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廣東肇慶——海南海口,532公裡。
2020年12月3—6日,海口。
運氣輪渡
海南島與大陸之間,隔著長103公裡、最大寬度39.6公裡、最窄19.公裡的瓊州海峽,人上島可以陸海空,自駕目前只能輪渡,廣東徐聞新港與海口港之間的距離為12海裡(約22公裡)。
多年來,輪渡一直是大陸與海南島人流物流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上島的大小車輛,必須先在徐聞港排隊買票排隊上船,車在下面船艙,人在上面船艙,在海上悠哉晃蕩半個小時後抵達海口港。輪渡再順暢也需要一個多小時,運氣不佳還可能耗上大半天。
說來朋友們可能不相信,筆者三次自駕海南,來回4次輪渡(第二次是飛去,回程租車自駕成都。這次是上島,還沒下島),運氣超好,次次趕巧都是最後登船的幾輛小車之一,回回都沒太費時間。
就說這次吧,在徐聞港駕車排隊購票太慢,最後還是通過自動購票機辦理(若自駕去海南島,建議在網上購票,到港口後可直接在機器上取票並選定輪渡班次,在上島車多的時候,能節約不少時間)。順便提一句,半個小時、22公裡船程的輪渡,一輛小車400元有點貴。
車輛入港時,除司機外的其他人均要下車上樓,換票後在相應的登船口等待,與機場差不多。我們的班次是15,時間是下午四點半,正常情況下還需等待兩個多小時。筆者開車檢票後正準備去15號泊位排隊等候,突然發現13泊位一位工作人員在向我們招手,有過三次經歷的筆者自然心領神會,一定是13泊位的船艙還有富餘位置,說時遲那時快,筆者一把方向加一腳油門就來到13號泊位,「撿漏」登船。等筆者停好車,船艙門開始關閉,這意味著很快就要起錨開船,筆者立刻給老伴打電話,讓她趕緊到13號登船口登船。老伴剛上樓,要排隊換票,還要走很遠的路才能趕到13號登船口,著實辛苦了好一會。累是累點,總比再等兩個小時強。
以前據說,要修跨海大橋,現在又據說,要建海底隧道,這是必然的事情,否則海南島自由港如何快速發展。管它是大橋還是隧道,快點就好,期盼著!
好吃的綠橙
發現海南這種橙子純屬巧合。初到海口,晚飯後溜達,見一小巷口有小販賣這種水果,個不大,果皮青黃青黃的,果子梆硬梆硬的,一點不顯好,看起來就讓人嘴裡湧酸水。 小販的介紹簡短自信:這是我們海南特有的橙子,看起來青澀其實酸酸甜甜很好吃。 我們信然,欣然購之。品嘗後才知道,這種名叫綠橙的海南橙,果皮青澀、果實飽滿,果汁超多,酸甜適中,不是好吃,是非常好吃。價格也便宜,10元4斤。我們感覺,在我們吃過的所有的橙子中,海南綠橙最好吃。海南熱帶水果品種不少且價格昂貴,唯有綠橙,味美價廉,又趕上季節,我們當然是大飽口福。
稀奇「老爸茶」
到海口忙著買各種必需品並收拾房子,無法開火做飯,頭幾天只能是在外面解決肚皮問題。有一天忙到中午,老伴從網上查到不遠的地方有家可以吃早茶的餐館,等我們12點多興衝衝趕到,餐館居然打烊。正當我們為海口餐館中午就結束營業感到奇怪之時,服務員的一通解釋才讓我們明白,「茶館」一天分兩個時段營業,一是上午8—11點,一是下午2—5點。
我們開初以為,在海口,早茶也可以下午吃,於是下午4點再去,只見餐館裡早已人滿為患,一座難求。昏暗的燈光下煙霧繚繞,人聲鼎沸,一人一杯茶,幾款小吃點心,抽菸喧譁聊大天,很是快活。
我們腹飢,顧不得仔細了解,十餘個碟子碗堆上來,風捲殘雲後只是半飽,味道嘛,嘿嘿,一方水土養一方胃,反正我們感覺遠不如粵式早茶。
回來後上網一查我們樂了,原來海南民間把上年紀的人稱作「老爸」,故這種大眾茶就稱作「老爸茶」。老年人閒來無事,要一壺茶,配幾款點心,聊天解悶消磨時間,經濟實惠又溫馨。海南「老爸茶」有室內的,有室外的,還有路邊的,座無虛席,食客踴躍,其中不乏年輕人,生意紅火中盡顯當地的市井風情。
怪不得我們進食時,周圍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瞄來掃去,看著我們面前的一大堆吃食竊竊嬉笑,原來我們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土裡土氣的外鄉人。
作者簡介:
李國章(網名:峇里海風、峇里海風雜貨鋪),退休前任經濟日報高級記者,在經濟日報工作22年,曾先後3次共13年常駐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