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生活在我們胃幽門部的、螺旋形的一種細菌。這種細菌是目前人類發現唯一能在人體胃中存活的微生物種類,它會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以及胃癌等嚴重的後果。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以及目前對付幽門螺桿菌都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下面帶你了解。
幽門螺桿菌的形成原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微生物,它能夠在人體胃部的酸性條件下存活,有部分人胃體中有少量幽門螺桿菌存活,並且不會引起任何不適,甚至它的存還能夠幫助消化食物,但是當某些情況發生時,它們可能會開始大量繁殖,引起相關疾病。
與有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共餐。幽門螺桿菌能夠通過「口-口」、「糞-口」的方式進行傳播,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於圍餐的方式共同進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使用公筷,則有可能引起幽門螺桿菌在餐桌上的傳播。
接吻。若情侶或夫妻中有一方的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話,通過接吻,幽門螺桿菌便能無障礙地進入到對方的消化系統中,在胃部大量繁殖,導致胃部感染、生病。
母嬰傳播。母嬰傳播也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常見方式,母親在餵食嬰兒時常常會有口對口餵食、經母親咀嚼後餵食、共用餐具等的情況,這些都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風險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較特殊的細菌,相對於其他的細菌感染吃抗生素、消炎藥就能夠好的情況,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上也較為複雜一些,需要用到「四聯療法」。
標準的四聯療法中包括有兩種抗生素、一種抑酸藥以及一種鉍劑,四聯療法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能夠達到90%以上。
其中抗生素是對抗幽門螺桿菌的「主力軍」。但是抗生素在我們胃部這個常酸性的環境中一般難以發揮正常的作用,一般吃下去便會失活,所以這個時候就還需要配合抑酸制一起服用治療,抑酸劑又叫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抑制胃酸的作用,讓我們吃進去的抗生素能夠在胃部這個常酸性環境中能夠發揮作用。
以上兩種抗生素+抑酸劑的搭配也就是以前治療幽門螺桿菌的「三聯療法」,但是因為三聯療法根治率只有70%,因此在這基礎上又增加了鉍劑,這是一種重金屬的黏膜保護劑,當它附著在我們的胃黏膜上時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在醫生指導下,以上四種藥物服用10天,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的預防主要總結為兩方面。第一是針對幽門螺桿菌「口-口」傳播的特點,在用餐時應該注意衛生,餐前洗手、保持餐具乾淨衛生、食物要烹飪徹底、與陌生人用餐或與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用餐時要注意分餐或使用公筷等。
同時也要注意家中有幽門螺桿菌陽性家人的人,要注意平時用餐、飲水、毛巾等要注意衛生,聊天時應該注意距離。最後在胃部有不適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獲得良好預後。
參考文章:
[1]夏興洲,《正常人有幽門螺桿菌嗎?》有來醫生,2018-11-30
[2]王曄,《「四聯療法」——幽門螺桿菌的剋星》,騰訊健康,2018-9-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