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什麼是現代人最大的迷信?

2021-02-09 南懷瑾東方講堂

什麼叫迷信呢?一般人都隨便說人迷信。凡是宗教,知識分子就說是迷信。還有社會的一般人,碰到算命啊!看相啊!卜卦啊!就說是迷信。打坐哇!迷信!我說你懂不懂這些玩意?他說不懂,我說你才迷信,怎麼迷信?你不懂還以為自己懂,這是大迷信。什麼叫迷信呢?迷信就是迷掉了,亂相信。我說那個大便可以吃飽,你信不信?你不信。因為你清楚嘛!你看到了,你也知道。

有時有些年輕的學者來,我問他,你結婚了沒有?沒有結婚。那我給你介紹一個太太,世界上第一等美女,你信不信?你信了就是迷信。一個東西、一件事情,你沒有經驗過,沒有親自摸過,沒有看過,就隨便下個肯定的結論,都是迷信。

現代人更可憐,最大的迷信是什麼?迷信科學,認為科學可以拯救人類。狗屁!科學拯救了什麼?科學發達以後,只是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便利,但是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因為科學所帶來物質文明的發達,造成人類更多的痛苦。這是科學的反面。

現在,尤其是中國人,動不動就科學,什麼叫科學?到底懂不懂科學?據我的統計,一百個裡面,有九十九個不懂科學。中國人喜歡科學、原子。你看!前幾年街上有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店,這就是中國人的科學。亂搞!聽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講起《易經》來,《易經》也是相對論,亂七八糟!

佛法不是迷信,不是盲目的相信,所謂《大智度論》,是大智慧的成就。這是真話,一點都沒有騙你們。

——《習禪錄影》



《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是最重要的。但是信這個中間差別很大哦,哪個才是正信?哪個樣子才算正信?除了正信以外,一切的信都屬於迷信。所以我們要知道,現在講到一個「信」的問題,要多了解一下。

我們普通經常聽到批評宗教的,這個迷信、那個迷信。迷信有兩種意義,廣義地呢,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迷信的,全體都在迷信。所謂一件事情不可知、沒有經驗過的,理論也不知道、事實也沒有經驗過,都是迷信。

譬如我現在這一杯子裡頭我告訴大家:「我這一杯子裡頭泡的是毒藥。」你們一定不相信。假使我說我這一杯子裡泡的是杭州的龍井茶,你一定會相信,因為有許多朋友會送我茶喝。你如果這樣相信你就是迷信——你也沒有喝過,你怎麼曉得不是毒藥?你怎麼曉得是龍井茶呢?天下事情,尤其你們青年人特別注意,不要隨便講一句這樣迷信、那樣迷信,很難!

天下的事情,我經常說幾句話,你們注意啊:「有其理」,學理、理論上我們承認;「無其事」,沒有經驗過,那麼我們一定說這個是迷信——不然!「有其事,無其理」,有這樣一件事,理論我們找不出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有其理」,在理論上我們有建立,事實沒有看見過,是經驗不夠。

所以啊,做學問做人最好是孔子的態度,孔子在《論語》上講一句話:「多聞闕疑」。知識要淵博,學問也越好。越是真淵博、越有學問的人,一切不輕易下斷語,不懂的事就保留一個問題,「多聞闕疑」,不懂的,保持一個懷疑的態度。不像我們一般人,動不動這樣就迷信、那樣就迷信。

我常常碰到很多朋友說,譬如說算命、看相,講什麼……「迷信!」我說:「哎,你懂不懂啊?你會不會算命?會不會看相?」「我不懂。」「那你怎麼講人家迷信啊?你不懂的事。」譬如我們現在知識分子最迷信的是科學,沒有一個人懂科學!在座的人不曉得幾個學科學的,我看很少。我曉得他是學科學的,沒有幾個學科學的。而學科學的他懂了這一門,別一門不懂。可是我們現在最時髦的就是科學。

我說中國人的科學是什麼?街上的「原子理髮店」——科學!隨便都加上一個科學名稱。所以結論下來:越是不懂科學的人拼命嘴裡叫科學;真懂了科學的不敢談科學。

還有呢,知識分子最迷信。你看許多人講人家迷信的人,像我以前測驗了很多人,學問很好,一談,「這個是迷信。」我說:「對啊,你不要聽,那些人迷信,都像你老兄一樣的有幾個呢!」哎,高興了!「不過你最近好像精神不大好啊?」「是啊!」哦,上當了,他又迷信了!我這樣逗他一下,他就迷信起來:「哎!你看怎麼樣?你看怎麼樣?」我說:「有點問題!有點問題!再研究!再研究!」「哎!我下次再來找你啊!」他迷信了!統統在迷信。

——《唯識與中觀》

宇宙間萬事萬物,有許多是我們的智慧知識沒有辦法了解的。在這裡產生了一個問題,也可以說是哲學上的一個對比,我常常跟朋友們講,天地間「有其理無其事」的現象,那是我們的經驗還不夠,科學的實驗還沒有出現,「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們的智慧不夠。換句話說,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這樣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了解它以後,就變得很平常、很平凡而且非常簡單。

我們看平劇裡的諸葛亮,伸出幾個手指,那麼輪流一掐,就知道過去、未來。有沒有這個道理?有,有這個方法。古人懂了《易經》的法則以後,懂了宇宙事物以後,把八卦的圖案排在指節上面,再加上時間的關係,空間的關係,把數學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發生的事情來。這就是把那很複雜的道理,予以簡化,所以叫做簡易。那麼,《易經》首先告訴我們宇宙間的事物無時不變,儘管變的法則極其複雜,不管宇宙萬事萬物如何錯綜複雜的現象,在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後,就非常簡單了。

——《易經雜說》東方出版社

我們有一個原則要把握,也就是我常常說的,天地間有許多事情找不出道理來,這種事情很多。有時有些道理在理論上成立的,事實上行不通。你說理論跟事實應該是兩回事,不是的,是一回事。比方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蘋果不是為了牛頓而掉下來,早就掉下來了,不過因為他的靈感才發現地心引力的。同樣道理,看燒開水就發明了蒸汽機,燒開水的蒸汽不是為了他要發明蒸汽機才有的。所以有其事不懂其理,是我們的學問不夠,沒有到。有其理而沒有這件事,是我們的經驗不夠,姑且保留,不要隨便下斷語。這就是科學精神,儘量保持一點存疑態度,再來求證。現在他是用我們舊的科學與哲學理論說的,先把這個知識保留。

——《我說參同契》東方出版社

現在是文化戰爭,也就是思想戰爭的階段。思想文化上現在流行的是什麼?就是大家迷信科學。當然我不是學科學的,不應該講這個話。大家嘴裡都講科學,口口聲聲講科學,我一聽就頭大了。等於幾十年前,原子彈發明了,在臺灣、香港街頭看到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我說不能吃哦,吃了要爆炸的。也不懂什麼是原子,就隨便講原子理髮店、原子冰淇淋。

現在科學到了必須要跟哲學碰頭的時候了,這是全人類文化的趨勢,我現在提出來告訴大家。科學原來與哲學分開了,但是科學最後的結論靠哲學。

——《南懷瑾講演錄》東方出版社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佛?南懷瑾:哪怕是信佛之人,也不一定真正明白
    估計很多人都有想過一個問題:「什麼是佛?」但是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領悟到這個境界。其實佛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個模糊的概念,甚至大部分人會帶著迷信的眼鏡去看待信佛,認為佛是法力無邊的存在,認為依靠佛法可以憑空產生自己想要的財富和物質。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認識。那麼什麼是真正的「佛」呢?著名的佛學家南懷瑾先生就對「什麼是佛」有自己的見解。
  • 南懷瑾兒子:我父親每算必準的四個原因
    父親不迷信預測,因為他清楚,《易經》並不是每次都能準確預測未來的事情。
  • 南懷瑾多次勸人「莫碰易經」,為何他自己卻精通其中奧秘呢
    然而,南懷謹大師這段話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最受大家關注的一個論調就是:為何南懷瑾自己對《易經》和佛學研究很深,卻多次勸人不要學習這兩門學問呢?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於1918年生人。南懷謹大師作為我國近現代最為著名國學研究者,他這一生精通"佛""道""釋"等多種典籍。
  • 南懷瑾讀《金剛經》:它揭示了人生9大真相,讓人如夢初醒
    關於人生的真相,《金剛經》中,佛陀以處世人的姿態告訴眾弟子和眾生,它告訴我們人生的終極秘密是什麼?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萬物變化的規律是什麼?裡面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讓你我在每一個當下都洋溢著生命的喜悅。
  • 南懷瑾先生第一本日曆,人生難題問南師!
    無論什麼形式的日曆,其實都是一種儀式感,人生值得被珍惜的事情太多,而每一頁明天都由每一頁今天組成。每每這個時候,就會想起「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國學大師南懷瑾。在去年第一本的基礎上,繼續推出第二本與文化大家南懷瑾先生有關的日曆——  南懷瑾國學日曆2021  。今年的2021版南師日曆更是進行了全新升級,從內容選取到板式設計等各個方面,都更為精彩。從南師名言、到聖人故事、再到南師手跡,全都詳細展示!
  • 學佛者最容易犯這三個毛病,南懷瑾因此幾十年都不講真正的佛法
    南懷瑾先生曾說:「我從離開臺灣之前到現在,差不多十年時間,不講真正的佛法。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佛法沒有人修的,包括你們諸位。儘管標榜自己在學佛,都不是真的,都是自欺、欺人、被人家欺。沒有真正學佛的人。」
  • 王陽明的傳說故事~南懷瑾
    他是地方最高的首長,這個廟子有怪事,說不定裡頭是什麼特務,或是和尚做什麼壞事騙人。他說打開!我看看,那和尚說,絕不能打開,我們兩三代的祖師都吩咐過,不能打開這間房。 (以上內容選自南懷瑾大師所著》人生的起點和終站》之第四講「王陽明的故事」。有刪減,無改動。題目為編者所加。)
  • 現代人最大的精神危機
    現在,在我們的有教養人士的心靈中和家庭開銷中,藝術不是一種完全虛構的需要,就是一種可恥的有傷體面的需要,它或者什麼也不是,或者是一樣壞東西。極少數比較優秀的藝術家好像沉浸在一個令人暈眩的夢境裡,對這一切視而不見,他們宛如幽靈,心神不寧,徘徊吟哦著自以為依稀聽到的來自縹緲遠方的美麗詞句。
  • 南懷瑾老師:氣脈不是道,只是助道品!
    佛告訴了我們修證的路子,但是我們自己沒有走過,反而把聽到的這些,當作是自己證到的,這是「倒因為果,倒果為因」。所以我說這個叫做凡氣通,只是身體的感受而已。密宗的氣脈之說,道家的奇經八脈之說等等,都是由禪定的功夫,根據實際的經驗說出來的。古人不過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後世人學到這些,就拿雞毛當令箭了,什麼大周天、小周天啦!把傳這些法當成傳道,那就完全搞錯了。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真名叫什麼?名如其人,懷瑾握瑜,傳承文化前言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淵回說南」節目。淵回說南,還原歷史真相,為大家訴說南懷瑾老師傳奇人生。南懷瑾老師最早的照片南懷瑾老師的母親南懷瑾老師的父親仰周化度有福氣,懷瑾握瑜號玉溪春風暖暖,綠上枝頭,鳥語嬉戲。
  • 『南懷瑾』什麼是斬赤龍?童身修行有什麼好處?
    4、注意喔,我們現在的課題是生命科學,這個問題你問得很有趣,這裡醫生很多,這些什麼師多得很,都是大醫師,在他們的學理上,他們都是正統的大學畢業,正統的拿到學位的博士,醫學博士,就是西方這一套醫學,不承認這個話,不是他們三個人不承認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不過,幾千年來,對於《易經》是迷信產物的質疑聲也從未中斷,因為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他,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妖魔鬼怪就不敢接近你。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
  • 南懷瑾:懂了易經,遇事一佔就能看到未來!易經的兩大重點——時間與空間
    當時外國人、本國人去參觀的很多,至於什麼道理?誰也不知道。這一類奇奇怪怪的東西,在中國《神仙傳》裡多得很。再如過去建築設計,房屋上安裝一個獸,那個獸不是現在房子上的這些,現在的都是亂搞。過去要按規矩,放在屋頂的跟放在屋簷的都不一樣。這就是「象事知器」,跟古埃及的文明一樣,中國這一類的事情非常之多。
  • 南懷瑾老師:這些都是鬼通、妖通,小事準大事肯定不靈
    搞了半天,他說「你這裡磁場不同」,我只好笑了,因為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碰到空的地方,什麼本事都玩不出來。你喜歡他就玩得出來,格老子不喜歡,看你這一套我還不如睡覺,也不管你,也不理你,他就沒有辦法。這些所謂神通沒有一個是真的。那麼有許多是依通,靠畫符或者念咒,或者一種特別的功夫,心念特別動一下會起作用,這屬於依通。修通,打坐做功夫出來的,現在也不多。
  • 虛寒脾胃調理之南懷瑾臍貼
    述:我兒晚上一直睡不安穩,要豎抱整夜,貼南懷瑾肚擠貼後,昨天晚上已經能放下睡了,除了尿醒,睡得很安穩。
  • 南懷瑾解讀《論語》: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不止是用錢的儉省,什麼都比較保守、慎重、不馬虎,腳步站得穩,根基比較穩定。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腳跟踏實一點。他說「與其不孫也,寧固。」作人與其開放得過分了,還不如保守一點好。保守一點雖然成功機會不多,但絕不會大失敗;而開放的人成功機會多,失敗機會也同樣多。以人生的境界來說,還是主張儉而固的好。同時以個人而言奢與儉,還是傳統的兩句話:「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 紀錄片《 南懷瑾先生 》合集
    南懷瑾先生——上集————下集——介紹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懷瑾隨國民黨遷至臺灣,並受邀到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的病危消息。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
  • 南懷瑾大師卻說:晚上不要讀,為啥?
    南懷瑾先生:「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子天就亮了。」為什麼南懷瑾告訴我們說,千萬別讀《易經》呢?在世人的認知裡面,《易經》是可以闢邪的,但凡是心不正的妖魔鬼怪,都害怕《易經》。但是南懷瑾大師的意思可不是這個。
  • 南懷瑾老師,食譜裡有一道菜,專門治祛溼
    南懷瑾:能靜下來的人身體絕對健康南懷瑾: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南懷瑾:人的前世今生,輪迴不斷南懷瑾:普示準提咒念誦方法南懷瑾先生:這個時代充滿了怪力亂神,你心中有沒有呢?朱清時、李慈雄和彼得·聖吉,他們跟南懷瑾先生學什麼...
  • 三妻四妾是現代人對古代人最大的誤解
    司馬炎在開始選秀後全國男性都懵逼了他在選秀期間下令全國的女性不允許婚嫁都得入宮參選·可以比較放心選的朝代:唐朝· 理由很簡單因為唐朝它開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