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最怕4種藥物組合,堅持治療10天,助你根除細菌

2020-12-22 騰訊網

幽門螺桿菌是生活在我們胃幽門部的、螺旋形的一種細菌。這種細菌是目前人類發現唯一能在人體胃中存活的微生物種類,它會導致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以及胃癌等嚴重的後果。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以及目前對付幽門螺桿菌都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下面帶你了解。

幽門螺桿菌的形成原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微生物,它能夠在人體胃部的酸性條件下存活,有部分人胃體中有少量幽門螺桿菌存活,並且不會引起任何不適,甚至它的存還能夠幫助消化食物,但是當某些情況發生時,它們可能會開始大量繁殖,引起相關疾病。

與有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共餐。幽門螺桿菌能夠通過「口-口」、「糞-口」的方式進行傳播,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於圍餐的方式共同進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使用公筷,則有可能引起幽門螺桿菌在餐桌上的傳播。

接吻。若情侶或夫妻中有一方的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話,通過接吻,幽門螺桿菌便能無障礙地進入到對方的消化系統中,在胃部大量繁殖,導致胃部感染、生病。

母嬰傳播。母嬰傳播也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常見方式,母親在餵食嬰兒時常常會有口對口餵食、經母親咀嚼後餵食、共用餐具等的情況,這些都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風險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方法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較特殊的細菌,相對於其他的細菌感染吃抗生素、消炎藥就能夠好的情況,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上也較為複雜一些,需要用到「四聯療法」。

標準的四聯療法中包括有兩種抗生素、一種抑酸藥以及一種鉍劑,四聯療法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能夠達到90%以上。

其中抗生素是對抗幽門螺桿菌的「主力軍」。但是抗生素在我們胃部這個常酸性的環境中一般難以發揮正常的作用,一般吃下去便會失活,所以這個時候就還需要配合抑酸制一起服用治療,抑酸劑又叫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抑制胃酸的作用,讓我們吃進去的抗生素能夠在胃部這個常酸性環境中能夠發揮作用。

以上兩種抗生素+抑酸劑的搭配也就是以前治療幽門螺桿菌的「三聯療法」,但是因為三聯療法根治率只有70%,因此在這基礎上又增加了鉍劑,這是一種重金屬的黏膜保護劑,當它附著在我們的胃黏膜上時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在醫生指導下,以上四種藥物服用10天,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的預防主要總結為兩方面。第一是針對幽門螺桿菌「口-口」傳播的特點,在用餐時應該注意衛生,餐前洗手、保持餐具乾淨衛生、食物要烹飪徹底、與陌生人用餐或與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用餐時要注意分餐或使用公筷等。

同時也要注意家中有幽門螺桿菌陽性家人的人,要注意平時用餐、飲水、毛巾等要注意衛生,聊天時應該注意距離。最後在胃部有不適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獲得良好預後。

參考文章:

[1]夏興洲,《正常人有幽門螺桿菌嗎?》有來醫生,2018-11-30

[2]王曄,《「四聯療法」——幽門螺桿菌的剋星》,騰訊健康,2018-9-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最怕」3種藥物,堅持10天,把致癌細菌消滅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感到口臭、反酸燒心,還經常感覺上腹部疼痛,吃點東西就覺得腹脹,老是打嗝,要警惕,這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許多慢性胃炎的誘因都可能是感染了這種細菌,那為什麼會感染您知道嗎?
  • 幽門螺桿菌最怕4種藥,堅持服用,有徹底治癒幽門螺桿菌可能!
    6種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及時清除理論上來講,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容易傳染的細菌,一旦發現,無論有無臨床症狀,都應該積極根治。不過,我國人口基數大,想要篩查出所有的感染者是不現實的。因此,即便根治了也容易再次感染。
  • 根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是治療腸胃疾病的關鍵!
    很多人都覺得,出現腸潰瘍等的不適症狀,是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導致的,其實,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幽門螺桿菌應該都不陌生,這種有害菌可能導致人體腸胃的多種病變,近年來越發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其實,想要治好腸潰瘍,也得先根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在哪裡?幽門螺桿菌的危害性比較大,在人身上體現較為明顯的有三個方面。
  • 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劑量二聯療法」到底怎麼樣?
    高劑量二聯療法是否能作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過去幾十年,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質子泵抑制劑三聯方案曾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但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增加,抗生素相關不良反應等因素導致患者依從性差,最終顯著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提出更有效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何根治?它最怕4種藥,用對了遠離胃病
    正因為這些液體強大的消化能力,從而使得幾乎所有的微生物、細菌甚至病毒,都不能夠在胃酸裡存活。 然而偏偏就有特例,幽門螺桿菌就是這個特例中的奇葩。嚴格意義上來說,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是一個個肉眼看不見的活物,按說胃酸能夠殺死它,可人家偏偏就是喜歡呆在有胃酸的地方。所以,這傢伙就在胃部安家落戶了。
  • 根除幽門螺桿菌,吃藥要注意些什麼?收藏備用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慢性感染後有可能導致胃癌的細菌。感染 Hp 後,有些人可能沒有症狀,也有少數人可能因為感染繼發胃、十二指腸潰瘍,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餐後飽脹感、打嗝、噁心、嘔吐等症狀。Hp 感染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 日本武田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新藥和國內四聯的區別
    最近幾年,國內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呈現走低的態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胡伏蓮教授曾介紹,隨著抗生素使用範圍的擴大,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率逐漸增加,使其根除率越來越低。從1999年的海南共識,到2016年第五次共識,五版共識推薦的Hp治療方案從三聯變為四聯,療程從7d(天)、10d(天)增至14d(天)。
  • 幽門螺桿菌治療後,還會復發?忽視了這8點,可能等於白治了
    幽門螺桿菌對於大多數人並不熟習,可是因為它引發的疾病卻是常見的,像大部份的胃病以及消化道腫瘤都與它有關,可見它的危害是很嚴峻的,會引發胃病及消化道腫瘤。四聯療法是消弭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治療辦法,可是這種辦法的消除率卻在不斷降落,其原因很大水平上與患者有關。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
    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無獨有偶,去年南京的孫小姐體檢發現自己幽門螺桿菌超標。體檢醫生表示,這可能與她常常聚餐有關。更令人震驚的是辦公室一共8人,4人都查出幽門螺桿菌超標。
  •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必要去治療嗎?
    而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引發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可能途徑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而我國又恰好是共餐制,你給我夾菜,我給你盛湯,也難免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事實上,幽門螺桿菌已經與人體共存許多年了,一直以來醫學界在根除幽門螺桿菌上都採取各種治療方案,從二兩方案到三聯,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四聯方案。 由於兒童對幽門螺桿菌有一定自淨能力,一般18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去查幽門螺桿菌,除非是有明確的消化性潰瘍才需要治療。
  • 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6-11問
    因為幽門螺桿菌培養成功前,鉍劑已用於胃病治療,而且已顯示有殺菌作用。研究顯示,鉍劑可透過覆蓋於幽門螺桿菌表面的胃黏液層直接作用於細菌,殺滅細菌(圖5-6),因此鉍劑是局部作用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此外,幽門螺桿菌不會對鉍劑產生耐藥性。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難以透過胃黏液層,需要吸收後再作用於幽門螺桿菌,而且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這是鉍劑與抗生素相比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中的優勢。
  •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據2017年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仍達約 50%。即便是 1% 的感染者不加治療罹患胃癌,那麼將有 700 萬人是「胃癌候選人」。 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此普遍,還可能引發胃癌,應該如何應對?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第二種情況,即使 TA 被感染了,口腔裡的幽門螺桿菌含量也比較少,很難通過接吻傳播。研究表明,成年人新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或者根除幽門螺桿菌後再感染的機率都比較低,根除成功後的年再感染率僅為 1.5%。 當然,如果你心裡十分在意,而你的 TA 又恰好是感染者,那就讓 TA 在醫師指導下根除掉吧。
  • 幽門螺桿菌「最怕」這5種藥,醫生:常喝口臭溜了,離胃病遠遠的
    因為一旦復發,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會大幅度增加,再次根治的難度更大,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因此,目前臨床專家對是否需要清除幽門螺杆達成的共識就是:高風險人群進行根除治療,低風險的人群可進一步評估。這6類人群是幽門螺桿菌的高風險人群,需要積極進行檢測並治療:1、經常接吻的人——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是「口口傳播」2、10歲以下的兒童——與兒童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以及家庭共餐有關。
  • 關於「幽門螺桿菌」的最全科普,一文解決所有疑問!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微厭氧,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黏附於胃黏膜及細胞間隙。 2.兒童HP感染根除後再感染率可能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後,再感染率較低。 3.兒童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大約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經治療,不可能自發清除。
  • 幽門螺桿菌最怕5種食物,堅持經常吃一些,抗菌消炎,保護胃黏膜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幽門螺桿菌會對我們的胃造成怎樣的危害,為什麼養胃護胃時需要去消滅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不僅可以引起胃炎,還能夠擴大潰瘍面積、引起胃酸瘋狂分泌。可以這麼說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病的元兇之一,更可怕的是它還可以演變成胃癌。因此,想要養好胃,就要想辦法克制幽門螺桿菌。
  • 四聯抗生素療法清除幽門螺桿菌,四種藥物該如何吃?
    實際上,就是用4種藥物同時服用,用於治療幽門螺桿菌,各種藥物治療目的不同,並且四種藥物不能同時服用; 而是需要掌握好服用的時間間隔和先後順序,時間間隔要把握好,並且順序不能亂,這樣才能起到治療作用; 一旦順序不對或者時間間隔不對,治療效果就會大大下降,甚至會出現負面作用。
  • 清除幽門螺桿菌引起的頑固口臭,清幽牙膏做到了!
    當下,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臨床上主要採用的是以質子泵抑制劑或者鉍劑為基礎聯合2-3種抗生素的療法。但由於大多數抗生素在胃內的活性會降低,不能穿透黏液層到達細菌,導致幽門螺桿菌不易被清除,再加上細菌耐藥性的增加,根除並不容易。而一次根除失敗,第二次根除起來會更加困難,因此,確保首次根除成功,至關重要。
  • 聽說牙膏能抗幽門螺桿菌?我們調查了10款產品
    >>>>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遭到質疑新京報記者對市場上銷售的10款宣傳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牙膏調查,發現有國內外發明專利證書的有3款,出具檢測機構報告的有5款,還有2款僅在宣傳時宣稱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功效,並未出具相關證明。
  • 幽門螺桿菌「最怕」1種水!早晚堅持喝,口臭沒影了,胃會感激你
    隨後醫生讓她進一步做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很意外—幽門螺桿菌指數高達189,而正常值應該小於40,醫生告訴她這屬於幽門螺桿菌嚴重感染。「醫生,快救救我,我聽說幽門螺桿菌會引發胃癌,可我還很年輕……」,醫院裡,孟女士焦慮不已,急得哭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