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們還在吐槽,人家的朋友圈是美食鋪滿,蛋糕披薩一個比一個好看,而你的朋友圈,連饅頭都是塌的···你不禁問自己是真的天生廚渣嘛···?
做不好麵包、蛋糕,是因為你分不清各種粉啊!!!
今天菜媽就給大家科普下各種粉的區別。
這幾個詞食譜中非常常見,有時候也會簡寫成低粉(低筋麵粉)、中粉(中筋麵粉=普通麵粉)、高粉(高筋麵粉)。
這裡的「低中高」,主要是指麵粉的蛋白質含量。
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你想像一下你吃麵包時候,在嘴裡咀嚼有彈性的口感,就是「麵筋」這種物質帶來的(西方也稱作「麩質」)。
而麵筋主要就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它給予了麵製品豐富的可塑性和彈性。
不過這裡的蛋白質不是越高越好哦,因為我們不喜歡所有的烘焙食品都帶有很強的咀嚼度。
來看各種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和用途:
有幾點需要注意:
麵包需要有一定的麵筋支撐,才能有軟韌耐嚼,不建議用其他種類的麵粉替代「高筋麵粉」。
製作蛋糕時需要鬆軟的口感,所以低筋麵粉是最好的選擇。
除此以外的一些場景自由度大一些,比如做鬆餅沒有低粉也可以用普通麵粉。
不過菜媽還是想對廚房新手說一句:好好按照食譜來,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好嘛!
諾,食譜給你選好了,點擊圖片直達:
➊ 低筋麵粉
除了你直接搜索上面的麵粉以外,超市裡還會看到這幾種叫法。
顯然,這就是按照用途來區分的呀。
比如你想做蛋糕就買蛋糕粉,做餃子就買餃子粉,以此類推~不過餃子粉也可以做饅頭之類的。
此外,超市裡還有「自發粉」的包裝。
自發粉:
不是單一的小麥粉,而是已經在麵粉中混入了一定比例的酵母、泡打粉和其它化學添加劑,買回家使用時只需根據包裝說明加水操作就行了。此外,麵粉還會根據研磨的精細程度來分類,比如精麵粉、富強粉🙄 天知道為啥搞那麼多名字……
好的,既然這樣,我們還是講解一下。
其實這些叫法並不代表這些粉的用途,只是精細度。
● 精麵粉
聽上去就很「精」,也就是去掉了麩皮,非常精細,特別白,嗯~顏值很高。
● 全麥粉
全麥粉是在普通小麥粉的基礎上增加了小麥的麩皮,麩皮中含有一定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相對來說比普通的精白麵粉營養價值更高一些。
全麥粉加的越多,製作的面點顏色也就相對越深些,帶有全麥風味,不容易形成麵筋,所以不會那麼柔軟。
● 富強粉
精細程度介於上面兩者之間。
富強??是要強國嘛
圖源:unsplash.com
怎麼說呢,菜媽通常建議嚴格按照食譜來,會最大程度降低失敗的概率。
但總會碰到突然家裡沒有需要的麵粉,又不方便臨時去買。
這個時候,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臨時變通一下。
大原則就是:
從高筋度→低筋度,稀釋麵筋蛋白,可增加一些澱粉;
從低筋度→高筋度,增加麵筋蛋白。
一般來說從高往低調比較方便,因為加澱粉就可以了,而需要增加麵筋蛋白是很麻煩的。
圖源:unsplash.com
➊ 如何獲得中筋麵粉:
● 高筋麵粉1:1低筋麵粉混合
● 高筋麵粉4:1玉米澱粉(澱粉)混合
➋ 低筋麵粉的調配方法:
● 高筋麵粉1:1玉米澱粉(澱粉)混合
● 中筋麵粉(普通麵粉)4:1玉米澱粉(澱粉)混合
● 把水洗麵筋再揉進麵團,類似於做涼皮時洗麵團。
● 加入一定量的谷朊粉(也叫麵筋粉),比例emmm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這麼複雜我建議你不如直接買高筋麵粉
好啦,今天主要跟大家分清了各種「麵粉」,下次我們聊一聊各種「澱粉」吧!讓肉肉更嫩的秘密喲~biubiu
如果你們喜歡這樣的烘焙小課堂,也記得點「在看」讓我知道喲!
接下來還想跟大家聊一聊,發酵的一些小秘密~你有啥疑問也可以在「留言區」留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