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田畫論:淺析中國山水畫中「樹」的寄情寓意

2021-01-09 山水弘毅

淺析中國山水畫中"樹"的寄情寓意

夏紹毅

【摘要】:縱觀中國繪畫史,為什麼在隋唐以後山水畫藝術獨立成科,經過五代的發展,到宋代走向成熟並出現繁榮。至此,山水畫作為獨立的畫科而長盛不衰。其箇中原因,一方面,由於繪畫自身發展規律的制約,與人們的審美趣味有關;而更重要的一面是由於山水畫中,其樹木寄情寓意的特殊功用,使之與個人的志向喜好相結合,從形成有別其他畫家的獨特筆墨語言,並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本文就山水畫的樹木寓意性作一粗淺的探索,以求教於行家。

關鍵詞:山水畫;寄情寓意;蒼松;枯木寒林;

一、中國山水畫的發源。

展子虔《遊春圖》局部

中國山水畫最早出現在戰國之前,滋育於東晉,確立於南北朝,興盛於隋唐。 最初的山水畫藝術是作為人物背景而出現的,由於以後社會生活的發展,山水畫才逐漸具有獨立觀賞的意義。李澤厚先生說:「山水畫由附庸而真正獨立,似應在中唐前後。隨著社會生活的重要變化和宗教意識的逐漸衰淡,人世景物從神的籠罩下慢慢解放出來,日漸獲得自己的現實性格……,山水、樹石、花鳥也當作獨立的觀賞審美對象而被抒寫讚頌。」李澤厚的這段話精闢地論述了繼中唐以後山水畫為什麼在宋代走向成熟並得到繁榮的社會歷史必然性。但在唐宋時代發展起來的山水中樹木的寄情和寓意功能對山水畫的發展無疑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中國山水畫中樹木的寓意性被運用到山水畫的創作中,並被社會大眾廣泛接受。

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自古以來就被賦予審美意義,從初始可能圖騰式的思維演變到王權專政氣氛的表達,在山水藝術形象上籠罩著一層濃濃的神秘色彩。這種「神秘色彩」慢慢地被轉換成自然山水的寓意性,並隨著繪畫寫實技法的提高始終伴隨著山水畫的發展,而且自然界中的樹木這種寓意性通過通借、諧音等文學藝術手法的轉換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寄託著人們對自然、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和志向。山水畫不只是在客觀地表現對象的形態,它既能引起觀者的某種聯想,也意味著畫家通過山水畫中樹木寄託的主觀情思得到觀者的認同。如荊浩的古松、李成的枯木、董源的江南夏樹、範寬的雪景寒林、黃公望的富春山林、倪瓚的健碩雜樹等。事實上山水畫科自出現起,已歷經多次演變,從最初的樹木以寫生傳神為目的到被附上各種內涵,而這種指示關係一經形成,即被廣泛接受。

北宋 範寬《雪景寒林圖》天津博物館鎮館

同時,宋人對山水的熱情,源於他們可以在山水中落實「格物致知」的理論。畫家在觀察、體驗自然之物時,強調自己的存在,用心和大自然相交,反映在作品的真實性上,是包括畫家的本我在內的對自然之物的理解,這種從真實中得來的趣味,就是畫家的理解貫注在技巧、形式美上的「物趣」或「理趣」。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經驗去尋找「景外之趣」,利用比喻、象徵、寓意等方法,根據民間風俗之習慣,雖不加文字說明,觀眾就能接受理解畫外之意。

李成《寒林騎驢圖 》美國紐約大都市博物館藏

《歷代名畫記》記載稱唐代畫家畢宏、韋偃、張璪等人尤以畫松為世稱道。傳世的宋元作品中,也有很多以松為主體、獨立成作的名畫,如李成的《寒林騎驢圖》、《寒林平野圖》等。其他作品中,將松樹作為林木的主角來刻畫更是不勝枚舉,如荊浩《匡廬圖》中,那古拙挺拔的蒼松,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象徵,不管天寒地凍,依然蒼蘢茂鬱。人們賦予它頑強意志,堅貞不屈的品格。松樹被文人畫家垂青並非偶然,正如我們說山水畫的獨立與文人對自然山水的欣賞有直接關係。人欣賞山水,是因為山水滿足了其某種精神的訴求,而松樹則契合了文人內心的寄託。當自然被賦予精神的象徵之後,經過人為的意義輸出和性格類比,它所具有的挺拔、孤傲、茂密、常青等自然稟賦便有了擬人化的含義。因此,松樹的頻繁入畫,可以看作是中國山水畫象徵意義的一個重要表徵。

荊浩《匡廬圖》

荊浩《筆法記》中有《古松贊》一篇,曰:「不凋不容,惟彼貞松。勢高而險,屈節以恭。葉張翠蓋,枝盤赤龍。下有蔓草,幽陰蒙茸。如何得生,勢近雲峰。仰其擢幹,偃舉千重。巍巍溪中,翠暈煙籠。奇枝倒掛,徘徊變通。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貴詩賦,君子之風。風清匪歇,幽音凝空。」其中又說:「子既好寫雲林山水,須明物象之源。夫木之為生,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如密如疏,匪青匪翠,從微自直,萌心不低,勢既獨高,枝低復偃。倒掛未墜於地下,分層似疊於林間,如君子之德風也。有畫如飛龍蟠虯,狂生枝葉者,非松之氣韻也。」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說:「長松亭亭為眾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蘿草木,為振挈依附之師帥也,其勢若君子軒然得時而眾小人為之役使,無憑陵愁挫之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松樹亭亭玉立,是其他樹木的領袖;以它為首,藤蘿、草木等樹木分布、依附於其周圍;它的形象如器宇軒昂的君子,沒有屈辱愁苦的樣子,眾小人都圍著他奔走。《林泉高致·畫訣》又說:「林石先理會一大松,名為宗老。宗老意定,方作以次,雜窠、小莽、女蘿、碎石,以其一山表之於此,故曰宗老(原註:如君子小人也)。」這些文字所描寫的松樹的品性,其實是人所賦予它的精神品質。這種對松樹的人格化比擬,早在松樹還沒有入山水畫以前就已經在文學中出現了。魏晉時期的劉楨有《贈從弟》詩一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在文人眼中,松成了「貞」「君子」「師帥」「宗老」等高尚人格在自然中的化身,因此畫松不如說更多的是畫文學之意、畫文人之心。

董源《籠袖驕民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三、不同畫家對不同特徵的樹具有強烈偏好,導致其作品風格的千差萬別,其根本原因是個人筆墨特性的不同造成。

歷覽中國山水畫大家名作,畫家對樹法的選擇,更多是跟景物的季節有關;更進一層說,是跟各人的筆墨特性有關,即往往表現為一種個性化的,甚至可以說是極端偏執的喜好。如李成偏好畫枯樹,他的傳世作品中,往往枯樹佔有重要地位。其筆下的樹木枯枝勁健,龍拏虎攫,破空殺紙,筆勢動人。郭熙也偏好枯木,其《早春圖》、《窠石平遠圖》、《樹色平遠圖》等等,其枯樹的描繪極盡酣暢,筆法流利圓轉,甚至有點炫技之嫌。再看另外一些畫家,五代的董源,他的《夏景山口待渡圖》和《夏山圖》就偏好描繪江南夏季蒼鬱樹木。與之風格相近的巨然,其筆下的樹木也以濃鬱茂密為多。北宋趙令穰以《湖莊清夏圖》、南宋趙伯驌以《萬松金闕圖》流傳畫史,作品雖然不多,但我們從其筆墨特徵可以大致推測出各自筆下樹法的獨特口味。

郭熙《窠石平遠圖》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成熟畫家對筆下景物的選擇是有強烈偏好的,這種偏好是由畫家各自的性情所導致的。這也形成了個人不同的筆墨特徵,並各有所長。南齊謝赫的「六法」中,其「骨法用筆」是導致其作品「氣韻生動」的最關鍵的要素之一;荊浩《筆法記》談用筆,則說「筆有四勢,謂筋、肉、骨、氣」,這些都談得比較抽象。而郭熙《林泉高致》中直接提出了畫法「近取諸學書」的說法,直接指出了繪畫的筆法取自書法。郭熙所說的用筆,主要是指「使筆」,即對筆的驅使駕馭能力,具體說是用筆的圓轉熟練程度。所以,他強調的「轉腕用筆之不滯」,在其具體作品中,我們可以從郭熙畫樹發枝的方法去體會。當你專注於造型時,用筆往往遲滯無神;而拋棄了對形象的固定思維後,專注於以書法的用筆來畫,反而能迅疾流利、生動自然。這就是郭熙強調的「轉腕不滯」的用筆法門。正因為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這種程式語言,並且在作品中不斷完善,因此也造成了他對枯樹的偏愛,作品最終就被個人的筆墨偏好引導了。並且隨著畫家的成熟而完善、強化,最終一個定型的畫家只看到自己喜歡看的,只畫自己喜歡畫的,這是荊浩「取象不惑」意義所在。

倪瓚《容膝齋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四、結語。

總之,中國山水畫的這種以樹木寄情寓意的有別於西方繪畫的特殊功用,側重於以個別的、局部的、微觀的自然現象表現人與自然的關係,以比興之義表達人的審美理想,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俗。所以,中國山水畫樹木的這種寄情寓意性一旦形成,便被廣泛的接受,使它在唐代成為獨立的畫科後迅速發展並走向繁榮,而且長盛不衰,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傲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相關焦點

  • 雲田畫論_淺論傳承中國山水畫之現實意義
    表面上看,貌似也有些道理,其實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們的創作初衷極其創作動機差別實在是太大了。雲田山水作品一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初衷是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山水畫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將對大自然的觀賞、認識和感受,與自己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認識相融合,醞釀為胸中意象,從而通過筆墨寫出心中感想。強調的是個人心中的感悟,講究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
  • 解析山水畫中樹的畫法
    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的高山、平原, 都有樹木生長的條件和環境,與人類生 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樹也是山水畫 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樹,伴隨 大自然四季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春時山與樹有「春山淡冶而如笑」(宋郭 熙)的比喻,同時顯現出充滿生機的「夏 則樹木繁冗」(元黃公望)。
  • 寄情於山水之間——精品山水畫折射人生感悟
    山水畫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最愛,是畫家對大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是對人生感悟的一種刻畫。古語有云:江山美如畫,人生苦無涯。這大好的河山與柴米油鹽的生活一對比,往往能折射出許多對人生的感悟與體會。今天與大家分享幾幅精品山水畫,一起來品讀畫中的人生感悟吧。
  • 花鳥畫的五種寓意寄情方式
    雖然西方也有以花與鳥的題材表現繪畫,但多屬靜物寫生範疇,而中國花鳥花則是以詩一般的境界去造景立意,以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寓於筆墨畫面之中。畫家在具體的藝術表現過程中,運用激情的筆墨痕跡來仁慈心理活動狀態,抒發內心思想感情,通過畫面的構圖氛圍、對象造型、色調明暗、題款等體現出來。花鳥畫的寓意寄情大致可從五個方面來表現。
  • 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寄情山水》
    (3)嘗試創作一幅山水畫小品,概括地表達出山水畫的意境,並配以幾句詩文表達對山川自然的審美情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與感悟」「總結與練習」這兩個活動,讓學生加深對中國山水畫的藝術追求和表現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 畫中禪意——淺析中國畫中的禪宗美學思想
    如顧愷之.宗炳.王微等人的畫論,雖然他們的畫論以道家語言表述,但他們在創作佛教題材畫時。已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響。可以說,早期的山水畫理論中佛禪思想已深入骨髓了。隋唐時期,山水畫有了全面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雖未已大家著稱,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任務。最著名的有王維.張躁等。
  • 山水畫中的「點景」之妙
    正如方金爐《峽江情》中漂浮於江中的漁船,《崇山深秀圖》中山頂的庭院,山腳的石橋、小徑,在山水畫中要表達一個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畫面,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崇山深秀圖 方金爐)山水畫中的點景有著其重要的美學價值,在山水畫形成的初期,山水與人的比例是失調的,隨著山水畫的審美追求的發展,點景的比例越來越趨向比例適中,從這個角度去看,從點景的發展也窺探到山水畫發展的脈絡。
  • 劉驍純: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高遠意象
    中國山水畫以重巒疊嶂的高遠意象最為獨特,西方風景畫則以雲水山林的平遠景觀更為普遍,這倒是真的。  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高遠意象在西方風景畫中是沒有的。  所謂高遠意象,指畫面以大山堂堂的主峰構成主體形象,主峰聳峙而有高意,主峰位於中遠景而有遠意,主峰歷歷在目而有居遊之意。
  • 畫家嚴巍:山水畫中樹的畫法
    清代大畫家龔賢在《畫訣》裡說"學畫先畫樹,畫樹先畫枯樹,樹身畫好,然後點葉"。錢杜在《松壺畫憶》裡說"山水以樹始」;筆者認為樹在山水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畫家嚴巍畫樹的課稿之一樹的種類很多,經常要畫的有松、柏、柳、桐、桃、李以及大量雜樹等。
  • 中國傳統山水畫寫生觀
    中國山水畫受老莊及禪宗思想的影響非常深,也是最心靈化的藝術,注重個體心靈的體悟。靜觀是一種精神。 中國古代畫論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又講「夫畫者,從於心者也」,都是強調心在創作中積極的主導作用。這在今天同樣適用。
  • 客廳聚寶盆山水畫暗藏玄機 個中風水需謹慎!
    聚寶盆山水畫便將兩者囊括其中,是家裡客廳旺財首選! 客廳聚寶盆山水畫中的旺財小秘密,帶你一探究竟!   【客廳聚寶盆山水畫簡介】聚寶盆山水畫歷史悠久,寓意美好,風水皆佳,源遠流長,山水畫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筆墨酣暢淋漓,寫意靈動有韻,樹木濃綠茂密,日出高照,鴻運當頭,瀑水長流,川流不息,房屋幾舍,掩映其中,一幅世外桃源之意境躍然畫幅中,讓人回味,流連忘返!
  • 花鳥畫,寓意寄情的墨中美,畫家趙雅清創作欣賞
    趙雅清畫花鳥以筆墨取勝筆墨和色彩背後給人們留下了無窮的審美空間……花鳥畫,寓意寄情的墨中美!花鳥畫經過千百年的積累和沉澱,展示出多種多樣的藝術美,寓意寄情便是美的表現之一。雖然西方也有以花與鳥的題材表現繪畫,但多屬靜物寫生範疇,而中國則是以詩一般的境界去造景立意,以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寓於筆墨畫面之中。畫家在具體的藝術表現過程中,運用激情的筆墨痕跡來心理活動狀態,抒發內心思想感情,通過畫面的構圖氛圍、對象造型、色調明暗、題款等體現出來。下面請欣賞畫家趙雅清的水墨花鳥畫。
  • 山水畫掛辦公室都有什麼寓意,這三個最講究
    很多企業老闆都喜歡在辦公室掛名人字畫,其中山水畫最為常見,山水畫具有濃濃的中國風韻,上檔次,顯品味,裝飾效果一級棒。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山水畫中的風水寓意。一幅高品質的山水畫除了點綴空間,起到裝飾作用,還有其風水寓意,畫家描繪山水的同時在構圖上賦予新意,折射出山水內涵,表達風水學知識。那山水畫掛在辦公室究竟有什麼寓意呢?這三個風水寓意你一定要了解。
  • 中國山水畫這麼美,為什麼好多人卻「看不懂」?
    以下文章來源:中國美術隋 展子虔 遊春圖 唐人摹本欣賞山水畫不是為了看風景中國山水畫是中國藝術的重要載體,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水畫中的「山水」二字絕不是簡單的風景概念,它包含著中國文化的諸多含義和象徵。
  • 「寄情山水」與園林的關係
    「天人合一」對人們的「自然觀」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也因此引發了人應該如何對待大自然這個重要問題的思考,園林是把大自然搬到一個特定的環境中,以實現對美或者理想的追求,使藝術得到升華。可以說「天人合一」對士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發現了大自然山水風景之美。
  • 山水畫中常見的松樹、柏樹、柳樹、雜樹的畫法
    樹木種類繁多,形態也千差萬別,點綴於山水畫之中,能夠提高山水畫的美感與層次感。同時,樹在國畫中有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往往有著借樹喻人的含義,因此畫樹要將形態與內涵相結合。松樹松樹是長青的代表,有挺拔蒼勁的氣質,不論在多惡劣的環境下,都依然昂首挺立。
  • 給老人祝壽送什麼禮物 名家山水畫寓意吉祥,彰顯品位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代表,國畫山水畫是我國傳統文化精華,名家手繪山水畫名作,在我國無論作為家庭裝飾品,還是作為收藏品送人,都是很有品位的,作為給老人祝壽送的禮物,送上一幅國畫山水畫名家經典作品,不但蘊含著對長輩的吉祥祝福,還讓會你很有面子!
  • 精品賞析中國山水之間的「山水畫」
    山水畫,簡稱「山水」,顧名思義是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地一種繪畫。是作者把大自然地美景融入自己地感情通過藝術地手法表達出來地山水畫藝術。自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地畫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是稟愛自然地精華,天地地秀氣,所以陰陽、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晝夜有無窮地妙趣。
  • 這些名家山水畫肯定讓他們愛不釋手
    送禮乃中國極具學問的一門禮儀,也是最為常見的人情世故,因此過年送什麼禮給領導是需要精挑細選的,這樣才能夠贏得領導的賞識。那麼,過年給領導送什麼禮好呢?當下送禮追求的是特色、有面子、有意義、有品位。尤其是給領導送禮,而一幅好的書畫作品不僅寓意吉祥,蘊含這我們美好的祝福,同時具有懸掛、觀賞、收藏三重作用。書畫禮品更顯高端,更彰顯品位。是維繫良好關係的紐帶,也是交流工作和感情的重要媒介。
  • 這四類山水畫,成功人士必備!
    大地理風水格局,講究的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以環抱之姿寄寓人間祥和,將「山水環抱,藏風聚氣」的地理元素有機融入,其前景開闊迎祥納福,左有招財樹,右有擋災樹,整幅作品青山綠水間展現祥和美滿、招財聚富的深遠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