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2020-11-30 澎湃新聞

70年前,鏖戰正急的朝鮮戰場上,在剛被美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墟中,兩具被燒焦的烈士遺體被抬到廢墟外的曠地。其中一位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國難當頭,敵軍臨境,毛岸英挺身而出,報名參軍,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個志願軍戰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偉岸英姿,英魂不朽。

然而,毛岸英烈士為國捐軀的壯舉,近些年來卻被潑上了各種髒水,其中尤以「毛岸英犧牲是因其做蛋炒飯生火把敵機引來」的謠言最為惡毒!英烈不容玷汙,尊嚴不容褻瀆,已經有很多文章批駁了這種謠言。時至今日,我們仍需澄清史實、還烈士清白!

做「蛋炒飯」引來轟炸?一派胡言,漏洞百出!

做「蛋炒飯」這個惡毒的謠言是從哪裡傳開的呢,是否站得住腳?

該謠言主要源於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楊某所寫的一部回憶錄中。在這本書中,楊某寫道:

我問成普「老成,你們怎麼敢用送給彭總的雞蛋炒飯吃呢?趕快把火弄滅。」成普說:「我怎麼敢呀,是那位翻譯同志在炒飯。」我不高興地說:「你要他趕快不要炒飯了,快將火撲滅,趕快離開房子,躲進防空洞去。」成普說:「我們馬上就走。」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然而打臉的是,之後楊某被其書中提到的毛岸英犧牲經過當事人成普,多次給予直接反駁。

成普是誰?成普是曾擔任志願軍彭德懷司令員作戰指揮所主任,是毛岸英犧牲時真正的當事人和現場目擊者。

我們來看一份檔案材料,成普同志在1995年寫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資料中,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實際情況是,彭德懷的床下根本沒有雞蛋,只有蘋果。作戰室也根本沒有飯鍋炒勺,並且,鐵桶火爐上,用一根很長的鐵皮煙筒直通出房頂鐵皮之上。因此鐵桶火爐根本不能做飯,這樣他們怎樣做雞蛋炒飯吃?不知是何人提供的這種資料,簡直是天大的謊言。

成普在1995年寫給《彭德懷傳記》編寫組的資料

據毛岸英之妻劉思齊回憶,趙南起同志曾同她講:

「哪有米飯啊,包括毛岸英在內,我們都吃高粱米,高粱米那個殼都沒有去掉的。怎麼吃進去,怎麼拉出來,那個殼沒法消化。」——北京衛視「檔案」欄目劉思齊老人錄音

在成普回復與毛岸英一起犧牲的高瑞欣之女楊彥坤的信中,也相當激動地駁斥道:

作戰室既沒有雞蛋,也沒有炒飯的鍋瓢炒勺,也沒有油鹽之類。如果要煮雞蛋,到炊事班的灶房才行。作戰室是指揮打仗的地方,不具備這些東西。

《楊彥坤:父親高瑞欣與毛岸英一起犧牲以後》

由此可見,說什麼「毛岸英在作戰室裡蛋炒飯」,純粹是一派胡言!

楊某除了在書中編造出子虛烏有的「毛岸英在作戰室內蛋炒飯」的謠言之外,該書的其他關鍵點更是破綻百出,經不起一點考證。

首先,時間錯誤。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楊某在書中描寫毛岸英犧牲當天的時間是「11月24日拂曉」,事實上,這個時間點是11月25日上午十一點左右。

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專門向中央軍委作了匯報。這封短短的電報,彭德懷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近日,這份電報終於被大家廣泛地注意到。

彭德懷絕密電報

其次,人數錯誤。

楊某在書中描寫「房裡有三個人正在用雞蛋炒米飯」。但事實是在敵機轟炸時,在辦公室共有四人,並非三人。

成普同志在《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中明確寫道:在敵機轟炸時,在辦公室有毛岸英、成普、高瑞辛和通信員李某四人。

成普將軍《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

彭德懷也在絕密電報中反覆強調「毛岸英與其他三名參謀」,「他們四人」,明確說明在場四人。

彭德懷絕密電報

成普和彭德懷的描述一致。顯而易見,楊某的記憶、描述是錯誤的。

第三,敵機路線錯誤。

楊某在書中寫道:「敵人飛機編隊飛臨大榆洞上空,也不繞圈就投彈。」

楊某回憶錄2003年版

然而,真相卻是彭德懷密報裡所描述的「11時敵機4架飛過志願軍司令部,沒有投彈。過一會又飛來敵機4架投彈。」

這和成普女兒整理的成普口述《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一文中所描述的是一致的:

四架美軍轟炸機嗡嗡震響著,掠過志願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之後敵機又從北邊飛了回來。

由此,可以判定楊某所說「敵機沒有繞圈就投彈」是錯誤的。

綜上,楊某所撰回憶錄一書關於毛岸英犧牲經過的描述,可以說是破綻百出,根本經不起核實。尤其是對所謂雞蛋炒飯以及與成普的對話等細節描寫,更是有意引導讀者,使人誤以為毛岸英等人不遵守軍紀,生火做飯才引來敵機,惹禍上身。

那麼,到底是什麼引來了美機轟炸?

在《彭德懷傳》一書「『釣魚』清川江」一節裡,詳細說明了志願軍司令部被美軍轟炸的原因:

駐在大榆洞南山坡上的志願軍司令部,突遭美國飛機的轟炸。這是由於幾天來志願軍司令部收發電報甚多,美軍通過空中偵察和無線電測向,發現了志願軍總部的位置。

《彭德懷傳》(1993年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批准出版)

事實勝於雄辯,楊某所寫的「毛岸英做蛋炒飯才引來的美軍」完全是一派胡言!

其實,在央視《國家記憶》曝出彭德懷這封密報以前,該電報已在《彭德懷傳》一書第21章《扭轉危局》「第三節」《「釣魚」清川江》中全文收錄,但當時卻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彭德懷傳》

彭德懷絕密電報的披露和現場目擊者成普的回憶以及《彭德懷傳》等多方資料的相互佐證,告訴那些傳謠者,在毛岸英身上的謠言可以休矣。

有的人可能會問,不就是做個飯嗎?難道志願軍戰士就不能吃個熱乎飯嗎?這有什麼惡毒的?

但是,這恰恰是謠言製造者的惡毒用心所在。

他們妄圖通過此事,給戰死沙場的毛岸英扣上「沒有戰場常識」「去朝鮮純粹是因為毛主席讓他兒子去鍍金」「目無軍紀」「因身份享受特殊待遇」等髒帽子,進一步攻擊毛岸英背後的毛澤東主席,最終將矛頭對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

一段時間以來,這些謠言製造者把毛岸英和蛋炒飯捆綁在了一起,最大限度地矮化了毛岸英壯烈犧牲的英雄形象和其「挺身為國,戰死沙場」的歷史事實!用一句話來形容,真是其心可誅。

多方佐證!揭秘毛岸英犧牲真相

那麼,毛岸英犧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敵機轟炸前毛岸英在做什麼?毛岸英為什麼要留在作戰室而不像其他人一樣撤離?

下面我們來還原毛岸英犧牲的全過程。

先從毛岸英入朝的職位說起。毛岸英在志願軍總部擔任彭德懷總司令的俄語翻譯,由於平時的翻譯工作不是很忙,毛岸英便自告奮勇,兼管起彭德懷的電報。

如果毛岸英不主動承擔收發電報的任務,他也許就不會遭此不幸。

1950年11月24日,也就是毛岸英犧牲的前一天。兩架偵察機曾在志願軍總部(一個長方形木房)上空盤旋了將近一個小時之久,這異常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警惕。

大家估計美軍可能發現了這裡有轟炸目標,所以鄧華、洪學智和不值班的參謀人員都撤到了距木房不遠的一個山洞裡,以防敵人來空襲。

作戰室裡只留下了毛岸英,成普和幾位參謀人員。

毛岸英為什麼要留在作戰室而不避難?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堅守崗位。

毛岸英的遺孀劉思齊老人,提供了一份毛岸英犧牲親歷者——時任志願軍作戰室主任成普1972年親筆寫給中央專案組《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的材料。

1972年成普寫給中央專案組《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的親筆材料,劉思齊提供

《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這份材料清楚地交代了毛岸英為什麼沒有去山洞避難的原因:

這些人是不能離開的。因為軍隊的作戰指揮機關,不管狀況如何緊急險惡,參謀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擅離職守。我們每天24小時必須及時迅速處理敵我雙方一切作戰情況。特別因為第二次戰役的總攻擊即將發起,參謀人員緊緊掌握敵我動態,至為重要,是有關戰爭勝負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貽誤戰機,是絕對不容許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參謀們一起沒有離開辦公室。

通過材料可以看到,毛岸英是由於工作職責所在,所以即使預知到危險,也不能擅自撤離,故而必須留在作戰室。

當時,當所有的第二次戰鬥命令下達以後,司令官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一夜沒合眼的彭德懷實在是太勞累了。而毛岸英正在靠北牆的火爐子前籤收戰鬥電報。彭德懷則合衣倒在旁邊一間小屋的行軍床上休息。

此時的他們依然沒有撤離作戰室,睡覺的睡覺,發報的發報,並未把11月24日的敵機盤旋當回事。

第一次戰役後,敵軍的空中活動更加猖獗了。沿公路,穿山溝,低空飛行偵查,發現可疑目標就要掃射轟炸。對志願軍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這條山溝,不斷地飛來飛去,隔三差五的沒停止過騷擾,這種頻繁的軍事行動造成了總部參謀人員的一種矛盾心理:「既警惕又麻痺,家常便飯了,你炸你的我幹我的」。

25日上午11時左右,四架敵機掠過志願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作戰室的參謀們以為敵機是去北面去轟炸什麼目標,也就沒有十分在意。此時洪學智副司令覺察到了危險,急忙從防空洞裡跑到作戰室,不管三七二十一,拖著彭德懷向門外的防空洞走去。

之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敵機又從北邊飛了回來。再一次飛到作戰室的上空。此時,彭德懷已離開作戰室,成普馬上跨出西邊的門檻,一隻腳還沒跨出門外,抬頭一看,發現四架敵機正在以水平投彈式投下了大量銀白色的凝固汽油彈。

成普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喊叫聲剛一出,炸彈便砸落下來,幾十個凝固汽油彈直接落在了指揮部的房頂上,頓時熊熊烈火奔騰湧起,眨眼間,蔓延成一片火海。成普隨即被爆炸掀起的氣浪摔到了溝裡,半邊衣服燒著了,半面臉也燒脫了皮,幸好沒有昏厥,就地向沒有火的方向滾去,把自己身上的火撲滅了。

那麼遭遇轟炸前毛岸英在做什麼呢?

成普是毛岸英犧牲過程的真正親歷者。在成普口述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一文中,清楚地描述了毛岸英犧牲的過程。

成普口述,成普女兒成曦整理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

上午十一點左右,四架美軍轟炸機嗡嗡略過志願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毛岸英這會兒也登記,發完了電報,就從箱子裡抓起一個蘋果吃起來。敵機又從北邊飛回來了,投下了近百顆凝固汽油彈,毛岸英,高瑞欣兩同志葬身於烈火之中。

我們看到,在遇難之前,毛岸英正在堅守崗位,剛發完電報忙完工作,隨即就不幸罹難。

從入朝作戰到壯烈犧牲,僅短短37天。年僅28歲的毛岸英犧牲前,沒有因為其特殊身份獲得任何榮譽稱號和獎章。但是,他和成千上萬把生命留在朝鮮的志願軍戰士一樣,在這場「和平與正義」的戰爭中,以身許國,永垂青史!

今天,我們在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大好環境中,享受著和平、安寧與幸福。只是,在這種美好和安寧中也要銘記烈士的奮鬥與犧牲。

因為,我們的歷史不僅僅是歷史,它還指引著現實、昭示著未來!

參考資料:

成普口述,成普女兒成曦整理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1972年成普寫給中央專案組《關於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彭德懷傳》(1993年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批准出版);彭德懷絕密電報;《楊彥坤:父親高瑞欣與毛岸英一起犧牲以後》等

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微博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網絡闢謠】戳破謠言 敬悼英魂:毛岸英烈士犧牲的歷史真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詩說時事]庚子清明節深切悼念抗疫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專輯(總第12輯)
    譚芷深切哀悼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清明淚如雨,天地泣英魂。安得倚天劍,一揮斷惡根。徐瑛浣溪沙• 庚子清明        花發綠蕪四月天。怎堪迢遞話春繁。緬懷抗疫中犧牲的白衣戰士掛帥衝鋒不顧身,瀟瀟淚雨哭英魂。甘將熱血酬荊楚,總把丹心獻病人。愛灑江城常廢寢,逆行魔窟滅瘟神。英雄雖去精魂在,長與山川共萬春。
  • 高瑞欣:跟毛岸英一起犧牲合葬,被「遺忘」47年後親人才知真相
    高彥坤從沒見過父親,高瑞欣是在她出生17天前犧牲的。很多人對於高瑞欣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可跟他一起犧牲的一個人,家喻戶曉,名字叫毛岸英,毛澤東的長子。有人說,如果不是毛岸英,可能高瑞欣永遠沉寂在歷史裡。錯也!志願軍197653名烈士都是偉大英雄,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永垂史冊。高瑞欣犧牲時年僅23歲,他23歲的年輕生命經歷了什麼?他又是如何走上抗美援朝道路的?
  • 「11月網絡熱傳謠言榜」出爐 有圖未必有真相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對11月熱傳網絡謠言集中澄清,為您抵擋謠言「刺骨寒」。  謠言套路:主觀臆測  真相:22日上海出現小範圍疫情,網傳一則聊天截圖稱,上海南站有「突發狀況」。部分社交平臺陸續轉發「上海市省際客運停運」消息。@鐵路上海站闢謠,上海南站沒事,一切正常。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回應:「經核實,目前,上海市省際客運運行正常,沒有變化。」
  • 和毛岸英犧牲在一起的高瑞欣是饒陽人?
    這是瀟湘電影製片廠1991年拍攝的影片《毛澤東和他的兒子》中毛岸英和高瑞欣初次見面的一段對白。    當銀幕上的高瑞欣用饒陽口音說出「我是河北饒陽人」時,銀幕下許多饒陽的觀眾吃了一驚:沒想到,烈士竟是饒陽人!    於是,饒陽一邊以有這樣一名英雄而自豪,一邊開始尋找烈士的出生村莊和家人。
  • 彭德懷寫的絕密電報公開,披露毛岸英犧牲...
    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只有50平方米的作戰室木屋瞬間烈焰沖天,成了一片火海,來不及撤離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壯烈犧牲。它見證了毛岸英作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的最後時光。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專門向中央軍委作了匯報。這封短短的電報,彭德懷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臨行前,毛主席對即將趕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毛岸英囑咐道:「你是共產黨員,又是毛澤東的兒子,到了朝鮮戰場上,就更要吃苦在先,犧牲在前」。在信中,周恩來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他建議「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烈士墓碑」。事後,經毛澤東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萬個志願軍烈士一樣,長眠在朝鮮的國土上。
  • 【網絡闢謠】涉疫謠言,勿信!
    【網絡闢謠】涉疫謠言,勿信!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下面這些謠言已闢謠,需警惕!近日,隨著成都本輪疫情的出現網絡上流傳出四川洪雅瓦屋山景區暫停接待成都籍遊客的流言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3)清明悼念抗疫烈士和逝世同胞
    4月4日,庚子年清明節,全國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為此,詩人李殿仁、李文朝、王改正、何雲春、何小平等率詩友以詩詞形式表達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 毛岸英14歲被張學良送往蘇聯,28歲犧牲朝鮮,毛澤東勸劉思齊改嫁
    毛澤東向葉子龍擺了擺手說:「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什麼!」不錯,這封電報的內容,正是彭德懷匯報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他最器重的兒子,毛岸英的死訊!毛岸英,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不幸,在一次敵機的轟炸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 毛岸英犧牲地的泥土,楊開慧犧牲前寫的家信……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從毛岸英犧牲地取回的泥土,俄羅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戰反法西斯勳章」,楊開慧犧牲前寫給毛澤東的家信……新增一批珍貴展陳
  • 潸然淚雨悼英靈||清明同祭涼山英烈詩詞輯
    英魂融入國魂裡,染血豐碑映日紅。23.梁  剛星移鬥轉復清明,舊淚未乾新淚凝。惡火焚山摧古木,傳媒報訊放悲聲。三十烈士魂消盡,多少爹娘夢已空。我怨雷公心太狠,懷揣大雨任天晴。24.白建東驚聞噩耗遍乾坤,轉瞬之間已淚奔。一片忠心昭日月,滿腔熱血鑄英魂。
  • 20集大結局珍貴密檔將權威披露毛岸英犧牲經過
    在20集的大體量中,該片集中展示了多達近40處首次披露或首次公開的絕密檔案、歷史影像與珍貴文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持續熱議。最後一集《歷史銘記》中,觀眾們將看到權威披露的毛岸英犧牲經過,現收藏於中央檔案館的最新解密電文及多段首次公開的珍貴歷史影像
  • 毛岸英犧牲,毛澤東給劉思齊3粒安眠藥,76歲赴朝完成爸爸遺願
    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烈士墓碑。」  2月21日下午,彭德懷回北京匯報工作。當時毛澤東在西郊玉泉山,彭德懷來到時,他還在睡覺。得知彭德懷來了,毛澤東立即起床,一邊笑著說:「  我看,只有你老彭才會在人家睡覺的時候來。
  • 【闢謠】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闢謠】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相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 網絡謠言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危害性。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完善立法,合理界定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邊界
  • 錚錚鐵骨鑄就永恆豐碑《毛岸英》今夜登遼視
    電視劇《毛岸英》今晚20:20登陸遼寧衛視。該劇以毛岸英從出生到犧牲,英勇奮鬥的生命歷程為主線,穿插其遺孀劉思齊的口述回憶,通過一個個真實故事,細膩敘述了毛澤東和毛岸英之間的父子深情、毛岸英與母親楊開慧、與妻子劉思齊、與兄弟毛岸青及其他親人間的珍貴親情。
  • 網絡謠言遇到狙擊陣線 西安市成立闢謠聯盟
    網絡謠言遇到狙擊陣線 西安市成立闢謠聯盟 2020-12-24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民丨闢謠俠盟運營團隊:探尋真相,終結謠言 守護網絡空間朗朗...
    圖為闢謠俠盟運營團隊。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記者 李璐 王嫣 攝影 秦樓 張必聞 陳杰)12月23日下午,在2020年度湖湘好網民新風大典頒獎儀式上,由省內主流媒體集結成的「闢謠俠盟」運營團隊,獲湖湘好網民新風大典·公共新風獎。
  • 豐碑長在 英魂永存 河南省扶溝縣姜鴻起烈士紀念館
    這是烈士的墓碑,上面刻印了烈士的簡介及參加革命的事跡,「扶溝城永誌何莊碧血,賈魯水常喚烈士英名」,歌頌了烈士的豐功偉績,表達了扶溝人民對烈士的永遠懷念。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的工筆畫像,他是由中國美院的著名畫家謝亞冰同志為烈士作的工筆畫像,畫像的兩側懸掛了五位上將的題詞,他們分別是:彭小楓上將、方祖歧上將、錢國梁上將、張志堅上將、隋永舉上將。五位上將的題詞經扶溝籍著名書法家杜國庫先生用不同的筆體重新書寫,而將軍們的原手跡留存在紀念館內,畫像下面是解放軍報社原總編輯楊子才將軍的長詩「五嶽垂淚祭英魂」。
  •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動漫闢謠小課堂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動漫闢謠小課堂 2020-09-2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謠言治理輿情分析
    相信過的網民中,一部分表示因為看不清事實真相,所以在網上遇到新奇的說法就會相信;一部分是抱著無風不起浪,寧可信其有的心態,錯把謠言當真相;還有一部分質疑正規媒體的公信力,更願意相信自媒體上看到的。表示沒相信過網絡謠言的網民,一部分認為網絡上的東西,有的真假難分,判斷前要斟酌;一部分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相才是最終的結果;另一部分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網絡謠言沒有經過官方闢謠,或者即使闢謠網民還是當做真相來相信。因此,表示「沒相信過」的調查結果可能大於真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