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女人身後寫出諾獎的馬爾克斯:沒有她就寫不成《百年孤獨》

2021-01-10 溫史而得以行進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作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也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這本書也讓本默默無名的西亞·馬爾克斯聲名威震拉丁美洲。

然而在這本書獲獎的時候,馬爾克斯卻說:「沒有梅賽德斯,我永遠也寫不成這本書」。

在一群女人身後寫出諾獎的馬爾克斯:沒有她就寫不成《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不是由他父母撫育長大,而是在女人堆裡長大的,外祖母和姨媽們輪流照顧他。

這麼多女人中,外祖母是馬爾克斯靈感的來源,而他的妻子梅塞德斯是《百年孤獨》背後的「作者」,甚至可以說,沒有梅賽德斯,就沒有《百年孤獨》。

梅賽德斯正是馬爾克斯的妻子,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馬爾克斯得出此言呢?

那是明媚的一天,一大早馬爾克斯就準備開上小汽車帶著一家人去旅行,面對拉丁美洲土地上秀麗的風景,一個奇妙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產生。

他應該像他的外祖母給他講故事一樣,把拉丁美洲上百年的歷史寫成一本書,把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事情記錄下來,於是便有了《百年孤獨》的開篇第一句話。

「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的時候,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一定會想起父親帶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但是馬爾克斯沒有想到的是,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寫完了這本書,而他給妻子的錢只夠維持6個月的生活。

這一年之內,他吃的麵包錢、肉錢,還有拖欠的房租,都被她的妻子抗了下來,還每隔一段時間去給馬爾克斯送500張稿紙。

在馬爾克斯寫完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去世的那一章的時候,整個人精神失常,顫顫巍巍地走上了三樓,妻子看見他的樣子,明白了馬爾斯克為什麼這麼傷心。

「上校死了?」梅賽德斯問。

聽到妻子的話,馬爾克斯的情緒再也憋不住了,書中最喜歡的人物被自己寫死了,馬爾克斯一頭倒在床上,這一哭就是兩個小時。

梅賽德斯只能安慰起馬爾克斯,平撫玩馬爾克斯的情緒,又接著投入到寫作中去,最後,《百年孤獨》完成,也是梅賽德斯親自把手稿送到郵局。

梅賽德斯就像馬爾克斯筆下的拉丁美洲女性一樣,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支柱,書中對於拉丁美洲女性的稱讚,可能也就是馬爾克斯對於自己妻子稱讚的縮影吧。

他在公眾場合無數次說起那句話:「我的妻子梅塞德斯是舉世罕見的人。」,又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講中談到老婆無私的愛:

我這種瘋瘋癲癲的作風她總是默默地忍受。要沒有梅塞德斯,我永遠也寫不出這本書。她負責為我準備條件……錢用完了,梅塞德斯也沒吭聲。我不知道她是怎麼讓肉店老闆賒給她肉,麵包師傅賒給她麵包,房東答應她晚交九個月房租的。她瞞著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擔起來了,包括每隔一段時間給我送來五百張稿紙。

《百年孤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從任何意義上來說,馬爾克斯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者作家之一,馬爾克斯留給了我們一雙透視現實的心靈之眼,重新審視世界和生命的真實。

讀過他著作的人,都這樣形容他。

瑞典文學院的一位評論家說,很多作家是影子,馬爾克斯是投下影子的人。

多年以後,面對這些著作,人們將會回想起馬爾克斯帶他們領略的那些關於生命本質的深邃思考。

馬爾克斯不愧是是魔幻主義文學大師,他可以無痕跡地把極具魔幻色彩的內容「嫁接」到小說中,讓並不存在的事物輕而易舉的「合理的」存在小說中,這與他大膽奇特的想像力分不開的。

比如書中描寫到:人死時身體會縮小成嬰兒般大小;雨下了4年11個月零2天……等等,書中從頭至尾都有大量意想不到的奇妙內容,讓人大開眼界,讚嘆不已。

看一本好書,好比打一場攻堅戰,書中的內容就是你的對手,等你看完文字的時候,你的對手就倒下了。

在灰濛濛的日子裡,一人躺在床上,對未來感到無限迷茫。之後,打開這樣一本書,一個充滿新機遇的五彩世界會呈現在你的眼前。

如果你感到孤獨,你可以進入這個世界,去尋找孤獨的來源,去體驗孤獨,去尋找孤獨的意義。

在你還沒有開始看透這個世界的時候,請你對它好好收藏。

這本50周年紀念版的精裝《百年孤獨》,只需一頓飯的錢,還贈一套明信片。

如果你心動了,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世界級傳奇作家馬爾克斯的巨著,是如何寫出來的?
    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裡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百年孤獨》在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這段《聖經》般的開頭,是讀者比較熟悉的一段。它預示了一群人遠走他鄉,重建家園。
  • 除了《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最不能被忽視的故事其實是……
    他倆靠寫信談了13年的戀愛,這期間儘管馬爾克斯與許多女人有著愛情糾葛,但比《霍愛》裡阿里薩終身熱愛女主角費爾明娜更童話的是,婚後的馬爾克斯在精神和肉體上完全歸順了梅塞德斯。若她是一條「神聖的鱷魚」,那他就甘願做她的「一滴眼淚」。
  • 被捉姦三次險槍下喪命,《百年孤獨》賺1100萬,馬爾克斯是渣男?
    馬爾克斯會在她丈夫上班的時候去找她。有一回,他倆算錯了她丈夫回家的時間,他慌忙離去。在街上遇到了那位警察先生。警察問他要了根香菸,和他開了幾句玩笑,馬爾克斯匆忙離去了。他虛了一口氣,真是有驚無險,但下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百年孤單》太深奧,馬爾克斯這三本書更好懂!作者最認可這本
    《百年孤單》太深奧,馬爾克斯這三本書更好懂!作者最認可這本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1990年,馬爾克斯在南京看到《百年孤獨》,發誓150年不授權中國
    在1990年的時候,馬爾克斯來到中國訪問。但就是因為這次訪問,讓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了《百年孤獨》。事情是這樣的,當馬爾克斯駐足在中國南京街頭的時候,他親眼看到了她所寫的《百年孤獨》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肆意泛濫,但是,這些都是盜版。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情節荒誕,構思精巧第一,馬爾克斯將百年故事僅僅定格在馬孔多小鎮,看似荒誕,實則想以空間上的隔離輝映出時間上的孤獨,以空間襯時間,更將這孤獨之深,孤獨之久刻畫的淋漓盡致。激發著讀者的興趣,為此,馬爾克斯也想要突出這一點,在書中故意將一對孿生兄弟身份互換,而他們的命運也自然而然地改變了,從生至死,人們也一直沒有認清這兩兄弟究竟誰是誰。第三,就是馬爾克斯用那些預言式的構思,使全書情節首尾呼應,完美呈現。
  •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力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出版50年|它不是一本小說,它是魔術
    《百年孤獨》之前,絕佳的、包括顛覆性的小說當然也次第誕生,但隨即滑進窄門。在這樣一個電影能夠提供無窮幻術、通過電視機就能觀看戰爭實況的年代,一本小說或許註定只能夠在(和無邊無際的電視觀眾比起來)極小一群的知識分子和越來越珍稀的文學愛好者內心掀起高潮。但《百年孤獨》不同。或許因為它不是一本小說,它是魔術。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我的答案是《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醞釀十幾年,用2年時間寫出的作品,1967年作品一發出,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社會歷史圖景的鴻篇巨著」、「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馬爾克斯的成名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文學巨著。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等名作裡名句大收集
    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百年孤獨》名句集錦1、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 《百年孤獨》:堅持下去,總會有好事發生
    據說馬爾克斯從十八歲時就打算寫這部作品,但是由於當時創作這樣一部長篇巨著還缺乏經驗、勇氣以及寫作技巧,所以他只斷斷續續地寫出了幾段零星的章節。這部巨著從構思到完稿整整花了十三年時間,他真正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次開車前往阿卡普爾科的路上。
  • 《百年孤獨》中的8個字,卻寫出了世間的人生孤獨,你知道麼?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百年孤獨》中孤獨的人:一位在情感與道德中堅守孤獨的女人
    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馬孔多的世界將難以置信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10句經典語錄,殘酷但有哲理,刻寫人性現實
    在這個時代,一部電影能夠提供無窮幻術、通過電視機就能觀看戰爭實況,而一本小說或許註定只能夠在極小一群的知識分子,和越來越珍稀的文學愛好者內心掀起高潮。但《百年孤獨》不同,或許因為它不是一本小說,它是魔術。
  •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值得每個人閱讀,為何很多人選擇放棄?
    如果人的一生只能選擇一本書,那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一種巨大的失落如狂風暴雨般向我襲來,在哪只有一瓣飛花、一片落葉。由此造成我閱讀空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沒有辦法接受除他之外的任何一本書。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寫這篇小說之前,馬爾克斯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噪一時,成為了世界級的作家。這部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今天就給大家總結6句裡邊的經典描寫,來一睹為快吧。
  • 作者怒了:死後150年都不讓中國出版《百年孤獨》,20年後卻食言
    而《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也曾遭遇過這樣的煩惱。最開始,馬爾克斯也是個貧窮的「文字工作者」,為每日的午餐飯錢發愁。後來,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寫出了一本暢 銷書,剛剛過上靠版稅來維持生活的日子,就遇上了一件糟心事,讓他徹底怒了!
  • 諾獎作者寫下充斥著622個情人的四角戀,被贊為「寫盡了愛情」
    此時菲爾米娜已經72歲,年少時美麗的容貌和窈窕的身材都已經離她遠去,此時恢復「單身」的,是一個優雅中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的老太太。她冷淡而又不失溫和地對面前的老紳士說:「我不明白老是見面有什麼意思。」沒想到,向來「不走尋常路」的馬爾克斯老爺子,會給讀者帶來一個這麼大的驚喜。不,文質彬彬的烏爾比諾醫生不是男主角。他只不過,是陪伴女主角度過一生的那位丈夫而已。
  • 世界巨著《百年孤獨》中深刻的一句話,短短這句話,寫出人生孤獨
    我覺得,用《百年孤獨》中最難忘的一段話就可以回應這個問題:「生命從不曾離去過孤獨而單獨存有,應對孤獨,大家能做的僅有迷上它,而且享有它。」短短的三十五個字,卻顛復了大家的原有認知能力,寫盡了人生孤獨。可是讀過《百年孤獨》後,我慢慢的逐漸搞清楚怎樣應對孤獨了。即然解決不上孤獨,那比不上嘗試迷上它如同《百年孤獨》上說的那般:「生命從不曾離去過孤獨而單獨存有,應對孤獨,大家能做的僅有迷上它,而且享有它。」
  • 迷戀姑媽,與姨媽生下愛情結晶,如何理解《百年孤獨》裡的孤獨?
    有一類名著,喜歡它的人把它奉若神明;不喜歡的人,一看到書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馬爾克斯的這本《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關於《百年孤獨》的讚譽,可以說是數之不盡,醇如佳釀,歷久彌新。《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評價:稱它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