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及時清除
理論上來講,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容易傳染的細菌,一旦發現,無論有無臨床症狀,都應該積極根治。
不過,我國人口基數大,想要篩查出所有的感染者是不現實的。因此,即便根治了也容易再次感染。
一旦復發,幽門螺桿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會增加,再次根治的難度、風險都會增大。
因此,目前臨床專家對是否需要清除幽門螺杆達成的共識:高風險人群進行根除治療,低風險的人群可進一步評估。
需要根治的高風險人群:
1.有消化不良症狀的感染者;
2.已經患有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感染者;
3.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感染者;
4.計劃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等非甾體抗炎藥的感染者;
5.有過胃病惡化的家族史感染者;
6.個人要求治療的感染者。
殺滅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藥物嗎?
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很難通過自身作用被清除。
如果不藉助藥物一般都會終身攜帶。
原因1:幽門螺桿菌不會被胃酸殺死
人的胃部為了消化食物的需要,會分泌大量的胃酸。胃酸是一種強酸,其腐蝕能力堪比"化骨水",遇上如此強酸性的環境,絕大多數的微生物都無法生存。
但幽門螺桿菌是個例外。幽門螺桿菌形狀酷似一個螺絲釘,善於鑽進鑽出,進入胃液後會立即向胃液深處鑽探,直到覺得酸度沒那麼大了,就會紮根在此處,不斷地攝入周圍的養分。
而且幽門螺旋桿菌菌體中含有一種叫"尿素酶"的物質,該物質遇上酸性的環境,會形成一層「氨雲",這層氨雲偏鹼性,能中和胃酸,將螺桿菌包裹起來,避免被酸液溶解。
原因2:幽門螺桿菌會牢牢地紮根於胃壁上
為了消化、排出食物,我們的消化道是不斷蠕動的。可即便是這樣,幽門螺旋桿菌也不會隨著胃
裡的食物排出體外。
因為,在幽門螺桿菌的身體上有許多的"鞭毛",這種鞭毛像輪船的"錨"一樣,把幽門螺旋桿菌牢牢的栓在胃壁上。
原因3:幽門螺桿菌能躲開免疫細胞的攻擊
幽門螺旋桿菌還會分泌一種特殊的酶,混淆視聽,使其免受自身的免疫細胞的吞噬。
幽門螺桿菌最怕4種藥,堅持服用,有徹底治癒幽門螺桿菌可能!
(1)抗生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要想殺死它,還得靠抗生素。
一般常用的能殺死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如果出現細菌耐藥,推薦使用呋喃唑酮或者四環素。
(2)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也就是H+Kt-ATP酶,是刺激胃酸分泌的關鍵因素。而質子泵抑制劑,就是一種能快速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
服用質子泵抑制劑不僅能激活幽門螺旋桿菌,使其處於活性狀態,易於被抗生素殺滅,還能調節胃部酸鹼值,增強抗生素的殺菌能力、促進潰瘍癒合。
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託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
(3)胃黏膜保護劑
胃黏膜保護劑通過與胃酸蛋白酶結合,直接抑制其活性,幫助修復潰瘍面。
與此同時,胃黏膜保護劑還能跟膽汁酸結合、吸收溶血磷酸醯膽鹼,防止這些物質對破損的胃黏膜造成進一步的損傷,以緩解胃脹、暖氣、消化不良等症狀。
常用的有胃黏膜保護劑有:鋁碳酸鎂(達喜)、膠體果膠鉍、枸橡酸鉍鉀、潔維樂等。
(4)鉍劑(枸櫞酸鉍鉀)
鉍劑在根除方案中的主要作用:對Hp具有直接殺滅作用,延緩Hp對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可額外提高耐藥菌株根除率30%~40%。
服藥時間:
國內推薦選用枸櫞酸鉍鉀:每次220mg(以鉍計),每日2次,餐前0.5~1h服用。
特別提醒:服藥期間口內可帶有氨味,並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藥後即自行消失。
更多閱讀:
痛風藥非布司他,會增加心臟負擔?規範用藥5要素,讓你與眾不痛
痛風又名「痛瘋」,尿酸高一定會得痛風嗎?4類人最易「招風」!
糖友若有這5個習慣,無異於「慢性自殺」!想控糖得益?6個飲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