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14歲被張學良送往蘇聯,28歲犧牲朝鮮,毛澤東勸劉思齊改嫁

2020-12-28 資深人士說文史

1950年11月25日16時,時任中央辦公廳機要室主任的葉子龍,把一封尚在朝鮮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的彭德懷的一封電報,送到了周恩來的手上,周恩來看過電報,心情複雜,他在電報上批示,讓劉少奇和朱德先看電報,因為最近毛主席的身體不太好,暫時不要讓毛澤東觀看。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51年的元旦,元旦的第二天,彭德懷又發來了一封電報,周恩來讓葉子龍把電報送給毛澤東。

葉子龍後來拿著兩封電報走進了毛澤東的辦公室,看到毛澤東正在看報紙,葉子龍小聲叫了一聲:「主席」,把電報交給了毛澤東,自己則默默地佇立一旁。

毛澤東接過電報看了起來,他足足看了那封並不長的電報有三四分鐘,毛澤東頭低得很深,終於,毛澤東把頭抬了起來,他臉色很不好看,但是並沒有落淚,面色凝重,毫無表情。毛澤東向葉子龍擺了擺手說:「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什麼!」

不錯,這封電報的內容,正是彭德懷匯報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他最器重的兒子,毛岸英的死訊!毛岸英,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不幸,在一次敵機的轟炸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澤東,這位中國人民的大救星,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業,先後犧牲了多位親人,但是,毛澤東都以他作為偉人的氣魄和眼界,把這些悲傷承受和打擊承受了下來,沒想到,新中國成立了,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毛岸英的生命又被奪走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古就是人間悲劇,但是毛澤東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為了他的人民,捨棄了小家,成就了大家。本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毛岸英,這位偉人的兒子的一些經歷,牢記歷史,緬懷先烈。

毛岸英,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生的三個兒子中的老大,他還有兩個弟弟,二弟毛岸青,三弟毛岸龍。1922年10月24日,他出生在長沙的清水塘,隨後,在1923年和1927年,他的兩個弟弟也先後出生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4.12反革命事變,那時,毛岸龍才剛剛出生八天,毛澤東和楊開慧當時正生活在武昌都府堤41號,他們帶著三個孩子,還有一個保姆叫陳玉英,和他們一同居住。

隨後,汪精衛又進行了7.15政變,由於當時政治環境十分惡劣,共產黨人都轉入了地下工作。毛澤東就把楊開慧和三個兒子送往了長沙東鄉板倉。1927年8月,毛澤東就去了長沙,準備領導秋收起義。

毛澤東到了長沙,馬上就陪同妻兒一起住了三四天;8月底,毛澤東離開了長沙,去部署秋收起義的相關事宜。沒想到,毛澤東這次離別竟是與楊開慧和毛岸龍的永別。

毛澤東走後,楊開慧和保姆陳玉英一同帶著三個孩子,居住在板倉。1930年秋天,長沙反動派對共產党進行瘋狂殘殺,同年10月,楊開慧不幸被捕入獄,毛岸英和陳玉英也跟著被捕了。楊開慧面對反動派的屠刀,英勇不屈,結果在11月14日,英勇就義了,當時,楊開慧才29歲,從此,毛澤東痛失愛妻。

楊開慧與毛澤東是自由戀愛,楊開慧既是毛澤東的妻子,又是他的戰友,1920年,他們結為了夫妻,沒想到,在1927年,他們兩個就永別了。

在1982年,在楊開慧故居臥室的牆壁裡發現了她的書信手稿,信是寫給毛澤東等親人的,可惜,他們都沒有讀到,書信的字裡行間,都表現了楊開慧作為一個妻子對丈夫毛澤東深切的愛,可惜,毛澤東始終都沒有讀到這些書信。毛澤東在得知楊開慧遇難的消息,萬分愧疚和悲痛,寫下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八個字。

楊開慧犧牲後,當時的毛岸英才八歲,這給他幼小的心靈裡,帶來了極深的印象。18天後,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被親友保釋出獄,毛岸英去了自己的舅舅家住了幾天,然後,在舅舅向明卿的護送下,回到了長沙的板倉家裡。毛岸英在這裡見到了自己的兩個弟弟,還有外婆等人,他們就一起在板倉生活。

後來,毛澤民不放心毛岸英三兄弟,在1931年春節後,由李崇德和楊母護送,就把毛岸英他們秘密接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後,他們見到了毛澤民,交談了一陣之後,毛澤民把楊母和毛岸英他們安頓好,就向周恩來匯報了相關情況,同時,他決定把毛岸英三兄弟送到大同幼稚園撫養,那裡有許多革命烈士的遺孤。

大同幼稚園的負責人是董健吾,表面上,他是上海一個教堂的牧師,其實,他是上海地下黨中央特科的工作人員。1929年,為了解決革命者的孩子的撫養問題,董健吾就開辦了大同幼稚園。

當時,這幼稚園的環境一般,於是,1931年,大同幼稚園又換了一處地點,而且孩子們還可以去法國公園裡面玩耍,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1931年3月,毛岸英三兄弟就來到了大同幼稚園,當時為了保密,孩子的家屬不能到幼稚園來看孩子,所以,楊母和毛澤民,只能在法國公園裡見了一下毛岸英兄弟,但是,不幸的是,據說就在當年的6、7月份間,毛岸龍突然重病,結果是,毛岸龍醫治無效死亡,毛岸龍此時才4歲多。

1931年4月,顧順章叛變,他的叛變,給上海的黨的領導人的安全帶來了很大威脅。為了幼稚園的革命後代的安全著想,1932年,幼稚園解散了,這些孩子們也被遣散回家了,毛岸英和毛岸青,被董健吾的妻子鄭蘭芳帶回家中撫養。

1932年8月,毛岸英兩兄弟又被送到董健吾前妻黃慧光的家中,由於擔心毛岸英和自己家人的安全,毛岸英兄弟沒有去上學,而且經常變換住處。毛岸英兩兄弟雖然生活困苦,但好歹是在危險的環境中存活了下來。他們在董健吾家生活了四年,一直到出國。

1936年,董健吾到西安見到了張學良,並借張學良的飛機飛到了延安,併到了保安,在「保安」,董健吾見到了秦邦憲、林伯渠等人,幾天以後,董健吾收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寫的信,然後返回了上海,通過這次行程,黨中央和上海地下黨取得了聯繫,中共中央派出了馮雪峰到上海,馮雪峰得知了毛岸英兩兄弟的情況,就表示要把他二人送往蘇聯。

1936年,因為此前,董健吾曾經在與張學良的交談中,提及,想讓張學良幫忙把毛岸英兄弟送往蘇聯,當時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不料,到了6月,張學良突然打電話給董健吾,說是要與他面談。

張學良說,自己有個部下李杜將軍要經法國去蘇聯,正好借這個機會帶毛岸英等人去蘇聯。上海地下黨得知此事,也同意這個方案,宋慶齡也給予幫忙,李杜將軍一行九人,準備出國。

同年6月底,毛岸英等人跟隨李杜將軍,輾轉到達法國巴黎,但是,蘇聯當時對外國僑民的控制十分嚴格,籤證遲遲不下,毛岸英他們在巴黎逗留了幾個月。

後來,籤證終於下來了,但是同意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入境,所以,一行人只有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被送到了蘇聯領事館,由康生帶到了莫斯科,隨後,他們進入了莫尼諾爾第二國際兒童院。這個時候,毛岸英才14歲。

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兒童院裡學習,到了1939年夏天,他們又到了兒童院附近的一所學校裡讀書,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五年,在這五年時間裡,毛岸英聰明、刻苦、勇敢、堅韌,他對政治、軍事等方面的知識十分感興趣,尤其喜歡關注國內和國際的形勢。

他在蘇聯加入了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還擔任團支部書記等職,他還四處做報告,他寫過一篇題為《中國兒童在蘇聯》的文章,還被周恩來帶回了國內,發表在延安的《新中華報》上。

身在延安的毛澤東,十分關心兒子在蘇聯的學習情況,他兩次給毛岸英和毛岸青寄去了書籍,希望他們能夠努力學習,增長才幹。1941年,德國法西斯大舉侵略蘇聯,蘇聯的衛國戰爭爆發,當時的毛岸英只有20歲,他看見戰爭的殘酷,和法西斯的野蠻,雖然他是一個中國人,但是他也主動請纓要上戰場殺敵。

1942年5月,毛岸英用俄文寫了一封信給史達林,表示自己要上戰場,替中國人報仇,請史達林一定要批准自己的請求,同時註明了自己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但是信發出去了,並沒有得到史達林的回應,後來,蘇聯政治部的副主任曼努意爾斯基將軍來國際兒童院看望孩子們,毛岸英又一次提出了自己要上戰場殺敵,但是,將軍卻並不往他參軍的話題上說,為了引起將軍的注意,毛岸英談起了對時局的分析和判斷,老將軍非常讚賞毛岸英,於是他答應幫忙。

1942年5月,毛岸英進入了伊萬諾沃蘇雅士官學校學習,後又進入了軍校學習。1943年1月,他加入了蘇共,他又進入了軍事學院深造。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對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哪裡有德國軍人,毛岸英的坦克連就衝向哪裡,毛岸英這種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深深打動了史達林。1945年,史達林還送給了毛岸英一把手槍以示嘉獎。

1945年底,毛岸英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中國。在延安的王家坪,毛岸英終於見到了毛澤東,自己的父親,他們這一別就是18年。

毛澤東看見了毛岸英,完全認不出了,當年和毛岸英和楊開慧分別時,毛岸英才5歲,那還是個未經世事的小孩子,現在,毛岸英已經23歲了,看到了自己的兒子,經過了戰火的洗禮和考驗,如今好端端地站在了自己的面前,毛澤東心裡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毛澤東心裡十分欣慰,和毛岸英站在一起,毛岸英的個頭好像比毛澤東還要高一些,毛澤東本身就非常高大,毛岸英並不比他遜色,毛澤東拉著毛岸英,不知說什麼好了,連連說道:「好哇,回來就好!」毛岸英看到了父親,也非常高興,他給父親敬了一個軍禮,毛澤東把兒子摟在懷裡,十分開心。

毛澤東看到了毛岸英之後,又想起了毛岸青,立刻給還在蘇聯的毛岸青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岸青,我的親愛的兒,可見毛澤東愛子心切。每天,毛澤東和兒子都會愉快地交談,毛澤東聽著毛岸英匯報自己這些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認真傾聽。那段時間,毛澤東身邊的人都能感受到毛澤東是那麼高興,毛澤東吃飯香了,病痛好了,睡覺也踏實了,可見,朝氣蓬勃的毛岸英給毛澤東帶來的改變有多大。

毛岸英剛回來的時候,還穿著蘇聯的軍服和衣服,言談舉止還保持著蘇聯人的習慣,毛澤東給他一套自己穿過的舊衣服,儘管不太合身,毛岸英還是非常歡喜地穿在了身上,毛岸英在家裡呆了兩天,就和戰士一起吃大鍋飯了,毛澤東笑著對毛岸英說,自己可不能讓人說我毛澤東的孩子搞特殊啊。

毛岸英會英語和俄語,他就被安排搞一些翻譯和文書工作,毛岸英幹得十分出色,和周圍的人相處十分融洽。毛岸英儘管不常在父親身邊,但是毛澤東卻始終在關注著自己的兒子。

有一次,有人誇毛岸英的馬騎得非常好,毛澤東聽見後就把毛岸英叫到面前,毛岸英說他騎的是朱德總司令的馬,毛澤東就教導毛岸英,延安雖土,但是這裡是革命的聖地,到處都是你的老師,你要從認識農民開始,學習吃五穀雜糧。書本上的知識和實踐有所不同,要了解中國的革命實踐,就應該補上中國勞動大學這一課。

1946年春節後,毛澤東讓毛岸英跟著勞動模範吳滿有學習當農民。並叮囑毛岸英把乾糧和行李帶好,皮膚要曬黑,手上要磨出老繭。於是,毛岸英就帶著行李和小米來到了吳滿有的住處。吳滿有看見毛岸英,十分陽光,長相不俗,不知道毛岸英是來做樣子的,還是真想同吃同住同勞動。

毛岸英真的做到了,在吳家的棗園裡,無論幹什麼農活,毛岸英都搶著幹,而且還有給自己加碼,要背得更多,幹得更多,毛岸英的胳膊,脊背被似火的太陽曬得出了一串串的水泡,吳滿有心疼他,就用香油和雞蛋清等土辦法給他治療。毛岸英還把在農業實踐中學來的技術記在小本子上,農活忙完之後,毛岸英還和農民學習信天遊,比劃摔跤,給鄉親們講故事,和農民成了一家人。

有一回,毛岸英去延安城裡辦事,碰巧趕上有文藝演出,毛澤東身邊的人想讓毛岸英看完演出再走,但是,毛澤東卻認為毛岸英是勞動大學的學生,必須回到吳家棗園去。毛岸英從來都沒有怪過父親。

毛岸英從小就和毛澤東分別,這次終於見到了父親,他非常希望能夠待在父親的身邊,但是,他非常理解父親對自己的要求,有一次,周恩來聽說了這件事,就對毛澤東說,是不是對毛岸英太嚴厲了,毛澤東笑著說:「誰叫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了,金日成先後進行了五次戰役,想要解放整個朝鮮,可是,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朝鮮,金日成開始潰敗,美軍把戰火燒到了中國邊境。

為了保家衛國,10月5日,毛澤東把彭德懷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徵求彭德懷的意見,彭德懷說自己支持抗美援朝的決策,毛澤東進一步說明,想要彭德懷領兵入朝,彭德懷同意。

10月6日,周恩來部署了出兵朝鮮的相關事宜,周恩來又讓聶榮臻和李濤從總部機關調集了一些精幹力量給彭德懷組建了一個指揮所。10月7日下午,聶榮臻告訴李濤,說本來要隨軍進入朝鮮的俄語翻譯不能去了,改為毛岸英去。

而此時的毛岸英,正在北京的機器廠做工,毛岸英得知了李濤找他,他就來到了居仁堂,李濤對他說了讓他跟隨彭德懷去朝鮮的事情,毛岸英聽說此事,表示自己願意去朝鮮。10月7日的晚上,毛澤東、彭德懷和毛岸英一起吃了一頓晚餐。8日早八點,毛岸英登上了去瀋陽的飛機。

毛岸英去了瀋陽之後,打算從安東(丹東的舊稱)進入朝鮮境內,當時,彭德懷讓他和任榮在一起跟隨三十九軍,從長甸河口進入朝鮮,任榮當時是十三兵團政治部保衛部部長,1950年10月19日,毛岸英就和任榮一起來到了大榆洞,他倆住在一起,因為平時的翻譯工作不太多,所以,毛岸英除了做一些翻譯工作之外,還和別人輪流進行辦公室的值班。

當時,毛岸英辦公室中成普、龔傑、徐畝元三人平時住在辦公室裡,而張養吾、楊鳳安、高瑞欣和毛岸英住在大榆洞附近的民房裡,後來,彭德懷和鄧華也來到了大榆洞,這個時候,大榆洞上空就不斷有零散的敵機侵擾。

10月25日,彭德懷他們來到大榆樹的第二天,有兩架敵機就在偵察大榆樹的過程中,炸毀了一輛汽車,守衛汽車的戰士都犧牲了。

10月28日,又來了兩架敵機,扔了兩枚炸彈飛走了,沒炸死人。11月14日,有四架敵機飛來,炸毀了十多輛汽車。到了11月24日下午,有4架敵機到大榆樹炸了一個變電所,飛走了,洪學智分析了敵機轟炸的情況,認為敵機很可能第二天還來轟炸,於是決定,在25日早上以前,機關人員除了值班人員,其他人都到防空洞,躲避空襲。

到了25日,大家都及時進入了防空洞,這座防空洞,是洪學智到了志願軍司令部修建的,在彭德懷的住處附近,洪學智還在防空洞裡面生了炭火,想請彭德懷進防空洞,彭德懷開始還不想去,被洪學智硬給拉進了防空洞。

這個時候,毛岸英等人都已經進入了防空洞,但是等了一上午,敵人的飛機還沒有來。到了11時,敵人的四架飛機終於來了,機關的值班人員急忙跑到屋子外面躲避,敵機直接向北飛去了,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以來,每天都有敵機來了之後,再飛走,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

這次敵機又飛走了,大家以為險情已經過去了,毛岸英和成普、高瑞欣等四個人又回到了屋子裡,毛岸英去烤火,突然,敵人的四架飛機殺了個回馬槍,又回來了,徐畝元和成普一前一後跑出了室內,成普突然看見飛機上扔下了密集的汽油彈,成普大喊不好,想要招呼毛岸英和高瑞欣趕緊出來。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一瞬間,汽油彈都落地了,房子立刻起了火,燒了起來,不久,房頂都燒塌了,毛岸英和高瑞欣,沒有及時地跑出來,後來,人們從屍體手腕上的手錶,辨認出了毛岸英的屍體,因為眾人裡只有他戴著手錶。這位毛澤東最喜愛的兒子,優秀的戰士,毛岸英同志,不幸永遠沉睡在朝鮮的這片土地上。

毛岸英犧牲之後,彭德懷茶飯不思,坐立不安,他無法面對這個事實,雖然,作為身經百戰的彭大將軍,戰場上死人的事情是家常便飯,但是,毛岸英畢竟是毛澤東的兒子,如今,跟隨自己入朝,卻把性命扔在了朝鮮,自己無論如何,難辭其咎。

彭德懷想給中央軍委匯報此事,但是筆舉起來,又放下,來來回回一個多小時。這一百多個字的電文也沒有寫出來。後來,他終於把電文擬好了,發了出去。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1951年2月21日,彭德懷到北京向毛澤東匯報朝鮮戰場上的情況,彭德懷懷著悲痛的心情向毛澤東檢討,說毛岸英的犧牲,自己應該承擔責任,毛澤東聽完,沉默無語。

1954年12月20日,有人建議把毛岸英的遺骸送回北京,好生安葬,彭德懷在給周恩來的電報中建議毛岸英同志就埋在朝鮮,周恩來同意了,於是,1955年,毛岸英的遺骸移到了朝鮮成川郡檜倉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還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上面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幾個大字。

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在1953年的夏天,才得知毛岸英的死訊,她非常悲痛,但是,事已至此,無論做什麼也於事無補,劉思齊與毛岸英是在1949年10月15日結婚的,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的婚禮,夫妻倆感情甚好。

1950年10月14日晚,毛岸英見到了妻子,只是說自己要出差,毛岸英為了保密,自己去朝鮮的事情都沒有和劉思齊說,就匆匆上路,沒想到,這一走,竟是永別。劉思齊後來去了蘇聯,毛岸英犧牲後,毛澤東怕劉思齊傷心,多次向她隱瞞毛岸英的死訊,這一瞞就是3年。

當劉思齊知道毛岸英犧牲後,毛澤東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又不能耽誤劉思齊的幸福。毛澤東多次對劉思齊說「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能因為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就不應該為中朝人民而犧牲。」毛澤東又對劉思齊說「今後,你就是我的大女兒。」

後來,在毛澤東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在多次勸導下,劉思齊又重新組織了家庭,並育有四個子女。

後來,劉思齊先後四次到朝鮮,為毛岸英掃墓,到了2006年,劉思齊又一次來到朝鮮,他除了去毛岸英的墓地之外,還去了大榆洞,這個毛岸英犧牲的地方,她在一棵松樹前,立下一塊石碑,上面寫著:

「毛岸英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劉思齊 2006年5月12日。」

藉此文章,向偉大的毛主席致敬,向革命烈士毛岸英致敬!

相關焦點

  • 毛岸英犧牲,毛澤東給劉思齊3粒安眠藥,76歲赴朝完成爸爸遺願
    臨別時,張文秋將一支鋼筆和一塊手錶送給了毛岸英,未曾想這塊手錶最終成為辨認遺體的標誌。  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犧牲,年僅28歲。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一天沒有吃飯,他和志願軍黨委成員商量,決定以志願軍司令部的名義給中央軍委起草電報。電報內容很短,彭德懷卻寫了很久:  「我們今日7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回到延安後的劉思齊經常去看望毛澤東,有一次,在窯洞裡,劉思齊第一次見到了從蘇聯結束留學生涯回國的毛岸英。那一年,她16歲,他24歲。一個是楚楚動人的少女,一個是英俊帥氣的青年;一個失去了父親,一個失去了母親,童年時期相同的苦難遭遇讓這一對年輕人在生活上有了更多相同的話題,彼此更加珍惜這份朦朧的好感。
  • 毛岸英:結婚一年就奔赴戰場,埋骨異鄉,只為父親毛澤東一句話
    為了不留下遺憾,她決定給丈夫在他犧牲的地方立一塊高1.1米底座0.25米的石碑,因為11月25日正是自己丈夫犧牲的時間。石碑上寫著 「毛岸英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落款:「劉思齊 2006年5月12日。」看到這個碑文,我們的思緒不禁飛往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 優秀國產電視劇《毛岸英》賞析
    《毛岸英》這部電視劇由著名導演劉毅然執導。據說他可是由劉思齊女士親自選中的導演。用劉思齊的話來說:劉毅然他懂毛岸英!他抓住了毛岸英的「魂」。而劉導也不負眾望,拍出了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該電視劇全面講述了毛岸英短暫而又偉大的一生!讓觀眾全方位地了解了毛岸英的一生!毛岸英是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楊開慧所生的長子。他出生於1922年10月24日。
  • 電視劇《毛岸英》:展現毛澤東父子故事
    電視劇《毛岸英》中的毛澤東和毛岸英  多年前,在電視劇剛出現的時候,毛岸英烈士夫人劉思齊就想把毛岸英的故事拍成電視劇。如今,她的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根據劉思齊的回憶錄改編而成的電視連續劇《毛岸英》,10月20日起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開始播出,這是我國電視螢屏第一次全面展現毛澤東父子的故事。  「希望通過這部電視劇,讓中國觀眾了解毛澤東不僅是個偉人,而且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毛岸英不只是毛澤東的兒子,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求真率直、愛憎分明的人,他為中國人民、朝鮮人民的平安幸福,為世界人民的和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 劉思齊:對網上一些流言 不吐不快!
    趁著電視劇熱播之際,身為80後的記者崇敬夾雜一絲疑惑地走近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端坐在八旬老人身邊,聽她追憶那些最刻骨銘心的往事——  記得在半月前《毛岸英》的開播會上,劉思齊老人就難掩激動心情,數度淚灑現場。她說:「我是不幸的,18歲與毛岸英結婚,不到一年他就離我而去;可我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走進了毛主席的家庭,受到了領袖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 揭秘毛澤東選媳婦標準:非高幹子女 忠誠服從
    此前,邵華的母親張文秋已經為毛澤東提供了一位兒媳婦,那就是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但這段婚姻因為毛岸英身亡於朝鮮戰場上的敵機空襲而宣告中止。毛岸英是毛澤東的長子,也是最受器重的兒子,擔任過蘇聯紅軍的軍官,後來又被毛澤東委派了許多調研和基層工作的任務。劉思齊是張文秋的長女,比邵華和張少林兩個妹妹要大很多。
  • 20集大結局珍貴密檔將權威披露毛岸英犧牲經過
    最後一集《歷史銘記》中,觀眾們將看到權威披露的毛岸英犧牲經過,現收藏於中央檔案館的最新解密電文及多段首次公開的珍貴歷史影像這其中,既有1953年9月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對抗美援朝戰爭進行總結髮言的原聲影像,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母親鄧芳芝在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原聲影像,也有現珍藏於中央檔案館的彭德懷發給中央軍委的關於毛岸英犧牲的電報,周恩來寫給毛澤東的關於毛岸英犧牲的親筆信,以及毛岸英犧牲前與徐畝元共用過的牛皮文件箱等珍貴文物。
  • 毛澤東是怎樣教育和要求子女的
    1959年8月,他致信大兒媳劉思齊,建議她「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兒子毛岸英、毛岸青等人在蘇聯學習的時候,毛澤東曾先後兩次給他們購置並寄送書籍。1939年8月,他致信毛岸英、毛岸青,「為你們及所有小同志,託林伯渠老同志買了一批書,寄給你們」。但令人惋惜的是,這批書在寄送過程中丟失。
  • 【網絡闢謠】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70年前,鏖戰正急的朝鮮戰場上,在剛被美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中,兩具被燒焦的烈士遺體被抬到廢墟外的曠地。其中一位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國難當頭,敵軍臨境,毛岸英挺身而出,報名參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志願軍戰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偉岸英姿,英魂不朽。
  • 永不褪色的紅色風景:平度的兒子/劉思齊的父親——劉謙初的革命人生故事
    原來,在原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小學堂舊址基礎上,毛澤東主持成立了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4月4日,農講所舉行了開學典禮。距農講所200米遠的都府堤41號,是毛澤東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並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舊居,也是毛澤東、楊開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一家最後團聚的地方。
  • 毛岸英犧牲地的泥土,楊開慧犧牲前寫的家信……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從毛岸英犧牲地取回的泥土,俄羅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戰反法西斯勳章」,楊開慧犧牲前寫給毛澤東的家信……新增一批珍貴展陳
  • 高瑞欣:跟毛岸英一起犧牲合葬,被「遺忘」47年後親人才知真相
    高彥坤從沒見過父親,高瑞欣是在她出生17天前犧牲的。很多人對於高瑞欣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可跟他一起犧牲的一個人,家喻戶曉,名字叫毛岸英,毛澤東的長子。有人說,如果不是毛岸英,可能高瑞欣永遠沉寂在歷史裡。錯也!志願軍197653名烈士都是偉大英雄,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垂史冊。高瑞欣犧牲時年僅23歲,他23歲的年輕生命經歷了什麼?他又是如何走上抗美援朝道路的?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70年前的11月25日,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1950年10月7日晚,彭老總出徵朝鮮在即,為給他送行,毛主席特意在中南海菊香書屋內為其設下家宴,宴席上只有毛主席、彭德懷和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然而,毛岸英出現在這家宴上,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替彭老總送行那麼簡單。
  • 楊開慧給毛澤東4000字情信,字字讓人落淚,牆縫中藏了60年
    由於楊開慧誓死不願按國民黨反動派的要求「悔過自新」,不願與毛澤東脫離關係,在被捕不到一個月的11月14日便遭殘忍殺害,年僅29歲。楊開慧走了。她走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不足惜,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 彭德懷寫的絕密電報公開,披露毛岸英犧牲...
    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這封首次披露的信件是毛岸英犧牲後,周恩來寫給毛澤東的親筆信。在信中,周恩來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他建議「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烈士墓碑」。1958年2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乘專機前往朝鮮訪問。其間,周恩來專程來到位於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祭奠長眠於此的志願軍烈士。周恩來總理手持花圈,和陳毅元帥、粟裕大將親手為志願軍烈士獻上了花圈,默立良久。
  •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一集中,央視首次公開毛岸英一段珍貴影像
    10月21日,央視播出系列紀錄片《英雄兒女》 第一集《祖國召喚》,本集主要內容為: 1950年10月,朝鮮勞動黨和朝鮮政府向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請求,急盼中國予以特別的援助,出兵朝鮮。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毛澤東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 錚錚鐵骨鑄就永恆豐碑《毛岸英》今夜登遼視
    電視劇《毛岸英》今晚20:20登陸遼寧衛視。該劇以毛岸英從出生到犧牲,英勇奮鬥的生命歷程為主線,穿插其遺孀劉思齊的口述回憶,通過一個個真實故事,細膩敘述了毛澤東和毛岸英之間的父子深情、毛岸英與母親楊開慧、與妻子劉思齊、與兄弟毛岸青及其他親人間的珍貴親情。
  • 電視劇《毛岸英》主題歌《日月同光》賞析
    2010年,電視連續劇《毛岸英》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火爆。很多觀眾都是含著熱淚看完了這部劇。該劇全面講述了毛岸英短暫而又偉大的一生。毛岸英由演員於曉光飾演。說起於曉光大家不會陌生吧,他還演過電視劇《二叔》,扮演了正直果敢的「二叔」爾志強。電視劇《毛岸英》的主題歌《日月同光》的歌詞非常棒,下面來欣賞一下這首歌的歌詞吧!第一句:湘水之岸,英木蒼蒼。分析:湘水,指的是湖南省的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