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
"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力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圍繞馬孔多的世界將難以置信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1967年出版,迄今為止,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影響之大,遍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和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在過去一個世紀風雲變幻的歷史。
《百年孤獨》是20世億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整部作品融入了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等神秘因素,如果這當一個故事來閱讀的話,整個氣氛是潮溼、陰冷、粘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又欲罷不能。
她也曾有青春美麗的容貌,她也曾是個渾然不知傷心滋味的小姑娘,連走路都似邁著輕快的舞步,像一道光,照亮了整個家族帶來生機。然而年少時因為一個男人,她從此嫉妒油然生發的仇恨環繞一生,扭曲的靈魂最終走向毀滅。嫉妒,使她從「天使」墮落成「魔鬼」,她就是《百年孤獨》中的阿瑪蘭坦。
也許垂垂暮年的阿瑪蘭坦在回憶年輕時,依舊忘不了那個下午。修葺如新的家中陸續添置了各式嶄新家具,一個金髮年輕的英俊男人穿著講究的服飾,禮貌而深情,母親告訴她這是請來調試自動鋼琴的義大利技師皮埃特羅·克雷斯皮。就在眼神相遇的那一瞬,愛情的種子在正值豆蔻年華的阿瑪蘭坦心中開始萌芽。
但這名英俊的技師卻看上了她毫無血緣關係的姐姐麗貝卡。一個從小寄人籬下的可憐孩子憑什麼能夠獲得比自己更多的感情?這樣疑惑也許曾在阿瑪蘭坦的心中循環過無數次,在默默看到兩人你儂我儂的濃情蜜意後,她內心的百般掙扎最終成為了永久的嫉妒,她要和麗貝卡抗爭到底。
這場抗爭首先從阻止技師和麗貝卡的結合開始。她靠著假遞書信和拖延教堂修建的時間,來無限延遲兩人婚姻儀式舉辦的日程。人心深不可測,而帶著嫉妒帶著恨的人心就像怪物的血盆大口,阿瑪蘭坦被嫉妒衝昏了頭,她想到了只要麗貝卡死才能根本解決問題。然而誰知她投下毒藥的酒杯被可愛的雷梅黛絲一口飲下,全家人陷入悲痛,她的內心在嫉妒上更添了份自責。
由於受不了技師的軟弱和優柔寡斷,麗貝卡最終和他分手,轉身快速投身到何塞·阿爾卡蒂亞的懷抱。從一定程度來說,阿瑪蘭坦勝利了,她再一次獲得了技師全部的愛,甚至是卑微的愛,可是就在其他人都以為阿瑪蘭坦會和自己所愛的技師步入婚姻時,她卻親口對技師說:「我是死也不會和你結婚的」。收到雙重打擊的技師皮埃特羅·克雷斯皮內心如玻璃般破碎,最終自殺。
此時的阿瑪蘭坦已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女孩,她的內心因嫉妒住著惡魔,再也無法容納更多的感情,即便日後遇到了能力膽識過人的赫裡內勒多·馬爾克斯上校真心付出,她也未能走出自己牢籠,敞開心扉去接受愛情,她被嫉妒填滿直至扭曲。
即便麗貝卡已消失在她的視野,但阿瑪蘭坦依舊每日向上帝祈求:不要讓自己遭受懲罰死在麗貝卡的前面,她要看著她難堪落魄,她要親手為她縫製精美的壽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死神並沒有聽取她的計劃,卻將死亡通知書先送到了阿瑪蘭坦的手中。
離去的那一天,屋內裡裡外外擠滿了前來看這位「老處女」的人群,她不再貌美安詳,手纏著黑紗,身穿自己縫製的精美壽衣,面容醜陋慘澹,正如她唏噓的這一生。
嫉妒,毀滅女人的絕佳利器,阿瑪蘭坦是最好的詮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許或多或少會產生嫉妒的情緒,看不慣對方比自己好,可是為什麼不能靜下心來想:自己是否有過付出呢?人活一世都各有各的不易,看似風光的外表下究竟隱藏了什麼難言之隱也未曾可知,活出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不也是一種讓人羨慕的資本麼?
我不會告訴你馬爾克斯的作品會給你帶來什麼,但是我會告訴你如果沒有讀過,那就是你一生的損失。下面這套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典藏版,也是我看的版本,原價134元,現在優惠只要79元,一杯咖啡錢讓你獲得一次巨大的感動和人生的洗禮,我認為很值!不要錯過,點擊下方「去看看」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