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2020-12-17 AC龍哥

十二正經上的八脈交會穴通於奇經八脈,是靈龜八法的基礎穴位

十二正經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類穴位經氣通於奇經八脈,叫做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本穴所在經脈和所通奇經的病證,而且可以應用於時間醫學,也就是靈龜八法中的取穴,從而加強治療效果。

八脈交會穴,一共八個穴位,即公孫、內關、足臨泣、外關、後溪、申脈、列缺、照海。《醫經小學》將這八個穴位編纂成歌訣:「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八個穴位。

1.八脈交會穴的定位和功效

(1)公孫

公孫是足太陰脾經絡穴,聯絡足陽明胃經,通衝脈。定位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具有理氣健脾、和胃降逆、調暢氣機的作用。

(2)內關

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絡穴,聯繫手少陽三焦經,通陰維脈。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具有和血行氣,通經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

(3)足臨泣

足臨泣是足少陽膽經輸穴,通於帶脈。位於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蹠骨夾縫中。主治膽經和帶脈相關的病證。

(4)外關

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絡穴,聯絡手厥陰心包經,通陽維脈。位於前臂背側,在前臂後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具有聯絡氣血,補陽益氣的功效。

(5)後溪

後溪是手太陽小腸經輸穴,通於督脈。位於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具有強化督脈陽氣的功效。

(6)申脈

申脈是足太陽膀胱經穴,通陽蹺。位於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具有補陽益氣,疏導水溼的功效。

(7)列缺

列缺是手太陰肺經絡穴,聯絡手陽明大腸經,通任脈。位於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或者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具有宣通肺氣,通調經脈的作用。

(8)照海

照海是足少陰腎經腧穴,通陰蹺脈。定位在踝區,內踝尖下1寸,內踝下緣邊際凹陷中。具有補腎益精,調暢陰蹺的作用。

2.穴位相配的主治病證

根據歌訣,八脈交會穴是上下相配的,分成四組使用,發揮協同作用,使臨床療效更加顯著。其組成及主治病證如下:

(1)公孫配內關

常用於心、胸隔、脾胃、肝的疾患,如心悸胸痺、胸腹脹滿、嘔吐呃逆、胃脘痛、痢疾等消化系統病證。

(2)足臨泣配外關

常用於目外眥病、耳後、頰、頸、肩部病證、外感風邪所致病證,如目腫、眼疼、耳鳴、耳聾、偏頭痛、肋間神經痛,寒熱表證等。

(3)申脈配後溪

常用於目內眥、頸、項、耳、肩部病證,太陽經病證,心、肝、腦病證,如中風半身不遂、腰膝酸痛、風寒溼邪引起的痺證、抽搐、頭痛、頭暈、失眠、癲癇、癔病等。

(4)照海配列缺

常用於肺系、咽喉、胸膈、肝、心、腎的病證,如咽痛、咽喉不利、失音、語言不利、咳嗽、胸滿、陰虛內熱、失眠、癲癇、癔病、小便不利等症。

3.八脈交會穴應用於靈龜八法的原理

在臨床上,單純性內臟疾病可以選用臟腑辨證,多選用相應臟腑的特定穴;頭面、四肢疾病,多選用十二經脈的穴位;其他病情複雜、虛實夾雜,難以用經絡臟腑概括病機的病證,可以選用奇經八脈的上的穴位。

《醫學入門》中講:「周身三百六十五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意在說明八脈交會穴可以主治全身疾病,八穴的主治範圍廣泛。所以,靈龜八法使用八脈交會穴可以應用於全身疾患。

靈龜八法是將八脈交會穴與八卦方位和數字一一對應,再根據時辰的天幹地支去計算所對應的數字,從而推導出某時辰所對於的穴位,從而取穴組方。具體推導方式可見以下連結:僅使用八個通於奇經八脈穴位的「靈龜八法」是時間醫學最簡單應用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歡迎評論區與我交流,歡迎點讚轉發。

#針灸#

相關焦點

  • 《八脈交會穴》及現代醫學對八脈交會穴的臨床運用!
    八脈交會穴1、八脈交會穴的理論意義是指十二經脈通於奇經八脈的8個穴位,這些穴位都位於腕踝部的上下。
  • 奇經八脈
    以其不入於五臟,無表裡相配,不隨十二經流注循環,異於常經,故名為「奇」。在功能上有溢蓄調節正經脈氣,而司吐納和溫濡全身的作用。奇經八脈的個別作用,和其所過腧穴及所會經脈有關,茲分論如下:  (1)任脈:任有「容任」的意思,古人也作「妊」字解釋,以其和婦女的妊娠有關而得名。任脈的作用為諸陰之海,這是因為足三陰經皆交會於任脈的中極、關元二穴。
  •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首先要對奇經八脈的功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奇經八脈是別行於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你要對這個別行有一個理解;十二經脈是怎麼走行的,奇經八脈又是怎麼走行的?從循行上就分布有何不同?其次,從功能上來認識,奇經八脈的功能是統攝、滲灌、蓄積,那麼進一步思考,它統攝什麼?蓄積什麼?滲灌什麼?調節什麼?
  • 八脈交會穴如何配穴?
    八脈交會穴,又稱為「流注八穴」,「交經八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交通的八個腧穴,均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部位。八穴包括公孫、、外關、足臨泣、照海、列缺、申脈、後溪。    脈是指奇經八脈,即任、督、衝、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而這八脈與十二正經相交會的八個特定腧穴即稱為八脈交會穴正經脈氣相交通的。
  • 養生治病通八脈,八脈之根通會陰 養生必懂!
    養生治病通八脈,八脈之根通會陰會陰穴為人體長壽穴。與人體頭頂百會穴為一條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會陰養生的好處:一穴開而百穴開1.女性通會陰可以滋陰補陽,延緩衰老2.男性通會陰可以扶陽,強健體魄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
  • 靈龜八法
    「靈龜八法」則是針灸學中的精華,是針灸學和周易學結合的千古典範。「靈龜八法」又名「奇經納卦法」,它是運用古代哲學的九宮八卦學說,結合人體奇經八脈氣血的匯和,取其與奇經相通的八個穴位,按照日時幹支的推演數字變化,採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時取穴的一種針刺法,是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宇宙生物醫學和時間醫學。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
  • 人體的奇經八脈
    除十二正經以外,人體還有一條更重要的平衡系統,就時奇經八脈。
  • 奇經八脈上的這8個穴位堪比「核反應堆」,一治就是一大片!
    在十二正經以外,人體還有一套平衡系統,就是奇經八脈。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如果能每天按摩八脈上的大穴,以穴通經,以經通脈,人體就仿佛有了一股清陽之氣。尤其八脈裡有8個代表性穴位: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列缺、照海。每個穴位都堪比「核反應堆」,一治就是一大片!
  • 靈龜八法的基本概念
    一、靈龜八法的含義及起源1、含義又名「奇經納甲法」或「奇經納卦法」。即按日按時按卦的取穴方法。指運用八卦九宮學說、奇經八脈氣血會合理論,取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經穴,按照日、時、幹支的推演數字變化,採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時取穴的一種針刺(點穴)取穴方法。2、起源 《易經》:靈龜二字起源於《易經》。
  • 針灸絕技之背俞、腹募、八會、八脈交會穴,張勝兵為你講解使用技巧!
    背俞穴是指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背腰部以臟腑的名字命名的特定穴,稱之為背俞穴,背俞穴位於背部腰部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的是以臟腑位置自上而下排列,共計12個穴位。而明代張世賢在《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這本書裡面在《內經》和《難經》的基礎上,對俞募的治療特點進行了具體的說明:還有這麼一段原話:「陰病行陽,當從陽引陰,其治在俞;陽病行陰,當從陰引陽,其治在募。」故背俞穴都用於治療陰性的疾病,包括五臟病、慢性病、虛證、寒證,針刺時多採用補法並加灸法。而募穴都用於治療陽性的疾病,包括六腑病、急性病、實證、熱證,針刺時多採用瀉法。但這僅僅是古人的觀點。
  • 中醫---靈龜八法
    即根據八卦九宮學說,結合人體奇經八脈氣血的會合,取其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八個經穴(八脈交經八穴)的按時取穴法。又因本法所用八穴有陰經四個穴位,有陽經四個穴位,故俗稱陰四針、陽四針。基本原理本法於金元時代為針灸大家竇漢唧所倡導。實際上此法是八脈八穴配穴法與日、時幹支所代表的時辰相配而組合成的。所以本法用穴與奇經八脈的交會關係,以及陰陽相配而成上下相應四對的取穴規律,都與八脈八穴配穴法相同。
  • 奇經八脈中八個代表穴
    奇經八脈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八脈裡有八個代表性的穴位,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列缺、照海。
  • 探究後溪穴為何是八脈交會穴?
    後溪穴為手太陽經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位於手內側,第5掌指關節尺側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靈樞·本輸》中記載:「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注於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輸。」穴屬手太陽小腸俞木穴。《甲乙經》記載:「後溪者木也」,因穴位於小指本節後的橫紋頭處,較前谷高起,有小肉之會,故名後溪。
  • 通奇經八脈,練絕世神功
    引 介十二經屬於人體的「正經」,八脈不是人體的「正經」,所以稱「奇經」,實際屬於脈而非經,我們平常說的「經脈」二字,其實是對「十二經」和「八脈」的總稱。「八脈」出了問題有自己特有的症狀,雖然不屬於十二經,但按脈證分屬十二正經去治。十二經對應天時,按照十二時辰對應來分布,這個大家都清楚,但是「八脈」按照空間位置的分布這個知道的人就少了。如何來理解呢?人體可以定位出上下前後左右加上裡外八個方位,這有別我們平常說的「四面八方」,我們平常說的四面八方是平面,而人體是一個立體的,有除了前後左右還有上下內外。
  • 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的定穴方法
    靈龜八法,又稱「奇經納甲法」,「奇經納卦法」,是運用古代哲學的八卦九宮學說,結合人體奇經八脈氣血的會和,取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相交匯的八個經穴
  • 奇經八脈之衝脈|「十二經脈之海」、「血海」
    歡迎進入奇經八脈的學習奇經八脈包括:任督二脈、衝脈、帶脈、陰陽蹺、陰陽維其中這4條對女性最重要:任脈、督脈、衝脈、帶脈,不可不通!衝脈是其一,可以調節十二經脈氣血,所以有「十二經脈之海」的稱號,五臟六腑都稟受它的氣血的濡養。又因與生殖功能有關,衝脈盛,則人體月經才能正常排洩,故又被稱作「血海」。
  • 中醫解惑:奇經八脈的命名依據是什麼?
    奇經是十二正經以外一組經脈的名稱,因奇經有八個名稱不同的經脈,所以習慣上稱為奇經八脈,奇經八脈的名稱雖然始見於《難經·二十七難》,但其內容則在《素問·骨空論》等篇章有散見記載。謂此八脈,不系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一讀qi(旗),作不同於一般,異於尋常解釋,因這一組經脈的循行與十二正經不同,所以叫做奇經,如《難經·二十七難》楊玄操註:「奇,異也,此之八脈與十二經不相拘制,別道而行,與正經有異,故曰奇經也。」
  • 漫談奇經八脈的命名依據及其意義
    奇經是十二正經以外一組經脈的名稱,因奇經有八個名稱不同的經脈,所以習慣上稱為奇經八脈,奇經八脈的名稱雖然始見於《難經·二十七難》,但其內容則在《素問·骨空論》等篇章有散見記載。奇經的奇字,有兩種意義:一讀為ji(基),作單數,陽數,沒有配偶之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