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之秋》遊戲評測上
最近很多的玩家都察覺到了這款爆火,但是評價又褒貶不一的遊戲貪婪之秋,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就是《貪婪之秋》的遊戲評測,這款遊戲究竟怎麼樣?好不好玩呢?感興趣的玩家朋友們快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巴洛克作為一種藝術風格而廣為人知,它極盡豪華的強調享樂主義特色,帶著激情的浪漫主義色彩,在形式上又融匯了當時各大藝術門類的特色。亦如貝尼尼將灰冷的大理石賦予人性的肉感,巴洛克是輝煌和浪漫的綜合體。
作為興盛於17世紀的藝術風格,巴洛克又被看作是海外殖民造就的一場資本和宗教的狂歡。便在18世紀開始慢慢傾頹,但這場逾百年的藝術風潮依舊給後世留下了深遠影響,比如本期評測的主角——《貪婪之秋》,就選擇了巴洛克作為其主要的美術風格。
不僅是外衣,亦如巴洛克誕生的先決條件,本作故事的起點也是從一場海外殖民開始。為了解決國內的敗血病,為了拯救自己的母親,玩家們和繼任總督的弟弟一同踏上了前往異國的旅途。
雖說序章講述的是玩家為何要踏上旅程,但第一個場景卻發生在畫廊中。這是一個比較巧妙的做法,將一個偏重於遊戲性的捏臉環節轉化為了遊戲內的事件,對於RPG遊戲來說這極大程度上增強了代入感,「從畫廊開始的冒險之旅」,這個點子也還算有趣。
正如在畫廊中所渲染的氛圍,本作的畫面表現相當不錯,至少在美術設計上可見其用心之處。整體的角色造型選擇了巴洛克作為其風格,你可以看到細緻的鑲邊,富麗堂皇的色彩,帶有17世紀元素的服裝,也就少不了標誌性的達達尼昂帽。
除此之外遊戲整體選擇了古典主義,作為其畫面的第二元素,遊戲內刻意壓制了人工光源的照明效果,以自然光為主,最終讓室內畫面呈現出一種帶著醬油調的古典主義色彩。當然,你走到自然光充足的郊外時又能看到另一幅明麗風景。
似乎是對這一風格過於執著,導致本作在部分場景中嚴重欠缺照明,尤其是欠缺自然光時,玩家依靠有限的人工光源很難分辨出畫面上的內容,給最後的表現效果大打折扣。畢竟遊戲是動態的,需要玩家去不斷地交互。難以識別的畫面信息會給這個過程造成阻礙,除此之外畫面的一些環境細節還有待雕琢。
如果單看《貪婪之秋》的畫面以及視頻,那麼你肯定會覺得這款遊戲還不錯,實際上手以後卻會發現,本作在細節上存在著大量的問題,畢竟遊戲的本質不是買來看的,而需要玩家親身去體驗。但《貪婪之秋》的細節問題幾乎涵蓋了遊戲內的大多數內容,嚴重影響了體驗,戰鬥系統就是一個重災區。不過在聊到細節之前,我們還是要從整體開始講起。
《貪婪之秋》在原本的生命值上又加入了護甲值的機制,擁有護甲值時會享受到物理傷害減免的效果。所以本作根據不同的戰鬥風格又劃分了力量型近戰,敏捷型近戰,魔法武器和火器四種武器類型。例如力量型武器擅長破甲,敏捷型武器擅長直接造成傷害等等,玩家可以在「技能樹」中消耗技能點解鎖這些武器的使用權限,並不斷地進行適配。武器具體造成的傷害與效果則需要在「屬性」中不斷強化。「技能」起到導向作用,「屬性」則能讓玩家不斷精進,「天賦」則可以輔助玩家探索世界以及劇情。
「屬性系統看著有些複雜,其實還挺好理解的」
在一款遊戲中限制玩家能力往往會引申出不同的策略,《貪婪之秋》也是如此。當你專精於劍系武器時,面對高護甲的敵人就會有些有些難以下手;如果選擇魔法作為主要的輸出手段又會受到法力值的限制;火器雖然更加通用但會受到子彈數量的限制。這些限制因素不但沒有影響到遊戲體驗,反而豐富了玩家們的戰術選擇並增加了遊戲的多樣性。
在實際戰鬥中,玩家可以迅速在不同武器間切換,後期解鎖大部分技能以後戰鬥會非常華麗。在劍槍與魔法之間奏響的交響樂,輔以較為獨特的美術風格,整個遊戲的戰鬥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責任編輯:黃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