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推味君的第616篇文章
這裡沒有廣告
只有我們對美食的理解與探索
85度c把辣味香松麵包賣成了爆款,而這個「辣味的肉鬆麵包」卻讓85度C交了15萬的罰款。
日前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85度C銷售的兩款標稱肉鬆麵包的產品,使用的並不是肉鬆,而是肉粉松,涉嫌虛假宣傳。
這兩年關於肉鬆的話題是層出不窮。
2017年5月份,網上流傳「肉鬆是棉花做的」謠言,謠言散布者還發了一段所謂「打假」視頻,說發現肉鬆是棉花做的。
還有模有樣地把肉鬆淘洗了一下瀝乾後,用打火機點燃,「證明」肉鬆是棉花做的。
肉鬆是肌纖維蓬鬆狀的肉製品,棉花是呈蓬鬆狀的植物纖維。這個造謠者大概是智商欠費,才會把肉鬆造假往棉花身上扯。
給棉花一萬種可能,它也當不了假肉鬆,而正牌「假肉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肉粉松。
肉鬆是用雞肉、豬肉或者牛肉作為主要原料,經煮製、切塊、撇油、配料、收湯、炒松、搓松後而製成。
而肉粉松則是用豌豆粉混合了部分肉鬆而製成。
說白了就是,肉鬆是全葷的,肉粉松是半葷半素的,甚是更素。
肉粉松你可能沒聽說過,但你一定吃過。比如便利店裡的肉鬆麵包,蛋糕店賣的肉鬆蛋糕卷……
這些市面上的肉鬆食品,很大一部分都是肉粉松,只不過以前你並沒有什麼肉鬆和肉粉松的概念。
為什麼商人都喜歡用肉粉松,而不用肉鬆?
原因再明顯不過了,因為便宜。
推味君從某寶上給大家截兩張圖,我們來感受一下肉鬆和肉粉松的價格差異。
折算下來,一斤手工純肉鬆就要139.8元,而一斤肉粉松才9.6元,價格相差將近15倍。
而在口味方面,肉粉松和肉鬆味道相差無幾,客人吃下去不會出什麼問題,還吃的開心以為自己吃的是肉鬆。而店家還能節省成本多賺錢,他們更開心。
所以85度C 用肉粉松的麵包當做肉鬆麵包賣,這不是食品安全問題,而是虛假宣傳問題。
接下來你們是不是以為推味君要開始講「如何分辨肉鬆和肉粉松」?
說實話這個真的很難辨別。
什麼一看二聞三嘗,這些一般手法都不好用,最準確的方法是還去看配料表。
(左邊這個純豬肉做的是肉鬆,右邊加了豌豆粉的是肉粉松)
看配料表,比重越高的越靠前,吃進嘴裡的都是什麼一目了然。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抱著「我吃到的肉鬆都是肉粉松」的佛繫心態去吃「肉鬆」。
這樣吃到肉粉松是意料之中,吃到純肉鬆那就是賺到了。
長按上圖二維碼
給推味君打賞啦
晚安吶
-End-
文/皓妹不貪吃
圖/部分來自網絡
評論區可肆意留言
公眾號後臺可聊閒
投稿/合作/求吃飽
微信:tui_wei
郵箱:tougao@tuiweifo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