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激情,人人生而平等《同等族群》

2021-01-15 呆呆得王佳

由《暮光之城》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演出的科幻愛情電影《同等族群》,有著相當經典的反烏託邦式主題──經歷過一次毀滅大多數人類的世界大戰之後,存活下來的新人類放棄了傳統的生殖模式,把「情感」逐出了新世界之中,人們由國家統一繁衍,再也沒有父親母親的角色,也沒有夫妻、情侶、手足、朋友這些可能引發情感的關係;人們依據稟賦各自擁有自己的職業,世界整齊劃一地運轉著。

但是舊人類還生存著,在某一個半島上。但因為他們殘忍、野蠻又危險,新人類與他們再也沒有往來。聽起來就是個新版的《同等族群》,不是嗎?

科幻作品作為一種文類,既好寫又不好寫。簡單的部分在於,它隸屬於一個連續不斷的偉大傳統,跟著這個傳統走,不會有大錯。困難的部分在於,即使你知道這個傳統大概是怎麼一回事,也不保證能夠寫出讓人信服的作品。《同等族群》就是這種狀況,它投射著過去許多反烏託邦主題的影子,但除了這些影子之外,真正的實體卻很單薄。

故事從忽然發現自己疑似罹患愛流感的男子席拉斯開始。

就劇本而言,《同等族群》的想像力遠比《美麗新世界》弱,唯一有新意的部分,是設定「情感」是一種「疾病」,稱為「愛流感」(Switch OnSyndrome,簡稱SOS)。愛流感的概念某程度而言是在隱喻20世紀黑死病「愛滋」。但是愛流感並不是真正的傳染病,事實上它比較像是基因缺陷,儘管新人類一再進行基因工程,挑選出沒有情感的嬰兒,但無可避免的還是有一部分人類成年之後會對自己、他人產生情感波動。

這些得了愛流感的人,發病到末期,會遭到國家放逐至山洞中,最後多半自殺或遭受電擊而死。到了這個部分,又讓人聯想到上個世紀治療精神病患者的方式。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探討生命政治、疾病汙名的電影,但偏偏不知道為什麼,電影公司跟導演似乎又想把它導成一部浪漫商業愛情戲。各種折中的結果,導致這部電影既非成功的科幻電影,也非成功的愛情電影。

如果你非常喜歡看見事物等距排列,那麼在這部電影中你會一次看個夠。

如果一部電影劇情完全都在預料之內,那麼可能觀眾會想知道它是否具有藝術價值。關於這點,如果你非常喜歡安藤忠雄的建築美學,也很喜歡看見東西呈現等距排放,那或許對你來說這就稱得上是一部「美麗的電影」。

但如果你覺得為了呈現未來感跟陌生感而到日本跟新加坡取景根本就不合理,而且有點東方主義的嫌疑,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非常的悶。好在克莉絲汀史都華演技超群,即使對戲的男主角尼可拉斯霍特表現得跟大型家具一樣,感情戲的部分依然不算太差。

克莉絲汀史都華卓越的演技可以掩蓋男主角大部分的缺陷。

追根究柢,《同等族群》呈現出來的世界觀跟美學觀,在很多類似作品中都看過了,早自1960年的《時間機器》、乃至2005年的《逃出克隆島》,都不約而同讓「未來人」穿著極簡設計的淺色服飾,住在整齊的白色世界裡。似乎科幻電影對於未來的想像不脫手術服跟重症醫院般的環境,《同等族群》也沒有跳脫出既有的框架。不管是視覺上,或者敘事上,這都是一部缺乏想像力的作品。奇怪的是,這樣的劇本竟是出自科幻名片《月球》編劇之手。或許納森帕克的創作實力還僅停留在對各大名作致敬的階段而已,又或者,成功的愛情戲本來就比太空漫遊或月球漫遊還要難寫,也說不一定。

相關焦點

  • 「人人生而平等」——誰的平等?
    不久前,筆者在「澎湃」發表的一篇小文中提到,美國《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主要是指美利堅民族平等建國的集體平等權而非個人平等權,引起學界朋友的一些疑問。那麼,此平等究竟是誰的平等,看來值得探討一番。       古典自由主義與公民共和主義是美國憲政的兩大基石。
  • 瞄準「人人生而平等」
    近日,胡海鷗教授在微信公眾號「上帝笑了GodLaughs」上撰寫了《瞄準「人人生而平等」》一文,以下是文章內容:如果大家都相信人人生而平等,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和睦共處,大家各盡其力,各謀其事,就能徹底清除內耗互鬥土壤。
  • 《慶餘年》:人人生而平等
    在眾多的穿越劇中,穿越過來的主角,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這也是古代和現代區別最大的地方。在古代那種視人命為草芥的時代,作為富人權貴家的奴僕,早已習慣了叩拜作揖,別人給予恩惠,動不動的就以命相報。就像《慶餘年》裡範閒和滕梓荊,這兩個人最初是因為滕梓荊受命刺殺範閒而相識。
  • 人人生而平等——這話只對了一點兒,因被泛解而為禍天下
    人人生而平等——這是美國憲法的基礎,也是美國引以為傲的信條。然而,這一信條正在製造美國目前的混亂。目前引發美國全境抗議浪潮的那句著名的話——黑人的命也是命,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語境應用。泛化的平等,其實是人心製造的惡魔!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就是將平等泛化的惡果。我們說「人人生而平等」,其實只是個假設。而在實踐中,假若把人人生而平等當真,則造成事事不平等。
  • 原創|世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靜思傳習錄》254)
    佛教說眾生平等,在我看來,是想強調從本質上講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能隨便殺生。我們要注意,不能隨便殺生並不意味不能殺生,而是要順應天理殺生,就像狼吃羊一樣,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為了滿足口欲,過度的殺生,那就有違天理,也就不對了。就像有些人無肉不歡,肉食在人類的飲食上是起著補充氣血的作用的,並非主食,如果只吃肉不吃糧食,就逆天了,最後終將被天道懲罰,得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病。
  • 語錄偵探 | 「人人生而平等」並不是 《獨立宣言》首創?
    「人人生而平等」,嵌在美國《獨立宣言》第二段的段首。《獨立宣言》因為有了「人人生而平等」,成為一個可供傳誦的經典文本。當看到「人人生而平等」時,他提筆為這句話的前置導入語做了一個修改,將傑斐遜原文中略顯拖沓冗長的「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神聖和不可否認……」改為「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事實證明,富蘭克林這個充滿靈感的修改,配得上他那登上一百美元大鈔的尊容。「人人生而平等」因與「不言自明」搭配,具備了先驗的色彩,神啟的威儀。
  • 「人人生而平等」並不是《獨立宣言》首創,卻來自中世紀?
    「人人生而平等」,嵌在美國《獨立宣言》第二段的段首。《獨立宣言》因為有了「人人生而平等」,成為一個可供傳誦的經典文本。1776年6月10日,大陸會議響應維吉尼亞州代表理察·亨利·李(南北戰爭時期南軍總司令羅伯特·李的叔祖)的提案,任命了一個由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託馬斯·傑斐遜、羅伯特·利文斯頓、羅傑·謝爾曼組成的五人小組,起草文告以宣示獨立之決心。
  • 人人生而平等
    在南北戰爭時期,聯邦政府為扭轉局勢,宣布廢除黑人奴隸制度,這使得黑人在法律上得到了平等的地位,但是並沒有改變黑人群體的弱勢地位,美國的種族歧視仍然普遍存在。到了20世紀,黑人深感自己的地位並沒有得到現實意義上的平等,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仍然深深地困擾著他們。直到今天非洲裔、亞洲裔等在美國仍然受到歧視。
  • 【於是文】不能被抹殺的愛——《同等族群》
    這是電影《同等族群》裡面的情節,講述的是在未來社會,人類的感情與欲望是被禁止的,愛與性的出現,意味著患病。病人會被送到秘密基地接受非人的治療,最終要麼自殺,要麼被安樂死。 就如電影《同等族群》裡的女主,壓抑內心的情感與欲望,成功地隱藏在「正常族群」裡一年多。但當愛情來臨,她聽到了來自於內心與身體的呼喚,讓她不得不拋棄盔甲,奔向真實的自己。
  • 混元金鬥的終極奧義:不是馬桶,而是人人生而平等!
    我認為混元金鬥的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淨桶」或者「馬桶」,去除汙穢的意義,二是明顯反應了人人生而平等的主旨。(一)混元金鬥的戰績金鰲島三姐妹在趙公明的唆使下,帶著先天法寶混元金鬥參戰,並且擺下九曲黃河陣阻攔西岐大軍。混元金鬥先是收了金吒、木吒的法寶,又破了楊戩的八九玄功,再以無上法門嚇得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和姜子牙落荒而逃。
  • 「人人生而平等」給我的震撼
    當我看到「人人生而平等」這些陳述時,有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每次談及我人生思想的形成,我總是說,是在當時的暨大教師閱覽室和中山圖書館裡接受了民主思想和市場經濟思想,因為那兩個地方,給我的是伴隨人生的力量。梁振亞
  • 《同等族群》導演曝新作 蕾雅·賽杜與漢納姆加盟
    《同等族群》導演曝新作 蕾雅·賽杜與漢納姆加盟 時間:2016.08.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民法典案例解讀——第14條「人人生而平等」,女兒也有繼承權
    【法條】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解讀】「人人生而平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現代法制進程中最早是由美國的《獨立宣言》提出來的,進而法國《人權宣言》以及後續各個現代法制國家均逐步認可和確認了這一原則
  • 張瑞敏稱美國大企業裡CEO就是皇帝 沒有人人生而平等
    來源:金融界網站8月29日,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在2020亞布力論壇青島夏峰會上,談到海爾對GE家電的收購時稱,在美國的大企業裡,沒有人人生而平等,CEO就是皇帝。收購後GE家電後發揮每個員工的作用,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
  • 海爾CEO張瑞敏:美國大企業裡CEO就是皇帝 沒有人人生而平等
    8月29日,2020亞布力論壇青島夏峰會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談到海爾對GE(美國通用電氣)家電的收購時稱,在美國的大企業裡,沒有人人生而平等,CEO就是皇帝。收購GE家電後,發揮每個員工的作用,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
  • 張瑞敏:美國大企業裡沒有人人生而平等 CEO就是皇帝
    「美國人最引以自傲的就是《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第二段第一句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在美國的大企業裡,沒有人人生而平等,CEO就是皇帝」,張瑞敏強調,「人單合一」就是要做到每個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
  • 同一片星空下,人人生而平等
    這是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 表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內容主要關於黑人種族的平等,是對美國和世界影響都很大的一個著名演講。  然而直到今天,種族歧視依然存在,而我們仍在為消除這種歧視而做出自己的努力。每個人都需要明白的是,同一片星空下,人人生而平等。
  • 人人平等,都是騙人的.
    人人平等,這只是處在底層的人們最美好的一種願望。有人說,無論貧富貴賤,在人格上人人平等。
  • 美國暴動:人人生而平等,但你要先是人
    美國,人人生而平等,但至少有1億多人不是人,但他們若能造反,早就造反了....  2014年,加納死亡案。旁觀者攝像表明,加納被警察鎖喉,被臉貼地按在地下後。他喊了十一次:我喘不過氣來,我喘不過氣來……不久,這位黑人無聲無息地躺在馬路邊。  他本可生還,只要警察把膝蓋從他脖子上移開。
  • 《起跑線》人人生而平等,可不能分三六九等
    有一天糧店關門不賣大米,希亞姆的妻子從家裡剩餘不多的大米分給拉吉家一半,他們知道飢餓的滋味太難受了,既使生活貧苦,希亞姆夫婦始終保持善良的本真,影片從希亞姆一家的行為,讓人領會到,階級無貴賤,只有靈魂有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