演義中,楊修作死事件,除了雞肋之事,還有另外一件更加瘋狂
    初為相府主簿時,曹操對楊修的學識極為欣賞,「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有時候曹操甚至感嘆自己不如楊修,對楊修道:「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裡」然而,楊修仍然不改本性,最終因為雞肋之事,被曹操以洩露軍機為名,軍法處置給殺了。「闊字謎」、「合字謎」,體現的是楊修的才思敏捷,本身這兩個謎團就是曹操所設,用來考驗手下謀士的,猜透這兩個字母,本來就無可厚非。而雞肋之事,楊修猜透了曹操的心思,並公之於眾,曹操本就生性多疑,留這樣一個楊修在身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楊修遲早會誤事,從這個角度解讀,楊修是死有餘辜。
  • 曹操殺楊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雞肋只是藉口,他害怕的是這件事
    關注微信公眾號「朕聽」(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
  • 楊修被曹操所殺,真是一隻「雞肋」惹的禍?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圖)電視劇《三國》中的曹操,陳建斌(飾)▼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魚公子為你講古▼楊修,是三國時期魏國在文學方面極負盛名之名人,當然,他的盛名與其家族有關,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是「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 楊修的死並不是因為雞肋,你們太不懂曹操了
    楊修而楊修確實聰明絕頂,時常在人前賣弄,特別是在曹操面前,曹操早就看出他想升官發財的心思,所以多次都只是付之一笑,誰知道楊修卻以此為樂,以此變本加厲。還有一次,馬騰命人給漢獻帝獻了一百盒酥糖,可是只給曹操一盒酥,曹操擔心有毒,就在盒子上面寫了一盒酥三個字,於是楊修就叫下人們分著吃了,曹操知道以後對對荀彧說這酥你嘗嘗,楊修他們已經試吃過了。而這兩個事情在當時成了家喻戶曉的趣聞。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187回 說雞肋曹操疑楊修
    又夾起一筷子來~喲~~是雞肋。就在這時候,叭~~帳簾兒這麼一挑,夏侯惇打外邊兒進來了。上前施禮,「請大王諭下今夜~~軍中口號。」古代那時候~~叫口號,後來呢~~叫口令。曹操這時候,正用那筷子夾著那塊雞肋端詳呢,是吃了好啊~~還是把它扔掉好呢?夏侯惇一問,「嗯?」曹操連頭都沒抬,眼睛盯著這塊雞肋,他是脫口而出,「雞肋呀~~雞肋。」
  • 楊修的破嘴
    這時,拆字高手楊修馬上說曹公嫌門太闊氣,要低調一些。大門一改,曹操複查時,大是歡心。當然,當眾稱讚楊修幾句也在所難免。拆字高手容易吃上官司,楊修是一位。晚清楊乃武也是個拆字高手,曾吃上小白菜的冤案。
  • 曹操為何要殺楊修,雞肋是小事,關鍵他帶壞了曹植
    但楊修比曹操的智商還高,歷史上流傳著曹操比楊修智差三十裡的故事。據裴啟《語林》記載:曹操和楊修都看到了曹娥碑上的字謎,楊修隨即想到了答案,曹操卻沒有。遇到一般寬厚的領導,一般會嘿嘿一笑,讓楊修一說答案了事,省得自己費腦筋,另外手下展示出了才智,也是變相地誇獎自己領導有方。
  • 曹操是愛才之人,為何非殺楊修不可,因為雞肋?真當曹操是傻子啊
    楊修,也是三國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筆,曹操身邊屢出奇策的謀士數不勝數,楊修卻是那個畫風最出眾的,沒了楊修,不知會少了多少軼事!而把曹操和楊修放在一起看,那典故就多了,什麼「一人一口酪」,「門上加活」「絕妙好辭」,最出名的就是「雞肋說」,公認這是楊修惹怒曹操自取其禍的直接原因。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楊修因何而死,是恃才傲物,還是站錯了隊
    楊修之死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案件,後來此案還進了九年級語文教材,更被人們所熟知。課本中說,楊修恃才傲物,數次猜中曹操的心意,為曹操所忌。於是曹操借「雞肋」之事定了楊修擾亂軍心的罪,並斬首示眾,這便是楊修之死。這些內容節選自《三國演義》,只是一本演義小說,所以跟真實的歷史還有一定的差距。對於楊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歷來眾說紛紜,絕對不是曹操單純的猜忌。
  • 王蘭生 ‖ 曹操殺楊修新解
    適逢開國將軍夏侯惇進帳請示夜間口令,沉思中的曹操隨口而出:「雞肋!雞肋!」。隨軍秘書楊修得知夜間口令是「雞肋」後,私下吩咐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撤退歸國。楊修能詩善文,他是古代知識分子群體中的精英人物,被曹操招聘為機要秘書,是曹操身邊的核心幕僚。夏侯惇聞訊大驚,不知楊修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在他的眼裡,楊修是個通天人物,丞相意圖領會得深。
  • 【國學故事】「雞肋」的故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雞肋」的故事《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操兵退斜谷中
  • 今日典故 | 如嚼雞肋
    曹操的「主簿」楊修,字德祖,聰明有才。相傳有一些關於他的有趣的故事。例如有一次,曹操新建的一座花園落成了。曹操去巡視了一遍,沒提出什麼意見便走了,臨走的時候,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人們都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楊修說:「丞相嫌園門太闊。門中一個『活』字,不是『闊』嗎?」
  • 新作者 | 岱原《楊修之死》
    ┃ 楊修之死 ┃文_岱原楊修說,我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還有人來看我,我楊修沒有看錯人,我楊修從來不會看錯人。這個時候的楊修已經不像楊修,頂戴被摘,官服被除,一頭長髮潑面而下,幾乎看不見臉。他成了囚徒,一個即將被處決的犯人。笨四嘆了口氣,他在楊修面前坐下,他帶來了一壇酒,這壇酒他從來沒有打開過,這壇酒他準備了很多年。他在等一個機會,現在機會來了。在開這壇酒之前,他想說一些事情。和一個聰明人說這些事情會不會很殘忍?他沒有去想。他要說,是因為他想說。
  • 楊修被永久辭退,是恃才放曠,還是老闆曹操的妒才忌能?
    楊修是一個有思想有才華的員工他給老闆曹操打工多年卻一直都只是一個小小文員楊同志一心想往上爬卻在工作中因一塊雞肋被永久辭退事情是這樣的曹老闆沒有多想就說了聲雞肋 文案編輯楊修一聽雞肋兩個字跟打了雞血一樣立刻叫文案組的同事們收起電腦準備退出這個項目行政總監夏侯就奇怪了問楊文案
  • 三分甜小姐的三分甜
    初夏一晚,收了店門,獨自回家的路上,我突然異想天開覺得它像猴子。而我這樣認為的原因並不是廣播裡頭放著的《young for you》,也不是因為超市打折而被我臨幸的那一扒香蕉。只是單純覺得這些日子裡,那隻毛茸茸的猴子會時不時跑出來,撓得我心癢,正當我要伸手時候,它又一溜煙兒的上了樹,在半空中弄姿翹首,讓人可望而不可即。
  • 曹操只殺楊修,卻放過更加聰明的司馬懿,是精明還是失誤?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演義當中有這樣的一齣戲碼,就是曹操在漢中與劉備對峙,卻是遲遲無法獲勝,而有一次軍營中向曹操徵求對號,曹操便以"雞肋"作為對號,結果楊修聽到以後,便要求眾將士收拾東西,準備撤退。原來楊修認為曹操以"雞肋"為對號,是表示出了對漢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無奈,並且已經有撤兵的意思了,而第二天曹操一見大軍都在收拾東西準備撤退,便裝作一臉的震驚,最後將楊修以蠱惑軍心的罪名給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