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羅永浩發布抖音視頻,正式宣布抖音成為其獨家直播帶貨平臺。提起羅永浩,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錘子科技發布新品手機,在30多個直播平臺上,羅永浩持續了3個多小時的演講。發布會還沒結束,手機就已經賣瘋了。整場演講一氣呵成,充分調動了聽眾的情緒,對產品介紹時,讓產品自身設計亮點得以體現的同時,還不忘調侃了一番競品。幽默詼諧有分寸,讓你能接受而沒有一絲的違和感,可以說是一場極其成功的演講。
其實,演講並不只是名人的事情,它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比如:工作匯報、年度總結、學生的社團活動、論文答辯等等都是考驗大家演講水平的場合。
有時候,你明明很優秀,卻總是被不如你的人「搶走」機會,你百思不得其解問題出在哪,很可能就是輸在了不會說話、不會溝通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在這個時代,演講儼然已經成了核心競爭力,也是我們生活工作中脫穎而出的一條秘徑。很多人都想要學演講,但總是不得其法。
有些人會選擇看風靡全球的TED演講視頻來學習演講,可是光看視頻學演講很難看透其中的技巧。而由多年TED的演講經驗和技巧匯總成的《學會演講》這本書則更加實用、有效。它的作者是TED演講教練、英國視覺化學習和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格雷厄姆.肖,他專注於研究先進的交流溝通技術,幫助了成千上萬人發展其所需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夠做出有說服力和有感染力的演講。在15年的諮詢生涯中,他為眾多知名組織提供了幫助,包括BBC、英國航空公司、滙豐銀行等。
這本書共羅列了60個秘訣,從準備演講、練習演講和開始演講三個方面手把手教你,
無論你目前的演講水平處於哪個階段,都可以為你帶來全新的體驗與收穫。
一、 準備演講
(一)不要唱獨角戲
出色的演講是精心、細緻準備的結果。除了演講本身的內容要過關外,還需要學會與聽眾對話,不要唱獨角戲。
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一說到演講,第一印象就覺得枯燥無味。現在很多人都厭倦了沉悶的「正式」演講,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將聽眾視為素未謀面的朋友,把演講當成輕鬆的對話來進行,聽眾的注意力就更容易被你抓住,因為他們會覺得你和他們建立了更親密的關係,而且這樣你就不容易感到緊張,還會更加自信。
在資訊時代,事實是非線性的……複雜世界中,誰說的話有道理,誰講的故事好聽,人們就選擇聽誰的。如果你仍然想用線性分析和事實去說服其他人,你講不明白,也不可能講明白。
——(美)安妮特·西蒙斯
把演講變成有頭有尾的講故事,語言要流暢通順,觀點之間的銜接部分清晰、明確。沒有人不喜歡聽故事,這樣一來你的演講就會變得通俗易懂,聽眾也會被你深深吸引,從而緊跟上你的思路。。
作為被公認為世界上高水準的演講,TED的所有的演講都很「生活化」。截止2015年底,TED演講大約每月擁有一億的觀看量,每年有超過萬人願意為它付出7500美金的門票,但只有其中一千人能夠獲得入場邀請,可見聽眾對它的認可和它的受歡迎程度。
(二)準備工作
準備你的演講,你需要考慮以下6個方面:
1.考慮聽眾
演講不是上課回答問題,不管別人能不能聽得懂,自己答完就算過關。
如果成功的演講是一趟旅途,那觀眾就是你的旅伴,你需要知道有多少人、是誰、對旅程有什麼期待等等。只有這樣,你們才能一起度過一段愉快的旅程。
2.明確結果和設置目標
同樣的,設計演講就像規劃旅行,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你的目的地,也就是你要想要的結果。
你可以設定以下3種目標:
傳授知識
提升技能
改變態度和觀點,通常是希望人們行動起來
3.考慮時間和環境
你的演講持續多長時間、包含什麼環節、演講場地多大、現場的可用設備等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準備過程中如果發現哪些環節可行性差或做不到,就可以及時作出調整。
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信息都不知道,就會很容易出錯,又怎麼來掌控全場呢。
4.組織內容
內容為王,演講最重要的還是內容,頭腦風暴對內容仔細推敲。
5.視覺輔助
並非所有演講都需要視覺輔助,如果真的需要,要提前準備好。
6.預演練習
馬克思說過:一個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如果你的目標是發表一個令人驚嘆且難忘的演講,你就必須勤加練習。
(三)運用幻燈片
這個觀點不是讓演講圍繞幻燈片展開,相反,你才是演講的主角,而幻燈片只是輔助工具。
我們總能看到一些人做演講,光幻燈片就做了幾十張,演講內容基本都列出來了,於是大家注意力全被屏幕吸引,聽眾不僅看的消極懈怠,也會影響演講者的個人影響力。
你要記住你是來演講的,不是來放幻燈片的,要先規劃好演講內容再從全局考慮需要多少幻燈片,如果邊規劃內容邊做,就會做非常多的幻燈片。
幻燈片的唯一目的就是提升演講效果,而不是取代演講者。
(四)開個好頭
演講的開頭會極大的影響著聽眾對演講的感覺和看法。觀眾在開頭能夠讓你發揮的時間只有幾十秒,所以一定要出眾、乾淨、利落才能旗開得勝。
可以用以下方法:
1. 列舉饒有興趣的事實或者令人震驚的數據
2. 使用道具
3. 提出大膽的主張
主張不必過於誇張,但必須對聽眾具有較高的價值。例如「這種記憶技巧將大幅提高你的學習能力。」 聽眾對這類的主張會比較有興趣。
4. 講故事
講故事能刺激人腦,吸引注意力,拉近演講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更能認同演講者的觀點。
一些成功的自媒體人,例如,咪蒙的文章就喜歡用「我有一個同學」或者「我有一個實習生」這樣的故事語句開頭。
二 、練習演講
在腦海中要經常預演,這樣才能提前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勤加練習是一個成功的演講非常重要的步驟。我們看到一些優秀的演講者在臺上侃侃而談,那是他在臺下已經練習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結果。
除此之外,對很多演講者而言,還有一個大挑戰就是緊張。書中建議,保持直立的站姿,充分放鬆肩膀並做幾組深呼吸,重複幾次後就會轉移注意力並緩解你的情緒。
實際上,「緊張」與「興奮」的感覺經常是相同的,為了迅速克服緊張情緒,我們可以改變對情緒的描述,當你感覺「我很緊張」時,就換種說法,你可以說「我感到很興奮」。以此來改變你對消極情緒的反應。
三、開始演講
(一)善用手勢
很多成功人士在演講時都非常善於使用肢體語言。你的一個手勢可以傳遞不同的信息並能迅速改變演講的氛圍,所以使用正確的手勢來配合演講,可以提升演講的整體效果。
例如,手掌向下可以提升可信度、手掌向上可以增強親和力而向身體兩側伸直手臂則可以加強你與聽眾的聯繫,特別在表達「歡迎」和「謝謝」的時候,就很好用。
(二)如何結束
很多演講者在問答環節結束後都會這麼說 「還有問題嗎?沒有了?那感謝大家。」 看似沒有問題,實際上這是很多演講活動的最大失誤環節之一。
切記,在問答環節之後還要再說幾句總結來結束演講,讓演講在高潮中結束,這樣會讓你的演講結尾顯得積極有力,人們會記得他們在最後時刻所聽到的內容和體驗過的感覺。
問答環節後的歸納或總結,就像一道餐後「甜點」的盛妝登場,甜點這個完美的收尾,絕對會讓聽眾記住你的演講。
羅振宇曾說過:在網際網路時代,建立影響力有兩種方式,一是寫作,二是演講。
演講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可以靠後天習得的。有了《學會演講》這本書,相信你也做出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演講。
相信自己,你的想法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甚至能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