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解讀:
無論寒暑,公園裡、廣場上都會見到很多健走隊的身影,隊伍裡男女老少精氣神兒十足,走起來很多年輕人都未必跟得上!有時晚上7點健走的音樂響起,到9點才漸漸散去。
常常有心臟病患者會問,「等我出院了,參加健走團會不會對心臟好啊?」實際上,健走也不能過量。
一、運動能長壽,但必須是「合理運動」
長期堅持合理運動不僅有助於心臟病的恢復,更能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甚至有助長壽。有權威研究證實:
美國和歐洲一項144萬人的大型研究分析,積極鍛鍊可以降低13種癌症的風險。比如食管腺癌降低42%,肝癌降低27%,肺癌降低26%!此外,運動鍛鍊也能夠預防骨質疏鬆、控制血壓,甚至堅持每周4天散步,每次40分鐘,能降低每年25%-50%的感冒次數,感冒痊癒的時間也會縮短一半!
可關鍵是: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合理運動」。
二、如何判斷「合理運動」
合理運動有兩個關鍵要素,其一是運動強度,其二是運動種類。
無論進行哪種運動,都要先考慮安全性,再考慮鍛鍊效果。也就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心肺運動挑選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果超過了自身的耐受程度,往往會損害健康。而運動時將心率控制在「目標心率」範圍內是一項科學而簡易的方法。
1.對於健康人,如果平時不經常鍛鍊,運動時的心率上限為:170-年齡;平時規律鍛鍊的朋友,心率上限為:180-年齡;
2.對於具有基礎心臟病的朋友,目標心率=(最大心率一靜息時心率)×60%+靜息時心率。
三、「健走團」不「健康」的原因
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快走確實是一種合適的鍛鍊方式。但是,很多朋友過「度」了。
快走的運動量應堅持「過猶不及」原則:大多數朋友每天堅持六千步,每次運動半小時左右即可。很多「暴走團」動輒兩三萬起步,一走就是2小時,長壽未必見效,但造成半月板或是腿部肌肉損傷可能就得先去骨科住院了。
我們在進行快走前應先慢走5-10分鐘,步伐幅度以身高的二分之一為宜,比如身高1米6的朋友,步伐幅度保持80釐米左右即可。快走結束後應進行簡單的拉伸恢復動作。
四、哪些運動能「長壽」
不少運動已經被證實可以「長壽」。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一項8萬人的研究報告顯示:
持拍運動,比如桌球、羽毛球,可以降低綜合死亡風險47%,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56%,高居「長壽運動」第一名;
遊泳,可以降低綜合死亡風險28%,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41%,排名第二;
此外,瑜伽、跑步也都是值得推薦的運動方式。