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科技 | 為解決環境問題 智利科學家發明水溶性塑膠袋

2021-01-15 廣東環保資訊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完全溶於水、不是石油衍生物——智利發明家近日展示了一種新塑膠袋,對目前生產塑膠袋的化學配方進行了修改,以解決傳統塑膠袋帶來的環境問題。

報導稱,智利人羅伯託阿斯泰特(Roberto Astete)和克裡斯蒂安奧利瓦雷斯(Cristian Olivares)近日對塑膠袋新材料進行了一次演示。

他們拿出一個新材料生產的塑膠袋,外觀看起來與傳統塑膠袋十分相似,並將塑膠袋放入裝水的容器中,幾秒種後攪動液體,發現塑膠袋不見了,而水溶液有些渾濁。隨後,阿斯泰特用玻璃杯喝了一些溶解了塑膠袋的水溶液,來證明這些水仍然是可以引用的。

阿斯泰特說:「新材料的基礎材料有很多來源,我們在尋找降低生產成本的可能,嘗試了多家供應商的產品,既要確保我們的產品質量,又要保證產品不傷害環境。」

目前,智利Solubag公司在中國進行水溶性塑膠袋的生產。他們也表示,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開展生產。不過,該產品現在尚未進入智利市場,他們正在與部分生產商建立聯繫。  阿斯泰特補充:「這種材料,除了對環境友好,人們可以決定何時將其溶解。你可以根據需求多次使用,袋子破損時再將其溶解,而不是扔掉它。」

這無疑是一個大喜訊。自塑料發明以來,就一直在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極大的汙染,但是,沒有塑膠袋,人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便利,現今,「水溶性」塑膠袋的出現,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塑料帶來的環境汙染。下面,小編帶你看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

6月4日,白鷺在孟買一個被塑膠袋堵塞的汙染運河中尋找食物。今年6月5日標誌為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打敗塑料汙染」。(美聯社照片)

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周二在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上說,在有史以來所有塑料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已被回收利用,各國政府應考慮禁止或徵稅一次性袋子或食品容器,以遏制汙染浪潮。

這項被認為是對政府抑制一次性塑料行為進行最全面評估的研究表示,每年全球使用的塑膠袋數量高達5萬億。它們並排展開,它們覆蓋的面積是法國面積的兩倍。

「塑料的災難已經到達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聯合國環境部負責人埃裡克索爾海姆在報告中寫道,與印度政府編輯並發布了一個口號:「如果你不能重複使用,拒絕它「。

報告稱:「全球90億噸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 「大多數最終都是在垃圾填埋場,垃圾場或環境中。」

但有跡象表明有限制塑料汙染的行動,這些塑料汙染危害海洋生物,汙染土壤並在燃燒時釋放有毒化學物質。

報告稱:「有針對性的徵稅和禁令 - 在適當規劃和執行的情況下 - 是限制過度使用塑料製品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領導聯合國環境組織可持續生活方案計劃的Elisa Tonda表示,有超過60個國家對一次性塑料例如袋子或聚苯乙烯容器實行禁令或收費。

30%的國家在實施限制後的第一年發現塑膠袋消費量急劇下降,而20%的國家很少或根本沒有變化。報告稱,在一半的情況下,政府未能評估限制的影響。

在其建議中,報告呼籲更好地分類廢物和回收利用,促進促進環保塑料替代品的經濟激勵措施,消費者教育和推廣可重複使用的產品。

報告還發現了其他文化副作用。

在南非,塑料垃圾被戲稱為「新國花」。在愛爾蘭,樹木被風吹起的塑膠袋被稱為「女巫的內褲」。

相關焦點

  • 智利發明家發明完全可溶於水塑膠袋 地球大喜:人類有救了!
    眾所周知,塑膠袋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其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於收納,但是塑膠袋降解周期極長,不易被分解,如果一直使用下去,將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長期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因而被稱為白色汙染,並且被部分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
  • 智利新型「塑膠袋」 入水即溶還能喝
    智利新型「塑膠袋」 入水即溶還能喝 原標題: 去超市購物、到菜市場買菜,很多人都會使用塑膠袋。但塑膠袋極難降解,造成的「白色汙染」成了全球性環保難題。近年來,多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禁塑令」。
  • 能溶於水、還能喝的塑膠袋,良心發明!但估計好多東西都不能裝吧
    我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限塑令」,要求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銷售場所實行塑膠袋的有償使用制度,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消費者對塑膠袋的使用,促進環保。國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該禁令實施以來,取得的效果如何?那就很難講了。
  • 塑膠袋發明的最初原因就是為了環境保護,然而卻事與願違
    不可否認的是,塑料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現在我們身邊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是塑料製品,不過塑料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汙染問題了。據調查研究,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塑料的存在,哪怕在大洋底部,南極北極都不例外。太平洋上漂浮的「第八大陸」全部是由塑料堆成的,面積比法國還大。
  • 紙袋更環保?科學家:其實比塑膠袋汙染更大
    隨著這些年地球上各種環境問題的出現,人們也開始逐漸重視起環保事業,畢竟大自然給我們的警告也已經夠多了,如果繼續肆虐的破壞自然,最後受傷害最大的,一定是我們人類自己,所以為了響應世界各地環保的號召,各個國家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 保護環境的塑膠袋?限塑令何時會變成「禁塑令」?
    塑膠袋是1959年瑞典包裝設計師斯滕·古斯塔夫·圖林設計的,是聚乙烯製成的購物袋,然而當時發明的初衷是為了環保,為了拯救地球。 因為當時的人們大量的使用紙袋,而紙袋的原材料就是樹木,所以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對地球當然不好了,所以斯滕就想設計一種既輕便又耐用的結實的袋子,這樣就能反覆使用。
  • 塑膠袋發明的初衷竟是為了拯救地球 看看現在塑料垃圾的嚴峻形勢
    現在的塑料垃圾已是全球性的大問題,有許多國家已禁止使用塑膠袋,並積極尋找替代品,常見的就是布袋和紙袋。牧場菲飛的塑料垃圾斯滕·古斯塔夫·圖林,瑞典工程師,他在1959發明了塑膠袋,最初的目的為了替代當時大量使用的紙袋。他認為,紙袋製造需要砍樹,對地球傷害太大。而塑膠袋比紙袋牢固,又可重複利用,使用塑膠袋可以保護地球。
  • 「環保小講堂」|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
    而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同樣也會造成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因此現在塑膠袋已成為了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塑膠袋回收價值較低,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這就意味著廢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汙染物永久存在並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 神美科技榮獲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
    作為我國科技界最有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之一,中國科學家論壇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為宗旨,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精神,堅持面向科研,堅持面向企業的方向,始終保持著科學性、務實性、廣泛性的鮮明特點。
  • 新型塑膠袋問世,遇水即化,被譽為「可以吃的塑料」
    提起塑膠袋,大家就會想到它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白色汙染」。為了降低塑膠袋帶給環境的壓力,我國還專門出臺了「限塑令」,只是效果有限,更有專家坦言,「限塑令」只是延緩了塑料危害,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可是,大家的生活又實在離不開塑膠袋。
  • 環保塑膠袋效果如何?最終還是送進填埋場或是焚燒場
    10年裡,當「限塑令」將「環保有價」的理念推向公眾時,科技也不斷追逐消費者的環保需求,名目繁多的「環保塑膠袋」上了貨架、 篩選塑料比重法、降解再生的化學手段等成為大熱的環保課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項目是否真正落地,那些「環保塑膠袋」被丟棄後又去了哪裡。10年過去了,裹上層層面紗的塑料從來都沒有缺席。
  • 快遞外賣每年消耗200億個塑膠袋,新限塑令下誰來替代成新問題
    外賣和快遞堪稱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它解決了年輕人的吃穿用等生活中相當大一部分問題。物流配送在這幾年迅速發展,我們手機這頭一點,商家那頭塑膠袋一裹,半小時外賣小哥就到了樓下。以一份外賣為例,它一般會包含兩到三個塑料餐盒、一到兩層塑膠袋,還有一次性筷子、塑料湯匙、塑料湯杯等。這樣,我們整個社會一年的外賣訂單所產生的塑料垃圾就超過146億份(4000萬x 365)。
  • 【文明實踐在行動】小小塑膠袋 環境大問題
    當前,塑膠袋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由於使用方便,體積小,不佔地方,價格低廉,各行業領域的商家對塑膠袋形成了大量需求和嚴重依賴。但塑膠袋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因過度使用給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 環保公益挑戰不斷!每日使用塑膠袋超30億個,限塑令究竟難在哪?
    現在10多年過去,提高大眾環保意識為初衷的「限塑令」似乎並沒有得到貫徹,市場上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塑膠袋也並沒有減少。1根據最新消息,中國塑協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止到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了400萬噸,外賣和快遞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約為50萬噸。每日塑膠袋使用量30億個,人均使用兩個以上,也就是說限塑令並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更直接地反映出了塑膠袋需求量很大,通過價格降低需求的辦法效果不明顯。
  • 魚皮將成為塑膠袋的替代品?英國科學家實驗成功了,環保且成本低
    現在世界上每分鐘消耗掉的這些一次性塑料甚至達到了上百萬個,這個數目真的是相當令人震驚,所以現在科學家在努力地尋找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品,而在英國理想的替代品已經出現,居然是人們常見的這種東西。為了能夠替代一次性塑料,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地尋找適合的新的材料,既能夠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同時又能夠改變傳統塑料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能夠降低環境成本。
  • 曾經在環境保護領域讓人類自豪的發明,卻在今天瘋狂破壞環境
    雖然塑膠袋在裝東西方面很是方便,比方說買個水果、本子什麼的,拿個塑膠袋來裝,真的是——簡直不要太方便。但是你們是否知道?最開始發明塑膠袋的初衷卻是為了保護環境!要說塑膠袋的發明是為了保護環境,可能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胡說八道。
  •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塑膠袋可以用了 環保有希望了
    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塑膠袋 僅一年完成講解 對環保非常好環保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境是大家共有的。但我們對於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做得不到位的。應該這樣子說,有時候,即使想到了,也是有心無力,最簡單的就是一次性塑膠袋和一次性塑料吸管。超市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無償變成有償使用已經10多年了,但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一直都是有增無減,因為生活習慣的問題,並且這個一次性塑膠袋的價格很低,基本上每個去超市消費的消費者都是一笑而過。
  • 地球·公民·傳媒 | 環保責任:從拒絕一個塑膠袋一隻吸管開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於2017年12月31日頒布,我國開始全面禁止超商免費提供塑膠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塑膠袋的「白色汙染」,從那以後「環保袋」的開始逐漸盛行,如今,全球各個國家都正在施行著不同政策內容的「限塑令」,但是在效果與執行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當前海洋垃圾問題依然嚴峻,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地球正在遭遇前所未有「被挖掘下」的破壞。
  • 把地球垃圾投向太陽,能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嗎?電腦模擬了景象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家一天能製造出來多少垃圾,中國一共13億人口,每天能製造出多少垃圾,那麼全球呢,這垃圾的數量真是想想都可怕,在地球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之前沒有意識去保護地球,以至於後來的環境問題突出。如果一直這樣不懂得環保,那麼我們將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內。
  • 科技興蒙 聯合實施技術攻關解決包鋼集團環保類水汙染問題
    (原標題:科技興蒙 聯合實施技術攻關解決包鋼集團環保類水汙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