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設計很簡單,再大的公司,薪酬設計也就這3個步驟

2020-12-13 職場教練李麟

薪酬設計要從三個維度來考量設計:內部平衡、外部吸引、考核激勵。

內部平衡

內部平衡主要是實現內部的相對公平。內部相對公平並不是同崗同酬、也不是所有人一樣的工資,而是基於崗位價值基礎實現內部崗位貢獻程度不同而分配不同薪酬的設計方法。這也就是薪酬管理常說的「崗位稱重」,越「重」的崗位薪酬越多。

要能現實崗位稱重,首先就需要有系統的崗位體系。當你連內部崗位都沒有區分、崗位混亂則完全無法去評價崗位價值,無法稱重。所以第一步是進行崗位體系的梳理。

崗位體系梳理最終要形成標準化崗位、崗位說明書。

標準化崗位是通過工作分析後,將崗位進行高度的合併與區隔形成具備獨立工作職責範疇的工作集合。比如都是做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的就劃歸到同一個崗位裡,叫做人力資源崗位;都是做線上內容運營的就都合併在一起成為一個崗位。當然,如果企業規模足夠大、工作內容高度的細化,那麼一個大的分類已經無法包含到任職人員工作的內容(內容面太廣、太深),在其崗位的劃分設置上就會要進行二次劃分,原有的歸類只是一個大類叫做職位族,劃分後的較小的集合才是崗位,比如人力資源的職位族可以細分為招聘崗位、培訓崗位等等。

形成了標準化的崗位,就依據崗位的工作內容、內外交互協作、匯報管理關係、關鍵指標等維度形成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一方面其本身是崗位的工作綱領,是一種管理工具,同時其還可以應用到招聘、培訓以及薪酬設計的崗位價值評估上。

有了這兩點基礎後,就可以做崗位稱重(崗位價值評估)。

崗位價值評估,市場上主流的有海氏、美式崗位價值評估工具,其側重點不同,對企業的行業特徵有所不同,根據企業屬性來選擇。

但兩者評價崗位都是依託於崗位本身物理工作環境的良好惡劣程度、工作強度、內外溝通影響程度、管理幅度、對企業經營成果影響程度等,通過量化的矩陣查表,在公司內實現每個崗位的數據化評價。

崗位價值評估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崗位價值評估需要最高管理者作為主要角色參與評價,因為只有最高管理者才會比較客觀宏觀的看待每個崗位,而中層人員很容易偏向自己管轄領域、看不到公司整體。

崗位價值評估最終輸出的內部所有崗位的最終評分,崗位根據評分劃分出不同的崗位等級,這樣最終也就形成了內部崗位相對等級體系,也就實現內依據崗位價值的內部相對公平。

外部吸引

薪酬設計解決了內部公平性問題,即定了每個崗位內部分數,但是分數不是錢,得了固定的分數應當對應多少薪酬呢?這就是需要薪酬設計的外部吸引設計。

薪酬同樣重要的職能需求是解決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及內人才的保留,簡單地說就是薪酬定多少能夠在市場上吸引到人才。

首先一點,應當從企業內部的戰略說起,因為企業的戰略決定了用人策略,也就決定了薪酬策略。比如企業的戰略是在行業內作為跟隨者,行業大佬怎麼做企業就跟隨者做,別人吃肉自己喝湯,別人行業大佬自己做中間層或者腳步小公司,這樣的情形人才的外部定位就是行業裡面層次相對較低的人才,因為對業務的強度、產品的創新要求都很低,只要跟隨行業頭部企業即可,這樣的戰略其人才的搶奪也弱了很多,也就不需要太高的薪酬,所以薪酬的策略也就是「低價」、人才要求「基礎」即可。

同樣的戰略還有領先、競爭、多元化等等。不同的戰略定位薪酬的策略不同,同樣的薪酬的【分位值】定位也就不同。分位值是企業薪酬在人才市場上的位置,75分位則代表企業比75%的企業薪酬要高有吸引力、25分位則代表企業的薪酬較低只比25%的企業薪酬高。

戰略明確後,薪酬策略也已明確,最後就進行行業薪酬的調研,可以通過招聘電話訪談的方式或者找專業機構購買數據,了解到行業的薪酬數據,結合戰略、薪酬策略,最終明確公司薪酬所處的位置,這樣就能基本把所有崗位的整體薪酬設計完成。崗位的內部評價分數與外部吸引力所決定的薪酬數量就完美地實現的轉化。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點,崗位的在市場上標準的恆定時,不是所有崗位打包一起來對比,比如當公司確定薪酬選在75分位,則所有的崗位調研出來,都取在75分位。不是這樣定,還要依據崗位的不同來設定,這也涉及到公司戰略的細分,比如公司整體是跟隨策略,但是很強化服務,那麼研發、職能、銷售的崗位可能就是25分位,但是客服、產品設計崗位就會到70分位。

考核激勵

解決了內部平衡、外部吸引只完成了薪酬設計的兩個步驟。剩下還有薪酬也同樣重要的最後一個職能:實現內部的激勵。

當薪酬缺乏這個職能後,長期來講員工就會缺乏動力如死水一潭。所以要考慮在薪酬上實現激勵的措施。

薪酬實現激勵本質上就是進行薪酬結構的設計。在結構上實現劃分、設計也就把考核、激勵納入進來了。

考核部分則是引入績效機制,績效機制根據企業不同有月度績效、季度績效、半年/年度績效,或者三者都包含。而薪酬的總量是恆定的,那麼引入績效考核機制在薪酬的應用,就要對薪酬結構進行劃分,再將發放形式進行對應優化,比如月度考核的企業並且其年終獎有一筆固定獎金,那麼其工資總額恆定為A,則A=(月度固定工資+月度績效工資)×12+年終獎,這樣同遊內外部設計出的薪酬總量A就拆分成3個部分發放,並且具備了考核的功能。實際執行時根據企業的考核方式來進行結構設計。

激勵部分則是考慮長遠期的激勵,這部分主要是面向稀缺人才、管理人才而言,比如股權、期權、分紅等。同樣,其實這部分股權期權的薪酬設計也是包含在總量裡的,分紅部分可不包含,因為分紅是視盈利情況的設定,其意義更接近於高端的福利。而股權期權是具備替代薪酬功能的,所以也納入總量考量,列入薪酬合計中即可。

整體薪酬設計也就三個部分組成:內部平衡、外部吸引、考核激勵。

相關焦點

  • 人力資源管理:薪酬設計的八個步驟
    人力資源管理:薪酬設計的八個步驟HR做事情的方法論是做方案做體系,先思考大局、大綱(作戰地圖),HR總監60%的方向感及戰略感,40%的專業性。1、打破按行政級別定薪,所有崗位都按照崗位價值評估定級定薪,形成對外有競爭性,對內有公平性的薪酬。2、打破固定薪酬制,新設績效工資。3、優化結構工資制,重複項目合併或取消。4、打破論資排輩,設計有激勵性的寬帶薪酬。
  • 設計薪酬最實用的3大方法,老闆必看!
    企業如何通過合理的路徑,規避常見薪酬誤區,明確薪酬設計?下面為您介紹常用的幾種薪酬設計方法。以此形成三個崗位九個級別。1.適用範圍三級九崗法適合於團隊人數較多的服務型和銷售型組織,同時團隊規模容量一定是較大的,這樣的人員範圍才有利於薪酬設計的落實。
  • 常見崗位薪酬設計:高層管理人員薪酬設計(附案例)
    常見崗位薪酬設計在薪酬設計中,不同性質的崗位在設計時有所不同。比如,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一般採用年薪制薪酬模式;銷售人員一般採用佣金(提成)制薪酬模式;研發人員一般採用基本工資和研發獎金並行的薪酬模式;生產人員一般採用計時制、計件制或產量制薪酬模式等。
  • 薪酬設計:研發人員的薪酬模式設計與特點(內附案例圖表)
    研發人員薪酬設計研發人員是指在企業中從事產品研發、技術開發工作的人員。通常這類崗位的專業性較強,工作的複雜程度較高,對學歷、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等要求較高。另外,有些企業還會直接調整基本工資或設置不同標準的技術工資或技術補貼,這部分由於專業技術能力的增長帶來的薪酬上漲,可以歸為「技術薪酬」範圍。1.基本工資研發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薪酬的固定部分佔比較高,一般來說,基本工資佔薪酬的70%左右。
  • 薪酬設計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
    薪酬對組織的重大意義要求企業的薪酬設計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要求。3.可變薪酬的激勵性設計可變薪酬的出發點是實現薪酬的激勵性,將薪酬與員工的個人績效掛鈎,但是如果組織的績效薪酬有名無實、流於形式的話,便會使薪酬的激勵性大打折扣,因為既然不論工作表現如何,都會獲得同等的薪酬,員工自然會作出不努力的選擇,以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 薪酬設計怎麼做?看下阿里的薪酬管理體系,是什麼讓大家都這麼拼
    傳聞裡的阿里巴巴,人人都能月入上萬,個個都是拼命三郎,阿里巴巴在外人看來已然是傳說一樣的存在。阿里巴巴能從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迅速發展成國際性大企業,並且每天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前進,絕對不是依靠個人的力量,更多的是依賴他們強大的人才團隊。其特有的薪酬制度也可以說是至關重要!
  • 案例學習:某公司的薪酬戰略
    (1)公司的年度基本工資和年度總現金的定位趨勢是一致的。(2)公司的薪酬分配向管理層「傾斜」。換言之,管理層被視為公司的骨幹員工、關鍵職位員工,在薪酬的外部競爭力上更受重視。(3)考慮到管理層職位的稀缺性,在一個城市的薪酬報告中可能無法獲得這樣的數據。
  • 「案例春秋」某工程設計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文/荊澤峰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範圍本《薪酬管理制度》適用於**工程設計公司的所有員工。即:根據員工的能力、工作經驗、職位職責、市場狀況等因素,確定員工的目標薪酬水平;向核心、骨幹員工傾斜,為了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分配製度上要向貢獻大、水平高的核心、骨幹人員傾斜。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多能多得。
  • 管理基本功:一般薪酬調研的步驟
    一般薪酬調研的步驟薪酬調研的步驟見圖調研啟動。在薪酬調研的啟動階段,有些調研公司會組織全體參與公司分享本次調研的主要工作進程;有的調研公司會單獨和客戶聯繫介紹本次薪酬調研工作的主要流程。對於參加調研的公司來說,有必要在此階段重新明確自己參加的調研活動是否符合本公司所在的人才市場。
  • 戰略執行系統:企業設計績效薪酬體系的常見問題
    薪酬設計缺乏戰略眼光有的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時,確實考慮到了公平原則、補償性原則、透明原則等,但是卻忽略了相當重要的戰略原則,對薪酬體系的設計缺乏戰略思考。薪酬設計的程序性公平有所欠缺關於薪酬設計的公平性原則,除了包括結果的公平外,還包括程序的公平性。有的企業只注重了薪酬設計結果的公平性,卻忽視了對薪酬設計的程序公平的關注。比如,很多中小企業在薪酬框架選擇及設計上採用了暗箱操作。3.
  • 薪酬結構的力量
    看一個單位的薪酬體系,激勵性是重要衡量指標。曾經有一個單位請我做薪酬,提了很多高大上的要求,但落到最後,薪資總額卻不到市場水平的三分之二。我建議他還是別設計了。
  • 固定薪酬已被美容院淘汰,這種薪酬體系才是最賺錢的!
    所以這兩大時期,薪資體系的重要性就極度凸顯。 所以薪酬體系需要設計到:按勞多得、按責多得、多勞多得。這才是科學的薪酬體系設計。
  • 薪酬設計:生產人員計時工資制與計件工資制(附案例圖表)
    生產人員薪酬設計生產人員是企業產品的直接生產製造者,對於製造行業來說,生產人員的數量佔相當大的比重。生產人員的薪酬特點1.薪酬水平相對較低由於生產崗位所需的學歷、知識技能相對簡單,因此生產人員的薪酬水平相對較低。一些企業生產人員的基本工資設置會參考國家每年推出的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標準。
  • 看完這篇,你大概就懂了薪酬預算和預算控制
    準確的薪酬預算能夠保證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薪酬支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協調和控制。 在正式介紹薪酬預算方法之前,HR需要對薪酬預算有正確的理解,這包括以下四點: 薪酬預算是為公司戰略服務的,如果薪酬預算不能體現出公司戰略,這就是失敗的薪酬預算,哪怕數據做的非常完美。
  • 薪酬管理制度
    第3條 基本原則3.1公平性原則通過建立合理的崗位評價機制,確保組織內部成員的薪酬水平與其所在崗位對公司的貢獻價值相一致,同一崗位上的工作享受同等薪酬。3.2競爭性原則通過薪酬市場調查,確保公司的薪酬水平與同行業類似公司的薪酬水平相當,並採取某些重要崗位的薪酬水平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政策。
  • 美甲美睫店技術型崗位的薪酬結構設計
    美甲美睫店技術型崗位的薪酬結構設計技術性崗位對於門店來說至關重要,那麼到底該如何去設計門店技術性崗位的薪酬設計呢?我將技術型崗位的薪酬結構分成了三個部分,提成、獎金以及補貼。當然可能有些門店技術性的崗位也有崗位工資的。
  • 制定薪酬方案和制度的注意事項
    狹義的薪酬制度僅指與經濟性薪酬直接相關的制度。廣義薪酬制度是一套薪酬相關制度組成的制度體系。其包含的相關要素與廣義薪酬概念包含要素的關係是一一對應的。按照大類分,可以分成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和非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兩大類。再細分,經濟性薪酬相關制度又可以分為工資分配製度、福利制度、保障計劃、中長期激勵制度等相關制度。
  • |科學薪酬制度的3大要素
    因為招人這當中是最原始的需求,不招人就不會有這樣的矛盾,所以既然要招人,就需要有先解決外部公平性。認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是否就可以開始解決內部公平性的問題呢?既然內外部公平性反映再薪酬上,那麼我們調整薪酬,提高老員工價格就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吧?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這又不全對。既然調整薪酬,總該知道往哪個方向調?
  • 女士面試一開始就問薪酬,結果被淘汰,問薪酬要把握這三個時機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女士,她應聘我們公司的會計主管,按面試的流程,應該是HR一面、財務經理二面、財務總監三面,這三次面試都過了,再由HR來談薪酬。這個崗位因為前任走得很急,空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所以關於薪酬我們沒有卡得太死,根據面試者的能力而定,只要能力達到基本都能給出她想要的薪資。
  • 4大科室薪酬最高!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出爐
    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腫瘤、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骨科是平均薪酬最高的四個科室。中國醫生平均工資多少?哪個科室醫生工資最高?近日,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報告通過對全國93家醫院財務部門的調研,篩選出 2830 條薪酬數據,呈現出目前中國醫務人員薪酬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